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下捷信凍醫美、狂催收 或現金流吃緊?

日前,一則有關捷信消費金融公司(以下簡稱“捷信”)凍結醫美業務,大幅裁員的消息,不脛而走。

援引媒體報道,捷信醫美分期業務於2月24日開始全線凍結,待疫情結束後解凍。有消息稱,捷信具體暫停了醫美、生美(生活美容)、家裝分期等領域的放款。

疫情下捷信凍醫美、狂催收 或現金流吃緊?

此舉背後,也折射出醫美分期行業的生存現狀。不止於此,疫情瀰漫,線下消費市場失意頗多,而依靠線下起家,在中國佈局超26.1萬銷售點的捷信,亦擔重負。

重擔之下,或有裁員。此前流出的捷信CEO內部信稱,“有些同事將無法繼續與捷信並肩前行”。另外,捷信實名員工在職場招聘平臺透露“捷信離職率持續上升。”似乎都暗示著裁員湧動。

疫情下捷信凍醫美、狂催收 或現金流吃緊?

另一面,捷信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合規隱憂。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捷信不良貸款率分別為6.1%、6.9%、8.4%、8.2%,且普遍高於行業。

以2017年年末數據為例,捷信不良貸款率為3.83%。馬上消費金融、錦程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與興業消費金融不良貸款率分別為3.18%、2.72%、2.97%、2.11%。

與此同時,2016年至2018年,捷信現金貸平均實際年利率分別為42%、37%、31%。此前,持牌消金公司IRR口徑下的貸款年化利率將至24%以下引起行業熱議。

2019年10月,多部委聯合印發《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明確在定罪量刑時以單次實際年利率超過36%的非法放貸為基準。

《意見》指出,非法放貸行為人以介紹費、諮詢費、管理費、逾期利息、違約金等名義和以從本金中預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的,相關數額在計算實際年利率時均應計入。可見的是,監管持續趨嚴,消費金融公司面臨合規挑戰,捷信亦如此。

利率難解,催收承壓。截止2019年6月30日,捷信未償還貸款餘額211億歐元。受疫情影響,部分借款人由於復工延時等因素出現還款問題,多名用戶投訴捷信涉嫌暴力催收。

疫情下捷信凍醫美、狂催收 或現金流吃緊?

“來電名稱統一為‘捷信消費金融公司’,每天不厭其煩打電話。”用戶汪女士表示。目前,捷信共涉及投訴量22064件,解決率僅47.72%,並有捷信高利貸、違法催收等投訴專題。

2月1日,五部委發佈《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其中第十四條指出,要合理調整逾期信用記錄報送,對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新型冠狀肺炎確診人員、隔離人員,以及因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經接入機構認定,相關逾期貸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已經報送的予以調整。

催收難解,ABS先行。1月7日,捷信2020年第一期個人消費貸款ABS產品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規模為25億元。分析人士認為,捷信此舉,或為緩解現金流吃緊。

猶記,捷信中途取消赴港上市之時,捷信內部人士回應,“公司資本充足,目前不需要通過上市來保持在各國市場的業務增長。”

有行業人士猜測,捷信中途取消上市或與監管趨嚴,不良貸款率、暴力催收等質疑頗多相關。此外,自2020年開年,捷信已三度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累計超16萬元。

後記

凍醫美,狂催收,大裁員,退上市,ABS發行,三度被執行,捷信種種,更加引人聯想。巨頭尚且如此,消費金融整場亦可見一斑。

事實上,捷信亦嘗試轉型。2月26日,捷信官微發佈消息稱,將加速全面轉型,打造“線上+線下”的消費模式,通過發行ABS、發行金融債券、信託融資等方式拓展資金來源。

不過,疫情之下,消費金融的“消費”二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此同時,“315”大考即將到來,或主攻線上,或發力AI,24家持牌消金機構都面臨著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