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郭德纲本名是什么,于谦姓名中为何没有辈字?

飛誮絕戀


郭德纲的本名,就叫郭德纲。

郭德纲有艺名吗?有。

不过不是相声界的艺名,而是他拜著名评书艺术家金文声先生,入了评书的门户后,被金文声先生赐艺名「郭增福」。

顺便说一句,当时拜师的,还有于谦、李菁、高峰,艺名分别是于增禄、李增寿和高增喜。

所以,于谦老师也是有一个艺名的,不过没有相声艺名。

相声演员取艺名,艺名中排辈字,确实是从旧社会就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甚至有人排出来「德寿宝文明」,不过这种传统并不是牢不可破,必须遵守的,老一辈相声演员之中,也有很多人没有起艺名,或者艺名中不体现自己的辈字。

比如「寿」字一辈,除了张寿臣先生以外,其他出名的大师,名字中都没有「寿」字,比如侯宝林大师的师父朱阔泉,常氏相声的开创者常连安,捧哏大师郭启儒,还有相声泰斗马三立。

再有比如侯宝林大师的弟子们,按备份来排,应该排在「文」字辈,不过大多用的是本名,像黄铁良、唐杰忠、郝爱民、师胜杰。

「马季」其实是个艺名,马季先生本名叫做马树槐,不过起艺名马季,是因为当时国内有个著名的匈牙利电影叫《牧鹅少年马季》,所以这是个当时很时髦的艺名。

说句那什么的话,就好比今天有个相声演员起艺名叫「钢铁侠」……

所以即使是从旧社会走来的老一辈相声演员,对于艺名和排字这件事,态度也是不同的。

再说一个有趣的故事,「文」字一辈,杰出的相声演员很多,这一辈的门长,就是以文哏见长的苏文茂先生。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苏文茂不是艺名,就是他的本名。苏文茂先生出生在北京,家中清贫,曾经在粮店做过学徒。

因为酷爱相声,尤其崇拜「小蘑菇」常宝堃,苏文茂从北京跑到天津,拜常宝堃为师。

一开始,常宝堃为他起了艺名,叫「苏伯光」,排的是「伯」字辈。

可是苏文茂说,他在北京还有母亲,他怕改名之后,母亲找不到他,所以希望用本名。

结果本名就一直延续下来,因为常宝堃先生在同辈人中的地位,其他师兄弟在收徒时,反而就以「文」字作为辈字了。

所以大批相声演员取了带「文」字的艺名,反而这件事的最初的影响者,苏文茂先生,用的是本名,而不是艺名。

郭德纲也是如此,因为他的原因,张文顺先生给弟子去艺名时,会带一个「德」字,比如徐德亮,张德武,而郭德纲,反而不是艺名。

这两个故事一起看,这是特有趣的。


陈章鱼


郭德纲就是老郭的本名。

在老郭的师父侯耀文先生接受老郭拜师时,只是请了引师常贵田、保师石富宽、代师师胜杰,并当场送给老郭几本书,老郭给师父行拜师礼,师父侯耀文并没有给老郭另起艺名。

谦哥姓名中没有字辈的原因跟老郭的一样,师父石富宽也是按着现代的形式收的谦哥这个徒弟,并没有给他起艺名。

现代人再次知道字辈,应该就是老郭的德云社时兴起来的。当时德云社的创始人之一的张文顺老先生建议老郭招收徒弟就按这“云鹤九霄 龙腾四海”这个字辈来招收学员,每四年一科。于是现代人才知道了相声界的字辈一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曲艺杂坛!


娱乐巷子


郭德纲和于谦一样,在演出时都用本名。相声这个行当,注重师承,讲究辈分,而且一般都会取个艺名。不过,这是过去的老传统,近几十年来执行的也不是那么严格了。

如今大家一提到相声,有八成的朋友会立马想到郭德纲、于谦以及他们所在的德云社。按照一些人的说法,郭德纲这批人,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虽然口气有些略大,却也反映出了德云社的火爆。

郭德纲本是天津人,坊间传言,其早年曾摆在杨志刚门下。后来郭德纲多次进京闯荡,几经辗转,投在了相声名家侯耀文先生门下。而郭德纲的搭档,于谦,则是石富宽的徒弟。侯耀文、石富宽,是一对黄金搭档,而他们的徒弟,再次实现了亲密无间的合作,也算是一段佳话。

