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莲英长得那么丑,为什么慈禧还那么喜欢他?

用户65194191747


第一点,不是有句话“我虽然丑,但我很温柔”嘛。而李莲英就是这么个温柔体贴的人。你看慈禧的一生,年轻的时候,死了丈夫,中年的时候,死了儿子,老年了,光绪和自己关系不好,对于一个在深宫的女人来说,多痛苦啊!慈禧真正需要一个懂自己心的人,能给自己心里安慰的人。李莲英出生在贫穷的家庭,后来入了宫做太监,他更懂得别人的痛苦,知道如何照顾人!听说,李莲英很会梳头,说话温柔亲切,照顾慈禧用心体贴,照顾到位,有时候还和慈禧说说心里话,所以慈禧很喜欢。能照顾女人的男人,女人一般都喜欢的。

第二点,李莲英很会做人。他在宫里,对自己的属下太监,宫女都是亲切的。不会以势压人,有时候也会帮助有需要的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有了好人缘,那慈禧听到大家都说李莲英是好人,自然就有好感了,有了好感就自然多亲近李莲英嘛。再者就是李莲英没有强烈的权利欲望,在和朝廷的官员打交道的时候,虽然也收银子,但从来不会做以权谋私的事。懂得改做的事就做,不该做的事不做。改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不该说的不说,做好自己的本份,什么朝廷大事,自己不插手。做好自己的本分,这样的人,慈禧能不喜欢吗?

第三点,李莲英除了会做人,还有会做事的能力。慈禧交代的什么秘密任务,李莲英都做到不出错,把事情做好。做好了事情不张扬,不会向慈禧邀功请赏,这样的人慈禧用着放心舒心啊!所以她很喜欢李莲英。再者就是李莲英和光绪皇帝的关系还不错呢,记得逃亡西安的时候,一天晚上光绪睡觉的时候没有被子,是李莲英知道后赶紧把被子送上来,可知李莲英和光绪的关系挺好的。大家都知道慈禧和光绪的关系不好,而李莲英就充当了帝后交流的桥梁,慈禧有什么不想当面对光绪说的,可以通过李莲英去传话,再说,光绪有什么动静,李莲英也可以急及时的告诉慈禧嘛!这样的李莲英,慈禧能不喜欢吗?

李莲英和慈禧不但有主仆之情,也有知己之心吧!一个人如果对待别人,都是真心诚意的对待,我想人人都不会讨厌这个人吧!慈禧遇上了李莲英可以说是她晚年的福气吧,毕竟在深宫里找个懂自己的人,说说贴心的话真不容易啊!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李莲英是个成功太监的典型,人也不错,也识时务,很聪明,那些太监干政的事情他都不瞎掺和,一门心思伺候好老佛爷,一辈子谨小慎微,虽然也经常捞点好处,但绝不过分,所以他踏踏实实伺候了老太后53年,并在为慈禧守孝百日后隐退,并在1911年去世,享年63年。

他能几十年如一日得到慈禧的垂青,其实也很简单的道理:他随时保持谨小慎微、察言观色,处处考虑慈禧的感受,再加上一些小聪明,自然就得到了慈禧的垂青,下面就举2个事例,就能看出李莲英的“大智慧”了。

慈禧喜欢听京剧,有次杨小楼进宫唱戏,慈禧一听挺高兴,就打算把桌子上的点心赏赐一些给杨小楼,杨小楼也贪心,看老佛爷听戏听的很开心,想想你赏赐我吃喝的有什么意思,进了肚子就没了,不如……

杨小楼就向老慈禧求赐字,老佛爷一听:可以啊,立刻笔墨纸砚端上来,老佛爷大笔一挥,写了福气的福字,这老佛爷平时可不轻易动墨宝,这也算是天大的面子了,杨小楼赶紧谢恩,接过墨宝一看傻了,慈禧把福字的礻部旁多写了一撇,这是个错别字。

