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织金县金龙乡金果村杨氏民居

谁会想到在如此偏僻的地方,会“偶遇”一幢保护完好的传统民居——金果杨氏民居。之前有网友介绍说金果村有一处古建筑,却从来不知道究竟在哪里,在金龙出生长大,也走过多数地方,却从来没有亲自到过金果村大田坝。要不是因为黄家寨有人家办丧事将路堵了不能通过,也难得经过大田坝而有幸目睹杨氏民居的概貌。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深冬的周末,西北风依旧殖民着云贵高原,在高原纵深的六冲河南岸一隅,大山深处的一小片田坝,稻田再也不能称为稻田,一条只有雨季涨水才会汇集涓涓细流的大沟从寨子前面的田坝中间穿过,沟的源头是金龙几个不会干涸的水源之一的徐家大冲龙潭。顺着大沟往下大约一公里,便是长江支流乌江上游北流六冲河,2004年后改名洪家渡水库,后又更名支嘎阿鲁湖。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金果杨氏民居就坐落在这个田坝旁边,具体位置:织金县金龙乡金果村大田坝组,建筑为木制墙壁盖土瓦的木房,最中间为堂屋,两边对称分布两间,最两边分前后两间,黑柱红板墙壁,堂屋窗户为花鸟鱼虫木雕,由于专业所限,不能描绘出其专有名称。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据现在居住在里面的杨氏后人介绍,这幢老房已有一百二三十年历史,杨氏家族如今多数外迁,有几家居住贵阳,几家移民搬迁至织金,只有两三家仍然住在老房里面。由于建筑保护完整,并且建筑风格独特,2017年3月被织金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立碑保护。建筑内的电线线路已由有关部门从新安装,堂屋的墙壁上配备有消防器材。解放后左右厢房被拆掉,右边修建成圈舍,但基础还在左边成了院坝,据主人介绍,杨氏后人已经筹资十多万元,准备恢复重建老房前的左右厢房。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发现黔西北|金果杨氏民居,一幢隐藏深山的黔西北传统民居


100多年前,在这与世无争的偏僻之地,由四川匠人修建的民居,在庇佑杨氏数代人之后,在国家重视文化保护,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杨氏民居又获得了新生。

后记

由于没有经过深入走访调查,未能将杨氏民居的历史脉络述说清楚,而且在描述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偏颇,望杨家人看到此文后给予纠正和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