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明风华》以永乐大帝的一场噩梦开头。

在梦中,永乐大帝梦见那个令他无比敬畏的的父亲——明太祖,似乎依旧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在金陵城奉天殿上,这位身穿戴着寿衣装裹的开国之主不仅又把自己的宝贝大孙子建文皇帝再次扶上了皇位,而且还要挥剑斩了自己的逆子——也就是永乐大帝自己。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噩梦中令人恐怖的大明太祖高皇帝。


这场“梦”引发了不少争议,最多的是“明太祖相貌究竟如何”这类问题。很多人对这个开头感到不适,认为实在是太“惊悚”。但要知道,“明太祖显圣”的段子,并不是编剧自己编出来的,是历史上早就有相关的传说。只不过在那个古老的传说中目睹明太祖英魂的不是成祖,明神宗——而且,神宗所见的太祖,形象更加诡异,也更加惊悚。

这是晚明时期流传很广的一个传说,内容和永乐大钟有关:

万历三十五年,帝旨移钟于万寿寺。然数月不成,下以妖异回。帝惑,亲往汉经厂观之。见钟置地,一人执圭立钟旁,似若太祖,双耳悬环,戴十二珍珠旒冕,天河带左右及地,腰红鞓玉束带、绯白大带,垂白玉双珮,蹑纳石矢履,衣青衣绯裳、复身龙蔽膝,遍体十二章密布,销金绚烂。见帝,傲然不拜,回身击钟。惊雷起,地动,异光出,射其绶,六彩下,纳石矢光艳夺目。帝大骇,跌坐于地。左右惊,急护之。待回神,人钟皆隐。俄而,飞马来报,曰:万寿寺地陷,一巨钟出,正永乐时造。

讲的是,万历三十五年(1607AD),已是步入暮年的明神宗下旨将悬挂在汉经厂的永乐大钟拉到西直门外的万寿寺去。但是这个本来算不得什么难事的工程却拖了好几个月,原因是有灵异事件。明神宗是个倔强之人,遇事从不“怕”困难,于是就决定自己去看看究竟能是什么灵异事件。

等到明神宗驾临汉经厂之后发现,那口像楼台一般宏伟的大钟已经安置在地上,但一旁站却立着一个人······这个人的手中执着一柄玉圭,长得很像明太祖(注意,没有说“似若”哪个版本的明太祖御真),双耳挂着耳环——最引人瞩目的是一身衣冠打扮头戴一顶平天冠,前后各十二旒皆以珍珠穿成,左右两条天河带一直垂到地面;身穿衮衣,和当时的衮衣不太一样,这衮衣不仅是“青衣绯裳、复身龙蔽膝”。而且还“遍体十二章密布,销金绚烂”,华丽的令人目眩;足上等着一双纳石失履······

总之,是标准的古帝王威仪气象。这位古帝王见明神宗并不说话,回身敲了一下大钟,只听得大钟竟然发出雷鸣,大地也随之颤抖,瑰丽的光华从地面涌出,将古帝王身后的佩绶和脚上的纳石失履映射的六彩纷呈——值得注意的是,这片笔记的记录者再次强调了“纳石失”——依旧是“金锦”一种由波斯传来的奢华织锦,在大元朝风靡一时,讲故事的人似乎在表示,非此不足以表明这位古帝王的身份。

明神宗被这一幕惊得浑身发软,跌倒在尘埃之中,左右急忙过去搀扶。等到回过神时,大家定睛一看:奇怪!那位古帝王和大钟都消失在眼前了。正在众人惊诧之时,西直门外派人飞马来报,说是:万寿寺突然地面塌陷,而永乐大钟却从中涌出······

好了,这个故事,大家看懂了没有?

看不懂正常,要是都看懂了我也就不费劲给大家说这个古老啦。

这个怪谈,是典型的街谈巷议,但是却不是胡同里的欧巴桑们在夏日黄昏,坐在葡萄架下、喝着粗茶、摇着蒲扇、三五成群的扯闲篇儿。而是高等教养人阶层在书斋中心照不宣的政治寓言。这个故事貌似是在讲永乐大钟是如何从东黄城根内的汉经厂搬到西直门外的万寿寺,但是实际上却用了很大的篇幅、很专业的术语,描述了大明太祖高皇帝的在天之灵是如何的打扮。而懂了解历史、通考据的读者看罢就会吓一跳——这是明太祖还是元顺帝?怎么从头到脚的打扮都是蒙古大汗的衣冠打扮?

