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建文帝为什么打不过朱棣?

珞珈山下话青史


建文帝朱允炆百万大军打不过明成祖朱棣的几万地方军,有历史的必然也有机缘巧合的成分,就像中国革命早期蒋介石几百万国民党军队打不过毛主席领导的几万共产党军队一样,和部队的信仰、战斗力和形势机缘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来,为了能够确保一直的统治下去,他一方面加强君主的专制统治,将军政大权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则是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把自己的儿孙分到全国的战略要地,圈地封王,上保国家安全,下安生民百姓。

朱棣正是通过这种措施,在1380年,被朱元璋封为燕王,就藩燕京北平。之后在朱元璋的命令下,两次率师北征,多次参与对北方军事集团的战斗,朱棣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招降了蒙古首领乃儿不花,生擒了北元索林天帖木儿,朱棣的英勇善战,在边疆的军队中享有巨大的影响力,很得将士们的爱戴。由于他功绩卓著,朱元璋让他节制边疆的军队,另外他还在王府里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护卫战士有几万人,拥兵边疆善战将士10余万,这都是他起兵靖难的本钱。

建文帝虽然拥有朝廷百万大军,但能征善战之士,都掌握在边疆王爷的手里。他能掌握的不对很少参加对外战事,军事素质和军事配置与朱棣的军队差之甚远。另外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以后,能打硬仗的将军已经死伤殆尽,建文帝只好启用年过古稀的老将耿炳文,率领十三万大军讨伐朱棣。只可惜这位老将也不是朱棣的对手,被朱棣大败于滹沱河边。

后来,建文帝又派纨绔子弟李景隆领兵50万征讨朱棣。这可算是朱棣的大机缘了,因为李景隆就是个草包,根本不会打仗,而且排兵布阵都是漏洞,就像筛子一样。后来朱棣挟持了宁王,合并了宁王的部属还有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的实力大增,在北平城下,将李景隆打的大败,李景隆乘夜色逃跑,最后建文帝的大军纷纷向南方逃窜。

李景隆回到朝廷后,建文帝没有经验,被朝里的猪队友给蒙蔽了,不但没有责罚李景隆,还奖励了他,真是不可思议。到了第二年,建文帝又派李景隆联合郭英、吴杰等人,起兵60万,对外号称百万,又去北方攻打朱棣,这次李景隆还是没有打过有上天佑护的朱棣,一败再败,逃回朝廷以后,建文帝就是再白痴也不会用他了,这时朝廷已经被他败坏了百余万兵将。

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被建文帝新任的大将盛庸打败,大将张玉战死,朱棣险被援军朱能抢出。建文三年,上天又给了朱棣机会,宫中太监由于不满建文帝的统治,给朱棣上密信,说南京城内空虚,可以派兵直取。于是胆大心细的朱棣举兵南下,直击南京城,不想在安徽齐眉山被朝廷军队打败。这时建文帝和蒋介石用兵的水平一样,又把与朱棣对峙的大军调回一部分回南京,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朝廷军被朱棣在灵璧杀的大败而回。

我到现在都不明白建文帝是怎么想的,曾经有两次绝佳的消灭朱棣的机会,都被自己和猪队友给搅和了,关键是在两军打仗的时候,建文帝下了一道命令,不许自己的将士伤害朱棣,以至于好几次朱棣打败仗时都是以身档敌,朝廷的将士也不敢上前追击。建文求“仁孝”之名,愚不可及,最终致使朝廷一步步走出灭亡的边缘,这时建文帝与猪队友“众目相对,竟无语凝噎”又有什么用,最后落的个放火烧皇宫,自焚而亡的下场,还给后世留下了下落不明的千古悬案。

所以说朱棣之所以能打败建文帝,一是掌握了战斗力强大的边军,二是联合了掌兵王爷的力量,三是朝廷有自己的盟友,四是朱棣有一堆误国大臣的神助攻,而建文帝则多了一帮猪队友,再加上建文帝自己的“仁孝和无能”,最终导致了丧国失踪的下场。


清悠初见


建文帝打不过朱棣,原因就是自身性格的软弱加上齐泰、黄子澄等蠢臣的帮倒忙。

自身性格的软弱

建文帝登基的时候,手下兵强马壮,朱棣等藩王根本无力对抗。

而在朱元璋死之前,就已经和建文帝聊过天,问过假如叔叔们造反怎么办?