这时候现场就比较尴尬了,周围的人也发现了,慈禧也发现了,杨小楼不敢接,慈禧又不好怎么表态,气氛非常紧张,但谁也不敢说话,因为万一不小心损了老佛爷的颜面,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李莲英站出来了,说:我说你杨小楼,老佛爷这字你可千万不能领,老佛爷的福都比别人多了那么一点。这话说的一语双关,一下子就把现场的尴尬氛围化解了,慈禧听得也很高兴,杨小楼此时早已大汗淋漓,紧张的心情也一下子放松下来,赶紧下跪说:老佛爷洪福齐天,您的福岂是奴才能承受的,恳请老佛爷另行赏赐。

老佛爷就这么开开心心地听完了戏,赏赐了杨小楼,高高兴兴地回去了,一场危机就被李莲英巧妙化解,慈禧能不喜欢么。

每年过年,这宫里头也要吃饺子,不过呢,皇家讲究讨个吉利,就做一个黄豆粒大小的金元宝,做4个,然后随机地放到饺子里裹起来,谁吃到就是谁有福,李莲英机灵的很,他每次都让人做好记号,所以四个有金元宝的饺子都能轮到慈禧吃到,也是哄慈禧高兴的一个法子。

不过有一年不知是记号出了问题还是咋的,大家吃着吃着,李莲英发现老太后只吃到三个,愁眉不展,后来他赶紧现场询问,原来是隆裕皇后吃到了,不过她晓得规矩,吓得要死,没敢吱声,只能把这小金元宝攥在手心里。

李莲英赶紧用手无意中碰了皇后一下,皇后心领神会,迅速把金元宝从背后递给李莲英,李莲英赶紧到后厨叫大厨们再弄一盘饺子,终于又递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老佛爷终于吃上了,一下子就高兴起来了。

这李莲英时时刻刻保持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的状态,自然能时时刻刻让老佛爷保持心境舒畅的感觉。


云中史记


说句实在话,李莲英的长相还算可以了,因为从清代留下来的照片来看,以现在的审美标准来看,都比较一般,而清朝对于太监、宫女、妃嫔的选用上面,在外表上面还是有要求的。

那为什么慈禧一直很器重李莲英呢?这个就得从李莲英这个人的经历说起了。

李莲英生于公元1848年,原名叫李进喜,直隶大顺府大城县人。李莲英先是进入了郑亲王端华府当太监,据说李莲英有一个本领,那就很会梳头发,李莲英在同乡太监沈兰玉的介绍下,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从端华府进入了宫中。

因为李莲英能帮慈禧梳头发,所以就受到了慈禧的器重。当时最受慈禧宠爱的太监叫安德海,但是安德海这个人仗着有慈禧的宠爱比较骄纵,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安德海到江南去采办服饰。

但是大清有祖制,太监不能离开京城,安德海走到山东的时候,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抓住了,丁宝桢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杀了安德海。安德海的事情对李莲英的触动很大。

在李莲英的墓志铭上面就写着,对上要恭敬,对下要宽和,这一生中,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松懈,这个也是慈禧能器重李莲英的一个很大原因。

据说,有一个唱戏的杨小楼唱得很好,慈禧听了十分的满意,问杨小楼要什么赏赐,杨小楼说要赐一个“福”字,慈禧心情很好,就写了一个福字,但是写完,发现本来应该是“礻”,却多了一点写成“衤”。

这下就比较尴尬了,杨小楼看着这个字,不知道要拿还是不要拿,这时候李莲英出来说了一句话:太后的福就是比一般人的福多一点呀。杨小楼一下子明白了,就说了:太后的这多一点福,我不敢领呀。慈禧一听,就说:哦,没事,改天再赐你字吧。正是李莲英的机灵、谨慎、忠诚,才会让慈禧十分喜欢他。


