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万达偿债能力上升 经营状况好转 成为“首负” 的王健林不再高调

在一年前,王健林干了几件事情,首先将万达商业更名为万达商管,努力的撕掉房地产标签,后来又将万达商业旗下的文旅项目、股权以及酒店项目都卖掉了,其中的文旅项目在建造的时候,王健林也是狂砸巨资400亿,现在13个项目打包卖出才400多亿,难道心不痛吗?

万达偿债能力上升 经营状况好转 成为“首负” 的王健林不再高调

针对王健林这一系列的行为,有人认为是为了弥补万达的财务窟窿,所以王健林亏大了,而有些人则认为王健林是在加速“去地产化”,当然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局外人的猜测而已,不过曾经是首富的王健林已经很低调了,不再提一个亿的“小目标”了,在一些公开场合也很少露面。

文旅项目在万达商业布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王健林也是寄予厚望,所以才会斥巨资,但是最后却低价抛售,真的是让很多人大吃一惊,无论怎样,这样一笔交易都被认为是王健林在“断臂求生”,那么为什么万达会走到这一步呢?有人认为是因为海外投资惹上监管的麻烦了,还有人认为万达陷入金融危机,这些都是负面的猜测,也有人认为是万达在为A股IPO铺路,加速“去地产化”。

万达偿债能力上升 经营状况好转 成为“首负” 的王健林不再高调

这些年,房地产行业还是欣欣向荣的,但是在王健林的眼中,中国房地产已经达到了一个供需平衡的拐点,躺着就能挣到钱的时代已经走远了,所以万达需要转型,不仅单单依靠房地产来赚钱了,应该实现轻资产化。这一点,李嘉诚做的是很好的,在2015年的时候,李嘉诚已经开始套现离开中国房地产市场了。

其实王健林的这一决策是对的,但是执行力没有李嘉诚那样快很准,从负债结构以及收入结构来看,万达商业依然和房地产挂钩,“去地产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此之外,万达商业也出现了营业额收入下降以及净利润停滞的现象,而同行的恒大以及碧桂园却高歌猛进。

万达偿债能力上升 经营状况好转 成为“首负” 的王健林不再高调

但是还是有好事情发生的,在“断臂”一年之后,万达商管的经营以及负债情况都在慢慢好转,根据万达财报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万达商管营业收入达到517.8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74.68%。可以看出净利润是在不断上涨的,和2017年相比较,2018年上半年的万达商管的经营情况正在好转。

在世界交易签约仪式之后,万达商业的贷款加上债券2000亿元,本来账面上还有的1000亿,转让之后获得的680亿,这样可以清偿大部分的贷款了,目前万达的负债规模在不断的缩小中,出售资产不具有持久性,所以万达依然存在近2000亿的有息负债。

万达偿债能力上升 经营状况好转 成为“首负” 的王健林不再高调

万达商管应付债券明细中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末,公司境内存续的债券本金金额高达870.00亿元,有250亿元是在1-2年内到期,580亿元是在2-3年中到期,占据了总应付债券本金总额中的95%以上,证明万达具有集中偿付压力,但是还债资金来源还是很有保障的。

截止到2018年6月底,万达商管受限资金50.21亿元,货币资金870.67亿元,获得主要合作银行的授信额度为3,629 亿元,说明万达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并且为偿还债务的能力也是有保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