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诸葛亮一心北伐是飞蛾扑火吗?

Z-jane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北伐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因为蜀国的情况太差,如果不能保持战略进攻的势头,是很难不亡国的。

后来蜀国的迅速亡国,就是最好的解释。

邓艾和钟会联手,依靠邓艾的奇袭竟然瞬间打垮了蜀国。

为啥?说败了,蜀国其实没有对抗魏国的能力。

诸葛亮始终北伐,是尽量让魏国处于防御的态势。这样最低程度,蜀国自己没有生存危机,最低程度只是进攻失败而已。

如果蜀国只是防御,强大的魏国必然连续进攻,到时候怕是守也守不住。后期蜀国的迅速亡国,就是最好的注解。


为什么诸葛亮5次北伐惨败?蜀国人口不到北京海淀区三分之一

本文作者为萨沙老友 珀尔修斯之弓,萨沙主编

【萨沙讲史堂第二百三十一期】(历史系列第90讲)

诸葛亮为什么5次北伐始终不能成功

刘备东征吴国败于夷陵,在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此后,诸葛亮先是南征叛乱的南中诸郡,然后上书《出师表》,开始了5次北伐。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以诸葛亮之强悍的能力,北伐竟然全部失败。最终,诸葛亮在幽怨中病逝,时年54岁。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以1州之地,为什么敢主动进攻强大的魏国?要知道,当时的魏国拥有中国传统农耕区的绝大部分。在行政区划上,魏国拥有11州74郡569县。蜀汉只有益州1州22郡139县,另外孙权占据荆扬交广4州44郡331县。以县来计算,魏国是蜀汉的4倍。值得注意的是,蜀汉南中的7郡61县只是名义上的归属,实际上并不缴纳赋税、提供徭役兵员。那样蜀汉的有效财政县只有78个,仅仅是魏国的13.7%。

大家想想看,去攻击实力为自己7倍的敌人,诸葛亮根本是以卵击石吗!

这是纸面数字,事实却未必如此。古代战争和生产的基础,是人力!魏国占据的中原关中,曾经是人口众多的农耕核心区。经过了黄巾之乱和军阀割据40多年的混战、大灾荒和广泛疫病,人口有着惊人的减少。西汉顶峰时期人口5000多万,此时仅剩800万。其中魏国有66万户,人口443万。而蜀汉昭烈章武元年,蜀国有20万户,人口90万。蜀汉灭亡时,有28万户,人口94万,部队官兵高达10万,还有4万官吏。从人口比来看,魏国人口是蜀汉的5倍,可以负担45到50万军队。

那么,魏国人口和军队上,还是有5比1的压倒性优势。万幸的是,还有一个东吴。吴赤乌五年,吴国有52万户,人口230万,军队23万。那么,蜀国和吴国军队相加就有30多万,相比魏国只是略占下风了。

大外交家诸葛亮和糊涂的关羽不同!在准备北伐之前,诸葛亮早已和东吴化敌为友,联合对抗魏国。这样一来,魏国被迫要在两线作战,战斗力更是锐减了。

东吴的23万大军,至少能够牵制同等数量的魏军。魏军还需要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骚扰,能够使用的顶多只有20万人。那么,诸葛亮北伐要面对的,也就是15到20万魏军。诸葛亮出动8万军队加上自己用兵如神,未必是必败之局了。

从历史上看,蜀军训练严格,在前期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诸葛亮用兵谨慎,稳扎稳打,不轻敌冒进,胜多负少。即使蜀军局部战败了,损失也不算大。

蜀军真正的短板,其实是后勤供应。

五次北伐中,至少有三次是因粮食补给不济而失败,并非军事上的战败。俗语说,军兵未动粮草先行。《三国志-邓艾传》曾经有一段记载,大体是说,魏军从许都向淮南江北运输军粮。只有短短三四百公里的路程,还有淮水支流和汉水支流这种古代水上高速公路,运输仍然非常困难。辎重后勤部队的数量,大大超过作战部队数量。

