01.27 春節民俗中的道教元素


宗教與傳統節日系列 | 春節民俗中的道教元素

道教作為誕生於中國的本土宗教,提倡“尊道貴德”,主張順應自然、萬物平等,追求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可謂是中華民族精神生活與宗教意識的高度體現。在中華大地這片文明的沃土上,道教文化的影響已深入民間習俗。其中春節作為中國最隆重、最受百姓重視的傳統節日,從祭灶神、拜太歲到壓歲錢等,也無一不蘊含著豐富的道教元素。


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家喻戶曉的祭灶節,又稱“辭灶”,也就是送灶神上天言事的日子。灶神,即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又稱九天東廚煙主、灶王爺、灶公、灶君或灶君司命等,在中國民間的神祇崇拜中地位極高,流傳甚廣。灶神祭祀有著悠久的歷史,灶神的來歷也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它最早源於人類對火的利用,由火崇拜發展而來。早在周朝,祭灶就已成為國家祀典的“七祀”之一了。至漢代時,祭灶又被列為大夫“五祀”之一。後來,經由道教的詮解,除掌管各家灶火、人間飲食之外,灶神還是玉皇大帝派來考察民眾善惡的司命官,擔負著將一家人的善惡定期稟告天庭的職責。他左右常有兩神隨侍,一捧“善罐”、一捧“惡罐”,將一家人一年來的善惡行為記錄於罐中,待上天向玉帝彙報。由於人無法向玉帝自述功過,灶神的話便成為玉帝對人進行賞罰的唯一參考標準,《抱朴子》中記載,若是得罪了灶神,還會受到懲罰,這也使得在年終歲尾時討好灶王爺成了百姓們的必修課。


祭灶節這一天裡,家家戶戶“送灶神”,人們要在灶臺上擺好供品,焚香祈願,期許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祭灶過程中有諸多講究,比如供品中要有麥芽糖,一來好讓灶王爺吃了甜的只能說好話,二來用糖粘住嘴巴,惡言惡語都說不出口。既是祈福,則須對灶王爺恭恭敬敬,不得擊打灶臺,不得在灶臺上放置刀斧,不得在灶臺前哭泣、唱歌等。


宗教與傳統節日系列 | 春節民俗中的道教元素


貼門神也是農曆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中國自先秦就有春節貼門神的傳統,寄託著驅鬼辟邪、保衛平安的吉祥寓意。後來門神被納入道教的神仙譜系,產生了種類繁多的門神。其中最常見的有文門神、武門神等,文門神一般是招財進寶、五子登科之類的彩畫,多貼於正堂及廂房門上,有祈福招財的寓意;武門神即武官形象,通常貼在臨街的大門上,東貼秦叔寶,西貼尉遲恭,用以鎮惡降魔。


“拜太歲”,即參拜六十甲子所屬的“太歲神”,也是春節活動的重要一環。根據道教學說,每個人都有一位“太歲星君”,即“本命太歲”,而每年又有一位“流年太歲”,主管當年的吉凶禍福(健康、事業、婚姻等各方面)。所謂“犯太歲”,即指自己的“本命太歲”(即出生年的本命屬相)與當年的“流年太歲”相沖、相害、相破或相刑。《淵海子平》記載:“太歲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則兇。”“犯太歲”的人都流年不利、諸事不順,所以“犯太歲”的人要在當年正月初七、初八(或正月十五前)到廟裡拜太歲,參加道教法會,化煞解災,得到神靈的賜福。近年來,“拜太歲”在民眾心中的分量越來越重,人們把自己的本命星君尊稱為保護神,“拜太歲”的方式也變得多樣起來,除了到廟宇參拜,還可以在家中請神參拜。


燈火萬家,良宵美景,是元宵節的人間景象。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即是“元月”,“元宵節”一詞便由此而來。而它的另一個名字“上元節”則與道教文化有關。道教有三官,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主管人間禍福、鬼神升轉,其中天官主管賜福,地官主管赦罪,水官主管解厄。而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是三官的生日,分別稱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合稱“三元”。正月十五就是天官的誕辰,每年的這一天,道觀都會舉行齋會,善男信女要去三官殿堂進奉香火。還有說法稱,元宵節燃燈的習俗也起源於道教“三元”說,因為上元節要給天官神過生日,所以要燃燈慶祝。


宗教與傳統節日系列 | 春節民俗中的道教元素


春節時給長輩拜年,從長輩那裡得來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幾乎是每個人的童年都親歷過的場景,而這一傳統竟也與道教文化密切相關。壓歲錢,又稱壓勝錢、守歲錢等,最早可追溯至漢代,那時的人們認為小孩魂魄不全,易受鬼祟侵害,為了壓祟驅邪,大人將錢幣形狀(鑄有“天官賜福”“天下太平”等吉祥話語)的辟邪品贈予孩子,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由於“歲”與“祟”諧音,又因這一贈予飽含著希望小孩能平安度過一歲的祝願,所以又稱為“壓歲錢”,後來給壓歲錢的傳統就一直流傳下來。由於其實用性逐漸受到人們重視,充當壓歲錢的辟邪品被換成了真正的流通貨幣。如今在南方的一些道觀中,依舊能看到贈送道教吉語“天官賜福”壓勝錢的做法。


潤物無聲,源遠流長,道教文化豐富了春節民俗的內涵,使得春節不僅意味著團圓與溫暖,更象徵著告別與出發,處處寄託著人們對親朋的掛念與對未來的祈願。它以完美的包容性,成就了中國的年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