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老漢自稱是太監養子,珍藏一皇帝御用物,專家看後激動萬分

在中國古代,太監和宮女一樣,都是很特殊的一類群體。他們都是在年少時入宮,從小忍受宮裡苛刻的制度和壓抑枯燥的生活,為皇室奉獻自己的青春。而在年老之後沒能成功上位的那些人,就只能無奈地選擇離開皇宮。

老漢自稱是太監養子,珍藏一皇帝御用物,專家看後激動萬分

不同於宮女出宮後還可以選擇嫁人,太監們往往很難找到一個養老的居所。一般而言,太監們離開皇宮後都是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可是這一條回鄉路並不好走。太監們一般都沒有子嗣,回去後又很容易遭到自己同鄉人的歧視,所以最後他們還是會選擇留在自己熟悉的京城。而在京城裡,唯一會收留這些人的地方,就只有寺廟了。

老漢自稱是太監養子,珍藏一皇帝御用物,專家看後激動萬分

這些寺廟都是宮中那些有權有勢的大太監所出資修建的,比如明英宗時太監王振就在東城修建了智化寺,明天啟年間著名的大太監魏忠賢在西山修建的碧雲寺,英宗時太監尹奉在鳳凰嶺修建的妙覺禪寺等等。但除此之外,會修建這樣的寺廟也有其他原因。

老漢自稱是太監養子,珍藏一皇帝御用物,專家看後激動萬分

比如說萬壽興隆寺,這是康熙帝為了紀念自己的生母孝康章皇后而重新修建起來的一座寺廟。其前身是早在明代就修建了的兵仗局佛堂。康熙帝對這佛堂很重視,兩次命人修繕佛堂,而且還改佛堂的名字為萬壽興隆寺,這是因為這座佛堂是康熙生母的出生地,其尊貴性自然無須多言。

老漢自稱是太監養子,珍藏一皇帝御用物,專家看後激動萬分

後來到了清朝末年,隆欲皇后頒佈皇帝退位詔書。清朝皇室以退位換來自己身份地位的保全。在一系列政策下,國民政府依然尊重皇室的地位,不僅保留著皇帝的尊號,每年還會有數額不小的財政撥款來供皇室開支。因此宮裡的一部分太監也得以有個歸宿。

老漢自稱是太監養子,珍藏一皇帝御用物,專家看後激動萬分

可是好景不長,1923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要徹底將皇室趕出紫禁城,溥儀被迫離開皇宮。在這場變亂中,馮玉祥的軍隊將皇宮裡的珍寶順手捎走不少。臨走前,溥儀也將自己的御用物品隨意送給自己身邊的人。其中有個姓曾的太監就得到了溥儀的御用毛筆。

老漢自稱是太監養子,珍藏一皇帝御用物,專家看後激動萬分

後來這個曾太監沒有去京城的寺廟養老,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靠著曾經這麼多年當太監積攢下來的錢財,他在自己的家鄉安居下來,收養了一個男孩子。又過了幾十年,這個男孩長大成人後,生活落魄,不得不將自家的這根毛筆拿出來賣,並且聲稱這是皇帝曾經親自用過的筆。

老漢自稱是太監養子,珍藏一皇帝御用物,專家看後激動萬分

最後有專家找上門來,經過鑑定,發現這根白玉筆確實是真品,而且上面有著“浩然硃筆”四個字,而浩然正是溥儀的號。專家估測,這支筆可能價值百萬,那時還是八十年代,這一百萬無疑是一筆驚天鉅款。

曾有人勸這個養子把筆捐給國家,但是後來這支筆還是被賣了出去,現在也不知道流落到什麼地方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