道理相同,诸葛亮率军北伐,从汉中到陈仓天水全是崎岖山路,比平原走上五百公里还要困难。诸葛亮率兵8万人出祁山,运粮辎重部队就要至少要8万人。蜀军不过10万人,一样需要至少2到3万人对付少数民族和警戒东吴,没有一兵一卒可以用于后勤。那么,这8万以上的运输部队,只能从老百姓中征集。蜀国只有90万人口,18到35岁青壮年男性最多只有15万人,军队已经用去10万。剩余5万男人,就算全部编入后勤运输队也是不够的,更别说农业生产还需要大量壮劳力!那么,蜀国就算把全国男人甚至青壮年妇女都用上,也无法长期保证后勤运输。

如果速战速决,蜀军尚且可以勉强支持。只是,司马懿之流也很聪明,采用攻势防御,长期对峙打持久战,蜀军就支持不住了。

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来运粮,最后一次北伐开始在陇右就地屯田,却也难以挽回大局。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就是运粮的数量。按邓艾提供的数字,8万人作战部队同8万运粮后勤部队,在1个月需要的粮食高达7900吨。这个运输量相当惊人,在蜀国摇摇欲坠的栈道上更是不可能实现。

总之,诸葛亮7年5次北伐终究难成大功。而蜀汉以1州之地,供给10万大军连年出川作战,田赋徭役压力沉重至极,人民疲敝至极,怨声载道。待到诸葛亮死去,晋国全力攻蜀之时,即便有蜀道天险也不足自保,不过半年而亡。

蜀国的存亡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任何军事行动都要量力而行,不然最终肯定鸡飞蛋打,连自己老家都保不住。


萨沙


我认为诸葛亮一心北伐并非飞蛾扑火之举,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式:“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北伐时荆州已失,仅有益州,如若仅安居于益州,被其他两家吞并,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精兵强卒扩充地盘,从蜀汉政权的长期生存角度考虑,必须要北伐,有扩充地盘的需求。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蜀国内部的形式,以及诸葛亮的自身治国能力,“外连东吴,内平南夷,立法施度,整理戎族,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华肃然也”,上述文字说明了诸葛亮的治国理政能力那是杠杠的,国内一片政治清明,有北伐的坚实基础。再次我们来看一北伐的成果“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版魏应亮,关中响震”出师大捷,然百密一疏,若不是错用马谡,痛失街亭,此次北伐的结果真是不好估量结局,充分说明有北伐能够取胜的可能,地盘慢慢扩充未必就没有统一全国的可能。我们的思维定势在于,以弱胜强几乎不可能,但是曹操战胜袁绍又怎样评说呢,不同样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范吗,况且蜀国当时从人力与物力上还有很大的优势,诸葛亮北伐绝非飞蛾扑火之举,只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很多事胜负不过是天意。


碧波壹线1


什么是飞蛾扑火?

飞蛾受到火焰散发的光的吸引,扑向它追求的光明,最终被这光明杀死。

提问者的意思,大约是指,诸葛亮受到复兴汉室的吸引,殚精竭虑,最终被“复兴汉室”这个理想耗尽了生命。

如果这么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三分天下时已经成为了扑火的飞蛾。

那时他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谈笑间天下鼎立。他指引刘备据巴蜀、荆州约两州之地,对抗五倍于己的力量,最终要复兴的是一个出了桓灵二帝、败尽世人好感的汉室江山。

南阳草庐中,他岂不知三分天下乃是顺天行事,而以二州之地东出一统天下乃是逆天而为?

