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楼兰本来就是一个梦幻的地方,楼兰美女更是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她们在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美若天仙,晶莹剔透,留给世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材质:和田籽玉

优点:带褐色皮,玉质老结细腻。

缺点:皮色较散,背面较乱。

原料图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整件料子集深褐色、白、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非常难得,一把抓。但分散的皮色,加上零星的斑驳,使设计空前的困难。李老师为此绞尽脑子,翻阅各种文献与历史资料寻找灵感,如何让这块原料发挥出它的特性,就好比一位考古学家,慢慢的挖掘其中的奥秘,但又不破坏其整体性。

过程图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沙漠掩盖了楼兰,留给我们一段千古之谜,楼兰美女的出现勾起了无数人的想象。今天李老师把楼兰的这份神秘设计在作品上,她的遗韵经过极品玉典的努力重现世人,逝去的西域文明因此而栩栩如生。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正面用细腻的白肉做一位楼兰美女。她身穿民族服饰,胸前佩戴精美的饰品,利用褐色巧做绣有精美花纹的纱巾披在头上。美女面容姣好五官立体,皮肤如玉一般洁白光滑,手上佩戴着玉镯,托着香腮妩媚动人。仿佛她低着头正在书写牵挂,并且思念一名奋战沙场的楼兰英雄。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背面的褐色皮,我们做残留下来的楼兰遗址,虽然已残缺不堪,但依然能看到当年的雄伟。边上的白肉和斑驳的皮色,酷似一张残破,被烧灼过的旧纸片,我们把它设计成楼兰文化遗留下来的文字手稿,用阴刻的办法刻画出一些楼兰的文字,再施以黑色油墨涂之,让手稿看上去更加真实,且充满了历史的苍桑感。随着这份手稿的揭开,楼兰遗韵重现在我们眼前。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楼兰古国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国,公元630年却突然神秘消失。我们能想象当初的楼兰古国,充满惊艳绝伦的美女,遍地是清纯芬香的美酒,森林河流纵横遍布,飞禽走兽不避人马。曾经是谁在楼兰这方神秘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又是谁的聪颖才智创造了灿烂夺目的绿洲文明?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都是引人入胜,扑朔迷离。就让后人慢慢解答把。

作品欣赏

【楼兰遗韵】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和田籽玉集白、深浅褐色三色于一身,雕刻后尽显楼兰遗韵

整件作品设计精巧,人物刻画传神,背后文稿的设计和正面的人物遥相呼应,楼兰美女在文稿上,书写一段浪漫的故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她期盼情郎的归来。愿与君策马走天涯,望君卸下战袍,回到那美丽的楼兰。把这段佳话篆刻下来,好让轮回的记忆不被风化,如有缘人能将她牢牢记下,请不要错过那转世的美丽脸颊!

本文内容来源:美玉秀秀用户李佳-上海

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珠宝玉石内容(文字/视频)创作者共同合作,有意者可以私信或到美玉秀秀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