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临帖时,临像重要还是笔法重要?

如石书艺


其实你只要临写像了,笔法也基本差不多,二者并不矛盾,笔法对了才能写像,能够写像,笔法应该也差不多,除非你不是写的,而是像小学生一样描的。

写字还是描字

书法最根本的的基础是写字,不是描字或者画字,很多书法初学者为了写像,采用描字或者画字的方法啊,这其实是在舍本逐末。舍弃了书法最根本的笔法因素,只看外形不重内在精神。

我们看到很多人临帖,咋一看很像,但就是没有原帖的精神韵味,就是因为他们只重外形,没有重用笔。而一些书法高手,你看他写的也不是很像,却很有味道,就是因为他们把握了书法字帖的精神内涵,写出了字帖的用笔。

这些临帖高手已经掌握了了字帖里的笔墨语言,不再纠结于单个字的外形,这才是真正的书法高手,就像清代的王铎、宋代的米芾临写的王羲之,看着不像,但它就是这个味。


所以,初学的时候可以为了掌握字形,描摹一下,一旦有了书写的基础,就不要再描了,要去写,要去注意每一笔的提按转折,要注意笔画和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要注意字和字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字和笔画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写出了这个字的内在精神。

临还是摹

临摹、临摹,临还是摹其实就是写和描的关系,一般的摹其实就是指在字帖上覆一层半透明的纸,在透明的纸上书写,这样写能够更快的掌握字体的结构,但是不容易学到笔法。


此时就需要临帖了,临帖是看着字帖书写,不仅可以训练结构,也可以很好的训练用笔。书法学习要以临帖为主,摹帖为辅。

总之,结构和用笔同样重要,能够临像,说明用笔基本差不多。


不二斋




对于初学者来说,临摹的第一步就是点画结构,也就是抓形貌,对结构结体字法有个感性的认识。这一阶段,主要任务就是照猫画虎,临摹的越像越好。

等到照猫画虎的能力提高了,基本上达到可以照猫画猫的程度,再进入第二步——参笔法。分析笔画线条,研究力的来龙去脉,总结用笔的规律技巧,反映至临摩上,对临已基本合格,此时又变成照猫画狗。



第三步就是效风格,从笔法看笔意悟字法,着重研究原帖作者的用笔规律经验以及小大章法的布局技巧,由形似往神似挺进。不拘于形,重在其意其神,同时为自已脱帖创作做准备。




第四步就是塑个性。书读百家,多临诸家名篇,来丰盈润色自己的书写技能技巧,摆去“书奴”的标签印记,融塑出自已的风格。这样,书法才算正式入了门槛。



抱庸浅谈。


抱庸詩書


老师的这个问题问的让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是好!

临像是一个效果问题,笔法却是一个技法问题。结合题主的问题,那就简单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首先说临帖,所谓临帖,就是借助字帖和古人对话,这里包含有很多方面的东西,包括语言文字,写作背景,书法情感,贴的特点,同时也包括很多技法方面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想要学的,只有把这些东西都能表达清楚,才能和原贴相似。否则,相去甚远,就算把字写的比较像,也是非常片面的东西。

其次,临帖也是分阶段的,看你主要想学什么东西,拿着圣教序学章法,就有点不靠谱,所以,什么都是有针对性的,同时,临帖也可以分为对临、背临、意临三个阶段,光是一味的临帖有什么用了,就算完全背下来,也没有太大的意义,还能超过原贴还是怎么的。

最后,临帖想要达到的目的则不是临帖,而是从贴中学习到东西,为什么有人说字帖不足以成器,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有的贴是个练习笔法,有的贴练习字法更好,还有的贴品味章法和墨法更明显,这样才能取百家之长。

附图为壹庸拙笔。





壹庸诗书文


题主的这个问题,感觉概念模糊。临像重要还是笔法重要?我的理解,这里所说的临像,应该就是说,把字形临准确。那这个问题就应该是:临帖时,是字形结构重要还是笔法重要?

