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书法初学者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好,还是通篇练习好?

豫见初心


初学书法当然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练好,千万不要通篇来练习,这样会误入歧途。

书法临帖是学习的必要途径,而临的像不像是考核临帖的标准

我见过很多书友一上来临帖就是通篇临,但是没有个字写的跟法帖一样的,七分像都不说了,五分都达不到。如果临了老半天都不像,那为何还要临帖呢?

书法学习临帖不是走形式,不是照着字帖写一遍就算是临帖了,那样是叫抄帖不是临帖,关键是要临的像才行,否则就失去了临帖的意义。

临帖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人的笔法和结字

我们为什么要临帖呢?就是为了学习古人的书写技巧和法度。书法的三大要素:笔法、结字、章法。对于初学者来说,临帖最主要的就是学习笔法和结字,章法可以先不用考虑,先把单字写好了再说。

碑帖当中的每一个字都含有数种基本笔画,这些基本笔画中就存在着这位书家的笔法,我们临帖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这位书家的笔法和结字。那么,临帖的时候你把一个字临好了,可能就掌握了好几种笔法的运用。那么再写后面的字的时候,你就会把正确的笔法运用上去,否则的话,你虽然看起来临的好多,但都是不断地再重复错误的笔法,写的越多,对错误的记忆越深,后面越难改。

所以,古人写字也是非常看重笔法的,我在辅导我家孩子写书法的时候,也是非常看重她写字的动作,笔杆的位置,入笔、行笔、收笔的动作是否正确。所以,你不要小瞧说我练了半天就才写好了一个字,太丢人了,不是这样的。

好比我们说“永”字八法,就是说“永”字里面含有八种笔法,那么你把这个写好了,是不是就等于掌握了八种笔法,那么你再写其他的字的时候是不是就容易了很多。

因此,临帖的时候,一定要一个一个来写,写好了一个,可能就等于写好了好多个。

行草书的临帖不建议一个个来写

如果说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开始学习行草书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适合一个个字来写了。因为行草书非常讲究字与字之间的笔势的连接,一个字一个字写很容易忽视了笔势的问题。

行草书学习可以先从字组开始,一次先写3-5个字,写好一组再写下一组,写一遍之后,可以一行一行写,临完一遍再一篇一篇写,最后再通临。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的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我们先看一个实验:很多人现在都是会写字会认字的。

但是,要写出一个有模有样的字,就很为难了。不会书法的朋友是这样,大书法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的。


例如,有一个字从来没有写过,也没有练习过,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了。

书法一定要有法,每一个字都有“法”,这就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学。

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在自学状态下学书法的。所以,很多人还是不愿意也不可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书法,而是一页一页地临摹字帖的。

如果按照专业书法学习,那是有书法学习教程的,也就是教学计划与教学课程。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有具体的问题要研究。

如果想系统学习书法,最好按照教学课程来学书法。


教学课程一般是先学基本笔画,因为笔画是汉字书法的最小单位,就是基本笔画,例如,点、横、竖、撇、捺、横折弯钩等等。而书法的笔画,又不像写字,学一个横,就什么横都能写了。

书法的笔画变格很多,光是点的写法就很多种。所以,就是笔画的学习分量也不轻。

但是,如果把笔画学好了,进入完整的写字,就会容易很多。

此外,书法教程既不主张“单字”学习,也不主张“通篇”临摹,而是主张分类学习的。

例如,横法学习、竖法学习、点法学习、撇法学习、捺法学习等等。每一个笔画学习都是结合字帖的同类字学习的。

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建立一个系统的书法基础笔法的方法体系,为我们通学各种书法字帖,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这种方法到底科学不可学?看起来很科学,实际上一点也不科学。

初学书法,都是零基础,你讲的都是有书法学习基础的人才会容易接受的方法。

例如,都是勾法,为什么几个勾的写法不一样?这是初学者无法体会到的。

如果是零基础,我的建议还是找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先从头到尾,把字帖照猫画虎的临摹几遍再说。

学习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有感觉,是一个逐渐认识到过程。

比如说,我们把笔画学会了,但是,在不同的字里,笔画的应用是不一样的。


所以,首先要有书法境界和美感的感觉,这个感觉,不是从书法教学里学到的,而是从书法字帖的难度和深度中感觉到的。

在有了一些书法美感之后,我们再决定是按照教学课程学习字帖,还是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学习字帖,我觉得都可以。

有人说,先学会一个字,然后学第二个字。这种说法看起来有道理,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


大家都知道,我们学习书法,把一个笔画学好就需要好多年。当然,一个笔画学好,也可以代表好几个笔画同时就学好了。

但是,在很长时间里,我们如果写20个字,这20个字总有一些笔画仍然写不好。

所以,学习书法是一个由粗到精的过程。

你不可能因为一个字写不好,就只练这一个字,练上好几年吧?