历史简单说


可能很多人知道,在李莲英之前还有一位大内总管,这个人也很有名叫安德海。他跟安德海就差四岁。安德海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爱之后,恃宠而骄。结果借着给太后去江南采办服装的这个名义,一路上耀武扬威。到了山东境内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抓住以后给砍了头了。有了安得海的前车之鉴以后,李莲英没有像今天在影视剧作品中所表现的那样,非常的骄横,非常的跋扈,不是这样的,他很低调。

今天有很多人都会说李莲英为什么受宠,能得到太后的宠信,原因就是他会梳头。每逢假期出宫的时候,李莲英就上前门大街,所谓的红灯区的地方,很多的妓女都在那儿。他们打扮的很时尚,所以李莲英就跟她们学那个做头发的手艺,回来之后给太后做这个。

这个绝对不可信。

清妇女两头抓发型

清朝皇族的妇女对发型是有着明确的规定。李莲英再大的胆子也不可能给太后做一个风尘女子的发型出来。的确,李莲英也给太后梳过头,据说慈禧太后的发质很硬,李莲英在梳头的时候,很聪明,他可能利用了发胶之类的东西很快的把太后的头发给打理好了。因此李莲英在宫中还有一个外叫:“ 篦子李”。在这儿必须要说一点,李莲英真正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成功的秘诀,在今天对于职场上来说都非常有借鉴经验的。一共16个儿:“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李莲英成功秘诀

大致意思就是:对待上级要尊重,对待下级要宽仁,所以这就是李莲英真正成功的秘诀,而且多年来始终坚持如此,不敢松懈,低调而且忠心耿耿。但由于李莲英所处在的位置正好是在中国近代史的政治中心慈禧太后的身边,所以他被迫或者主动的夹杂到了一些政治斗争当中。

李莲英并也不像今天我们在TVB当中看到的,把他描绘成像哈巴狗那样,不是这样的。他有他过人的地方,包括光绪皇帝对他也是非常尊敬。光绪皇帝在回忆录上说西逃的时候,:“如果没有李安达,那恐怕我都活不下来啊。”安达满语意思是师傅。光绪皇帝临死的时候都嘱咐自己的弟弟摄政王载沣,一定要保护好李安达,李莲英。


一伸手就是风口浪尖


李莲英的面貌按现在审美看只能算普通吧,据说慈禧年轻时很漂亮,但是她留下的照片都是老了之后的,所以他俩丑不丑,这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李莲英受慈禧喜欢主要有2点:

一是会盘头,慈禧太后这人特重视形象,她穿袜子两边的袜子管都要求是一边齐的。李莲英没到她身边之前,给慈禧盘头的太监、丫鬟没少挨打。李莲英为了巴结慈禧,特意去八大胡同和妓女学的怎么盘头,还有一些新发型。后经人介绍给慈禧盘头,受到慈禧很满意,李莲英受到了重赏。

二是聪明乖巧,会来事。有一次德国给慈禧推销灯泡,但是慈禧给拒绝了。德国人就贿赂李莲英让他帮忙。

李莲英没有和慈禧说电灯的好处,而是直接将电灯挂到了慈禧的寝宫,晚上太后回宫睡觉的时候,就发现了屋子里多了很多东西,于是就开口问:“你们怎么在本宫的寝宫挂了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茄子’啊?”

李莲英听到这,尴尬不已,但又不能解释,于是避重就轻的问了一句:“老佛爷,该掌灯了吗?”太后手一挥,表示同意了。

话音刚落下,就见“茄子”都亮了,慈禧当时吓坏了,问“呀,这些茄子怎么都会发光啊?这些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时李莲英这才把西洋人的电灯给解释了一通,并且还神乎其神地说这玩意还能给老佛爷“添福加寿”。也正是因为李莲英的这番解释,后来,电灯才开始在皇宫慢慢的给用上了。