建文帝说先是安抚,不行的话再用武力镇压,这个回答也是朱元璋希望的。

后来建文帝登基,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齐泰等官员也大力建议他削藩,问题就是建文帝虽然知道,削藩对朝廷有利无害,也是势在必行。

但是他性格太懦弱了,嘴上这么说,真这么做心里其实很矛盾。

这从一个细节能看出来,派兵镇压朱棣的时候,建文帝曾经跟将士们说过,不要伤了朱棣,让他背负杀叔之名。

两军对战,就算是父子都不能留情,正是这种软弱的性格,一次又一次让朱棣死里逃生。

黄子澄的愚蠢建议

削藩本来没问题,但是黄子澄建议先从小的藩王开始削起。

他以为这样能震慑朱棣等势力大一些的藩王,能够顺利完成削藩大计。

建文帝也同意了,结果小的藩王被削,让朱棣和其他几个势力稍大的藩王,意识到唇亡齿寒。

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当然就聚集在一起了。

这才有了靖难之役,光凭朱棣一个人是不可能赢的。

即便是这样,靖难之役还打了4年,才勉强取胜,可见朱棣赢得有多不容易!


十点历史君


第一,过度自信!

为什么说过度自信呢?要知道建文帝在与朱棣作战的时候,曾经下达过这样一个荒唐命令,不准伤害朱棣,只能擒拿!

这一下子,明军彻底畏手畏脚了,你说这让他们怎么打?伤了人家朱棣把,你皇帝,就又要砍他们头,可你要让他们,在战场上与朱棣交锋,这是人干的活么?

要不是这一条命令,你看朱棣敢不敢冲锋,不身先士卒的朱棣那肯定是会影响军队士气的呀!而一旦身先士卒,你看朱棣挂不挂就得了!

第二!不懂得用人!

黄子澄说老将军耿炳文年老无力,应该换年轻有活力的李景隆上, 于是建文帝还真换了,李景隆那是谁啊,著名的草包同志,好吧,你建文帝是皇帝,你命令都下了,那就干他朱棣呗,可问题是李景隆那龟孙子,都已经输了,丢盔弃甲的逃回来了。

这该证明他的无能,让你重新选择大将了吧?可你居然还让他守京城,把自己命交给人家,是真傻,还是假傻?

总之,在我看来建文帝是败在了自己的自信,和用人失当问题上了


历史小公子


建文帝为什么打不过朱棣。这个原因很明显都是要从他们两个人的自身来说。

先说一下建文帝朱允炆。他得天独厚,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可以说是在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做一位皇帝。在此期间,可以说,在朱元璋的亲自教导下,他学到了很多的经验。但是另外一方面,比起朱棣,他毕竟还是太过于年轻,而且经验的积累,很多时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朱元璋虽然教了他很多的东西。但是那又如何呢?



朱元璋是一个很果断的皇帝。而且又是从军队起家。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才得以平定天下。之后,在他的规划里,一直都只有一位继承者,很明显,他也是将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这一个人的身上。但是很不幸,朱标死了,而且比他朱元璋还要更早的就死了,之后的朱允炆呢?其实可以说是催化剂催出来的,其效果肯定是要差很多的。


所以,无论是文的,还是武的。其实在历史上都可以找到借鉴,也可以找到成功的例子。但是朱允炆他很不幸,论能力终究还是没有比得过朱棣。

在说朱棣吧。他很幸运,朱元璋选了这么一个小伙子去当皇帝。他朱棣,可以说是在官场上以及战场上摸爬滚打了有大半辈子了,一个小孩子,何足挂齿。

于是,论实力,虽然他的实力比不过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的遗产,但是他的经验丰富。就像是一个一百级的英雄去挑战一个二十级的,他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当做五个人去用。这还不算,计谋也是更加成熟,每一次都可以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朱允炆的百万大军又有何用。


众森淼


靖难之变历经四年,但是朱棣谋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前三年中,他屡遭挫折、十战九败,直到最后一年,朱棣才逆风翻盘,这还要多亏了以下4位人物的帮助:

