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咸陽有個西里村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由 心 調】

說說文明西里村

文 / 劉文軒

咸陽有個西里村,

秦渭兩區很出名。

全村四百六十戶,

一千八百三十丁。

村子不大人不多,

為啥這麼有名聲。

要問到底為什麼?

聽我給你說來由。

咸陽有個西里村

自從盤古開天地,

中華大地起蛟龍。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戰秦漢三國暮。

晉終南北隋唐帝,

五代宋元西里生。

明清民國解放後,

惟有今朝更繁榮。

咸陽有個西里村

李馮劉鄭二十姓,

團結奮鬥八百秋。

西里原名董家莊,

只有一戶單孤獨。

元朝中期香柏李,

分出幾戶來靠攏。

明朝洪武大槐樹,

劉家來村落了戶。

馮家嘉慶年間至,

祖根就在兩寺渡。

鄭家為避回回亂,

清末新疆來村中。

朱家祖輩把官坐,

後裔在此落了戶。

姬家本是文王后,

他從王家來村中。

其餘各姓戶數少,

投親靠友有來由。

咸陽有個西里村

封建社會苦受盡,

十有八九代代窮。

民國十八遭年饉,

屍骨遍野九戶空。

傷寒痢疾狐狸拉,

又逢蝗蟲來橫行。

催糧要款拉壯丁,

兵荒馬亂不安寧。

人老幾輩堪痛苦,

年年呼喚大救星。

咸陽有個西里村

五月十八炮聲響,

咸陽解放得重生。

萬眾歡呼共產黨,

分田分地都歡迎。

五三年建互助組,

秋夏兩料合夥收。

五四年建初級社,

曉光三社西里名。

兩年之後高級社,

五七年獲大豐收。

五八步入公社化,

三面紅旗飄九州。

自然災害五九始,

三年六料沒收成。

苜蓿野草瓜菜代,

勒緊褲帶度年饉。

六五開始搞社教,

緊接文化大革命。

咸陽有個西里村

西里村名改換了,

戰鬥大隊西里名。

生產勞動集體動,

上工下班聽鈴聲。

雖說工日值錢少,

團結一致有奔頭。

出謀劃策六九年,

各隊窯場開了工。

勞動日值一塊錢,

十里八村都眼紅。

開展農業學大寨,

三端一平乾的爭。

南坡北窪和中埂,

平整土地沒黒明。

七七西里大變樣,

就地改造整村容。

咸陽有個西里村

時間用了八年整,

親戚認門分不清。

學校移到知青辦,

九間變成兩層樓。

人口增加北新街,

土路變成柏油路。

各村幹部來參觀,

羨慕西里帶了頭。

文化生活搞活躍,

東門外邊修戲樓。

十大孝子年年評,

孝敬父母已成風。

零五年始徵用地,

沒地農民去打工。

打工有了錢和糧,

娶媳分戶蓋新屋。

四條街變六條街,

兩層樓房一樣平。

街道平光水泥路,

霓虹路燈通夜明。

監控條條街道有,

戶戶都把電腦通。

電腦電視隨便看,

費用全由村上供。

咸陽有個西里村

大小汽車街兩行,

出門不用兩腿行。

超市商店雜貨鋪,

小吃飯館遊戲廳。

兩次修建辦公室,

戲樓改為兩層樓。

村容整潔風景好,

外來人呼小北京。

咸陽有個西里村

過年村上送對聯,

鼓勵教師和軍功。

軍人烈屬多光榮,

尊師重教已成風。

考上大學有獎勵,

學子都爭大學生。

過會重陽和春節,

還給老齡發銀酬。

若是老人去世後,

火葬費用村上籌。

尊老愛幼民風淳,

子孝媳賢家和興。

咸陽有個西里村

三月十三古廟會,

秦腔歌舞有名聲。

士農工商百業旺,

吹拉彈唱都能行。

秧歌獅子廣場舞,

九運社鼓震關中。

詩詞曲賦有文氣,

琴棋書畫顯才能。

傳統文化底蘊厚,

不愧自古多先生。

尊師重道傳統好,

一脈相承萬年青。

崇真崇善又崇美,

歪風邪氣不留情。

咸陽有個西里村

人勤家和百業旺,

民淳風正萬事興。

爭強好勝西里人,

樣樣事情奔前頭。

邁步跨進新時代,

文明西里榜有名。

不信你給牆上瞅,

各級獎牌掛廳中。

快馬加鞭不歇緩,

砥礪前行再長征。

咸陽有個西里村

咸陽有個西里村

咸陽有個西里村

咸陽有個西里村

咸陽有個西里村

咸陽有個西里村

作者 劉文軒

作者簡介:劉文軒,男,1946.10.19生於陝西咸陽秦都渭濱西里村,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中學高級政治教師,咸陽市第一屆青年聯合會委員。先後任西里學校校長,聯盟中學教導主任、校長,渭城一職中辦公室副主任,渭城高職中教務副主任,咸陽渭城中學副校長。曾30多次被評為校級、鄉級、局級、區級、市級先進教師、優秀黨員、優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偶遭車禍,妻亡而己重殘。在行動不便的情況下,撰寫出版了《夢學禮賓》、《夢習詩詞》、《夢迴西里》、《夢憶人生》、《夢研孝道》、《夢究忠道》等著作,文章和詩詞亦見於有關報刊雜誌和微信平臺。現為咸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咸陽市詩詞學會會員、咸陽市詩詞學會國學讀書會顧問、咸陽市詩詞學會西里創作基地主任、咸陽市青春詩社理事、陝西省大雅禮樂文化促進會專家委員會研究員,被《大美關中~人物圖志》收入名人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