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商朝文化与周朝文化有哪些不同?

用户97247567361


商文化和周文化的最大的不同是风格的区别:商文化是带着血性的狞厉;周文化是温情脉脉的和谐。

商人与东夷关系密切,入主中原建立王朝,自称大邑商。商王朝在中原核心王朝之外被林立的方国包括,再远还有羌、蜀。这些方国并不从属于商王朝,时而归附又时而脱离,商王从法理上说对方国没有约束权。在商代,很多事情没有形成制度,还处在从部落联盟向真正的王朝统治过度的阶段。

周人来自于西土,先祖后稷善于农耕,因为太王古公亶父率领族众迁居到岐山周原,这片在水系之中而土地又非常适合耕种的栖居地正好让周人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周王朝建立之后采用了分封制,周公又制礼作乐把周王朝的统治具象化。这样从法理上说被分封的诸侯国是从属于周王朝中央王权统治的。周朝是一个订立制度的时代,明确规定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宗法制,国本问题得到解决,对于一个王朝的安定非常有好处。

商王朝和周王朝的两种文化对比可以分别以文字、器物、祭祀来看。

商代的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殷商甲骨文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卜辞。从这些卜辞内容来看,商人对于自然界及社会的认知还不够完善,因此商人重巫觋。因此商代的统治王权和神权是交互的。

周代的代表性文字是金文,西周金文的内容很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记录了周代的事件和典故。一个正在制度化的王朝,君权得到加强,神权已经没落了。

商周两代都是青铜文明最灿烂的时期,两个时代都遗留了不少传世青铜器。商代的青铜器带着原始的狰狞感,比如虎食人卣,作册般鼋,鸮尊等。周代的青铜器最有代表性的器型就是“壶”,方壶、圆壶,看起来端庄而理性。

商周两代也都爱祭祀。商代的祭祀虽然频繁而应用广泛,但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多花样,几乎每次都有杀祭。周代的祭祀则完全被纳入礼的制度,成为王权下的统治方式之一。祭天等象征着王权天授,祭祀种类多:祭天地、祭祖、对死者之祭……无一不是希望通过祭祀达到让人各安其位的稳定。

商文化和周文化虽不同,但也属于前后传承,有继承也有发展。


沅汰



周朝文化与商朝文化有很大不同。

一、商王朝的文化。

1、商朝有人殉传统。人殉不但是奴隶陪葬。而是贵族陪葬。

2、商王朝嗜酒如命。商朝考古发现最多的,就是酒器。

3、商纣王虽然坏。但被过分夸大了。他作的恶,都是商朝的不良传统导致。商纣王一生杀的无辜之人。大多是醉酒之后,酒后乱性所谓。酒醒后大臣骂他无道。他又杀了几个大臣。汉武帝所杀的无辜之人,是商纣王的万倍。

所谓唯天命不常。对于商朝,不仅仅是要诛杀纣王。而是要推翻这个王朝。

武王伐纣,消灭商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

周王朝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礼乐制度都是由周公制定。

二、周朝文化。

周王朝有先进的民主、宪政的政治制度。

1、执政者忠于人民。

《左传·桓公六年》有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又曰:“民者,神之主。圣王先成与民而后致力于神。”

2、人与人相对平等,人民没有丝毫奴性。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郑国大举伐宋,华元帅军抵抗。在战前,华元赏赐羊肉给将士,但遗忘了为其驾驭的车夫,车夫便在大棘之战中,驾着战车直奔郑军之中,导致主帅华元被俘,宋国大败。之后宋国以兵车百乘将其赎回。 不久,宋国筑城,华元任工程总监。筑城的役夫见华元巡视工地,便作歌吟唱,以讽刺他兵败被俘。由于华元随从人少,寡不敌众,只得离去。 华元身为宋国六卿之首,著名政治家。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长期任右师,执掌国政。且身兼筑城总指挥。却被役夫嘲笑、讥讽。 这说明周王朝人与人之间相对平等。人民没有丝毫奴性,役夫当面讥讽卿大夫、国君十分正常。

3、人民言论自由,有批评议论政治的权利 。

《诗经》的成书得益于周王朝的采诗制度。目的是“观民风,知得失,自考正。”侧面反映了周王朝言论自由,支持人民批判和议论政治。这与《左传》中子产不毁乡校互为印证: 乡校是先秦时期,人民休息和议政之所。子产执政时,郑人常聚集乡校,谤子产之政。然明建议毁掉乡校。子产却认为,乡校是人民休息,议论政治之所,“民所善者,吾则行知;民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何以毁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不如吾闻而药治之。” 仲尼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由此可知,无论是子产,还是孔子,都是反对专制独裁,支持言论自由,支持人民批评和议论政治的。