姚广孝的奇计

朱棣曾经固执地认为,只有打下济南,才有可能拿下南京。但是他在与铁铉的多次交手中,却屡屡吃亏,一度让他想放弃。

后来经过姚广孝的提醒,朱棣才明白打不过就跑,可以绕过济南,直取南京。

于是,朱棣不再与建文帝的军队纠缠,一路绕过徐州、宿州,直奔南京而去,等到建文帝明白朱棣的意图后,在想调动军队阻击朱棣,却发现已经追不上他了。

朱棣的军队到达灵璧之后,一举击溃了建文帝的主力,生擒了平安等南军大将。在这之后,朱棣就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了。

所以说朱棣能拿下南京,主要还是姚广孝的计谋:轻装突袭,直取核心

方孝孺的愚蠢建议

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后,建文帝非常慌张,他开始询问大臣们的意见。作为建文帝的老师,方孝孺却给出了一个最愚蠢的建议:死守南京。

这条建议真是蠢到家了,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朱棣来势汹汹,但此时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在建文帝的控制之下。

只要建文帝逃往南方,以皇帝的名义号召地方武装讨伐朱棣,那么朱棣最后也很可能不会成功。

所以说,方孝孺真是一代腐儒,害人害己,最后落得个诛十族的下场。

朝廷中的叛徒

按说建文帝死守南京也就算了,南京城城池坚固,如果建文帝拼死抵抗,将士们众志成城,撑到地方援军到来,说不定朱棣也会退兵的,但是建文帝却没注意到自己身边竟然有叛徒。

在朱棣谋反之初,徐增寿(徐达第四子)就上言麻痹建文帝:朱棣只是搞搞小动作而已,不会谋反的。

同时,他本人又秘密向朱棣汇报南京城的守备情况。等到朱棣攻打南京时,徐增寿的间谍身份才暴露,最终他也被建文帝一剑刺死了。

另一个叛徒则更加过分,他就是曾经的南京主帅李景隆。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明朝名将,但他却生出了一个军事白痴儿子。

在靖难之变中期,建文帝就任命李景隆为南军主将,结果他屡战屡败,折损了大量的兵力。直到盛庸、铁铉等人接任之后,形势才得以逆转。

建文帝大概没有想到,李景隆竟然与朱棣自幼相识!在朱棣来到了南京城下后,就是李景隆亲手打开了南京城门,让朱棣进入南京。

至此,建文帝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他只能纵火自杀,朱棣最终得以登上皇位。

所以说,朱棣能够击败自己的侄子当上皇帝,存在的许多巧合,但也是历史的必然。直至今天,我们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是感慨万分。


逍遥侃历史


靖难之役中,身为皇帝的建文帝不论是从名分大义还是军事实力,都远超燕王朱棣,但最终失败的却是建文,究其原因主要是用人不当,其中有些人甚至堪称奇葩。

要说建文帝的爷爷朱元璋老爷子,那真是“一把金刀安天下,南西北六第一人”,算得上一条好汉。但也就是一条好汉而已了,要说到治国理政真是有点为难他了。

另外,他给他严重仁厚儿子朱标的“拔刺”行动,干的实在是有点太彻底,等到朱标先他而去,给孙子建文帝留下的真是个烂摊子。

李景隆

替建文帝出征的李景隆实在是个草包将军,唯一的优势就是自幼和建文帝关系很好,再加上老爸李文忠是员悍将(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对于这个官二代发小,建文帝是及其信任的,出征前亲自到江边饯行,行“捧毂推轮”之礼,赐其“便宜行事”之权。

《明史·李景隆传》:及燕兵起,长兴侯耿炳文讨燕失利,齐泰、黄子澄等共荐景隆。乃以景隆代炳文为大将军,将兵五十万北伐。赐通天犀带,帝亲为推轮,饯之江浒,令一切便宜行事。

结果,当朱棣听说是他率领五十万大军北征,高兴的都乐了,对身边人说:“李九江(景隆小字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

朱棣算是没说错,李景隆真是个坑。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李景隆兵围北平,朱棣自己跑到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去弄兄弟宁王的蒙古骑兵去了,只扔下一万老弱残兵给长子朱高炽守城。