所以,学习书法,只有多练一些字,才能把字学好,因为很多字是可以互相补充学习,这个字写不好,那个字可以影响好启发你写好。


例如赵孟頫《胆巴碑》中的“破”字的石字旁,就与王羲之《兰亭序》“永”字的“策”和“掠”两个笔法可以互相补充。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基础,你总是认为书法是没有互相联系的,这也不利于我们书法知识的丰富。

像这样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的例子,在我们通临几次以后,你会发现非常多非常多。如果孤立地一个字一个字的学,就不会有这个点书法美通感了。

所以,很多人到创作书法的时候,才会感到书法应用能力非常差。

如果在一段时间里精学,一段时间里粗学,把精学和粗学结合起来,学习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临帖中遇到自己认为很难写好的字,可以单独练习。

此外,学习书法,首先要解决对笔法的学习。

把笔法学习好了,学习书法的质量才会更好。


笔法是学习书法基础的基础。每一个字都是由笔画构成的。而笔画是由起笔、行笔、收笔构成的。这就是笔法的结构。

要把一个字写好,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好不好是关键。

我们学习书法,就要学会分析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这样,我们下笔写字才会有把握。

一个笔画是对的,那么一个接一个的笔画都不要出问题,这个字就不会有问题的了。

而且,对笔画的笔法结构的分析,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任何一个笔画,都有自己的起笔、行笔、收笔的方法,我们学书法,其实就是要学会这个方法。

很多初学书法的朋友,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分析笔法,结果书法学习很长时间了,仍然没有入门。


千千千里马


我本人是美院书法系毕业的,以我上学经历说一下我的想法。

初学者,首先重要的是选帖和选择临习顺序。

大致有两种顺序:1.篆隶草行楷,这种是按照文字演化来学习,这样学习,配合一些文字学书籍能清楚了解文字变化,对书法有很大帮助。

2.这种就是以实用,兴趣有主,可以自由选帖,以单书体,多字帖,精准统一。

下面回答题目问题

个人认为,篆隶草行楷中,行草书完全不能一个字一个字临,因为行草书章法是非常重要的,通篇临习能学习章法特点。如果要强化训练,可以一段一段的临写,但要注意该作品的笔意与行气。

另外三种:篆书,隶书,楷书。

篆书,隶书,楷书单字临写是可以的,但也需结合整体,这样创作的时候可以把握整体章法。

但其中也有几种不适合单字练习,如:篆书中的大篆,隶书中的汉简帛书,楷书中的魏碑等..

总而言之,书法初学者,还是整体临习较好。

喜欢我的回答,清关注我的头条号:书法金石篆刻

帮忙点个关注,转发,评论哦!


书法金石篆刻


题主好。我是其人,学习书法30多年了。

书法初学者,我建议单个字练习,不宜通篇练习。

我们所说的练习,是建议临帖。找自己喜欢的古代帖子来练习。从读帖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写,要求单字过关。

对于初学者,学习单个字,似乎有点枯燥。但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咱们一起加油吧。


其人墨坊


学习书法,虽然说除了临帖,别无其他捷径,但如何临帖却是有方法的。高效的方法应是:先按结构分类练习单字,再通临以把握其节奏与气息。

我们在学校学习语文时,先学习生字,而后是组词,再后是造句,最后才是写作文。这是数千年来老祖宗积淀下来的正确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书法与此类似。学习书法就是一个寻找规律的过程,如何找规律?这就需要将原帖中的字按结构特点或偏旁部首分类,一类类地学习,找出其中的笔法、结构的特点。



分类练习单字,更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一种高效的练习方法。

单字过关后再进行通临,这类似语文中组词、造句、作文的过程,这样整体学习行气的贯注方式和章法布局。


在通临的过程中,还会对单字产生新的认识,因为通临必须考虑贯气,而之前的单字临习是静态的,通临时笔法的运用便有可能不同,这就需要根据整体的需要进行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讲,单字与通临又是交织在一起的。

要更好地理解原帖作者的风格,我们在通临时还可参考两方面的资料:一是作者的其他碑帖,二是后代书家临习这些法帖的临作。资料越齐全,越能领悟作者的书学思想,越有助于学习书家的书法技法。


在临帖的过程中,我还推荐一个小技巧或者说小游戏,我称之为“集字训练”或“集字游戏”,即将学过的字组成一些词语进行创作,再将这些词语串起来,形成一些短语,如此这番,逐渐增加长度,这有助于你从临帖向创作过渡,同时可以给枯燥的临习带来一些乐趣,调节单调的技法训练。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许多想学习书法的人,不知道刚开始需要准备些什么,在这里把我的个人经验跟大家说一说,希望能帮到大家。

