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导读:

说起《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给大家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大概非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位莫属。自成书问世以来,对这两位人物品评的高下就从未停止过,“拥林派”与“拥薛派”也是各执一词。由此可见,这两人物形象的深刻性与复杂性,薛宝钗尤其如此。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以下是从薛宝钗的出身与外貌、性格与才情、待人处事与交际手段三大方面,由表及里地来分析其全面的形象特征。

一、出身与外貌

薛宝钗出生的薛家是“金陵一霸”,是经商致富的大财主,其家族的商业性质,是领取国库公款替宫廷采办用品的“皇商”,家里又开了几家当铺,各省设有商行,可谓拥有名副其实的“百万家财”。其发家史,充满了算盘星子的声音和投机取巧的的行为。生长在这种充满了商业气息的家庭,薛宝钗也自然而然地沾染上了商人身上一些唯利是图,以及精打细算的特质。

如林黛玉、史湘云都不知道“当票”为何物,被薛姨妈取笑为“侯门千金”的呆子,但这对薛宝钗来说,却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再有王夫人需要人参时,薛宝钗出来阻止,并说道市面上的人参“虽有一枝全的,他们也必戴做三段镶嵌上声泡须枝,掺勻了好卖,看不得精细”,由此可窥视出薛宝钗家族的商业背景。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但薛家只富不贵,社会地位比起世袭的荣宁二府来说还是有一些差距,再加之薛蟠只是一味寻花问柳,吃喝嫖赌,靠他来考取功名,为家族争取荣光显然不可能所以薛家不得不将这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薛宝钗身上,要将她培养成一位封建社会的典型闺秀,适合于宫廷妃嫔或是贵族官僚家庭的夫人奶奶的要求。

薛宝钗一出场,就用了“生得肌骨室润,举止娴雅”来形容她,紧接着又通过和林黛玉的对比来表现出薛宝钗的外貌和品格。“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庄,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然后又通过宝玉的视角对薛宝钗的日常穿戴容貌做了进一步的描述:

“宝玉掀帘一跨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做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鬓儿,穿蜜合色棉祅,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薛宝钗外表的丰润美丽,而且着重突出了她朴素内敛的品格,“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体现出宝铁少言寡语、小心谨慎的行为作风。斯所的蘅芜院如雪洞一般,摆设和玩器之类的也都没有,被褥也都十分朴素,薛宝钗本人也不爱花儿粉儿,偏好素然淡泊,作为一位正值青春年少且貌美如花并且成长于富贵之乡的娇小姐,这种朴素平实的风格确实值得称赞。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性格与才情

说到薛宝钗的性格特征,“拥薛派”认为其温柔敦厚,才德兼备,在贾府中上至贾母王夫人,下到丫鬟老婆子,对她都是赞不绝口。而“反薛派”会提到其功利伪善,热面冷心的种种行为。其实客观看来,由于形象本身、主观态度、表现手法上的复杂性,对薛宝钗性格的评判不能只从一面来概括,而是要结合她的出身背景和所处环境来分析。

薛宝钗出身商业之家,加之不成器的哥哥和母亲的器重和偏爱,也让她明白了自己是使薛家能够继续辉煌并保持着与贾、王两大皇亲贵族密切联系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薛宝钗性格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趋炎附势的功利心,和时刻维护自己权益的利己主义。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薛宝钗对贾府中两位最德高望重且最有发言权的人物,贾母与王夫人的极力示好。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如金钏儿跳井死了,王夫人正在难过,这时薛宝钗来劝道:

“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在井旁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她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在大家都心知肚明金钏儿是为何投井而死的时候,薛宝钗为了得到封建家长的青睐,竟然说出这样一段轻描淡写的话来,不仅无视金钏儿以死明志的反抗精神,更是对人生死的漠视,没有半点同情与惋惜。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对于贾母,薛宝钗更是察言观色,体贴入微。当贾母问她“爱听何戏,爱吃何物”的时候,她“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使得这位老祖宗眉开眼笑,更是在众人面前夸奖她“‘提起姐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里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王夫人也忙笑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这当然不是假话,薛宝钗心心念念的与这些掌权者达成一致,费心讨好,为的就是得到她们的赞许和肯定。

如果说薛宝钗对贾母王夫人的极力讨好,只是表现出她趋炎附势一面的话,她甚至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方法,将偷听之人转而嫁祸给林黛玉,这里就表现出了其损人利己的鄙劣德性。

不过薛宝钗身上虽有着难以抹灭的商人的市侩与功利主义,但其也毕竟是受过一定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家族在经商的同时也是“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极爱藏书”,所以薛宝钗的性格中也有着符合伦理道德的善的一面,表现在她待人温和敦厚,能广善好施,帮助弱者。

如在夏金桂对香菱的欺压中,她能尽己所能地反对夏金桂对香菱的虐待,并把香菱带进大观园与自己作伴,客观上也是对香菱的一种保护措施。再如对待贾府的外来客邢岫烟的态度上,邢岫烟虽出身贫寒,她也是尽力照顾,帮她赎回棉衣来御寒,并促成了邢岫烟与薛蝌的美满婚事。尽管对她来说是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但也体现出了薛宝钗性格中温厚敦良的一面。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论才情学识,大观园中当首推薛宝钗,首先看在书中最为著名的结诗社作诗,历次诗社,总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轮流夺魁。宝钦不仅诗作上佳,理论知识也十分丰富,如薛宝钗同湘云商议诗社题目,薛宝钗就说道:“诗题也别过新巧了。你看古人中,那里有些习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呢?若题目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好诗,倒小家子气。诗固然怕说熟话,然也不可过于求生;头一件,只要主意清新,措辞就不俗了。”