他的确是飞蛾扑火。

飞蛾并不知道眼前的光亮是致命的火焰还是温暖的光明,诸葛亮也不能确定北伐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但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飞蛾就不会背离光亮,沉沦于冰冷与黑暗;诸葛亮也绝不会因为不可知的厄运而背离“复兴汉室”的理想。

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要去追寻光明,即使最终身死事败,那也死得比潜首缩身、苟活一世而磊落。

诸葛亮一心北伐,最终死于北伐途中,的确是飞蛾扑火。


故事新说


这个问题在我的一生中遇到过很多次,但是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回答不同。从最初认为诸葛亮无所不能,到前些年认为经济是战争基础,因此蜀国必败,我用了20年时间转变。

但是这几年,我重新阅读三国志,同时也对人类战争历史重新进行了解,我对诸葛亮五次北伐的看法再次发生了变化。

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第一次北伐投入较大,第五次北伐倾尽兵力之外,中间的三次北伐都是小规模的战斗。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第一次北伐具有突然性,存在击溃魏军的微弱可能。但是马谡败街亭让一切都化为泡影。不过诸葛亮这次北伐收获也不小,除了天水三郡之外,还把斜谷周围的人口搬迁到了蜀国。此后魏国想要据守此处,不得不从后方不断输送粮草,运送人力,消耗变大。

中间三次北伐,诸葛亮每次都有收获,并且逐步完成了粮草运输和屯田体系,更是斩杀张郃,张郃放在今天,最起码也是魏国的开国大将军衔。到了第五次北伐,《三国志》中称,蜀军已经能够自给自足,而且跟司马懿消耗了一年多,直到诸葛身亡。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魏国却要源源不断的输送粮草和劳役到前线,而魏国虽然富有,也不能长久维持。诸葛亮军队自给自足,所以甚至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诸葛亮不死,其实魏国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司马懿不断的要资源,避而不战,早晚会被质疑。而诸葛亮用了五次北伐,完成了大军自给自足,可见五次北伐并非失败,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自都是大北伐计划的组成部分。就像人生一样,每一步都是最终结果的累积进程,一蹴而就的成功不长远,也很有运气难得到。


村中无人对局


\t

\t纵观三国,最令人费解的是蜀汉为何明显处于劣势,却一再出兵挑起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休养,然后地图的原因,估计很多人选择。然而姜维和诸葛亮为何要保持不懈的北伐呢?

\t首先,蜀汉的位置并不占优势。四川虽然有富饶之地的美誉,但却比不上强大的曹魏和中原。诸葛亮知道,如果它不在北伐战争中,它将消耗曹伟的战争潜力。一旦它等待它发展,那么它将更不能完成支持汉室的任务。

\t而且,如果蜀不在北伐,那么魏很快就能南下到蜀级了。昔时,曹操曾多次南征孙权但却因长江和江淮的险要地形而频频受挫。历史证明,如果要征服东南,必须抓住江汉。如果你想捕捉江汉,你必须躺在巴格万的上游。

\t因此,韩寒自然成为曹伟的第一个进攻目标。而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承继了他的遗志,连续着一场不可能实现的飞蛾扑火。惋惜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其实不分明这个道理,屡屡上书批评姜维北伐。姜维无法屯田逃难。不久,邓艾就领兵翻越秦岭,直插剑阁。诸葛瞻战死,在成都的刘禅屈膝投降。可以看出,当时老诸葛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小诸葛则是年轻而生机勃勃的,不懂政治,毁灭了蜀汉的未来。

\t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战争,蜀汉人心就散了。蜀汉内部矛盾十分严重。荆州派和宜州派相互斗争,内部斗争十分激烈。以前李严就因为派系抵触和诸葛亮产生了不同,诸葛为了外部平和平静,不得不罢免了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

\t但要想堵住每个人的嘴,安抚荆州内派和宜州派,只能靠战争来团结所有人的心。诸葛亮有点像二战前的日本。打,延缓灭亡,但是国力消耗干净,还是灭亡,不打,那只能面临四分五裂。通过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是最无助的选择。

\t可惜夷陵之败之后,蜀汉丢掉了中部反攻的大本营,上将们战死的战死,老去的老去,以至于诸葛亮手下无将可用,以益州一州之地,去攻打曹魏整个河北加中原,区区数万人马面对曹魏几十万大军,内有政敌拆台,外无友军支援,这是历史上罕见的飞蛾扑火,这也是诸葛亮最大的无奈吧。



