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他是紅軍最年輕軍團長,曾是粟裕的上級,如不犧牲至少可授大將銜

這個人就是紅7軍團軍團長尋淮洲。

他是紅軍最年輕軍團長,曾是粟裕的上級,如不犧牲至少可授大將銜

尋淮洲個人經歷非常傳奇,基本上沒任過副職

尋淮洲系湖南瀏陽農家子弟,生於1912年8月29日。尋淮洲其貌不揚,曾任他勤務兵的陳目海說:尋淮洲個頭很矮,很會爬樹,人又精,他當時在部隊裡有個外號叫“猴子”!

1927年,尋淮洲15歲時即參加秋收起義。在跟隨毛澤東上井岡山途中,他被任命為副班長,這也是“尋淮洲人生經歷中唯一擔任過的副職”,未幾便升任班長,之後很快就擔任代理排長之職。

1928年5月,朱毛紅軍會師,部隊進行整編,尋淮洲升任為第11師第31團3營第8連連長。1929年3月,紅4軍汀州整編時,尋淮洲升任第3縱隊第9支隊大隊長。1930年5月任紅12軍第100團營長,半年後又升任團長。1931年4月,升任紅35師師長。當師長時,尋淮洲才19歲。

1933年2月,尋淮洲直接越級提拔為紅21軍軍長。這一年的11月,21歲的尋淮洲即被任命為紅7軍團軍團長,他也是紅軍當中最年輕的軍團長,甚至比號稱“紅軍之鷹”的林彪還要年輕。尋淮洲的升任之快,可以說在紅軍時期無出其右。

尋淮洲指揮打仗能力很強,在紅軍中頗負盛名

戰爭年代,用人相對比較簡單,主要看誰能打仗。這是一條硬槓槓。秋收起義失敗後,跟隨毛澤東上井岡山的有7百多人,尋淮洲之所以進步這麼快,之所以得到毛澤東的青睞,正是基於他指揮打仗很有一套。

尋淮洲“1930年任團長時,參加了粉碎國民黨軍對蘇區紅軍的第一次圍剿,活捉了敵軍師長張輝瓚”。 1931年4月,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期間,尋淮洲奉命率紅35師進抵高興圩一帶,通過阻擊、襲擾國民黨第19路軍,積極配合主力紅軍的作戰行動。“由於尋淮州的指揮天才,卒以少數部隊使蔣蔡困守堡壘中不敢離開寸步,使紅軍能集中力量勝利地粉碎了二、三兩次圍剿”。

由於前三次反“圍剿”作戰中的突出表現,一時間尋淮洲在紅軍中的聲名大噪。

與尋淮洲合作過、在紅7軍團當過他參謀長的粟裕這樣評價道:“尋淮洲是在革命鬥爭中鍛鍊成長起來的優秀青年軍事指揮員。他參加過秋收起義,作戰勇敢,聯繫群眾,有膽有識,機智靈活”。

他是紅軍最年輕軍團長,曾是粟裕的上級,如不犧牲至少可授大將銜

尋淮洲在北上抗日先遣隊中,遭受嚴重排擠打壓

根據中革軍委的命令,1934年7月,紅7軍團踏上北上抗日先遣隊征程。此時,尋淮洲雖然是軍團長,但大權一直“把持在中央代表曾洪易和政委樂少華手中”。

據軍團參謀長粟裕後來的回憶:曾、樂兩人“對紅軍中從基層成長起來的有實戰經驗和領導水平的幹部,採取排斥和不信任態度”。特別是樂少華“對行軍作戰都要指手畫腳瞎指揮,有時軍團長剛下命令部隊展開,樂少華則要部隊撤下來,使下級指揮員無所適從”。作為軍團長、軍事一把手的尋淮洲,“卻無法行使軍事指揮權”。這種矛盾甚至到了兩人“一開會就吵架,天天如此,幾乎造成指揮上的癱瘓”。

顯然,在這種大環境下,尋淮洲這個青年軍事才俊,很難發揮應有的軍事指揮水平。

紅7軍團與紅10軍合編組成紅10軍團後,被降為19師師長的尋淮洲,曾有一段時間獨立帶隊作戰,由於“擺脫了曾、樂的干擾,從當面實際情況出發,在廣大地區內機動作戰,主動靈活地打擊敵人,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尋淮洲可惜過早壯烈犧牲,否則至少可授大將銜

北上抗日先遣隊譚家橋一戰,尋淮洲親自率隊衝鋒,勇奪戰場制高點。但他卻在戰鬥中負了重傷,之後在轉移途中英勇犧牲,用他年僅22歲的生命詮釋了革命信仰,譜寫了英雄讚歌。

粟裕後來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多次提及尋淮洲,並表達了對尋淮洲的高度敬佩與讚許。

1955年全軍大授銜,粟裕被評為開國第一大將。這使人們不禁想起了與他一起搭檔過的尋淮洲。要知道,當年的紅軍軍團長授銜時共有5人,3人為元帥(1軍團長林彪,2軍團長賀龍,3軍團長彭德懷),1人為大將(15軍團長徐海東),1人為上將(6軍團長肖克)。尋淮洲當軍團長的時間僅次於三個元帥,早於肖克和徐海東。以此作為參照,憑尋淮洲非同尋常的經歷資歷,憑尋淮洲在打仗方面具有的超常天賦,憑尋淮洲建立的赫赫戰功,他至少可授大將軍銜。

當然,歷史是不會複製的,這些都是一種假設。

他是紅軍最年輕軍團長,曾是粟裕的上級,如不犧牲至少可授大將銜

主要參考文獻:《粟裕戰爭回憶錄》《《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