估计要是李景隆攻下北平,俘虏了朱高炽,后世一定会有人说这是朱棣借刀杀人之计,好让当时自己更喜欢的二儿子朱高煦上位。

但李景隆真给面儿,五十万大军围攻北平九门死活就是没打下来。期间,都督瞿能几乎攻破张掖门,但李景隆就是非说有诈,生生逼着把军队撤了下来。

建文二年(1400年),运输大队长李景隆又带着六十万人,再次誓师北伐,这次更干脆送了全军的辎重给朱棣。

要说打仗打不过也就算了,等朱棣兵发南京时,李景隆有蹦高表示要出城和朱棣玩命,结果打开了金川门,燕军一拥而入夺了南京城。旋即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史称“金川门之变”。

从他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来看,这哥们已经不是“猪队友”能够形容的了,简直就是个卧底。

所以,朱棣登基后,建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都死得很惨,唯独李景隆居然以靖难第一功臣位列首班(“景隆犹以班首主议”),受封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增禄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孙世世承袭,赏银四百两、彩币四十表里、钞四千贯”,甚至超过了大功臣丘福。

朱棣也很逗,面对群臣质疑李景隆封赏时,给了一句“默相事机”的评语,简直就是明朝版的“你懂得!”

除了武将之外,明朝军事技术的衰退也是建文帝倒霉的一个方面。

朱元璋起兵之时,元朝军队中还保留着回回炮的制造使用技术。朱元璋在包围张士诚老巢苏州时,已经从投降的元军手里获得了回回炮的使用方法,并以此迫使张士诚投降。

但朱元璋建国后的国家施政,让明朝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准都大幅度降低,短短几十年后,明军已经忘记了世界上还有回回炮这种东西。

在北京城下,朱高炽乘隆冬时节在城墙上浇水,明军士兵就摊开手对李景隆说:“城上都是冰,俺们爬不上去。”

朱棣的军队也没好到哪里去,铁铉坚守济南,朱棣也一样望城兴叹,没有任何使用攻城机械的记载。

从这个角度上说,李景隆获评靖难第一攻还真是实至名归,要是没他打开城门,建文帝要是咬牙坚守南京,说不能真能拖出什么变化来。

再说建文帝身边的文臣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位算是建文帝的核心智囊了,可惜这三位学识都是顶尖水准,但说到治国方略水平实在不怎么样。需要心狠手黑的时候优柔寡断,需要从长计议的时候又过于操切。

比如说,建文称帝后,朱棣进京朝觐,“行皇道不避”,这种公然僭越的举动,当时就有大臣建议直接扣了朱棣治罪。大臣卓敬则建议借机将燕王迁封到南昌,既维护了亲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

对于这些快刀斩乱麻的建议,三位核心智囊居然显得非常优柔寡断,让朱棣逃过一劫。

等到削藩迫在眉睫时,他们又摒弃了其他大臣(高巍)主张采用汉武帝“推恩法”的方式曲线削藩,将诸藩土地分封个其所有儿子,而不是嫡长子一人,逐步削弱藩王的权势。

这时候,三位又感觉此法效果太慢,要求强力削藩。其实,他们都是饱学之士,西汉晁错削藩导致“七王之乱”的旧例不可能不知道,但他们显然错误的判断了形势,自以为朝廷的势力远超诸藩,足以便宜行事。

我们前面提到的头号卧底李景隆还是黄子澄亲自向建文帝推荐的,用这个明朝赵括替代了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耿炳文。

所以,建文帝身边的顶级智囊团,既看不清大势,又没有识人之明,难怪建文帝会在靖难之役中,迅速就败下阵来。


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建文帝朱允炆,掌握天下兵马,为什么会败给只有八百亲兵的朱棣?

自古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最出名的就是朱棣的靖难之役。理论上说,朱棣的靖难是名不正言不顺,哪怕他找出太多的理由,也大多是欲盖弥彰,全天下都知道朱棣的狼子野心,却没有人敢于揭发。

短短4年时间,朱棣就成功夺取皇位,朱允炆是正经的皇帝陛下,全天下都承认,而朱棣是个反叛者,为何建文帝就是打不过朱棣?朱棣为何能快速成功?

