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是OPPO脍炙人口的广告语。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排队两小时,看病一分钟”。用作讽刺中国的医疗体系,似乎也不过份。

众所周知,这是一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大医院看病就诊的真实写照,也从侧面折射了中国医疗体系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体制问题我们无能为力,那么其中的痛点是否有改进的机会呢?

把排队时间拆开来,你会发现:

大概20%时间浪费在了排队挂号上,20%在排队缴费,剩下的60%其实是在等待各项检查并获取结果。

一些热门检查项目,比如孕检的四维彩超,甚至要提前半个月排队。

这显然不应该。

1

医院一般都会配备有自己的检验科室和检查科室。

拥有更好的检查设备、更多的检验项目,除了实际用途,更多是医院们用于展示肌肉,显示实力强大。

但秀肌肉的代价,就是高昂的固定费用。

除了一次性的大额设备投入、医院还必须配套相应的操作维护人员、耗材、场地等等。

除了区域中心医院,其实大多数医院建立医学检查检验部门,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买卖。

工业生产中,要摊低固定成本,只有一个方法:提高设备使用率、扩大规模。

可以得出结论,医院无差别的配备检查检验部门,最大的问题是:不专业。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要实现效率最大化,医院本该专注于最具竞争力的医疗服务,诸如外科手术、用药方案、康复训练等。

正因为此,在国家医疗资金捉襟见肘的大环境下,对非核心的医学检查检验部门采取集约建设,节省开支的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开始获得政府青睐。

于是,在放开各种限制后,引来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其中,有家名为迪安诊断(300244)的公司,后来成为了这批吃蟹者人中的佼佼者。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2

迪安诊断,是复星集团孵化出的众多公司中的一个。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其创始人陈海斌,曾是郭广昌的门徒。

跟着郭广昌干了几年后,青年才俊陈海斌打算单飞,任凭郭广昌苦口婆心的劝说挽留于不顾,怀着“事少、钱多、离家近”的朴素思想,2001年回到家乡杭州创办了迪安诊断。

迪安最初的营生,是代理罗氏的试剂、检验仪器等产品,和罗氏关系不错,还是战略合作伙伴。

罗氏的医学诊断产品,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而且凭着早年在复星积累下的渠道和销售资源,迪安就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日子过得本也滋润。

然而,代理产品有个问题:货在人家手上,意味着主动权在人家手上,最近沸沸扬扬的美国对中兴的芯片禁售,再次提醒我们:

核心环节被人卡着脖子、捏着卵子,对企业来说,十分危险。

好在陈海斌,10多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

借着给下游医院提供产品的机会,一来二去,迪安开始“越俎代庖”,干起了原本是医院检验科的活。

代理商迪安从此多了一个身份: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

它又被称为独立医学实验室(ICL),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下,独立于医疗机构之外、从事医学检验或病理诊断服务,能独立承担相应医疗责任的医疗机构。

对于任何诊疗来说,“望闻问切”即信息与数据的采集工作,都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由于该环节大量依靠先进仪器、试剂,相当耗费人力物力,因此让医院们很头痛。

第三方医学诊断机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

他们主动去外包各个医院做不了或者说不爱做的高成本、高投入、高风险、不挣钱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影像诊断项目,而利润则来自于集约化检测所节约的相对成本。

可见,行业最鲜明的利润来源,就是规模性,规模越大,耗材采购价越低,设备使用效率更高,越挣钱。

这种生意模式,本质上是医疗产业链的上游服务业。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3

众所周知,医疗行业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规模万亿起步。

同时,由于政策因素,整个行业体制陈旧,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低。

但换一面看,落后意味着机会。

由于回报丰厚,医疗行业任何痛点一旦被命中,即是VC,PE们心中的弥赛亚,更是创业者的诗和远方。

正因为此,无数产业资本和实业巨子,觊觎这一块开垦不足的宝地,投石问路者络绎不绝。

阿里健康,马云介入互联网医疗的第一颗石子,凭借在电子商务、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的优势,以期大幅提高就医购药的效率。

而所谓的互联网医疗,简单来说就是医疗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会诊、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看似前景很好,但入局者也多啊,竞争相当惨烈。

除了阿里健康,还有春雨医生、百度医生、平安好医生等等你数也数不尽的互联网医生。

但不管是哪一个医生,他都需要“望闻问切”。

因此,他们最终都成了迪安的目标客户,让迪安顺利加入成为君临的“卖铲人俱乐部”的一员。

当然了,目前迪安诊断的主要市场还是在传统医院,毕竟互联网医疗方兴未艾,搞了这么多年,就体量来说其实还只是属于萌芽状态。

根据公开数据,2015年我国医学检验市场总收入高达2700亿,占公立医院总收入的12.5%。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而独立医学实验室的检验收入规模还不到百亿,仅占整个市场的4%左右。

对比国外成熟市场,美国独立实验室收入占比达到35%;欧洲独立实验室的市场份额高达60%;日本更是以67%的比例位居世界第一。

迪安目前的市值仅仅只有120亿左右,16、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24亿、50.04亿。

这是什么概念?