先看看这部怪谈中明太祖第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双耳悬环”即戴着一对耳环。在古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男子是不戴耳环的。最早时期,也就是三代之际,甚至更古老的尧舜之世,耳环不如其他的耳饰常见。比如在浙江河姆渡、江苏常州圩墩、四川巫山大溪、安徽含山凌家滩等地出土过耳玦,吉林镇赉聚宝山等地出土过耳坠,辽宁沈阳新乐出土过耳珰——但是没后世所流行的耳环。有些耳玦、耳坠、耳珰在出土时正在人骨的耳际,也就是说亡者是戴着这些首饰下葬的。现在有些人喜欢举《留青日札》中的说法:

“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

认为在上古戴耳环是一种“迫害”,但对照一下秦丞相李斯的《仓颉篇》中就有:

"珥,珠在耳也。"

之后《战国策》也记载了一个典故:

"薛公欲知王所欲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

可知戴耳饰绝非“贱者之事”,至少戴耳坠、耳珰不是会是标志着身份贫贱的饰物。

在大唐那会儿,据说在繁华之至的国际大都会洛阳城中,人们可以看到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有少年包着皂罗幞头,耳挂突厥女式金耳环,胯下白马身配五彩丝缰,回想一下,那情景确实给人以风流潇洒的印象。但时做如此打扮者这大概率都是胡人或是“皆有胡心”的叛逆少年,主流社会的中原男子貌似没有这个样子的打扮。到了宋朝,虽然时尚的男子都喜欢纹身、戴花,却极少有戴耳环、耳钉的记录。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宋朝杂剧《眼药酸》中的花臂大叔。

和大多数人想象的不一样男人大规模的戴耳环并非是蒙古人带来的习俗,因为到目前为止,元太祖、太宗都没有戴耳环的记载。男人普遍戴耳环是在比元朝更早的金朝。从一开始富有金国男子都带耳环,甚至后来金宋交战时,宋朝一方还以是否有耳环、耳洞为贵族和庶民的区别。而蒙古崛起之后,虽说对金朝是斩草除根、不留遗种的灭绝,但是却对金朝的文物制度全部接受。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元世祖之前的“汉化”,实际多是受女真人影响。

之后随着超级大国——大元朝的如日中天,挂耳环的习俗也就不仅只影响中原,包括韩半岛的男人也都在耳朵上挂起了各式各样的耳环、耳坠,这个习俗从此之后一直延续到了清代。所以,在大元朝治下度过了自己前半生的明太祖戴上耳环,这在当时恐怕会是一件寻常的不能再寻常之事。而且,可以作为作证的是:明太祖的好兄弟、大明朝的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肯定是戴耳环的。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根据敦煌壁画中,于阗国王李圣天的打扮,就是汉家冕衮,耳挂金环。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明宣宗就戴着珍珠耳坠。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开平王常遇春写真。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注意,耳朵上的金耳环。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韩剧《纯真时代》复原了明初上层社会男子的打扮,衣冠如汉家制度十分高雅,但是也保留着内亚的绮丽之风黑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挂着耳坠的青年贵族。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国漫《少年锦衣卫》中男主袁晓棠就挂着一只金耳环,仅此一点便胜过许多“历史剧”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汉服爱好者复原的明初大臣,古雅的进贤冠和珍珠耳坠,更让人感到一种儒雅威严。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如此华丽的人物、高度的还原,印证了“高手在民间”。


说完耳环的问题,就该说一说怪谈中所描绘的那一袭冕旒华衮。

先看一看大明天子的冕衮都是什么款式的——根据理论上讲,大明一朝冕衮制度始于洪武元年,之后依据《明实录》的记载,在洪武十六年、二十四年、永乐三年又做过一些细节上的更改。至嘉靖八年,明世宗君臣又对冕衮制度再次修改,这一经典制度一直延续至明亡。

有明一代,冕衮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尽量恪守周制,故比之于宋元,明制冕衮虽然没有拜占庭式的浮华和奢靡,但却更加古雅庄重。比如冕,也就是平天冠之上无天河带、前后各十有二旒,每旒以五彩丝线穿赤、白、青、黄、黑五色玉珠十二枚,而不是珍珠——目前发现的明代亲王冕旒也皆以五色玉珠穿成——顺便说一句,五彩玉珠在晚明可能被藏蓝色的鸦青石(蓝宝石)珠给替代了,据《三垣笔记》中明确的记载,明毅宗的冕旒是鸦青石间以珍珠;

