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揭陽“八音樹下”的傳說

揭陽榕城有一處獨特的人文景觀,名叫八音樹下。它位於韓祠路西偏南,西臨綿盛內,南接高地巷,北壤楊財合鋪,總面積約500平方米。

相傳古時候這裡原為一方池,池旁種著八棵榕樹,枝葉繁茂,樹冠如蓋。當時韓祠路有一條小溪,每到夏夜更闌,輕風吹動,成熟的榕樹籽從不同的高度疏密疾徐墜到溪裡,發出叮叮噹噹的響聲,如鼓琴交加,悅耳動聽,令人陶醉。人們稱此音為八音,這裡也就被人叫做“八音樹下”。

為何古樹能奏出八音,據考證,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屬民間傳說。這裡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聲韻的老漢,一生養育了七男一女,分別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位兒女長大後皆智勇雙全,能文能武。後來他們紛紛投身軍旅,抗擊倭寇,在戰場上他們衝鋒陷陣,十分驍勇,後因寡不敵眾,英勇犧牲,為國捐軀。八兄弟姐妹死後變成八棵樹,守護家園,夜間便奏出八種音來。八音指樂器類,即金類:鍾、鈴,石類:磐,絲類:琴、瑟,竹類:蕭、管,匏類:笙、竽,土類:壎,革類:鼓,木類:木音。

第二種說法,佛教用語。南宋至元代榕城已有寧福寺、寶陀寺等四處較負盛名的寺廟。至明初,又有一處著名的寺廟雙峰寺由桂嶺雙山移至榕城東門,佛教在榕城得到進一步的普及和推廣。按佛教的八音語境,稱八音為: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慧尊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謁音。佛教用語是指人們用梵音來解釋此處景區的獨特景象。

第三種說法,自然科學的解釋。相傳八棵樹為榕樹,因樹身上長了一些毛毛蟲,蟲兒在樹身上鑽穴居住,留下空洞。因樹幹有空洞,空氣容易對流,尤其是晚上氣溫低,空氣溼度大,樹幹內部形成氣流,風一吹,便發出諸如琴瑟的聲音,這種自然界的聲音叫天簌。

第一種說法表達了廣大人民大眾共仇敵愾、保家衛國的一種英雄情結。第二種說法的產生有其獨特的文化土壤。只有第三種說法才有其科學性,符合自然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