假如中国的独立医学实验室收入占比规模达到美国水平的35%左右,整个行业就有9倍的市场增长空间。

很明显,这是一个处于起步期的朝阳产业。

4

陈海斌2001年创办迪安时,早个两三年,马化腾刚创立腾讯瞄准OICQ、张朝阳按照雅虎的样子画了个搜狐;李彦宏对标google的百度开张了。

也就是说,那时的中国,互联网创业刚刚开始。

弹指十多年,当年这波企业如今都已是行业翘楚,市值论美金算。

其实,迪安和这帮互联网企业发家时的生意路线没有本质区别,都是抄先发国家的作业。

但为什么发展速度上区别巨大呢?

这就牵涉到行业特征的问题。

互联网行业,得益于传播速度、网络效应,成本和收益为非线性关系等特征,增长几乎是指数级的。

迪安的业务,显然不在此列,他只能线性增长。

企业实现收入增长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将更多的产品卖给更多人、二是产品涨价;

迪安卖的显然不是茅台,他只能靠第一种办法。

但要将第三方医学诊断这项服务卖给更多医院,并不简单。

难在哪里?

我们先看看A股第三方医学诊断双强收入来源。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上图,是金域医学、下图是迪安;数据源于2017年报

金域的收入来源比较均衡,西南和华南收入占比较高;而迪安的收入来源更集中于华东地区,进一步说,来源于环浙江经济带。

成立于杭州的迪安,收入大头来源于浙江,这个好理解。

但原是广州医学院校办工厂的金域,西南的收入反而最高,这又是为何?

原来,金域2003年成立于广州,5年后,金域省外第二家子公司:重庆金域就成立了。

从重庆金域的奋斗历程中,可以一窥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打开市场的艰辛。

重庆,西部最大的直辖市,当时检验都被医院检验科包揽,医院既没有第三方医学检验这个概念,更不信任一个民营机构有能力做好检验工作。

要打开市场,只有一个办法:从检验系统配备比较薄弱的基层医疗着手,走乡串镇,走破草鞋,磨破嘴皮。

当时,重庆金域团队每天都进出区县的二甲以下医院,坚持了很多年,才逐渐在重庆站稳脚跟,接着,凭借重庆攒下的口碑将业务推向了四川、云南。

这个例子,同时也正好说明,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核心特征:地域性。

江湖上常说:猛龙不过江,自然有他的道理。

卫生部在2009年颁布的《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给设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指明了政策方向。

文件中,开宗明义第一条,君临全文摘录如下:

“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人口、地理环境、交通和医疗机构布局等具体条件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对医学检验所的数量和布局进行规划,并严格执行。”

这说明了:设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首要门槛,就是政府规划。

大家都懂,规划来规划去,张家能设立还是赵家能设立,结果多半是赵家。

所以当年老江湖郭广昌给了刚创业的陈海斌三个建议,最后一个就是:“去找一两个政府退下来的处长,当顾问,待遇从优”。

企业收入增长的途径,是产品卖给更多人。

具体到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来说,就是异地扩张,但政策导向,又让猛龙不一定干得过地头蛇。

所以,在卫生部颁布标准后,为了占坑,全国各地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建立。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于是,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异地扩张,就出现了两条路:

第一是自建;

第二是并购。

如果自建,过了审批门槛后,还会因前期一次性投入较大,经历一个较长的亏损期。

这就让拥有资金优势的头部公司,开始选择绕开培育期的不确定性,逐渐走上了并购扩张之路。

5

在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论检验营收、检测能力,机构数量,迪安都不如金域。

但有一样,迪安是更有优势的。

并购扩张的能力,这是延续了复星血统的迪安,天生的技能。

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迪安比金域上市更早,也早早的布局,与其他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多个并购产业基金,便于潜在标的的培育、孵化。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迪安诊断近年的并购项目