建文帝手下幕僚水平太差

俗话有云,一个好汉三个帮,朱棣是很牛,他出生在战火中,追随着名将的脚步,一步步成为最优秀的军事统帅,上马统军下马治国,这本事无人可比。但仍要有人扶持,才能成就大业,姚广孝就是朱棣手下头号智囊。

在朱棣起兵之前,还是有所犹豫的,毕竟他是一国亲王,吃尽穿绝,要什么有什么,哪怕不造反这一生可以照样逍遥快活。这很容易理解,朱元璋在皇觉寺讨饭吃都不想造反,何况是朱棣。这一切来源于姚广孝的撺掇和怂恿,朱棣野心是有的,也曾徘徊过。

朱棣担心民心所向,姚广孝却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何必去管什么民心。建文元年,朱棣誓师起兵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连带着屋檐瓦片掉落一地,朱棣一脸惊色,认为可能是不详的预兆。

姚广孝解释道:

“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这是好的征兆,飞龙上天必伴随风雨,瓦片碎裂,说明王爷将要换黄袍了。一次次,姚广孝坚定了朱棣的信心,可以说他是朱棣靖难路上的灯塔。

在围攻济南的战役中,朱棣颇受打击,几个月都攻不下来,损兵折将无数。姚广孝建议绕开济南,直接攻向京城,正是这短短几句话,令朱棣豁然开朗,最终才能拿下京城。

反观朱允炆的幕僚,黄子澄、齐泰皆是书生之辈,根本不通兵法谋略。况且朱允炆本身也不通军事,选兵派将大多按照下属的意思办,对比朱棣统兵水平,相差甚远。

在朱棣起兵之前,朱棣被要求去京城祭祖,当时情况危急,朱棣自不敢前去,便令三个儿子代替自己去京城。这三位分别是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朱高炽曾代替父亲守卫北平城,挡住李景隆数十万大军,立下大功。朱高煦是军中猛将,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是朱棣的左膀右臂。

可以说朱棣的儿子都并非等闲之辈,齐泰要求抓住这三人,用来要挟朱棣。黄子澄则说:

“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

如果不放走这三人,那么可能让朱棣怀疑,就无法突袭取胜。

是时,建文帝削藩天下共知,朱棣造反则只在弦上,黄子澄偏偏放走了朱棣的三个儿子,错过了最佳时机,如果换成姚广孝,必定不会犯下如此愚蠢的错误。

最令人无语的是,在耿炳文兵败之后,黄子澄竟然推荐了李景隆作为军事统帅。想来当时的明军中必定有清醒之人,李景隆有几斤几两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为何就没有人阻拦。耿炳文虽然无法战胜朱棣,却仍能保留实力,李景隆上任后连续在正坝村、白沟河战败,明军实力大损。

奈何李景隆第一次失败后,黄子澄仍要其继续统兵,如果朱元璋还活着必定会气得跳脚骂娘。军队的领导层屡次犯错,就是士兵再拼命也无济于事,一方是最优秀的幕僚集团,另一方是最差劲的,结果则不言而喻。

朱元璋剪草却没有留根

朱元璋为了子孙后代皇位的稳固,杀掉了大量的功臣名将,这种杀功臣的事件历朝历代都很常见,毕竟跟初代帝王征战的人都比较猛,好比刘邦杀戮功臣,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杀人太多,好比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延安侯唐胜宗、德庆侯廖永忠等等。能征惯战的猛将几乎被杀绝,只留下年迈的郭英和耿炳文,也无法改变整个战局。

从侧面看,这也是李景隆被重要的原因之一,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曹国公的名号是那么响亮,在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李景隆被提了上来。朱棣虽然强悍,却仍比不了那些开国名将,而他的军事才能也大多是跟李文忠、徐达、常遇春等人学来的。

假若朱元璋刻意留下几个能打的将领,朱棣的靖难之路必定会无比艰难。

朱棣运气太好

战场上实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就是运气了,由于战场瞬息万变,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有时候运势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文二年,李景隆所部50万明军和朱棣的20万北军相遇,在白沟河展开大规模会战,这也是建文帝组织的最大规模战役,此战意义重大,也正是因为朱棣赢得了此战,才占据了南北对抗的优势。

李景隆虽不会统兵,但其手下还有几个能打的将领,比如平安、瞿能父子,首先和北军交战的就是平安,平安勇不可挡,北军一度伤亡惨重,耗费好大代价才击退南军。第二天,平安再次主动出击,李景隆主力则绕道北军背后偷袭,战局对朱棣十分不利。

朱棣换了三匹战马,手中的刀剑都卷了刃,北军马上就可能被击溃,关键时刻,一阵狂风刮起,直接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于是南军打乱,朱棣趁此机会大举反击,反败为胜。