郭德纲、于谦在演出时都用本名,也与他们的师父有关。相声改良运动以后,新中国的相声有了很大变化。虽然还保留着拜师学艺的传统,但毕竟还是适应了新的时代。侯耀文、石富宽,也是在这种形势下锻炼和成长起来的,自己本身也没有起艺名。

在收徒时,郭德纲、于谦也同样没专门再取艺名。不过,讲究师承,还是一个未能改变的传统。时至今日,郭德纲和于谦在表演时,也常提自己的师父们,并且强调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只可惜,侯耀文去世的太早,确实是相声界一个不小的损失。


史海烂柯人


关注陌上横刀,关注更多精彩!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郭德纲是相声界的一个传奇人物,无论相声界其他人这么看待他,都无法否认他为相声的重新崛起和繁荣所做的突出贡献。

郭德纲在上初中以前有个“曾用名”叫郭大刚,是不是很霸气,身边的大人或熟人都称呼他“刚子”。他是上中学后改的名,据说先改的郭德刚,没多久又改成现在的名字郭德纲——郭德纲就是他的本名。他名字中的这个“德”字,和相声界的辈分没有任何关系,可能就是对“德”的一种追求,或是对“德字辈”老艺人的一种崇拜,仅此而已。

郭德纲正式(摆知))拜的师父有两人,一个是评书(西河)门的师父金文声老先生,当时一起收的徒弟还有于谦、李菁、高峰,四人都是“增”字辈,赐艺名各得一个福、禄、寿、喜,郭德纲的评书门艺名就叫郭增福。另一个师父是侯氏相声的传人侯耀文先生,侯先生收的徒弟都没有赐艺名,所以郭德纲在相声门是没有艺名的。

郭德纲还有十来位曾授业、说活儿的恩师,如常宝丰老先生、高英培老先生、范振钰老先生、杨志刚老先生、靳金来老先生等等,和杨志刚先生虽有恩怨、互不认师徒,但那段求学的经历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些都是老师,自然也就没有给郭德纲起个艺名啦!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相声艺人起个艺名,由来已久,但也不是必须的,很多知名老前辈都没有艺名,或者有艺名但还没有本名、或者外号叫得响亮。新中国成立后,曲艺界也讲究新事新办,打破门派区分、取消师徒教学、开办相声培训班统一教授,这样一来自然也就没有批量取艺名了。

改革开放后,由于认识到相声行业教学的特点,名师收徒又逐渐有所恢复,于谦的师父就是著名相声演员石富宽先生,也是新中国培养的新一代相声演员,徒弟可以收,但没有赐艺名、没有行跪拜礼等繁文缛节,也算讲究新事新办。

因此,于谦的名字中间没有带个“辈分字”。如果按相声界“德寿宝文明”的说法排辈分,于谦和郭德纲的师父分别是石先生、侯先生,他们都是“文字辈”,于谦和郭德纲都算是“明字辈”。

其实名字里面有没有“字辈”并不重要,重要的作为一个演员,他有没有把观众当做衣食父母,他所表演的节目能不能被观众喜爱,这才是衡量一个演员是否称职的唯一标准。


橙星娱论


不清楚,是不是因为石富宽老师从他师爷高德亮那辈儿开始就自降一辈的原因,所以才去了辈字呢?

如果于老师看到的话来给回答一下吧😂😂

至于郭德纲本名是什么的问题?用郭老师经常用的一个梗来说一下:我叫于谦,身边的这位……无所谓了😝


北京半支烟


据说郭德纲原名叫郭刚刚。現在的用名己是第三次改成的,第二次改叫郭德刚。他这个德字与辈分中德字无任何关系。虽然他一再讲名分,排辈分。只是对他的徒弟们立的規矩,其实他从不要求自己做的到。如同他进入曲艺行,他从过好多师傅学过艺,但他何时按照他的师从论资排辈呢。他只是按需所取给自己装装脸面而己。如对扬志刚的态度,杨教他七,八年学相声,可以说从艺和德上给予过竭尽全力的授予,只因后来因郭无正型胡作为时,杨志刚老师曾经给出:相声是有主题思想的,不是……。的教诲,郭却忘恩负义,多次表现非礼。而他拜师候跃文,候跃文从未在相声艺术上,技术上,门派上给过他真传,只是给了名分,因坦护他,替他解围。他却感恩不尽。他跟金文声学评书学的最好的就是骂人的时机,为此他在说相声时骂同事,骂体制,骂徒弟应对的很流利。金文声深知那些段子能说,不能说,可郭不管那一套,越是老一辈抛弃,他越认为是好东西。拿出来投其一些人所好而为之。从而姜昆以体制领导人的身份,提出反三俗时,郭德纲以受排挤为由对体制,对姜昆进行攻击。喧嚣多年还不得停息。总之,郭德纲是个庸俗的相声民间艺人。是个缺德无聊的怪人,不是个好东东。


