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現階段,人們的文化水平穩步提升,家長對孩子的受教育水平也越來越重視,不少年輕父母更是

從早教抓起,緊接著就是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再加上進一步的深造,不得不說,孩子們的學習之路的確是漫長且充實。

近些年,隨著繪本熱潮的湧入,更是讓不少家長找到了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寶爸寶媽紛紛搶佔團購,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嘗試更前沿的教育方式。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可讓很多家長沒有想到的是,在成人看來圖文並茂、裝訂精美、藝術感頗強的繪本,到了孩子手裡,卻成了再普通不過的故事書,或者是和玩具歸為一類的“手撕”對象,一段時間後,不是壓了箱底,就是體無完膚。

難道這些繪本對於孩子們來說,真的這麼無趣嗎?就算是名家作品、獎項作品也抓不住孩子們的眼球嗎?當然不是,問題的答案,可能還要從繪本的選擇,和親子的閱讀方式上探尋一二。

如若忽視孩子的意願,繪本選擇往往接連觸及誤區

誤區一:偏執文字,忽視圖片

繪本,一種近年來新興的教育介質,在部分家長看來,與其花更多的錢買這種字少、圖多的“高大上”,不如好好挑選幾本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書。如果真要買給孩子,那也是要選擇

字多、圖少的,畢竟,這樣的選擇才夠“實惠”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表姐當初就秉承著這樣的想法,想著既然希望提升寶寶的閱讀能力,選擇文字較多的繪本應該是沒錯的。可一連幾個月,小侄子的閱讀能力非但沒有提高,還對繪本表現出牴觸感,半箱子的繪本就這樣“失寵”了。

要知道,繪本和其他故事書相比,還是有本質性區別的,其中的奧妙恰恰就藏在“文字”與“圖片”的配比上。繪本拋開了圖片為輔,文字為主的傳統配置,將信息傳遞功能交於“圖片”。

在孩子們看來,一幅幅動人的圖畫,足以向他們講述一個個精彩的故事,甚至從孩子們輕輕翻過書頁的那一刻起,他們的閱讀興趣就已經開始孕育、生長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刻印更少的字數成了當下繪本的主流,甚至還有很多“無字繪本”受到眾人的追捧。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誤區二:偏執教育目的,忽視娛樂作用

繪本對於寶寶的成長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體現在語言、表達和審美等具體能力的提升上,另一方面則體現在對幸福的感知、對興趣的培養等心智的發育上。但不管是能力上的提升,還是心智上的發育,繪本帶給孩子的,更多的還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目的性太強往往適得其反。

鄰居小霍的兒子已經三歲半了,但在吐字發音上一直練習的不好,因為開口說話本就比同齡孩子要晚一些,現在又是咿咿呀呀,著了急就更是啥也說不清楚了。寶媽心裡挺著急,便買來許多相關繪本,希望孩子在閱讀的同時多鍛鍊鍛鍊說話的能力。

可前些日子再見到寶寶,孩子的說話水平還是沒啥進步,寶媽一臉無奈,說兒子現在

看到繪本就不高興,有時候還故意撕著玩,自己也是沒啥辦法。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的內心世界非常獨特,既敏感又單純。

如果爸爸媽媽抱著強烈的教育目的,試圖通過繪本讓寶寶迅速掌握某種能力,他們往往能清晰地感知到,進而在無形中

對閱讀繪本產生抗拒心理。畢竟,在眾多期盼中閱讀,繪本不就成了學齡前寶寶的專屬教科書了嗎?

