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社教”展览所想到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包头市某专科学校读书时。一天,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徒步前往包头市郊区沙尔沁镇,参观“社教“运动展览——地主分子郭某兄弟俩,在解放前、后罪恶活动的阶级教育展览。

那天早饭过后,当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召河河道,穿越阴山腹地的大小沟壑,来到大青山南麓的沟口时,已是半晌午时分。放眼望去,平坦的原野和大片的农田就在眼前。

沙尔沁镇,位于大青山南麓土默川平原的西段,这里土地平坦而肥沃,历来是内蒙古的农业主产区。解放前,这里也曾是大面积种植罂粟的地方。因而,旧社会这一带人们买卖、吸食鸦片的很多。

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社教”展览所想到的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铲除了罂粟这株大毒草,革除了鸦片这个大毒瘤,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烈欢迎。但是,已被消灭了的地主阶级,人还在,心不死,他们时时刻刻妄图恢复已经失去的天堂。地主分子郭某兄弟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社教”展览所想到的

解放初,他们虽被人民政府进行过劳动改造,但释放后恶习不改,妄图继续与人民为敌。他们隐瞒藏匿毒品,并暗地里出售、吸食鸦片,用违法所得,换取大量生产、生活物资。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时期,过着与当地老百姓完全不同的富有生活。这一切,躲不过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郭某在一次吸食鸦片时,被本村民兵当场抓获。

那时,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包头市决定在这里举办一次大型展览会,全市各界群众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展览馆设在一座小学校园内,展品以查抄郭某兄弟藏匿的鸦片和其它生产、生活资料的实物为主,并兼有文字及图片说明,而讲解员则一律来自当地社员群众。从展品中,我第一次见到了“大烟土”的模样及吸食鸦片的器具。除此外,展品中还有大量种植、收割和加工、提炼鸦片的材料和工具。活生生的阶级斗争教育,使我们认识到鸦片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巨大。

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次“社教”展览所想到的

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阶级没有了,但斗争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国内资产阶级思潮也沉渣泛起,早已禁绝的吸毒贩毒,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卷土重来,这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格格不入。我们必须采取坚决措施,严厉打击吸毒贩毒和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扫除一切危害人类社会前进步伐的害人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