周王朝的政治制度,源自其先进的思想。

立法为民——奉法以利民。

疑罪从无——大辟,疑,赦。五刑,疑,赦。

司法独立——君主不得钳制刑狱。 疑罪从无——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第一是周王朝,第二是隋朝。


杨朱学派


商朝在最后的270多年时间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此时,为商后期,我们确知的商文字记录是1899年殷墟的发掘。殷墟出土了诸多器物,其中便有刻有文字的龟甲与兽骨,差不多都是占卜用的,是王室的保存档案。商人一般依靠其预测吉凶,记载商人对战事、天气、事物发展的内容。商人以农业为主,丝织业发达,当时已有酒的存在。畜牧业异常发达,至迟在商朝末年就已经利用象作战。

青铜工艺高超,精美绝伦。商人的兵器及工具大部分已用铜制,但也有一部分仍用石或骨角制。殷墟遗物中有铜制的戈头、矛头、瞿、箭镞、锛、小刀、针;石制的矛头、枪头、箭镞、刀、斧、粟凿;牛角或鹿角制的矛头、箭镞和骨锥。关于商人的居室,我们也有一些推想的根据。在殷墟曾发现版筑的遗迹,那是房屋的基址。

商人的交通用具,有牛、马、牛马或象驾的车。除普通的车外,又有兵车,其形式大略是舆作半圆形,由后升降,一辕驾四马,两服两骖,与后来周朝的兵车无多差异;这是从殷墟发现的铜质车饰推知的。据卜辞的记载,商人出征有时远行至三四十日。

商人是普遍地聚族而居的,而且每族自成为一社会的单位。每族有一名号,即所谓“氏”。所以后来商朝亡后,新朝把商遗民分派给新封的诸侯都是整族整族地分派的,例如以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六族分给鲁国;以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七族分给卫国。

两者前后相接,一脉相承而又各自发展


世界史图鉴


因为周朝出了周文王,周公,孔子三个人。为了改变殷商民众过分信鬼神的状况,文王想扭转人民一切听命于鬼神的不良现象,做出六十四卦,让人们透过卦爻的变化来趋吉避凶,而后周公制礼作乐,反神权,限制神权的过分扩张,春秋时孔子为易经作易传,将易经的算卦功能转变成做人准则和社会规则,比如孝道,所以孔子说不占而已已,使得华夏民族从此敬鬼神而远之。


洛神昆仑


周朝落后农耕文化来自对商朝先进文化的毁灭!

和蒙古入主中原宋朝,原始游牧曰尔曼入主毁灭古罗马文明一样,半游牧半农耕西周入主中原商朝文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野蛮落后文明,毁灭取代先进文明一次最大最彻底最残酷大倒退。

首先,人尽皆知的是当今摆摊算卦人及各种道家巫术中的阴阳八卦图,全部是周人篡改过的文王八卦,毁掉了伏羲先天八卦,为显示周人偷袭窃商正道正统,把八卦之首乾卦,放在了周人所在西北方,美其名曰:凤鸣岐山,来标榜彰显商朝诸候的周人盗国商朝亦有道。

周盗商朝,要害不是一个朝代取代另一个朝代,也不是先天伏羲八卦与文王巫术八卦之别,而是一种内陆封闭原始半游牧半自给自足农耕文明,代替了开放的中原农商工贸一体化文明,这在公元前千年中,能真正配称世界最先进的商朝文明,当商朝文明之花盛开在世界欧亚大陆东方时,此时的古希腊,却在原始的休眠睡梦中。(而古希腊文明光照世界时,中国却在西周牢狱囚困愚昧黑暗中,没有尽头的囚禁着)。

奴隶制西周《周礼》的枷锁律令礼制,只要稍微留意的人(包括周人不会经商,特许部分商族经商,但已贬为最下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知道点,都有所了解,不多叙述,主要对大家多所末知商文明,就本人所知,作点叙述,以此为交流,与国人共分享。

商朝文明与周朝文明区别要点:

一,男女平等,女人也丈夫。甲骨文中不断有武丁时期的女性妇好记载,自已在庞地征兵,与商王武丁一起出征作战,不单单显示女性与男性国王武丁平等为国立功,而且有与国王平等独自征兵权,显示其商朝统治的松散自由度多大。这种男女平等,国王与庶民平等权,到西周时,被扼杀贻尽,成为囚狱。孔丘的小人与女人难养,道出了西周等级制与女性下贱的地狱实况,孙武的:兵者,国之重器,道出平民已失去与王平等,建军拓疆立功可能,而商的男女平等,国王与平民平等,却被周人浓缩妖魔化成妲己亡国祸水,妇好与国王武丁各自征兵共同征战历史,也和欧洲国王与领主各自拥兵,共同征战一样,中国在后来朝朝削藩,中央集权体制下,早已被历史遗忘,但欧洲却传承至今。