有关笔法的古今论述,论言,连篇累牍,读来令人头晕目眩。但我们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古代的书论,绝大多数是把笔法,结构,章法,甚至气象,意象都混为一谈,以笔法、笔意、用笔、运笔、执使等等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造成各种技法关系的概念模糊,彼此不分,含浑纠缠。

它造成的后果:笔法唯一的错觉,长期以来的唯笔法论的误导,后世的人,不加分辨,不加验证,开笔就纠结与笔法对不对,准不准,好不好。以这种先入为主的错误理念学习书法,绝对抓不住要点,得不到真知。

要从根本上说明这两个问题,应该是两本大书的内容。这里只举一个例子,表达两个观点。

一个例子:

我们以“书圣”王羲之的字例,请题主和朋友们观察比照,笔法与结构的关系。答案应该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了。

王羲之《圣教序》选字
王羲之手札选字

王羲之《兴福寺碑》选字
王羲之《普觉国师碑》选字

我认为:王羲之的书法,根本还是在结构的奇思妙想,动静合规。如《兴福寺碑》、《普觉国师碑》选字,如果我们把那些神乎其神的笔法说教,摒弃在先入为主的理念之外,来观察验证,那它和钢笔字有多大区别?一眼看去,笔法明显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复杂,但感觉仍然美轮美奂,为什么?答案是:结构的构思奇巧,布局精美。

两个观点:

1、汉字的写法,叫结构,结体。事实上它就是由各种笔画组成的一种架构。古人说“书为形学”,此言不妄。笔法与结构的关系,就是建筑主体与装修的关系。如果主体设计简陋,火柴盒式的主体,不可能凭装修,变成别墅。

2、再漂亮的衣服,再高明的化妆术,不可能把如我者,打搬得仪表堂堂,玉树临风。

那么,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

笔法与结构,二者是一体同根,骨肉相连,不可两分。但在学习与临摹的过程中,不可两头兼顾,齐头并进,必须分出先后主次,逐一突破。古人说:“目不能二视而明”;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用到书法的临摹学习上,仍然是真理。

不管是初临,到熟练后的意临,还是更进一步的书法创作,笔法,只有在结构优美、准确的基础上,才有意义。那一个更重要,不言自明。

“快乐书法营”专注于书法结构与造型的研究和探索。独持己见,不随俗说,不迷信权威,以事实为依据,以自己的独立判断解析书法方面的各种课题。杜绝讲故事,杜绝弄玄虚,杜绝口水文,持续为喜欢书法的朋友们奉献绝招干货。

一家之言, 欢迎讨论留言,转发分享!

关注“快乐书法营”,快快乐乐玩书法


快乐书法营


世间一切技法,都有一个渐精渐熟的过程。没有一定数量的练习,永远都是门外汉,真知永远诞生在实践之中。纵使是天才,不日日临池不缀,内修方圆,外观自然,取法于胸,永远只是一个字匠而不能成为一代宗师。

临帖的目的,不外乎取法为上,得入门之径,攀艺术之颠。不管你取其神或塑其型,都是学书之径,只是上下之形而已。不管你学神学形,读帖悟道才能成竹于胸,明理而后行书。只有胸藏笔法章法,才得纵横之势,熟而生巧,一气呵成得生动之气韵。

急功近利者,欲速而不达。古人用笔运神凝气,意在笔先,神心合一才得气和笔畅。所以,你学书必先放松精神,而后研究点画结构取法于胸造妙于型。

书家学书都善于观察分析,如米芾之《苕溪诗》中的行书字,书家必细细分析研究字片结构,体会美感。如:“诸"字,左重右轻,中宫紧收,点画避让,"会"字撇捺一高一低,撇收捺放得险峻之势,"峰″字上重下轻,内紧外松,撇放捺收別具一格。在临帖分析的过程中将别人的东西化为己用,才得书中之道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水寒雅芙随笔



水寒雅芙


多练几次[呲牙]



007邦哥


笔法是把字写像的基础。

写的不像,说明笔法有问题。

解决了笔法的问题还写不像,说明是结字的问题。

我们用唐代的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笔法加以说明。

上图是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请大家留意图中标红的钩,《孔子庙堂碑》的原贴字的大小是2公分以内。虞世南的钩角度很大,钩的比较锐利。

上图是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原贴字的大小是2公分多,褚遂良的钩继承了虞世南的钩,但角度略有变化,用虞世南的钩处理褚遂良的字勉勉强强可以。

