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麥收季節來臨,農民朋友都該注意點啥?秸稈又該咋處理?速看!

麥收時節,農民朋友最關心的還是天氣。據河南省氣象臺預報,從5月29日起至6月8日我省大部地區多晴好天氣,無明顯大範圍陰雨天氣過程。僅在6月4日前後全省有分散短時陣雨和局地強對流天氣,降水持續時間較短,對麥收稍有影響。6月9日到11日,全省將有一次較明顯降水過程,北部地區降水可達中雨量級,對處於收割及晾曬的小麥影響較大。

麥收期間有連陰雨天氣嗎

5月29日,河南全省晴天到多雲。下午到夜裡,黃河以北局部地區有短時雷陣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5月30日,西南部、南部陰天,部分地區有陣雨、雷陣雨;其它地區多雲。

5月31日到6月3日,全省晴天間多雲。

6月4日,全省有分散性短時陣雨和局地強對流天氣。

6月5日,全省多雲到晴天。

6月6到8日,全省多雲間晴天。

6月9到11日,全省大部地區有一次小到中陣雨、雷陣雨天氣過程,其中北部地區降水較明顯。

另5月31日到6月3日我省北中部將出現33~35℃的晴熱天氣,可能出現輕到中度乾熱風。

目前,我省南部、西南部小麥已進入成熟期,其它大部地區冬小麥處於乳熟-成熟期。其中,南陽、駐馬店局部地區土壤墒情偏溼,小麥收穫和夏玉米播種氣象等級為較適宜;其它地區墒情較好,利於冬小麥收穫和夏玉米播種。

氣象部門建議,各地應趁天氣晴好搶收搶種,利用6月8日前全省大部地區多晴好天氣,進入蠟熟末期至完熟期的麥田要注意適時搶收,小麥收穫後應利用當前有利墒情進行搶種。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接收最新氣象預報預警信息,重點做好雷雨、大風等局地強對流天氣防範工作;近期我省火險等級較高,應杜絕秸稈焚燒,以免引起火災和空氣汙染。

已倒伏的麥田該咋辦

麥收季節來臨,農民朋友都該注意點啥?秸稈又該咋處理?速看!

河南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栽培研究室主任李向東強調,倒伏的麥田一定切忌人工扶麥,以免擾亂其倒向,不利於小麥恢復生長,還容易引起葉片感染病蟲害。他還分不同地區,給出了補救方法:“小麥倒伏後,光合作用差、灌漿速度變慢,可通過加強營養的補救措施進行補救。豫南地區,小麥灌漿接近完成,只能是等待適時收穫,其他措施沒有太大效果。

省農機局提出,對倒伏小麥應將收割機撥禾輪位置向前、向下調整,使彈齒在最低位置時儘量靠近地面。在不接觸地面的前提下,儘量降低收割機割臺高度,保證留茬高度小於10cm。機手要降低收割機前進速度,保證操作的可控性和準確性。小麥倒伏特別嚴重時,應按倒伏方向逆向作業。若麥地含水率較高,可選用履帶式收割機搶收。此外,根據“三夏”農機生產應急預案,若發生連陰雨天氣導致小麥大面積倒伏,當地農機部門應積極向周邊地區求援,引進履帶式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

豫北地區小麥處於灌漿中期,可以噴施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加麥健等植物生長調節劑,補充營養,延長灌漿時間,增加千粒重。”對於豫北高產區小麥在灌漿後期如何維護才能提高產量品質,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副研究員王永華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要繼續做好“一噴三防”工作,重點防治後期赤黴病二次侵染以及葉鏽、葉枯和白粉等病害發生危害,延緩植株衰老,促進籽粒灌漿,增加粒重,提高產量,改善品質。二要適時搶收,確保顆粒歸倉。強筋小麥要分品種單收、單打、單貯,防止機械混雜,降低小麥品質。

小麥收回家之後注意啥

河南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糧油儲藏系主任、教授王若蘭特別提示農民,如果碰上陰雨天氣收穫小麥,一定要注意抓住短暫的雨停時機,快收快運,儘可能避免雨淋。同時收麥時要準備好防雨淋的器材,如:塑料薄膜、篷布等,及時苫蓋小麥防止雨淋。收穫入倉或運送做到家的小麥要及時處理,預防發熱黴變,造成損失。

對於農民擔心的小麥黴變問題,王若蘭也給出瞭解決方案:1.不要把糧食袋堆的很高,最好袋子單層放置,或者把糧食薄攤散放在房間的地坪上。2.儘可能放在通風良好的房間,保持房間空氣的對流,家裡如有電扇可以打開電扇,對著小麥吹風,以加快小麥的散溼降水。3.暫時存放小麥的房間儘可能保持低溫,如有空調可間歇開啟,有效減低室溫和麥溫。4.待天氣轉晴後,立刻在場院中晾曬,將水分降至安全水分之內,再裝倉長期儲存。

麥收季節來臨,農民朋友都該注意點啥?秸稈又該咋處理?速看!

王若蘭說:“小麥如果發芽,也不用擔心。收穫時已經發芽的小麥,雖然品質較差,但還有使用價值,而且單純的發芽小麥是沒有毒的。如果發芽率不是很高可以與和其他沒有發芽的小麥混合食用,和陳麥混合食用效果更好。如果芽麥率比較高,可以考慮作飼料或工業用途。”

小麥秸稈咋處理

關於秸稈禁燒,河南省特別規定:持續做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工作。不斷完善秸稈收儲體系,進一步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到2018年年底,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平均達到87%以上。強化基層行政村和村民組秸稈禁燒聯防聯控責任,加強衛星遙感、“藍天衛士”系統及無人機等應用,繼續執行秸稈焚燒50萬元/每火點的扣減地方財力規定,持續加大秸稈禁燒力度,努力實現全省夏秋“零火點”目標。

1、用作飼料

小麥秸稈粗纖維含量較高且具有一層油皮,並不能算作優質的飼料資源。不過經過一定加工調製後,可以飼餵牛羊一些耐粗飼的草食性動物。常用的加工調製方法有鍘短、粉碎、加水浸泡軟化、氨化以及製作顆粒等,根據所飼餵動物以及飼餵條件選擇最適宜的加工調製方法即可。

2、種植食用菌

將小麥秸稈與棉籽殼、玉米芯等材料粉碎後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混合,經過發酵滅菌可用於種植雙孢菇、平菇等食用菌。當然種植食用菌具有一定技術要求,特別需要對溫度、溼度嚴格掌控。農民朋友切勿盲目進行種植食用菌,應先了解掌握一定種植技術,並調查清楚當地市場需求方可進行種植。

3、火力發電

小麥秸稈乾燥易燃且灰分較小可用於火力發電,經收集、壓塊後可賣給當地火力發電廠。小麥秸稈每畝產量可達1000斤以上,經收集後送到當地秸稈收購商處可賣0.08~0.1元/斤,每畝小麥秸稈可賣80~100元以上。除去壓塊費用30元、運輸費用20元,每畝小麥秸稈仍可獲利30~50元。

4、製作秸稈地板

小麥秸稈經壓縮粘合後,可製作出綠色、環保、美觀、新穎、質輕的秸稈地板。當然秸稈地板同樣具有一定弊端怕潮、怕水,不過像拖地之類的短時間遇水並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5、製作工藝品

可採用優質小麥秸稈以粘帖、編制等方式製作工藝品,其價值已經遠遠超出小麥秸稈本身價值。不過其製作工藝要求較高加之銷量有限,並不會對小麥秸稈產生太大的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