明制衮衣为玄衣纁裳,也就是黑色交领衣、浅绛色裙,不是自宋以来的蓝色交领衣、深红色裙,也就是——青衣绯裳。而且大明朝的衮衣在十二章的排布上是很有特点的:

玄衣上织日、月、龙、星辰、山、火、华虫、宗彝八章。日月皆圆形,日纹红色,在左肩,月纹白色,在右肩。龙为升龙,分布在两臂。在背后用五种颜色的圆点代表金木水火土五星。星辰之下为并列的五座山峰。而火、华虫、宗彝在两袖,每种纹样各用三个,竖行排列。“火”为红色火焰,在上;“华虫”形似锦鸡,五彩羽,红腹,居中;宗彝在下。“宗彝”是敞口杯形祭器,用一对,上饰虎、蜼(长尾猿),虎尾较短,蜼尾较长,虎纹宗彝饰于左,蜼纹宗彝饰于右袖;

纁裳则织有藻、粉米、黼、黻四章,每种纹样各用一对,排成两行,列于裳前片左右。这里的“藻”为盘绕的绿色水草;“粉米”为白色米粒,排列成圆形;“黼”为斧形,青色或黑色,白刃,有柄;“黻”为两弓相背组成的图案;

蔽膝也为纁色,上宽一尺,下宽二尺,长三尺;同裳一样,织有藻、粉米、黼、黻四章,各用一对,分两行排列。

也就是说,明制衮衣,绝对不是“复身龙蔽膝,遍体十二章密布,销金绚烂”。

那么这一身诡异的冕衮究竟是从何而来?我们看一下这段资料:

衮冕——綖之前后,旒各十二,以珍珠为之······綖上横天河带一,左右至地;

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曰一、月一、升龙四、复身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虎蜼四十八;
裳——制以绯罗,其状如裙,饰以文绣,凡一十六行,每行藻二、粉米一、黼二、黻二;
蔽膝——制以绯罗······绣复身龙。
大带——制以绯白二色罗,合缝为之。
玉环绶——制以纳石失(金锦也)。
履——制以纳石失。

这是《元史.舆服志》中对子元世祖开始,历代大元天骄所穿戴的衮冕做出的记载。也就是说,“永乐大钟”怪谈中的明太祖穿戴的是元制衮冕。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元制平天冠,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旒各十二,以珍珠为之”以及“横天河带一,左右至地。”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元制衮衣的特点就是“制以青罗”且“遍体十二章密布,销金绚烂”。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制以绯罗”、“绣复身龙”的蔽膝。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纳石失制成的绶。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纳石失残片。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现代人想象的大元衮衣。


大明开过之初,明太祖确实下过诏书,希望“复衣冠如唐制”,但是这个“复古”的诏令,并不是洪武版的“剃发易服”,而是仅就对官员的常服做了一些修改。比如之前宋元时期的展脚方幞头改为晚唐式的垂脚圆幞头;宋式的广袖圆领袍改为唐式的窄袖圆领袍,革带也很窄,大概只有二指宽。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大元朝官员的常服,除细节外,几乎完全是宋朝的样式。


《大明风华》的另一场“噩梦”——明太祖成了蒙古大汗

细密画中的大明武将,衣冠更接近大唐。

但是,作为一个对于历史有着敬意的帝王,明太祖也绝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不仅宽待元朝降虏、肯定了元朝制度中合理的一面,而且对于有元一代的文物制度也尽可能的做了维护。在《高丽史 辛禑列传》记载,洪武二十年高丽使臣与明太祖的奏对中,后者就特地说过他对元朝旧制,尤其是衣冠制度的豁达态度:

我这里当初也只要依原(就是“元”,为避明太祖讳)朝样戴帽子来,后头寻思了,我既赶他出去了,中国却蹈袭他这些个样子,久后秀才每文书里不好看,以此改了。如今却也少不得帽子,这日头、遮风雨便当。

明太祖所说的“帽子”,就是元时最具时代特征的“大帽”,也就是钹笠帽。这种完全是蒙古特色的首服尚且因为实用性而被接受,何况是本来就十分“华夏”的元制平天冠、衮龙袍?

这么说来明太祖穿戴着大元皇帝的衮冕,在当时乃是顺理成章的常情。而后人却对此感到惊诧、诡异、甚至视为梦魇,这才应该是真正的咄咄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