除了诗作,再看一向不被视为什么正经学问的戏曲,薛宝钗也同样能娓娓道来。薛宝钗由一曲《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向贾宝玉解释“排场词藻”, 并能随口而出一支完整的《寄生草》,使得贾宝玉听后“喜得拍膝画圈,称赏不已,又赞薛宝钗无书不知”,薛宝钗这“才女”一称当之无愧。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待人处事与交际手段

说到待人处事和交际手段,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绝对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在薛宝钗身上,无论是她的自甘淡泊,宽以待人,善解人意,还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以退为进,可退可进,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会做人”,“会做人”表现在很多方面,薛宝钗在待人处事的交际方面的第一个特点便是尽己所能,广施恩惠。

且不说她对于处在贾府统治中心的贾母与王夫人的各种靠拢与讨好,就连在贾府中处处受人鄙夷的赵姨娘和贾环也照样礼物人手一份,使赵姨娘也发出:

“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她哥哥能带了多少东西来?她挨门儿送到,并不遗漏一处,也不露出谁薄谁厚。连我们这样没时运的,她想到了;若是那林丫头,她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肯送我们东西。”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史湘云一时兴起,要做东宴请大家,也是薛宝钗从她的日常用度中看出了她的难处,又指出“你在家又做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姊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正当史湘云一筹莫展时,薛宝钗又及时地说道:“我和我哥哥说,要他几篓极肥极大的榜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来,再备四五桌果碟子,岂不又省事,大家又热闹呢?”如此精细考虑,也使史湘云深受感动。

林黛玉宿疾复发,薛宝钗也从她的处境考虑,送上燕窝和贴心关怀,使原本对她很是提防的林黛玉也说道“东西是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薛宝钗将“好施小惠”这一手段的高度发挥,还是在与探春一起管理家事时,“于是薛宝叉帮助运筹谋划,她懂得‘好与’然后才能‘多取’,因此便让出一些小利给那些管园的众婆子,这样不仅可以‘除弊’,而且还可以剌激她们积极劳作,扩大剥削收入。她所釆取的策略,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所谓‘使之以权,动之以利’。这一策略果然弄得人人服帖,个个称道,而收到‘小惠全大体’的效果”。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除了积极笼络重要人物,对上下阶级都有照应,普施小惠以外,薛宝钗在交际方面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回避态度,这种以退为进的避嫌态度,在贾府这个庞大而充斥着形形色色犬牙交错的矛盾纠葛的环境中,不得不说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她的“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避嫌策略,其对贾府是非曲直的冷漠,其对眼前道路无经讳,皮里春秋空黑黄的荒淫主子的冷峻,正是她既保持自己的清高、洁身自好,又冷眼旁观世道人心,不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是非之中的清醒的处世之道。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因察觉到贾母、王夫人等因参加老太妃的“守制”而不在家,薛宝钗在进角门时就命老婆子将门锁上,把钥匙要了自己拿着,

惹得贾宝玉问道:“这一道门何必关,又没多的人走。况且姨娘、姐姐、妹妹都在里头,倘或家去取什么,岂不费事?”薛宝钗笑道:“小心没过逾的。你瞧你们那边,这几日七事八事,竟没有我们这边的人,可知是这门关的有功效了。纵有了事,就赖不着这边的人了。”宝玉笑道:“原来姐姐也知道我们那边近日有人丢了东西?”接下来薛宝钗的一段话便充分表示了自己明哲保身,息事宁人且又顾全大局的处世哲学。

“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连这两件还不知道呢。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你也是不管事的人,我才告诉你。平儿是个明白人,我前儿也告诉了他,皆因他奶奶不在外头,所以使他明白了。若不出来,大家乐得丢开手。若犯出来,他心里已有稿子,自有头绪,就冤屈不着平儿了。你只听我说,以后留神小心就是了,这话也不可对第二个人讲。”

这段话虽短,但包含的信息量却很大,首先薛宝钗锁上了门保全了自己一边的清白,但也没有绝对的置之度外,她巧妙地与平儿这位在管理上颇有威望的人物结盟,实际上充当了平儿的一位顾问,看似回避的情况下,却也暗暗参与着贾府家事的处理。“做人做事能达到这个档次,仅用心术、城府是解释不了的”。由此可看出薛宝钗在为人处世和交际方面的高明之处。

《红楼梦》:薛宝钗因出身,才情,交际手段呈现出的高情商形象

小结:

薛宝钗作为书中与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为三足鼎立的重要人物形象,薛宝钗自身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形象,有的赞其稳重成熟,机智聪慧,是“娶妻当如薛宝铁”;也有人不屑其世故功利,暗藏心机,完全是一个封建礼教的代言人。

总得来说,薛宝钗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女子,身处在贾府那种大院内,能博得众人的好感,可不是一般女子能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