二,商朝虔诚敬畏祭拜天帝鬼神,不敢妄为,而周朝敬鬼神而远之,把商朝对大自然上天的敬拜,篡改为君权天授的对君王的敬拜,君君臣臣列为三纲之首,君成了百姓望不到晴空的人间天子,臣便是替天管奴的代言人,犹如中世纪欧洲神父,是替上帝传言和管理人间的牧羊人,掌管着天堂与地狱的钥匙,审判着凡人的罪与罚,决定着凡人平民的荣辱兴亡,进天堂与下地狱的命运。

三,商朝以经商开朝,商族以经商闻名,商都以商丘称谓,商族人是东方犹太民族,商字传承至今原意没变,商朝开放的商业文明,商贸区域辽阔,西至周地,南至长江,北至易水,东达东海,不但是人类最早发明和使用等价交换物的货币,而且,工业冶炼青铜业的司母戊大方鼎工艺水平,也远远超过周朝精密程度,从一直到纣王时还在开疆拓土,远征横扫长江中下游的实况分析看,商能开疆拓土,不但有经济实力,而且所使用的武器,也是先进的,这点,和比商朝晚上干年的古希腊城邦国家,拓殖地中海沿岸国家为殖民地性质一模一样。

商业贸易决定人口迁徙是自由流动的,除了战争俘虏外,人与人没有等级贵贱之分,只有国王、自由民、俘虏和罪犯的奴隶三种人,《封神榜》中道士姜子牙一会集市经商,一会在朝廷宫中施法,一会在山野在作道弄咒,一会带大批民众投周,就说明没有户籍和地域管辖限止的平民,不论择业或迁徙,不迁户口不交费,没有国界没护照,来往自由,没有禁地。

而周朝是封闭落后的农耕的等级奴隶制严酷到谁也不可逾越雷池半步,重农轻商自西周开始,周朝士农工商等级制下,经商工贸成了最下贱一族,传承二千多年,彻底阉割改变了一个先进文明基因,消灭商业经济,也就消灭人们商品流通和财富增值,减少了货币緊集也就消灭了需求,最终是消了工业手工业创新社会基础,使整个国家走进一个几千年落后的自给自足原始农耕经济困境中,井田制不但把奴隶困在井田中,同时也练就了整个国家,几千年不变农耕经济封闭的坐井观天看世界的小农井底文化心态,至今视野开放不开,思想放飞不了,缺乏商业文明下才能产生的特质思维,没有创新进取精神。

重商的商朝,和今天工商贸易经济一样,先天经济基础决定,必须有严法契约维护秩序,严守法律契约是首要伦理道德。曾有商王北方经商被盗,最终被复仇斩杀的记载,说明私产神圣不可侵犯,违禁犯罪成本高昂,商朝明确的法治,却被周人抹黑成炮赂等严刑酷法。

而奴隶制周朝却用原始血缘宗亲等级,宗亲等级代替法律,权力、等级、地位大于法律根深蒂固,一人犯法宗族秼连,等级层层奴役。家就是国的,国却不是家的,国是王一人的家国,家是国王一奴隶,这种有国无家,有家无产,公私不分,以国代家代替了私与公,家与国的法律关系,形成普天之下皆奴隶的封闭原始死循环农耕经济,不断因土地兼并改朝换代,而不是通过商业资本积累推动社会向高级型态转型。

四,凡是崇尚工商业经济的社会制度,本身就决定,必须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除王室之外没有等级贵贱,决定人的社会地位是财富而不是官职。决定一个人官职大小是才能,而不是宗亲门弟出身,从《封神榜》则面可知,纣王宗亲兄长叔父比干,子箕,微子启,并没撑握朝中重权,只是起谏议作用,而平民出身闻太师这类上马打江山,下马能治国的文治武功贤臣,却是朝中重臣栋梁。

而尚礼的周朝,却按血缘远近分脏权力,是对尚贤的商朝反动和倒退。

五,周朝有《周礼》,商朝有《商礼》

周朝的周礼等级等制,是对人性的最大摧毁和泯灭,父为子纲之下,多少个梁山泊与祝英台,爱情生命和理想,殉葬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老朽愚顽蒙昧腐烂恶臭阴沟里,多少个贾府里慈祥仁爱的老祖宗,视后辈若心肝宝贝私物,一手把掌上明珠捏碎,让林黛玉吐血亡命,让贾宝玉失心颠狂。

没有等级制的商朝《商礼》没有三纲,人们经营婚姻,犹如自由市场经营商品,自由选择婚恋,自主经营爱情,犹如经营商贸逐利,追求最大幸福盈利值,去自由自主,大胆追爱,即便是追不到而死,也比死在父母之命一句话下悲壮、热烈、浪漫,和动天地泣鬼神,令阎王也为之动容叹服和羡慕。