白沟河之战令朱棣命悬一线,却因为自然原因赢得胜利,这无法解释,也许天道真的站在朱棣这一边,无论到了何时何地,都能化险为夷。

史料记载:

“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

之后朱棣进攻济南的时候,守将铁铉佯装投降,引朱棣进城,也许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朱棣就这么去了。等朱棣到了城门的时候,城上的铁板突然落下,直接砸到马头上,朱棣被吓得大惊失色,马上逃离了城门。

铁铉的计谋就差那么一点就成功了,如果朱棣被直接砸死,那就没有之后明成祖了。从此也看出朱棣的运气是真的太好了。可见创业不是人人都能干的,如果没有一个福将坐镇,那结果很难预料。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朱元璋开创的大明朝,为什么要撤掉宰相?说到底,就是压制文官,增强皇权,完全铺好了路,只要朱允炆按照他这套思路继续走,当然不会出问题。可是朱允炆犯了一个错误,就是急切抬高文臣地位,贬低武将地位,这也导致这场内乱,朝中武将持观望态度。

之所以后来的方孝孺不肯投降,也是基于这样的形势,文臣地位好不容易上来了,换了朱棣,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朱棣以少量兵力在和平时期造反成功,种种不利局面被其一一化解,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杨角风发作


这是一场武力值超高、能征惯战的军事统帅肌肉男藩王和小鲜肉皇帝的对决,后果可想而知。

话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闭上了眼睛,再也没醒来。

这位明朝的开创者是否会想到他死后历时四年这场战争,是否会想到他疼爱的孙子朱允炆因失败退出历史舞台,而下落又终究成了一个迷。

由建文帝削藩引起的靖难之役,终因建文帝自身的不足和某些客观存在的原因而让朱棣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关于建文帝的失败,个人感觉有以下几点:

性格太过仁慈

他生于宫中的安乐窝里,没有经历过大明王朝创业的艰辛,整天和书本为伴,而且身边多是文人,生活波澜不惊,平平静静,促生了建文帝敦厚仁慈的性格。这和勇猛果敢的叔叔朱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PK显然不在一个段位。而且对于削藩,对朱允炆来说也是无奈之举。

1401年建文三年二月,朱棣到京师时候就傲慢无礼,史书记载,“行皇道入,登陛不拜”,当时就有御史弹劾朱棣大不敬,建文帝说“至亲勿问”。

而面对战争,建文帝还怕落下个杀叔叔的坏名声,因而命令军队,力求“毋负朕有杀叔之名”,皇帝下了命令,将领们必须有所忌惮,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和将领都能放开手脚,几次战役中,朱棣都幸运的逃脱了。

建文帝的仁慈慢慢把自己逼向了深渊,在两军作战的生死关头,朱棣是横下一条心,破釜沉舟,建文帝是举棋不定,依然不愿意落下杀叔的坏名声,就这样错过了几次好的机会。

文人气息太浓

从小生活在皇宫,生活安逸,他重用的人也多是读书人,登基以后,一改他爷爷朱元璋尚武的政治风格,提高文官在国家决策中的作用,比如兵部尚书齐泰,翰林侍讲方孝孺等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这样一个秀才朝廷,怎么能是文武双全的朱棣的对手呢?

用这些人治国可以,但是调兵遣将、指挥战争却不行,他们不懂得战争的复杂性,又没有战争的经验,多是纸上谈兵,和霸气的朱棣相比,兵败是难免的。

能臣悍将匮乏、用人不当

建文帝朝中能出谋划策、善于征战的人才匮乏,这也多是拜他爷爷所赐。

朱元璋为了维护老朱家的绝对统治地位,大肆杀戮功臣,当年随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元勋宿将都被杀的差不多了。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建文帝派了年逾古稀的长兴候耿炳文,老头儿到战场上大败。

朝中大臣拙于计谋,前线将帅寡于战略。

没有一个有效的防御方案和解决办法,这和参加过多场战争的朱棣来比,能不败吗?

