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中印象最深的历史人物是谁?

瓦尔登的船夫


商朝悠悠六百载,出现无数杰出的帝、相、人才……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商后期的帝武乙:

武乙(?——公元前1113年),姓子名瞿;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可以看到有许多占卜问神类的甲骨,说明商朝是很崇尚鬼神、巫师的,而这些巫师权力很大,常借鬼神的力量来控制和制约商王,使商王的很多治国措施得不到实施;而武乙在位时的商朝已经在衰落进行中,为了振兴国家,武乙大胆改革,而巫师们却常借用神鬼的意志来阻挠,有令不行的状态需要他拥有更大的权力来保障落实;武乙为此用“射天”的方式打击他们:他命人把装满兽血的皮袋子挂在高处,然后亲自挽弓搭箭,射破皮袋,血液流出,高兴的说‘天被他射了个大窟窿,以后就不敢和他作对了’……经过他的种种斗争,王权慢慢强过神权,推动了商朝国家政策的落地;现在看起来有点荒诞的“射天”行为却反映了武乙敢于斗争,敢于改革,敢于挑战旧势力的革新精神;为了振兴王权,他征服了西部和南部的方国……后来连武乙的死都有种说法是雷劈而死

武乙,比不上他的祖辈武丁大帝那样的赫赫功业,也没有他的曾孙帝纣那样的知名度高,但“武乙射天”敢于改革、敢于向鬼神宣战的精神是值得崇敬的、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



南门岭的柿子树


托《封神演义》的福,大众心中最熟悉的商朝人物大概就是纣王了。

这个人物不过是一个在历史上被典型化了的亡国暴君形象,他和夏桀、周幽王这些末代君主一样,都是面目模糊的,看不清楚,

同理,商的开国君主商汤,也是一个被典型化了开国君主形象,他和周朝的文王、武王在形象上都是非常相似的,甚至有些记载在他们头上的事情可能都是互相混淆的。

所以不管是汤,还是纣,甚至包括伊尹这样的贤臣楷模,这些一说到商朝就会让人提起的人物,因为形象模糊的关系,都无法让人有很清晰的认识,反倒是有一位只在史书里记载了几行字的商王,让人印象很深。

他就是商朝的第二十八代君主,帝武乙。

他做了什么事,让人印象深刻呢?据《史记·殷本纪》记载:

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

帝武乙无道,制作了一个木偶,把它叫做“天神”,自己和这个木偶搏斗,让别人带动木偶活动。“天神”败了,帝武乙于是拿了器具戳它羞辱他。后来他又在囊袋里盛满血,仰面拿弓箭射它,他把这种做法称作“射天”。后来,武乙去黄河与渭水之间的地方打猎,天上突然响起一声雷霆,震死了他。

这位帝武乙是纣王的曾祖父,也是一位无道昏君,但他的无道不是对人,而是针对天神,这就把他和他那些同样无道的后辈帝王们分隔开来。后代那些君主,不管怎么昏庸,也没有敢去和“天”叫嚣的。

那么这件事的真相可能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商代还是一个巫文化很浓厚的时期,完全可以说是一个神权时代,神权在王权之上,而神权是被一个巫师阶层控制的,他们通过掌管祭祀、占卜,沟通人神,从而影响朝政,就连王权也在他们的压迫之下。

而帝武乙可能是一个改革者,他作为王权的代表,发动了一次对神权的斗争,就是所谓的“射天”,极力针对巫师阶层,想要摆脱神权的奴役,最终达到政教分离,王权独立。

但这种行为得罪了众多巫师,于是便有了“武乙震死”的记录。这条记录极有可能是巫师们编造出来的,为了丑化他的形象以及用来恐吓其他的君主。至于帝武乙真正的死因,那就不好说了,可能是自然病死,当然也可能是被巫师们谋杀,后面就是一个悬疑故事了。


耳食记


说到印象最深的,第一,肯定是,开国之君汤,汤灭暴君夏傑,建立了商朝。这时著名的人物当属伊尹,其历经五朝、辅政三代四朝,树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臣形象。

第二,印象深刻的,是亡国之君纣,纣新建酒池肉林,铸炮烙之刑,残害忠良,纣的残暴统治被周部落所取代(领导者是后来的周文王,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武王伐纣的故事,这时的名人有姜子牙,比干,黄飞虎等人。






周郎顾曲


无疑,帮助周文王和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的姜子牙,并建立了大周王朝。


真诚做人真诚学习


印象最深的是商纣王。他不是《封神演义》中的昏君,暴君。史书记载他施政有方,尤其是对东南方的开发做出贡献。毛泽东同志对他也有公正的评价。只是周朝在写史时对他进行了丑化。“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竹叶青28958648



观古说今


了解不多,商朝就知道一些纣王时候的事情,还得拜《封神演义》所赐。忠义之人,最服闻仲闻太师,还有比干丞相。老版电视剧中,两个人的扮演者演技都不错,尤其闻仲,其实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有匡扶社稷之心,却无法阻止社稷崩坏,而最后也落得个被杀的结局。比干屡次进谏,纣王不听,后反为所害。二人结局岂不悲哉!


伊人云梦


当然是殷纣王,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其后有来者,纣王不死。


思方行正


是纣王。纣王统治时期实行暴政,炮烙之刑,酒池肉林等在历史上耳熟能详。但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纣王被历史典型化了,其中《论语.子张》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格物致知566


就是商纣王帝辛,司马迁写的事迹遗臭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