工具/原料

毛笔 宣纸

方法/步骤

5/6 分步阅读

第一步,想学好书法,首先要确定自己想学谁的字体,有柳体、欧体、颜体等

2/6

第二步,可以先从网上查一下各大书法家的字,喜欢谁的就练谁的,切记,不要想着练各种字体,最开始练的时候,最好,只练一家,一会练这个,一会练那个,会导致成为四不像。

3/6

第三步,选好之后,就开始买一本这位书法家的字帖,大多数人会练欧阳询的《九成宫》,依据自己的喜好吧,字帖是必备的,跟着字帖练会事半功倍。

4/6

第四步,准备毛笔,初学者最好选用狼毫,一定要买质量比较好的毛笔,有人认为初学者不用太好的笔,其实好笔是很有必要的,特别差的笔,许多笔画都写不好,不如用一个好笔。

5/6

第五步,买宣纸,买那种有方格的,格子大小最好跟字帖上的格子差不多大,这样练着方便。

6/6

第六步,每天坚持练习,每次少倒一点墨,倒多了会浪费,每次练完之后要把毛笔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祝大家成功!


开心果儿书画印


我是雨夜构想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初学书法要从哪里开始练习,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要看看自己的功底怎样。

作为初学者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现在练字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练习,已经坚持了快一年了。个人认为这样练字好处很多,但是也仅限于楷书和行楷练习。单字练习可以仔细研究这个字的笔画结构,还有运笔方法。

一个字有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运笔方法,一定要按照字帖的的要求来写,单个字过关以后,再去练习下一个字。这样的效果对与练习楷书来说是最好的方法。当然除了单个字的逐一练习,也不要放弃通篇练习。当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完全可以开始通篇练习。通篇练习的好处就是可以检验自己单个字练习的效果,再整篇作品中看自己单个字练习的不足之处,以便加以改正。

通篇练习可以让练习者看清自己的不足,找到那些写不好的字,拿出来再单独练习。这样有助于日后书法的继续学习。至于行书和草书就不能单个字练习了,尤其是草书,草书要求笔意连贯,笔法勾连,单个字练习无疑是阻断了草书的章法,失去了谋局通篇的意境,这是不可取的。

所以只有在练习楷书和行楷的时候,可以单个字练习,行书草书是不可能做到单个字练习的。


雨夜构想


学习书法最大的忌讳就是贪多求快,把临帖变成抄帖!

我们有很多书法爱好者,每天打卡,每次都临习一大张作品。这种精神可嘉,值得肯定。但这种学习方法不合理,而且是极其错误的!不值得推广和借鉴。

一个人学习书法,在挑选好自己所要临习的优秀范本之后。十分时间,四分读书,三分读帖,三分临帖。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有学养作为基础,任何学习都有可能浅尝辄止,对于书法的学习同样也不例外。其次就是读帖,读帖是基本功,更是临帖的前提条件,没有认真读帖的临帖,就如无的放矢。只有对范本的风格特征、结体用笔都有比较清晰明确的认识之后,开始临帖,才能事倍功倍。

最后才是实际的临帖过程,在临帖的时候,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和实际的书写水平,可以采用摹帖、对临、背临、意临相结合。尤其重要的,我们在临帖的时候,切勿贪多求快,把临帖变成抄帖,只是完成数量,而没有质量要求。在实际临帖的时候,我们应当慢中求快。每天最多解决一两个字,而且是真正的解决,逐步突破、重点临习。在对临和背临的时候,都能接近选帖。这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重要,而且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无心斋苦果,专注书画艺术作品的欣赏、鉴定。欢迎同道一起交流,共同进步。谢谢!


无心斋手稿研究


初学书法肯定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临效果会更好,俗话说宁可一字临百遍,不可白字临一遍,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初学书法者只有从结构上认真分析每个字的结构,然后认真揣摩,认真思考,不要考虑一个字临写了多少遍,而要考虑争取每个字临的和原贴高度相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如果是通临,那么是很难把握住每个字的结构,这样是会误入歧途的,效果是非常不明显的,只有把每个字尤其是日常字结构笔画临写的跟原帖高度相似之后,就可以脱离字帖,有自己的思考。

这样你通篇临写的时候才能把握住,每个字的结构笔画等规律细节。这样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所以作为书法初学者还是建议一个字一个字的零切不可贪多图快。在一个字一个字灵犀的过程当中,尤其要加强每个基本笔画的练习,横竖撇捺点题折钩看似简单,其实有大学问,只有加强对这些基本笔画的练习,我们才能快速的入门,祝您早日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呆小石书法屋


初学者练习毛笔字的步骤如下。

所需材料:毛笔、生宣水写布、砚盒、清水。

一、练习毛笔字,最基本的是练习各个笔画的写法,运笔的方向和力度。把毛笔用水浸湿,蘸水在生宣水写布上就可以书写了,清水不至于弄脏衣物,用起来很方便。

二、笔画练习好之后,就可以练习一些简单好写的字,一方面检验前面笔画练习的程度,另一方面进入新的练习阶段。

三、练习笔画较多一些的字,更好地掌握笔画的组合能力。

四、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练习,就可以检验练习的成果,在一个空白的水写布上,不需要描摹,随心所欲写自己想写的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