蓓蓓得小屋


这与是丑还是美没有直接关系。

首先说李莲英最开始是如何出类拔萃得到慈禧欢喜,李莲英原名李进喜,出身贫寒,迫于生计做了太监。宫里的规矩很多,但是李莲英的记性好,又努力。慈禧拥有着绝对的权利,掌控者朝政,在政治上他是一个集权的谋略家,但生活上的也是一个女人,也爱美对于自己的发型衣服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在进宫前,李莲英就会梳头,在宫里有一次慈禧多次不满宫女梳的头发,总是为此频繁换梳发的宫女。也是偶然间听说一个小太监会梳头发,加之李莲英的自告奋勇,慈禧也对李莲英的手艺很赞同,久而久之就得到了慈禧喜爱,并赐名“李莲英”

然而要仅靠梳发这件事能让慈禧一直认可喜欢一个太监还远远不够。之所以会这么喜欢,也是李莲英自身的努力,他察言观色,经过长时间贴身伺候慈禧梳发,自然也知道慈禧的日常所有的喜欢习惯,甚至她在朝廷上遇到问题,也能耳濡目染,懂得慈禧的行事风格,把每件事处理到慈禧的心坎里去。虽然有些他没能力替慈禧去解决,但他会想办法疏通慈禧的苦闷,让她舒心。他能知道慈禧心得想要什么,也就是他懂她的欢喜,这就是为什么慈禧很喜欢他。


皮蛋卢卡斯


李莲英是晚清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本是直隶河间府大城县人(今河北省)。李莲英在入宫前,因为生活落魄,曾私贩硝磺,外号皮硝李。后贩硝磺被抓入狱,出狱后以补鞋为生。好友沈兰玉见他可怜,将他引进宫里当了太监。

  李莲英素有篦小李之美誉,以一手漂亮的梳头功夫得到慈禧的赏识。

  他的值班房离西太后住所不远,有时太后到他屋里看一下,李便把慈禧坐过的八张椅子全部包上黄布,西太后果然称许他忠诚细心,对他愈加信任。慈禧太后对李莲英的宠信可谓无可复加,李莲英甚至可以和慈禧太后并坐听戏;宫里给慈禧太后做的点心,要是碰到李莲英喜欢吃的,慈禧太后往往会自己少吃或者让太监拿开留好,专门留给李莲英。

  李莲英作为宫中的总管,他对于本职工作颇为精明。比如宫中物品的陈设位置和礼仪程序,李莲英无不烂熟于心,宫里的太监遇到事情往往都要向他请教。碰到宫里有喜庆等大事,李莲英最善于安排调拨,样样完成得很出色。以至于其他王公大臣家有什么喜事,特别是慈禧太后要临幸的话,往往都要请李莲英先来指点一下礼仪和布置,以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

  1886年,当北洋海军的建设初具规模的时候,李鸿章奏请朝廷派员前来检视阅兵,当时慈禧太后拟派的是醇亲王奕澴,但奕澴是光绪的生父,他生怕慈禧太后猜忌他擅权,于是便主动要求让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李莲英陪同前去,以表示自己没有二心。

  慈禧太后也想趁着这个机会让李莲英出去见见世面,风光一下,于是醇亲王便作为朝廷的正使、李莲英作为副使,前去视察北洋海军。这太监作为朝廷钦差大臣外出视察,这在其他朝代不奇怪,但在清代历史上则是第一次。

  为了避免别人说闲话,李莲英出发前还特别把慈禧太后破格赏赐给他的二品顶戴换成四品顶戴(按理太监最高只能获得四品顶戴),然后规规矩矩的跟在醇亲王后来出发了。一路上,李莲英丝毫没有钦差大臣的架子,而是一直跟在醇亲王的后来,好生伺候。就连晚上醇亲王洗脚,都是李莲英亲自给打热水。一下把醇亲王感动得连连拱手,回去后自然在慈禧太后的面前极力称赞李莲英的忠诚可嘉。