制度决定文化,文化决定人性,人性反映文明,文明程度又决定了先进与落后,,,,,,也许,还有太多太多,我还认识不到。



这个问题问的好!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从启蒙走向壮大的时期,对中国的人文特质影响深远。可以将商周两朝分为四个时期。

商朝前期:自商汤伐桀至盘庚迁殷

商朝前期政局较为混乱,原因是采用“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让许多野心家跃跃欲试,国都因此也被迁徙了6次。

夏朝是从氏族公社往奴隶制演变的转型期,经济上农牧不分,政治上是城邦制。商代夏之后沿用了夏朝的制度,但阶级分化更为明显,逐步完善了奴隶制。文化上商人尊玄鸟,信鬼神,好占卜,其核心是祖先崇拜。

殷商时期:自盘庚迁殷至武王伐纣

盘庚迁殷后政局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武丁中兴打下了基础。武丁时期商朝到达极盛,政治清明、兵力强盛。由于青铜器是贵族和祭祀专用器物,所以这个时期青铜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著名的司母戊鼎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另外,目前发掘到最早的甲骨文也是出自这个时代。

这个时期由于疆域辽阔,故商王室经常分封有功之臣,同时王室与个城邦、方国联姻,形成了以君臣和姻亲为纽带的统一国家。可以说殷商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的顶峰。

西周时期:自武王伐纣至犬戎杀幽王

西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武王伐纣后建立了周朝,后周公旦辅政,开拓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成康盛世。周公旦采取了“明德慎罚”的治国思想,这是儒家思想的源头,开启了中国人的理性。同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重要的制度培养了中国的人文理念。

宗法制:明确了以长子为大宗,其余子嗣为小宗,各宗继续分化大小宗;天下以天子为大宗,各诸侯为小宗,如同树干和树枝一般将众多宗族联系在一起。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一般情况下家族族谱是保存在大宗的嫡长子一脉,三千多年未变。

分封制:在宗法制的基础上,将各同姓诸侯分封到全国各地,代天子行使管辖权。从此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形式上和法统上确定了国家的统一。这种统一观深入中国人的血脉,一直延续至今。

礼乐制:将贵族和平民分化等级,规定每一等级的礼仪和乐制,强化等级观念,维持阶级秩序。时至今日,虽然贵族已经没有了,但中国人依然注重礼节,依然有尊卑观念。

周朝通过这三种制度的相辅相成,将家与国、礼与德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统治体系,相比较夏商两朝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另一个方面,周取代商是“小邦克大邑”,人多势众的商被小国寡民的周所代替。周人认为是周人修文德获得天命,而商人热衷占卜,迷信鬼神,妄猜天意,最终导致灭国。因此周人重德治,对鬼神是敬而远之。这是商人与周人的最大不同。

东周时期:自平王迁洛邑至秦灭东周

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以三家分晋为转折点。这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转变的时期,同时铁器的使用大为推广。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5年)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由原始宗教迷信向人本主义的理性转变。与此同时,周天子及诸侯政治权威不断下降,官学经典逐步走入民间,启发了民智,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在此期间诞生了法家、道家、儒家、兵家、墨家等学术流派,因此又被称为“诸子百家”时代。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56年)是中国的思想、学术、科技、军事以及政治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群雄并起,图强求存的各诸侯国展开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变法和改革。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逐步孕育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社会,成为了后世中国的样本。同时由于铁器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进步,扩大了社会化分工,加快了城市兴起。

综上所述,商朝是走向奴隶制顶峰的时代,崇尚原始宗教迷信而缺乏人本理性。而周朝是个具有人文光辉的,大一统的时代,是开启中华民族智慧的时代。如果拿小孩子来比喻的话,商朝是三到六岁的状态,周朝可以说是六到十岁,随即将步入青春期躁动的

秦汉时代。


归去来兮Roc


商朝与周朝文化,最大的不同,是对鬼神的态度,商朝尊神敬鬼,也可以说怕鬼神,周朝把尊神敬鬼扔到了一边。

殷商文明,尊神敬鬼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而周公宣传遵守道德伦理,并将四时之学确定为大学之道,让人们通过向大自然学习,向一切自然现象学习,来认识世界,并进一步将尊神敬鬼放在了一边。

尊神敬鬼,源于夏,兴于商,而在夏商之前,人们推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推崇蓍草之法得吉凶,推崇观星望气,推行四时五行,而这些,都是发生在距今5300年前。

也就是说,在距今3000年前,周公直接跳过了2300年的时间,将思想嫁接到了距今5300年前,将夏商的思想文化直接绕了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