建文帝知人善任的能力不足,他任用表兄弟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这种任人唯亲的行为,对建文帝非常的不利,还主要是这个李景隆是墙头草,建文帝集合60万大军企图一举消灭燕军,但是60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李景隆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治,后来朱棣兵临城下,李景隆打开了城门,于是朱棣毫不费力进入京城。

削藩策略的失误

四叔朱棣的威胁是现实的,面对这种威胁,建文帝表现出了紧张急迫的情绪,在削藩的策略上急躁冒进,准备不足,而且内部也不统一,有人主张类似推恩令一样的慢慢来,而齐泰和黄子澄建立立即削藩,结果建文帝听取了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但是两个人也是不统一的,闹来闹去,引起了藩王们的人人自危,燕王更是暗地准备,加紧备战,等到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的时候,朱棣已经准备就绪了。建文的削藩,缺乏全盘规划,遇到问题时候有拿不出解决的办法,最后也只能江山易主。

太监的力量很强大

建文帝的确是个好孩子,听小听从爷爷的教导,对宦官管理的非常的严,在他即位之初,就下了谕旨,要求各地方官吏,如果太监外出有做了违法的事情,地方上便可以治罪,在内廷对于犯事儿的太监更是严惩不贷,于是很多违法的太监就逃跑到了朱棣那里,这些太监把京城的虚实以及军事秘密都泄露给了朱棣。

建文帝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最终燕王朱棣夺取了皇位,开启了大明的永乐盛世,这也是历史的选择吧!


千秋文史


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造反能够取得成功的,尤其还是在王朝前期,只有朱棣这一个案例。从某种意义上说,以朱棣所拥有的军政实力,他出来挑战建文帝,基本属于是以卵击石,但问题是,造反这种事,并不是简单的的看你的实力有多大,更得看其它人的态度。

换句话说,你的实力很弱,但是你振臂一呼,天下人响应,那看起来空前强大的敌人,也有可能被你一下打得砖崩瓦解,最经典的就是陈胜吴广率领九百人造大秦帝国的反,虽然他们只有区区九百多人,但因为天下都积极响应他们,所以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很快就被打残。

从这层意义上说,朱棣能够打赢建文帝,最根本原因就是当时大明帝国的普遍军政大佬都愿意站在朱棣这一边,所以朱棣才能越打越强。

至于所谓的李景隆昏庸无能;或者建文帝掩耳盗铃,不允许士兵在阵前杀死朱棣;又或者是朱棣在危机时刻走狗屎运;甚至朱棣在姚广孝的建议下直取南京等,都不过是表明原因。

比如,很多人总觉得朱棣直取南京的策略非常高明,堪称他逆袭的神来之笔,但其实,这不过就是1加1等于2的事情。一切是显然的,所谓的直取南京,不就是兵法中的擒贼先擒贼和釜底抽薪么?朱棣如果连这种最基本的军事常识都不懂,那还混啥啊!

更关键是,靖难之役一共打了四年,朱棣为什么偏偏在第四年才想到要直取南京,前面三年他难道就没想到?关键是,他还是姚广孝的建议下,才恍然大悟,仿佛顿时找到了一把开启白宝箱的钥匙,这个情节怎么看都像是扯淡!



事实上,直取南京并不是什么高明的策略,因为,直取南京并不是什么难事,真正难的是,你如果直接前去攻取南京,由于沿路的敌军没有被你清扫干净,这样你的后勤保障,就有可能被人在后方随时随地的掐断,这样你的前方军队就很容易受到致命的威胁。

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信心席卷前方的广阔地区,面对敌人的军事据点,你就得老老实实的,一个钉子一个钉子的拔。

因为这些军事据点,也许不敢和你军事主力作战。但是,你的军事主力敢越过这些驻点,那保障你军事主力的后勤人员、物资,恐怕未必能畅通无阻的越过去。

相反,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席卷前方的广阔地区,你自然可以大举越过敌人的这些据点。因为,你所需的后勤物资,可以从前方获得;关键是,你还可以从前方补充到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你在前方面取得这些胜利后,再回头收拾后面的那些敌军据点,估计用政治攻势,都能取得胜利。

从这层意义上说,在靖难之役的最后一年,朱棣之所以敢直接前去攻打南京,就是因为他很清楚,挡在南京前方的那些军事据点,不仅不会与他为敌,甚至还会给他提供各种资助。

在这种背景下,朱棣才敢放心大胆的直取南京。如果失去这种背景,朱棣胆敢直取南京,恐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至于所谓的建文帝掩耳盗铃不杀朱棣,或者朱棣在危机时刻走狗屎运,大家看看都行了,类似的情节在24史中实在太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情节都不过是杜撰或者带有严重夸张成分而已。

因为,他的目的主要是为神话皇权。换句话说,朱棣是命中注定要当皇帝的人,所以每次在生命危机关头,总会莫名其妙的化险为夷,至于他的对手,也总是在要杀他的时候,犯各种低级幼稚的错误。

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大明帝国的普遍军政大佬,都要站在朱棣这一边呢?