  就这次出差来说,李莲英算是给慈禧太后挣了面子,也堵住了那些大臣们的嘴,慈禧太后后来也喜滋滋的说,总算我没白疼他。庚子年慈禧太后带着光绪西逃,一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一行人才返回北京。在返回到保定的时候一行人停下休息,当时慈禧太后的卧室铺陈华美,供给周备,当李莲英伺候慈禧太后睡下后,走到光绪的卧室,发现里面居然一个太监都没有,只有光绪一个人对着油灯枯坐。

  李莲英跪安后问:主子为何这时还不睡?光绪说:你看看这屋里,教我怎么睡?这隆冬季节,光绪屋里除了坐褥和椅子靠枕外,竟然连被子都没有。

  李莲英觉得光绪这皇帝做得真是太可怜了,他跪下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奴才们真是罪该万死!随后便赶紧把自己的被褥抱来,说今夜已深,不能再传他们,这是他们为奴才所设被褥,请主子将就用之,奴才罪上加罪,也没有办法了。光绪回到北京后,还经常念叨这事,说:若没有李师傅,我恐怕都活不到今日。

  光绪的最后十年,经常被慈禧太后为难,李莲英也没有落井下石,有时还会给光绪一点照顾,相比其他趋炎附势的太监们来说,李莲英还算厚道。

后来李莲英的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连英成功的秘诀.这样一个人,小事不懈怠,大事不糊涂,方方面面都照顾的周全,你说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对他另眼相看?


草长秃鹰飞


李莲英丑不丑,幸好清末已经有照相机了,先发两张李公公的真人照。

照爆完了,当然你拿电视上的小鲜肉标准衡量的话,那肯定就是差评了。

但当年在清末的时候,这样的长相是非常稀松平常的,

好了,今天先扒一下李公公的生平以便于更好的理解他为什么会受宠。

李莲英,进宫前叫李进喜,1848的那年出生在了顺天府的大城县,那时候还是道光朝,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据说他的祖籍是山东齐河人。八岁的时候就净身入宫。这但凡是入宫的一般都是家庭条件很差的,几乎活不下去的人家的孩子,据说呢老李哥们四个,他行二,老爹呢是也没啥本身,庄稼主穷的叮当响,家族里有个老叔没孩子,他爸直接把李莲英过继给了他老叔,但好日子不长,老叔就死了,老爹带着他们去了北京开始的北漂生活,在这个档口,据说学习了一门手艺,便是理头梳头,自古以来,河北就因为地理环境等原因,就出太监,很多河北的尤其是河间那边很多人家都把孩子送进宫,这不,李莲英他们村也有个太监叫沈兰玉,借着这层老乡的关系,李莲英也干了这个行当,开始机会还不错,最开始分配工作,他先是到郑亲王端华府当了太监,后来来了机会在十三岁那年,他被郑亲王府保送进了皇宫,摇身一变成了大清朝的太监正式工。

但是小李进宫后,和其他的小太监一样,先从基层干起,他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一直干了三年,这三年他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刘老太监,他是专门伺候后宫慈禧梳头的,这个老太监特别得宠,归根结底还是他悟性好从来就是非常有礼貌斯斯文文的,待人无论对上还是对下都非常温和,伺候人也得体,恰到好处,天天儿脸上笑呵呵的,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做人谁不喜欢。就这样小李遇到了好老师,从做人到做事上都被影响。比如有一次实实在在的给小李上了一课,他亲眼目睹老太后对刘老太监说:忙和一天了下去吧,让她们给你沏口茶喝吧!刘太监连连在地上请安,忙说“奴才可不敢,奴才可不敢!”小李明白了,太后越给脸,他越要谦虚小心才是。