朱岩村


郭德纲本名就是郭德纲

他学艺拜过很多师父,正式入相声门是2004年拜侯耀文为师,那时候郭德纲已经不小了,而且已经有了名气,改艺名反倒不好,而且解放之后相声演员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特殊历史洗礼,为了更好的生存做了很多改革,也扔掉了一些以前的习惯,比如排字,比如穿大褂演出,第七代第八代基本都没有排字的了。

郭德纲是恰好中间有个德字,相声八德刚好排德字所以很多有名的相声演员中间带德,以至于给很多观众错觉,郭德纲是艺名,其实不是,人家身份证上就是这个。

PS,没有当时的扔就没有现在郭老师的捡,特殊历史时期带来的必然改变,所以其他老相声演员没有字不算背弃传统。

于谦老师师父是石富宽,刚好是那一批劫后余生的老艺术家,所以没有给于老师取艺名,孙越,高峰,他们都是这样,但是德云社捡起来这个传统了,所以高老师,于老师的徒弟在德云社里都是有排字的,只不过排德不是这8个字,高老师徒弟好像是昊字。


矜伊


相声的辈分传承是“德寿宝文明”,郭德纲是“明”字辈,郭德纲就是本名,而且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时,已经在相声界闯荡了,没必要再改艺名了,况且侯耀文也没取艺名。于谦一样(不过严格按照师徒关系,于谦他们一系要大一辈,但是忘了前面那一位师父,为了跟同龄的相声同行交流,自己降了一辈,到于谦这,就跟郭德纲同辈了),于谦师父石富宽跟侯耀文一样也是新派相声艺人,他们都没有取艺名,收徒也没必要给徒弟取艺名。而在德云社里于谦跟郭德纲同辈,不需要按照德云社的艺名规则给自己改名,同样德云社很多跟郭德纲同辈的演员都是用自己的原来的名字或者艺名。德云社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仅限于郭德纲的徒弟。“筱”是徒孙。

以前的相声艺人,都尊一个祖师爷,但是祖师爷传的徒弟不止一个,也没给自己徒弟留下取名辈分的规定,因此,也不是所有的相声艺人都用“德,寿,宝,文,明”取艺名,不同的相声师父,对自己徒弟艺名要求不同,有的师父按这个给徒弟取艺名,有的自己用别的,还有的直接就用原名,还有的就用自家本名的辈分。不过因为都是传统艺人,会告诉自己徒弟,自己在相声界的师承和辈分,跟哪些相声人是同辈,哪些人是前辈,这样徒弟出去卖艺时不至于乱了辈分,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德云社里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严格上说并不是辈分,没有同一辈用八个字来区分辈分的,这是收徒时,用来区分徒弟的先后顺序,取艺名的字号,四年一科。他们这是平辈,所以不能算辈分。而德云社里“筱”字与前面八字才能算是辈分。他们是郭德纲徒弟的徒弟。这是德云社里自己的规则,跟相声界的辈分不搭噶,也没听说相声界在“明”字辈后排的是哪个字。这也要看这一代人里哪些人闯出名堂,如果德云社这“云”字科闯出蔓来,可能以后评论相声艺人,就会用“云”字作为“德 寿 宝 文 明”后面的辈分来代表这一代的相声艺人。


Sunnykaka


郭德纲本名叫什么不重要!他也不是相声界德字辈的德字!这些大家都知道!我说一个人们都不知道的:老郭是德字辈老相声演员们穿越时空回到现在振兴相声的集合体!这下就明白了吧!为什么那帮号称什么主流的怎么也压不住他的原因!还有大家留神体会老郭的台风几本包括那些老人的风格!😊


家有俩宝3769


郭德纲是本名,不是“德”字辈的,“德”字辈份很高,如“相声八德”。可笑还有人要收回郭德纲的“德”字,连相声界的辈分都搞不清,还想清理门户,简直是贻笑大方。

至于于谦,石富宽收为徒弟后并没有按辈分要求于谦改名。侯宝林收马季,马季收冯巩等人为徒也没有按辈分来。因为他们是体制内的,属于新相声的代表,对这些要求不多。而郭德纲是民间艺人,对传统相声情有独钟,受老规矩比较多,沿袭了传统文化的规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