国史精粹


1、转移内部矛盾;

刘备进蜀,对于蜀人来说,刘备则是外人;这是本地人与外来人的矛盾,更何况,之前还有个益州牧刘璋,刘璋也不是本地人,他是随父亲刘焉入的蜀;至此,蜀地便有了三群人,一类是蜀国本地士族,称为益州系。一类是刘焉带去的治蜀官僚,称东洲系;最后一类是刘备的益州系;

刘备还活着的时候,这三类人群还能相互协作,刘备死后,矛盾就日益显现了;转移内部矛盾最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战争,唯有发动战争,才能将内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2、维护正统

战争又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得很明白,“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就是给诸葛亮北伐曹魏定了性,咱们这个是正义的战争,目的是兴复汉室;曹丕称帝后,恢复大汉荣耀的责任,更是被诸葛亮揽于自身。但是问题又来了,不管发起战争时正义还是非正义的,弱小的蜀国打得过吗?

3、为了自身的安全,北伐非打不可?

转移内部矛盾是主因,维护正统是谋略,最后一个原因,或者是为了蜀汉自身的安全考虑。此时曹魏正与孙吴打得不可开交;无论结果如何,腾出手来的曹魏会不会来对付蜀汉?这是很有可能的;与其天天担心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至少主动北伐能将战争的时间、地点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打无准备之战!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


模拟先生


主要简单点讲的就是国力差距有很大原因在里面,蜀汉的经济,人口,军事实力便远不如魏国了,蜀汉又在各种战争中失去了多员大将,人才匮乏。其次,蜀国刘禅无能,不能积极地配合诸葛亮,听信小人谗言自取灭亡。那个时候的文化政治中心都在魏国这边,蜀国这边基本也就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不管是人口还是经济都发展不过魏国,如果保持长久发展下去,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诸葛亮才会在跟魏差距拉大之前强行攻击,诸葛亮选择了北伐魏国,延缓干扰魏国的发展,以进为退为蜀汉争取生机,但他也没有北伐成功,并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阿贤ZQT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假如“北伐”取得成功,毫无疑问,成果将是巨大的,影响将是长远的。古代在战争中“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大量存在。谋略在战争中成为影响战役胜败的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胸怀“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具有非凡的战争谋略,历经多次大小战役的锤炼,在军事实力具备到可以“北伐”的标准之上,启动“北伐”战略,应该说是理智的,行动上应该说是可行的。是经过深思熟虑,千百次论证思考过。是经过充分准备好了的战略行动,综合“北伐”的成果,可以说是令诸葛亮满意的,不管别人作何评论。首先是他本人认为,值得北伐。战略上讲究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进攻。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最高层面的防御,对于偏安一隅的蜀汉,从战略层面以及地理位置上的军事造成的不可改变的现实,诸葛亮认为,更应该实行北伐,基于这个根本原因,北伐成为诸葛亮当仁不让的国策。


(二),诸葛亮万一失败,这个结果对军心和指挥高层,甚至蜀汉人心士气皆具十分重大影响,但是,这种国力上的消耗,对于历经图治多年的蜀汉影响不大,并且胜败是兵家常事,并不是每次失败,偶尔一次,对国力还比较兴旺的蜀汉,是可以承担了这种后果的。伤其皮毛,筋骨尚在,动不了根本。对于智者,战略军事家的诸葛亮,可以通过屯田,练兵,休养生息,舔平战争所造成的流血伤口,待创伤抚平后,图谋再举。


总之,不管怎么样,作为战略家的诸葛亮一心北伐,从蜀汉国情深度出发,作出一心北伐战略,对于当肘蜀汉是极为正确的护国之策,不是许多人说的“飞蛾扑火”,而且是他杰出才能的“神来之笔”,并且是“大于笔”。功与过,历史自有“公断”。