其实很简单,一个人看着自己亲叔叔亲弟弟,都毫无安全感,那他看谁会有安全感呢?同时,一个人看着自己英雄无敌的祖父,亲手给他布置的权力格局,都感觉毫无安全感,那他处于怎样的状态中,才能有安全感呢?

换句话说,朱棣等藩王们是手握兵权,问题是,还有许多勋贵武官也握有军权,甚至还有不少人是当年的开国元勋呢,更不用说在边疆抵御蒙古的军政大佬们。现在,朱允炆看到自己的亲叔叔们实力太大,于是没有安全敢,只好将他们全部杀死。

那接下来,等这些亲叔叔亲被杀死后,那些手握军权的勋贵武官,还有那些开国元勋,他们失去皇族的制约后,自然也会变得实力膨胀,到时朱允炆看着他们,是不是也会各种没有安全感,那是不是也要把他们全部杀死?

还有,那个在前线抵御蒙古的军政大佬,甚至朝堂上很多老资格的文臣,很多都是朱元璋时期的人,朱允炆面对他们,是不是也会没有安全感,那是不是将来也要把他们全部杀死?



本来,建文帝执政时的权力格局,是朱元璋亲自为他设计,这其中各大集团都处于相互制约的环节之中,结果朱允炆上来就对自己的亲叔叔们下死手,处于其他环节的军政大佬,看到这种情况,哪个不是心惊胆颤?

因为,你的亲叔叔们都不可信,我们这些外臣还能放心么?照这样下去,朱允炆只有把帝国的普遍军政大佬都来一次大换血,换成让他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恐怕才能有安全感的吧!

举个不恰当例子,就凭朱允炆这种心理素质,他坐在皇位上,就如同一个毫无安全感的人,在深夜拿着一把冲锋枪,于人于己都不是好事,因为他随时乱开枪的概率实在太大!

在这种背景下,皇族藩王也好、地方的军政大佬们也好,甚至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们也好,最后都逐渐选择站在了朱棣这边。也正因为此,朱棣才能够打赢建文帝。

否则,没有帝国普遍军政大佬们的支持,朱棣就算把建文帝的军队打得大败又能怎么样,想当年安禄山势力最大时,大唐损失了多少兵马和地盘。但因为帝国的普遍军政都愿意继续站在大唐政府这边,所以安禄山虽然不断取得军事上得胜利,但最终还是坐困而亡。


我是赵帅锅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建文帝朱允炆打不过后来的明成祖朱棣,是很明显的事情,主要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建文帝自己根基不稳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的儿子。

太子朱标精明强干,精于吏治,可惜英年早逝,朱元璋白发送黑发人。

朱标走后,朱元璋对孙子朱允炆更加疼爱。

朱允炆在当皇帝之前,一直都是爷爷眼中的乖巧孙子,却没有政治经验。

朱允炆即位后,面对满朝文武,其实根基并不稳,朱允炆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建立自己的威信。

施政不当惹众怒、失拥戴

前面说了建文帝太年轻,政治经验又不足。

朱允炆做皇帝其实是一个边实践边学习的过程。

在新的班底的建言献策下,朱允炆还没稳固自己的地位,就开始进行削藩等一系列牵涉众多利益的工作。

在自己地位还没稳固的时候,去动别人手里的蛋糕,不得不说有点操之过急了。

朱棣老谋深算

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可不是个酒囊饭袋。

朱棣是几个儿子里,最像老爹朱元璋的一个。

朱棣常年参加军伍,有丰富的行军打仗经验。

在军中,朱棣有不小的人望。

朱棣自己又是个懂得隐忍,审时度势,为了大局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装疯去吃屎的程度。

乳臭未干的朱允炆VS老谋深算的朱棣,要说朱棣稳输,那真的是纸上谈兵了。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