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1、

說起青樓,人們的第一印象,不外是水性楊花的風塵女子,奸詐貪婪的老鴇,諂媚虛偽的龜公,色迷迷的客人,乃天下第一骯髒之地,敗壞了社會風氣,是中國文化中十足的負能量,是糟粕。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問題是這麼敗壞社會風氣的玩意,為什麼古今中外都難以禁絕,甚至長期光明正大地經營?到底是青樓的存在敗壞了社會風氣,還是社會風氣敗壞產生了青樓?

痴情如杜十娘,貞烈如王翠翹,仍然難改世人對這個行業強烈的鄙夷。

即使是剛從青樓中提起褲子走出來的常客,也用“婊子無情”這樣漢語中最惡毒的詞語,來評價他的露水之妻。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其實這事一點也不難理解。青樓女子也是人,富貴人家的女子是斷然不會到青樓賣笑賣藝賣身的,青樓女子,要麼是出身貧寒,要麼就是家道中落。她們賣笑賣藝賣身,或是被迫的,或為了生存,並非出於他們的本願。對於那些用金錢換取肉體一時歡愉的人,青樓女為什麼要對你有情呢?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對於真正走近青樓女子心思的男人,青樓女子也是有情有義的。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宋朝大詞人柳永沒有成家,又一貧如洗,唯一的遺產就是流傳甚廣的“柳詞”,其溫婉悲涼的曲調,深受青樓女子們喜歡。柳永死後,沒有親人能為他料理後事。一群東京城的名妓們拿出自己的錢,集資為柳永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葬禮,全城的青樓女子都給柳永披麻戴孝,一位叫謝玉英的青樓女子,還以妻子的名義,為柳永帶重孝主持葬禮,史稱“群妓合金葬柳七”,傳為一時佳話。

無獨有偶,民國四大公子之一的袁克文死後,也有上千名青樓女子和尼姑前去送葬,原因並不是因為袁克文是袁世凱的公子,而是這位袁公子對青樓女子們付出了真情。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2、

我記得第一位娶青樓女子為妻的人,是梟雄曹操。

曹操的第二任妻子卞氏,世代操卑賤職業,以在青樓唱歌跳舞為生。曹操不僅不嫌棄卞氏的出身,還在原配夫人丁氏被廢后,立卞氏為妻子。卞氏為曹操生下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四個兒子,在曹操死後,卞氏母以子貴,被兒子魏文帝曹丕封為武宣皇太后。曹丕死後,卞氏又被孫子曹睿尊為太皇太后。公元前230年,卞氏去世,與魏武帝曹操合葬。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曹操曾經稱讚卞氏“怒不變容,喜不變節”,後人也稱頌這位卞太后“性節儉,不尚華麗,有母儀德行。”

南宋名將韓世忠,也娶了一位風塵女子為妻,妻名梁紅玉

梁紅玉祖上都是武將,在北宋末年討伐方臘的戰鬥中失利,家庭遭遇毀滅性打擊,梁紅玉本人被髮配給披甲人做軍妓,命運相當悽慘。平定方臘的不是宋江和武松,而是韓世忠。韓世忠在平定方臘的慶功晚會上結識梁紅玉,而後將梁紅玉納為妾室,又在正妻死後將梁紅玉扶正。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在南宋初年的抗金之戰中,梁紅玉與丈夫一起帶甲出征,沙場喋血,特別是在黃天蕩之戰中,梁紅玉擂鼓助威,全軍男人深受鼓舞,一舉大敗金軍。自此梁紅玉與丈夫一起,留芳千古。宋高宗贊梁紅玉“智略之優,無愧前史。”

梁紅玉在1135年死於抗金前線,並在1151年與丈夫韓世忠合葬於蘇州靈巖山下。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3、

1644年,明朝滅亡。國破家亡之際,許多青樓女子的表現,令許多男人汗顏,最著名的就是“秦淮八豔”。

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個個都是多情重義的奇女子,在他們沒有找到紅顏知己之前,雖然都有一個卑賤的出身,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自從心有所屬,即對對方矢志不渝,即使與對方政見不合,也能不離不棄。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其中,

柳如是,顧橫波嫁給了高官錢謙益和龔鼎孳,這兩個男人身為明朝臣子,卻投靠清朝,大節有虧,但對待柳如是和顧橫波,卻是寵愛有加一輩子。柳如是和顧橫波兩個青樓女子,比丈夫表現出更崇高的愛國氣節,都曾拉著丈夫一起,要為明朝殉國,結果倒是受明朝皇恩的丈夫們,關鍵時刻軟了。柳如是和顧橫波的風采,令當時無數英雄折腰,直到幾百年後,大國學家陳寅恪都對柳如是追慕不已。

陳圓圓跟了吳三桂,雖然中間曾被李自成部將侮辱,但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照樣寵幸陳圓圓,一直把陳圓圓帶到了雲南。可惜陳圓圓雖然有情,晚年卻被吳三桂冷落,晚年獨守青燈了殘生。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董小宛跟了大名士冒闢疆,雖然窮苦一生,但二人白頭到老,也是一段佳話。

馬湘蘭、卞玉京雖各自有紅顏知己,無奈有緣無分,不能修成正果。

寇白門所託非人,朱國弼在大節上是個漢奸,感情生活則完全是個渣男,辜負了寇白門一片深情。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李香君遭遇最坎坷,與侯方域的感情百轉千回,留下一段千古名曲《桃花扇》,至今被人傳唱不絕。

此等數女,雖然不曾在廟堂做官,不曾縱橫疆場,但巾幗風采不讓鬚眉,足令吳三桂,錢謙益,朱國弼,龔鼎孳那樣的當時豪傑慚愧無地。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4、清末民初,又是青樓才女輩出的一個時代。

賽金花又名趙彩雲,幼年被賣到花船上為妓,後被清朝狀元,外交家洪鈞看中,納為妾室,並追隨洪鈞遊歷歐洲各國,結識各國上層,並學會了幾個國家的語言。洪鈞死後,趙彩雲流落上海,重操舊業,改名賽金花。因其曾為狀元夫人,又曾是公使夫人,故被稱為”花榜狀元“。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西行,黎明百姓塗炭。在這種情況下,賽金花孤身進京,阻止瓦德西不要濫殺無辜,北京百姓深受其恩,稱她為“議和人臣賽二爺”。

小鳳仙出身貧賤,卻在危難時刻保護蔡鍔,成就護國運動,改變歷史。

可惜的是,蔡鍔將軍在護國運動不久後便英年早逝,享年只有34歲。小鳳仙身披黑紗,以蔡鍔將軍遺孀的名義參加了蔡鍔的公祭。此後,小鳳仙再落風塵,二次改嫁,在50歲時與鍋爐工李振海結婚。解放後,在梅蘭芳先生的關照下,小鳳仙被安排在遼寧省直幼兒園裡工作,次年得了老年痴呆症,1954年病故。

青樓裡出來的巾幗女傑,個個有情有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