所以,相較於能力的提升,寶爸寶媽不如順其自然讓寶寶充分感知幸福,收穫興趣,說不定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誤區三:偏執自我感覺,忽視年齡匹配

對於很多新手爸媽來說,缺乏對孩子的同理心成了常常觸犯的誤區。不少家長在選擇繪本時,喜歡習慣性挑選那些裝訂精美、色彩鮮豔,故事情節扣人心絃,故事寓意深刻長遠的繪本,在他們看來,只有符合這些要求,才能滿足孩子對知識的渴望。

事實上,孩子們可能要比爸爸媽媽想象的簡單得多,有些時候,即便大人們感覺新奇無比,但在他們眼中,也一樣沒有一本“平淡無奇”的繪本有趣。要知道,不管寶爸寶媽被繪本的哪一點吸引,都是其作用於大人身上的感覺,小孩子們關注的點往往與之不同。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各路繪本浩如煙海,怎麼選擇是門學問,不如多角度探究

1)質量選擇

現階段,各路繪本紛紛湧入市場,雖浩如煙海,卻也是魚龍混雜,寶爸寶媽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首要的關注點就是繪本的質量。

線下購買不光要看外包裝,還要考慮手感,一些濫竽充數的產品不管再印刷,還是手感上都存在差異。如果是線上購買,買家的評價也要好好看一看。總之,最好挑選一些擁有權威認證、獎項夾持的繪本。

2)內容選擇

就像上文提到的,對於繪本來說,圖畫是靈魂,文字是補充。有趣的繪本一定要保證畫面的衝擊感、文字的貼切感,還有圖文的匹配感

推薦一款內容配置非常不錯的作品:《你好,燈塔》,其曾獲得擁有繪本界“奧斯卡”美譽的凱迪克金獎。在看過這個作品後,你可能會對“什麼是好繪本”有全新的認識。其中的畫面繪製不僅細膩而且真實,給人非常貼切的和諧感和舒適感。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3)根據年齡對應選擇

  • 0-1歲的寶寶

此時正是寶寶的視力著重發育的階段,寶爸寶媽可以選擇一些色彩上較為豐富,畫面衝擊力強的繪本。

  • 推薦

《晚安,月亮》

《抱抱》

《臉,臉,各種各樣的臉》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 1-2歲的寶寶

此時寶寶的觸覺和動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爸爸媽媽可以就此選擇一些觸感型書籍,比如觸摸書、洞洞書等。當然,其他培養寶寶生活習慣的繪本,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 推薦

《100層房子系列》

《奇思妙想洞洞書》

《偷偷看裡面》

  • 2-3歲的寶寶

這個階段的寶寶開始對周圍的一切抱有好奇,調皮、多動是很常見的現象,寶爸寶媽可以嘗試給孩子選擇一些

科普類、知識類以及認知類繪本,還可以酌情挑選規範行為的繪本。

  • 推薦

《大衛,不可以》

《逃家小兔》

《誰在廁所》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 3歲以上的寶寶

3歲是寶寶發育的重要節點,不管是語言能力還是認知水平,都開始“步入正軌”,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選擇可讀性更強的繪本,至於再具體的劃分,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家寶寶的個體差異進行選擇。

  • 推薦

《菲菲生氣了》

《不要隨便系列》

《下雪天》

加上這個習慣,讓親子閱讀事半功倍

想必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問題:繪本看了不少,可寶寶的相關能力為啥沒有一點起色?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要從爸爸媽媽自身上尋找,很多家長的確陪孩子看了不少繪本,但真正做到

“正確引導”的並不多。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其實,想要讓親子閱讀事半功倍也不難,可以嘗試加入“背景知識激發”這一關鍵性環節。

背景知識激發,其實就是在孩子和生澀的書本之間,架起一座緩衝橋樑。比如,當你陪伴孩子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簡單的講述可能很難引起孩子的興趣,可如果你先問他:

“在寶寶的腦海裡,一個小女孩為什麼要賣火柴呢?你覺得這個小女孩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當他陷入思考、滿懷期待地回答你的問題時,腦筋的開動和興趣的激發就在無形中開始了。

除此之外,寶爸寶媽也可以根據繪本上的封面圖,藉此提問寶寶可以想到什麼,或者將故事情節與平時生活聯繫起來,都是促使寶寶思考、學習的好方法。

孩子繪本壓箱底、親子閱讀無效果,從選擇到學習,每一步都有技巧

大家平時都是如何引導寶寶閱讀繪本的呢?介於長時間的經驗累積,寶爸寶媽們還有哪些值得一看的繪本推薦呢?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