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1、

说起青楼,人们的第一印象,不外是水性杨花的风尘女子,奸诈贪婪的老鸨,谄媚虚伪的龟公,色迷迷的客人,乃天下第一肮脏之地,败坏了社会风气,是中国文化中十足的负能量,是糟粕。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问题是这么败坏社会风气的玩意,为什么古今中外都难以禁绝,甚至长期光明正大地经营?到底是青楼的存在败坏了社会风气,还是社会风气败坏产生了青楼?

痴情如杜十娘,贞烈如王翠翘,仍然难改世人对这个行业强烈的鄙夷。

即使是刚从青楼中提起裤子走出来的常客,也用“婊子无情”这样汉语中最恶毒的词语,来评价他的露水之妻。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其实这事一点也不难理解。青楼女子也是人,富贵人家的女子是断然不会到青楼卖笑卖艺卖身的,青楼女子,要么是出身贫寒,要么就是家道中落。她们卖笑卖艺卖身,或是被迫的,或为了生存,并非出于他们的本愿。对于那些用金钱换取肉体一时欢愉的人,青楼女为什么要对你有情呢?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对于真正走近青楼女子心思的男人,青楼女子也是有情有义的。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宋朝大词人柳永没有成家,又一贫如洗,唯一的遗产就是流传甚广的“柳词”,其温婉悲凉的曲调,深受青楼女子们喜欢。柳永死后,没有亲人能为他料理后事。一群东京城的名妓们拿出自己的钱,集资为柳永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全城的青楼女子都给柳永披麻戴孝,一位叫谢玉英的青楼女子,还以妻子的名义,为柳永带重孝主持葬礼,史称“群妓合金葬柳七”,传为一时佳话。

无独有偶,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袁克文死后,也有上千名青楼女子和尼姑前去送葬,原因并不是因为袁克文是袁世凯的公子,而是这位袁公子对青楼女子们付出了真情。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2、

我记得第一位娶青楼女子为妻的人,是枭雄曹操。

曹操的第二任妻子卞氏,世代操卑贱职业,以在青楼唱歌跳舞为生。曹操不仅不嫌弃卞氏的出身,还在原配夫人丁氏被废后,立卞氏为妻子。卞氏为曹操生下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四个儿子,在曹操死后,卞氏母以子贵,被儿子魏文帝曹丕封为武宣皇太后。曹丕死后,卞氏又被孙子曹睿尊为太皇太后。公元前230年,卞氏去世,与魏武帝曹操合葬。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曹操曾经称赞卞氏“怒不变容,喜不变节”,后人也称颂这位卞太后“性节俭,不尚华丽,有母仪德行。”

南宋名将韩世忠,也娶了一位风尘女子为妻,妻名梁红玉

梁红玉祖上都是武将,在北宋末年讨伐方腊的战斗中失利,家庭遭遇毁灭性打击,梁红玉本人被发配给披甲人做军妓,命运相当凄惨。平定方腊的不是宋江和武松,而是韩世忠。韩世忠在平定方腊的庆功晚会上结识梁红玉,而后将梁红玉纳为妾室,又在正妻死后将梁红玉扶正。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在南宋初年的抗金之战中,梁红玉与丈夫一起带甲出征,沙场喋血,特别是在黄天荡之战中,梁红玉擂鼓助威,全军男人深受鼓舞,一举大败金军。自此梁红玉与丈夫一起,留芳千古。宋高宗赞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

梁红玉在1135年死于抗金前线,并在1151年与丈夫韩世忠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3、

1644年,明朝灭亡。国破家亡之际,许多青楼女子的表现,令许多男人汗颜,最著名的就是“秦淮八艳”。

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个个都是多情重义的奇女子,在他们没有找到红颜知己之前,虽然都有一个卑贱的出身,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自从心有所属,即对对方矢志不渝,即使与对方政见不合,也能不离不弃。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其中,

柳如是,顾横波嫁给了高官钱谦益和龚鼎孳,这两个男人身为明朝臣子,却投靠清朝,大节有亏,但对待柳如是和顾横波,却是宠爱有加一辈子。柳如是和顾横波两个青楼女子,比丈夫表现出更崇高的爱国气节,都曾拉着丈夫一起,要为明朝殉国,结果倒是受明朝皇恩的丈夫们,关键时刻软了。柳如是和顾横波的风采,令当时无数英雄折腰,直到几百年后,大国学家陈寅恪都对柳如是追慕不已。

陈圆圆跟了吴三桂,虽然中间曾被李自成部将侮辱,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照样宠幸陈圆圆,一直把陈圆圆带到了云南。可惜陈圆圆虽然有情,晚年却被吴三桂冷落,晚年独守青灯了残生。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董小宛跟了大名士冒辟疆,虽然穷苦一生,但二人白头到老,也是一段佳话。

马湘兰、卞玉京虽各自有红颜知己,无奈有缘无分,不能修成正果。

寇白门所托非人,朱国弼在大节上是个汉奸,感情生活则完全是个渣男,辜负了寇白门一片深情。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李香君遭遇最坎坷,与侯方域的感情百转千回,留下一段千古名曲《桃花扇》,至今被人传唱不绝。

此等数女,虽然不曾在庙堂做官,不曾纵横疆场,但巾帼风采不让须眉,足令吴三桂,钱谦益,朱国弼,龚鼎孳那样的当时豪杰惭愧无地。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4、清末民初,又是青楼才女辈出的一个时代。

赛金花又名赵彩云,幼年被卖到花船上为妓,后被清朝状元,外交家洪钧看中,纳为妾室,并追随洪钧游历欧洲各国,结识各国上层,并学会了几个国家的语言。洪钧死后,赵彩云流落上海,重操旧业,改名赛金花。因其曾为状元夫人,又曾是公使夫人,故被称为”花榜状元“。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行,黎明百姓涂炭。在这种情况下,赛金花孤身进京,阻止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北京百姓深受其恩,称她为“议和人臣赛二爷”。

小凤仙出身贫贱,却在危难时刻保护蔡锷,成就护国运动,改变历史。

可惜的是,蔡锷将军在护国运动不久后便英年早逝,享年只有34岁。小凤仙身披黑纱,以蔡锷将军遗孀的名义参加了蔡锷的公祭。此后,小凤仙再落风尘,二次改嫁,在50岁时与锅炉工李振海结婚。解放后,在梅兰芳先生的关照下,小凤仙被安排在辽宁省直幼儿园里工作,次年得了老年痴呆症,1954年病故。

青楼里出来的巾帼女杰,个个有情有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