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阿里组建百人专家团打造一款神器,要为26年前的马云圆梦

随着前Facebook专家黄非博士入职,阿里巴巴达摩院已组建起一支近百人的团队,其中三成以上拥有博士学位,分布在中国、美国、新加坡的实验室。这一票人马,将专注于打造一款AI神器,在造福全球千万商家的同时,也为26年前的马云圆一个梦。

阿里组建百人专家团打造一款神器,要为26年前的马云圆梦

马云的第一次创业

1992年,中国外经贸企业中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在杭州成立,后来,这家企业又成为中国外经贸企业上市“第一股”,连续5年入围“世界500强”,它现在的名字叫物产中大。

浙江人敢为天下先,且浙江地处沿海,民营经济活跃,1992年的杭州,外贸公司遍地开花。很多老板识不全ABC,就一头扎进外贸行业,中小企业请不起专职翻译,老板们索性报夜校自学英语。

在外贸老板的学习圈中,有位老师英语娴熟、专业对口、授课得法,颇受大家认同,他叫马云,是杭州电子工程学院的英文及国际贸易讲师。

阿里组建百人专家团打造一款神器,要为26年前的马云圆梦

上完课,常有学生为马云留下“作业”,请他帮忙翻译商务信函,随着“作业”渐多,马云被中国中小企业参与外贸的热忱感染,他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外贸公司越来越多,可是杭州并没有专业的翻译机构。

思前想后,马老师决定下海。1992年,他成立海博翻译社,开始人生第一次创业,马云深信,生意要做到天下,第一道难关在于语言,而做好翻译是头等大事。这是马云最初的梦想,并基于此演化出了阿里巴巴广为人知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语言障碍制造成本

今天,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德国的超市可以采购巴基斯坦出产的毛毯,埃塞俄比亚的商贩可以买到中国制造的蚊帐,美国的企业可以收获印尼加工的木棉纤维……互联网平台,让跨境交易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可是“语言”,依旧是跨境交易的头号拦路虎。

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7成买家以英语沟通,还有30%为小语种。而卖家端的调研数据显示,大约96%的卖家对小语种无能为力。

阿里组建百人专家团打造一款神器,要为26年前的马云圆梦

语言障碍制造了高昂的沟通成本。市面上,西语和俄语的翻译成本在0.05-0.07欧元/每字,而在中国,请一位懂阿拉伯语的外贸员每月至少要花上万元人民币,因此,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得不借助第三方工具翻译沟通。

可是,电子商务拥有大量商品品牌、型号、关键属性等专业术语,通用翻译工具往往难以胜任。目前市场上,大多数AI翻译工具偏向日常生活场景的交流,用这样的翻译工具辅助交易往往会闹出笑话,就像今年2月平昌冬奥会期间,挪威奥运代表团用谷歌翻译在一家韩国超市网购1500个鸡蛋,结果对方却送来了15000个……

人工智能秒翻神了

为破除障碍,5月18日,阿里巴巴国际站推出全球首个面向电商领域的AI(人工智能)实时翻译产品。该系统目前支持中、英、俄、西四种语言,预计下半年将陆续扩展泰语、阿拉伯语、越南语、土耳其语等小语种的翻译服务。

在AI翻译的帮助下,翻译一句话,仅用时200毫秒,肉眼无法察觉滞后。除了速度快,AI翻译还可以像人一样,联系上下文语义、语法加以理解,进行自动纠错。

阿里组建百人专家团打造一款神器,要为26年前的马云圆梦

目前,阿里AI实时翻译日均翻译次数达7.5亿,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全球电商领域AI翻译之最。

丰富的应用场景,吸引着业界大牛的加入。日前,前Facebook(脸书)AI翻译团队主管黄非博士宣布入职阿里巴巴达摩院,他直言,“选择从Facebook来到阿里,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能给AI翻译学科带来更广阔的研发和想象空间。”

除文本实时翻译,阿里巴巴还将于下半年正式推出语音实时翻译和直播视频自动生成双语字幕功能。届时,跨境商家可直接通过视频交流。

负责打造AI翻译的是达摩院的NLP团队,目前团队有近百人分布在中国、美国、新加坡等实验室,30%以上人员有博士学历。

阿里组建百人专家团打造一款神器,要为26年前的马云圆梦

“未来10年-20年,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买到任何地方的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卖到世界各地。”在阿里巴巴“全球买、全球卖”的愿景之下,新技术正在降低交易门槛、打破贸易边界,也将为26年前的马云圆一个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