歴史的軌跡


三国时代后期,蜀国刘备东征孙吴失败,白帝城托孤让诸葛亮辅佐刘禅继续西蜀政权,这个时候对当时的政治格局来说是个很强烈的分界线。从一开始的三国鼎立,互相强大到无法独立吃掉对方慢慢的向曹魏逐步强大的方向倾斜。北方的曹魏政权乐于见到蜀、吴大战,坐收渔翁之利,而刘备的一时冲动,举全国之力讨伐东吴,导致本来就势弱的蜀、吴两国在这次大战中互相消耗不如曹魏的国力。

蜀、吴之战的结束直接导致了后期两国的国策和战略部署,也直接导致了题主提出的问题,诸葛亮当政后一心要北伐,甚至给人的感觉是飞蛾扑火。诸葛亮在白帝城临危受命,和孙吴再次签订了联盟协议,退守西川,休养生息,并逐步的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部落政权后,不久就进行了第一次北伐曹魏。

从当时蜀国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是真没有办法,经过蜀吴之战和云南平乱之战,蜀国的国力大衰,远不如原来,人口巨减,政治上诸葛亮也并不稳定,原来西川政权系人物比如李严、法正、黄权等人对诸葛亮是不怎么服气的,而作为刘备留下的那帮老臣也各有各的想法。诸葛亮作为当权丞相既要解决国内稳定问题,更要解决魏、吴国的入侵。

可能大家认为慢慢的进行休养生息,逐步改变局面,没有必要进行飞蛾扑火的北伐,诸葛亮这一点很聪明,从长远发展来,曹魏的地盘、人口、经济都远比四川强大得多,发展速度也是蜀国远远比不上的。等蜀国发展起来,曹魏早就超过蜀国多少倍了,那个时候曹魏讨伐蜀国就非常轻松,蜀国的胜算几乎为零了。与其那样,不如就不停的北伐,用自己有限的国力进行赌博或者象棋里的兑子一样的去主动讨伐曹魏。

世间都说诸葛亮一生谨慎行事,其实,大家都误会了,诸葛亮是小事谨慎,大策略是赌博,比如北伐,从当时双方的国力而言,蜀国的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的,从六出祁山就能看出来,几次北伐都已失败结束。但如果冒险成功一次呢?就有可能直接改变蜀国国运的,我个人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是非常明智的,只是在北伐期间的局部战役上出现了偏差和失误,当然,这和当时的整个蜀国国力有关系的,如果诸葛亮有足够强大的兵力,他的北伐是完全有可能成功的。说到底还是综合国力不如曹魏。

其实,诸葛亮的北伐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缓解国内矛盾,把整个蜀国绑在战争时期的战车上,全民进行战时管理,这样的管理是相对容易的,也更容易让人接受,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对上,对下都有说法,也更加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沉墨I方之城


诸葛亮这种有远见的成熟的政治家军事家不会做飞蛾扑火这样的傻事的。

北伐是蜀汉基于“王业不偏安”的国策。

魏强而蜀弱,所以当年历次北伐的时候,蜀汉朝中质疑声就没断过,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已经批评了这种没有远见的消极观点。

诸葛亮深知,最好的防守就是:

进攻!

进攻!

进攻!

但这种进攻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诸葛用兵谨慎,从不会把国运拿来冒险。

可以核对一下年代,你会发现蜀汉详细的三年计划。

大规模北伐和军事行动基本是以三年为期,做了充足的准备。

夷陵之战三年后,蜀军才开始南征。

南征后又三年,一次北伐。

一次北伐后又三年(小规模行动不算),二次北伐。

二次北伐后又三年,三次北伐。

战略战术上从容稳健,有条不紊,哪里有飞蛾扑火的样子?

而且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都完成了一定程度的军事目标,比如屯田。

第六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几乎可以边种田边和魏军对峙了。

唯一的错误的就是:诸,葛,亮,死,的,太,早!

北伐的彻底失败,造成了蜀汉北伐好像在强撑的幻像。

其实,倘若诸葛亮能活一百岁,不要说击溃魏国,一统三国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