就这样。三年后的某一天,刘老太监病了不得不退休了,此时十六岁的小李成功上位。调到了长春宫慈禧跟前专门伺候梳头照顾起居,这时候他的名称就是小李子。还不是李莲英。

好了这个时候小李子的顶头上司慈禧爆照时间到了。

小李子利用在师傅那里学习的真传,兢兢业业把梳头的本职工作做的风生水起,做人也全面像师傅看齐,在加上他天资聪颖,比如有一次事件就完全凸显他的聪明。

有一次慈禧看戏。由著名演员杨小楼登台,这下把老佛爷给看开心了,戏演完了谢幕后慈禧召见杨小楼。打算赏赐些东西给他,杨小楼一听乐了赶忙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墨宝给奴才。”慈禧一听趁着高兴,便让小李子拿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是一个“福”字。写完后站在一旁的王爷,悄悄地附耳说到:“这个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呀!”杨小楼一看也尴尬了拿个错字回去肯定遭人议论,这不拿吧那肯定是欺君之罪了,这个时候杨小楼是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气氛一下子就冷住了,慈禧太后这边呢其实也不好意思,既不想她也不想让杨小楼拿回去她写错的字,这样太露怯了 可身份在这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这个时候旁边的小李子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明白过劲来了连忙磕头:“老佛爷您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哈哈大笑着说:“好好好,隔天再赐给你吧。”就这样,李莲英化解了尴尬的气氛。其实这样的例子多的数不胜数。

终于在同治十三年,二十六岁的李莲英升任储秀宫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人干过三十多年都不一定有资格担任,而李莲英只用了十七年。光绪五年,李莲英又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老领导慈禧日益大权独揽,李莲英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李莲英在三十一的时候,就已经大内总管大太监平起平坐了。光绪二十年,四十六岁的李莲英再次被赏戴了二品顶戴 这在太监中是天大的恩赐了。在大清祖上有制度,防止太监干政所以规定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而慈禧却为了李莲英打破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这实在是让人费解

慈禧与李莲英一共生活了几十年,所以在这么长的时间形成的感情肯定是非同一般。

虽然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手腕极强、心黑手黑的统治者,但你不要忘记了,同时慈禧也是一个女人,女人有的弱点她都会有。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人一直在换,但始终没换的便是善解人意的能说会道的李莲英了。从旁人的回忆录中得知(太监刘兴桥),慈禧与李莲英之间的感情十分微妙,也十分深厚,在这些太监中能解开慈禧的烦恼,能服侍好她的也只有李莲英了。太监刘兴桥还回忆说:“每天的三顿饭,早晚和起居,他俩一块伺候慈禧太后,他遇到很多次慈禧来找李莲英:‘连英啊!咱们后花园遛弯去!更甚者慈禧太后有时候还把李莲英叫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 养生之道,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李莲英和慈禧大玩cosplay。

所以从这些证人的回忆可以看出,李莲英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晚年慈禧在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了。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老猪的碎碎念


李莲英9岁当太监,开始在郑王府当差,因为乖顺不争,人缘不错,1857年被推荐到慈禧身边当差。在太后身边凡事得小心翼翼,一旦捅娄子就死了,要想保命就得让慈禧喜欢,所以此后的李莲英开始向别人学习,如何讨慈禧欢心的办法。

图为李莲英扮玉童像。

那时候最受宠的是安德海,于是成了李莲英的效仿对象,早年慈禧还是兰贵人时安德海就帮慈禧争取先帝的宠幸,这是靠资历和信任积累起来的,李莲英是学不来的。

图左为四格格,图中为慈禧,图右为李莲英。

李莲英有什么?长得丑八怪,驴脸,长下巴,大鲶鱼嘴;而慈禧喜欢的事情身边早以有人干了,比如梳头发的的经富丰富的梳头刘,敬烟有手艺娴熟的宫女荣儿,于是就剩下陪唠嗑拍马屁的活儿了,可是这个活儿被安德海占着,李莲英没折了,不过3年后安德海因违反了祖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一刀给咔嚓了,还扒了衣服,暴尸三日。