上图是欧阳询的《九成宫碑》,原贴的字的大小是3公分左右,欧阳询的钩在褚遂良的基础上有了一次大的跳跃,角度变了,锐利度变了,大小变了。用褚遂良的钩处理欧阳询的字显然是不可能的。

上图是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原贴大小5公分左右。颜真卿的钩出现了一次大飞跃,写颜真卿的字只能用颜真卿的钩才能将字处理好。

上图是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柳公权的钩是在颜真卿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相似点在于都有弧度然后出钩,相异点在于钩的形状和锐利度不一样。

通过以上五位书家处理钩的笔法对比,我们想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字的大小会影响笔法的变化,或者说笔法是因字的大小而发生变化的,我们把虞世南的钩安在颜真卿的字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笔法是把字写像的基础,你要想写像虞世南你就得用虞世南的笔法,你要想写像颜真卿,你就得用颜真卿的笔法。


水滴国学




临帖时笔法最重要。

书法学习有“临”和“摹”两个途径,“临”易得笔法,“摹”易得位置,也就是容易写得像。古人学习书法,“临”和“摹”一齐用力。

古人喜欢“摹”,我以为原因是古代科技不发达,没有复制技术(摄影、扫描等),学习书法必须要用真迹,没条件的话就取法于刻帖(刻帖比真迹差了几个档次)。多数学书者不能对着真迹学习,只能借真迹后双钩摹写,求其形状。


我们现在可以见到很多古代的摹本,最著名的是唐朝王羲之的摹本,这些勾摹本基本忠实于原帖,属于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可以当作真迹对待。上海博物馆曾经展出过王羲之的《兰亭序》、《丧乱帖》、《寒切帖》、《行穰帖》等名帖,都是唐人双钩填墨的摹本,观看之后心生感慨:真迹也不过如此。

古人的“摹”,我以为是条件使然,迫不得已而想出来的办法,但对书法的传播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但是学习书法,“临”更加重要。

“摹”只有形状,“临”才能得精神。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书法的高境界,在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神采气韵,这种气韵在于笔法。

书法笔法在古代被看得很神秘,有钟繇为得笔法而挖掘韦诞坟墓之说,有“笔法神授”之说,有“笔法传承谱系”之说。

笔法即用笔的方法,要“口传心授”,要“明师”指点和引导,忌闭门造车,忌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冯勇书法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两个问题:否则永远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一、是临像了帖以后笔法也能临好?还是笔法临对了才能临像字帖?

二、临帖的临像是像到什么程度?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笔法不对永远临不像帖,帖的水平越高越临不像,即使临得有点像也是皮毛。笔法临对了临得不像字帖也行,因为临帖主要是临笔法,笔法临会了就可以写自己的字了。况且帖的水平越高越临不像。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理解王羲之为什么第二次写《兰亭序》怎么也比不上第一张。试想如果颜真卿活过来临自己的《祭侄稿》能临得像吗?但凡可以临得像的帖都是水平较差的帖或是馆阁体书写。

第二个问题就好办了,笔法临对了,能掌握了以后临帖像不像不是关键问题。能临像最好,临不像就是临的笔意。古人临帖都会说临其意,就是笔法,决无人说临其形。看看传世的古人临帖,没有一个临得像的,就会明白。王铎临《集王圣教序》就和原帖不一样,现藏于辽宁博物馆。徐松芒先生临《快雪时晴帖》更古雅,见下图:



王乃栋说书画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临帖是临什么?

临,就是临摹,模仿。

模仿时,首先是对点画、字形结构的模仿,其次是通过字形结构的书写,获得用笔之法,最后还有一个就是模仿古人书法风格。

由此可见,学习书法,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对字形和用笔的临摹,更重要的就是过

获取古人的风格,这也是“意”的模仿。

对于前两种临摹都不是很困难的,关键是风格的掌握。只有懂得了古人的书法风格,对临摹也是有帮助作用的。人们常说的“入帖、出贴”,就是进去容易出来难,但是,只要很好的掌握了他们的书法风格,看到了古人的“意”,抓住风格意境这一特点,我们才能做到很快“出贴”,否则,即使你的形再准确,笔法再娴熟,那也是古人的,也是一种“奴书”。

意的获取,可以从作者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文化大背景上了解,还要对作者的文化素养、情操、地位等有所了解。

总之,临摹看似简单和单一,实际上需要背后更多的知识来支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