为了抓住行业爆发期,迪安这几年卯足了劲跑马圈地。

而行业龙头金域医学2017年9月登陆资本市场,更是直接刺激了迪安近年来的并购操作不断。

尤其是2017年9月,拟用定增募集资金9.984亿元收购广州迪会信64%的股权。

广州迪会信,广东省最大的进口体外诊断产品代理商之一,主要代理罗氏、希森美康、BD、西比亚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

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9.10亿元,净利润1.61亿元,买价9.984亿元,对应2016年为10倍PE,性价比相当好。

华南市场是迪安的业务薄弱区,上半年营收仅6686万元,占总营收2.88%。

并购后,花了大钱的迪安将从过江龙变身地头蛇,直捣金域的老家,争夺华南这个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样本性市场。

6

除了陈海斌,迪安还有两位核心高层,是近几年迪安一系列动作背后的操盘手。

第一个叫陈启宇,头衔无数,核心技术人才,除在复星高科任副总裁外,还担任:

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会长等职。

第二个叫华平,MBA、博士。软银中国资本主管合伙人,上海创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等职位。

这个组合里,陈启宇负责研究买什么好,华平负责研究怎么买便宜。

现在,最大的对手金域,已经登陆资本市场,让迪安的危机感一下子爆发出来!

很明显的道理,由于业务特殊,下游客户医院一旦选择了上游检验供应商,出于安全稳定考虑,是不容易更换的。

动作晚一步,市场就可能被对手瓜分殆尽。

而迪安相对于金域,此前唯一的优势就是资本能力,一旦金域也获得了这种能力,未来就只能拼规模了。

所以,光是2017年,激进扩张的迪安就新增近10家独立医学实验室。

相较于上市最初几年的不紧不慢,迪安这两年资本开支大幅增加,费用也上来了。

迪安目前全国共计38家省级实验室,在实验室数量上终于追赶上广州金域,能跟行业龙头掰掰手腕了。

不过,拿两个核心指标与金域比较,迪安仍然差了一筹。

先看业务结构:

迪安2017年总收入虽有50.04亿,但来自医学诊断的收入只有19.06亿,剩下有试剂销售、体检、冷链等,业务较杂。

而金域2017年总收入35.89亿,全是医学诊断收入,业务更专注。

再看对待研发的态度:

2017年迪安研发投入1.34亿,只占营收的2.68%;

2017年金域研发投入达2.56亿,占营收6.75%。

另外,根据年报,迪安扣非利润负增长,如果不算处置子公司的收益,年报还会更难看。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这还没完,由于收购标的未完成业绩,迪安还有不少商誉减值,资产负债表中还尚有15亿商誉,堰塞湖危机并未排除。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奇了怪了,迪安咋看都不如金域,年报还显示经营情况不佳,君临为什么还要费口舌来分析?

因为分析股票,除了基本面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维度。

7

在回答是什么维度前,先看张图吧。

郭广昌没能留住他,还被他要去一招妙计

简单讲解一下这张图。

蓝线是PE-TTM,即我们常说的动态市盈率,是最直接反映股票估值的指标。

而黄线是当时的前复权股价。

这张图记载了迪安诊断上市以来到现在每一个时间段的估值情况。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15年股灾之后,无论是股价还是估值都在快速回归,年报后,动态PE35倍。

无论是同历史PE比,还是与医疗保健与设备服务行业74倍的PE比,迪安都足够便宜。

即使是与行业龙头金域78倍的PE比,迪安还是便宜。

是的,成长性很重要,而价格同样重要。

从价格这个维度看,便宜意味着安全边际,便宜就是硬道理。

目前的迪安或正处于其历史大底附近。

8

这个时候,你再回过头,细看上面的两个指标,也会有另一番发现。

首先规模上看,2017年迪安在省级实验室数量上已追上金域,以市场覆盖这个角度看,已具备金域同等实力。

但由于不少实验室是近年新建,无论是收入还是利润贡献皆不明显,甚至大拖后腿,也是导致年报难看的直接原因。

这个问题并非致命,熬过去,终能等到春暖花开。

其次,迪安的收入大头,占比59.87%是销售代理诊断产品,如果剔除该部分,并计算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为7%,那样的话和金域就不相上下了。

所以,很多问题,如果粗看的话,似乎问题重重。

尤其是财务指标,是很容易误导投资者的。

正是因为迪安目前在财务指标上的难看,才给了他一个足够便宜的价格。

当然,风险与机会永远是并存的,并购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财务费用的高企都需要我们的警惕与关注。

一旦这些问题获得解决,那么迪安的前途自当柳暗花明又一村。

毕竟,医疗诊断这个行业足够大,容得下两头狮子的成长,更何况这个行业仍处于早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