图为慈禧乘舆照,前左太监是崔玉贵,前右太监是李莲英。

安德海的事件对李莲英触动很大,以前他认为凭着阿谀奉承就能在后宫里风调雨顺,可安德海的死让他明白再得宠的奴才也不过是主子身上的一条寄身虫。于是李莲英变得跟别的太监不一样,当别的太监献宠争安德海位置时,李莲英却怀念安公公的恩惠,这让慈禧觉得李莲英是个与众不同的奴才,有情有义,于是慈禧对他刮目相看。

李莲英1909年出宫后低调隐居,不见外人,替慈禧守孝三年后病逝,葬于北京八里庄恩济寺,享年63岁。李莲英墓上世纪60年代被破坏,现在就只剩下这么个玩意儿,如图。

1875年慈禧和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争权时,李莲英充当慈禧卧底立了大功,开始受慈禧信任,光绪即位后再次垂帘听政的慈禧将李莲英视为心腹,于是李莲英26岁就追上了安德海的位置。河北产一种梨叫“佛见喜”,皮发黑,看起来丑,但吃起来甜酥嫩,很得慈禧的口味,慈禧就把“佛见喜”三个字送给了李莲英,由此可见慈禧对李莲英十分喜爱。


图文绘历史


根据老照片和宫中老人的回忆录,可以得知慈禧身边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莲英的相貌是“赭黄脸,高颧骨,两颊略长,肿眼泡,大鼻子,厚嘴唇,长下巴。”说实话,看起来还真丑。那么,慈禧太后为何还一刻都离不开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通过历史的蛛丝马迹来探究其中的秘密


当然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慈禧太后之所以那么喜欢李莲英,是因为李莲英身怀绝技,令慈禧太后这个老寡妇一刻都离不开李莲英的这个丑太监。李莲英的第一个绝技是一手高超的梳头发绝技,令慈禧太后欲罢而不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慈禧太后这个有权有势的女人呢?李莲英上位第一步却是他有这一手梳头发绝技。

慈禧太后爱美,非常忌讳自己的长发脱落,很多人伺候她梳头发的太监都因此失了饭碗。善于钻营的李莲英,就特意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梳头发绝技。李莲英在给慈禧太后梳头发的时候,不仅不掉发,而且隔一段时间还会有各种新颖的发型,深得慈禧太后的欢心,从而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宠信,成为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



可以说李莲英高超的梳头发绝技,只是李莲英上位的敲门砖,而慈禧太后对李莲英宠信长盛不衰,全靠李莲英的第二个绝技机敏,深得帝心。李莲英非常擅长揣摩慈禧太后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慈禧太后的欢喜,同时还能谨小慎微,这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例如李莲英是第一个叫慈禧太后为“老佛爷”的人,并且李莲英经常在慈禧太后身边巧妙地化解各种尴尬,更是挖空了心思,讨好慈禧太后,安排节目放生鸟鱼,给慈禧太后制造各种小惊喜,慈禧太后能不高兴吗?



最重要的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慈禧太后虽然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老妖婆,但是她从二十几岁就开始一直守寡,要忍受无尽的寂寞空虚冷,她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怕孤独的老女人。李莲英从还是十几岁的小鲜肉的时候,就来到了慈禧太后的身边,一直陪伴在慈禧太后的身边,不离不弃,如影随形。两人早就超越了主仆关系,更像是相互依偎的“恋人”,形影不离。

据《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刘兴桥回忆说:“慈禧太后每天吃完饭后,就会叫上李莲英一起到御花园遛弯,聊天。而晚上,有时慈禧太后也会将李莲英叫到寝宫,两人谈黄老长生之术,并且常常要谈到深夜。”

由此,可知李莲英成为了慈禧太后晚年一刻也离不开的“老伴儿”。即使李莲英长得丑,但在慈禧太后的心中,李莲英是一个可以长久陪伴自己的“老伴”,是别人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此,慈禧太后对李莲英宠信了近53年,直至她逝世为止。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各位,你们认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