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現在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改變目前的這種局面?

醫患關係緊張其實就是眾多社會問題之一,與教育、養老等等方面問題是一樣的,

是社會發展轉型時期社會矛盾的一方面,必須面對,只不過被一些不良媒體炒作,將問題放大了,不管是醫務人員,還是普通患者,都應該以平常心來對待,憑良知把把自己做手頭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現在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改變目前的這種局面?

作為醫務人員,個人覺得和患者並沒有矛盾,相反我們是同一個戰壕的隊友,我們可以共同努力將病痛消滅。

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其實就是社會轉型時期的一種信任危機,這種危機其實在其他行業也存在,比如食品安全等。

醫患信任危機的代價-----生命、時間

今天醫患關係的惡劣並非其中任何一方主觀故意為之,而是社會矛盾的一方面。因為信任危機已貫穿社會關係的方方面面。

對於醫者:信任危機引發的醫患關係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對醫生的不尊重,嚴重的上升為傷醫甚至殺醫等刑事案件,近年來屢見不鮮,令人痛心。任何一個醫生都不會主觀故意的治療失誤、傷害患者。另外醫方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與患方溝通病情,而導致真正花在患者身上的時間減少。

現在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改變目前的這種局面?

對於患者:

大概是七八年前,急診搶救室就診一名50歲左右的肥胖、胸痛患者,我們心血管科會診該病人,結合病史及相關症狀,“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 診斷基本明確,因為患者就診得及時,發病一個小時不到,手術時間窗非常合適,需要行急診PC術(一種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手術,當時我們醫院已經成熟開展)。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但患者好說歹說就是不認可。最後死於急性左心衰 。

這裡同大家普及一下,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治療方式是在發病後儘早開通血管,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一點都不為過。

因此,醫患關係緊張,互不信任,最後是兩敗俱傷。

那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呢?

1.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讓醫者和患者均處於法律的保護之下,想想,連最起碼的生命安全都無法保障,還能放開手腳為患者服務;

2.政府應該投入更多的費用於醫療保障建設,報銷比例多了,患者經濟負擔減輕了,相應矛盾也會下降;

3.培養更多的醫務人員,以滿足更多的醫療需求,超負荷的勞動會降低醫務人員的服務質量,也是矛盾發生的原因之一;

4.醫務人員也要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提高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醫者仁心,做為一名好醫生,先必須是一個好人。

現在醫患關係緊張的根源是什麼?如何改變目前的這種局面?

5.患方也要有包容之心,醫生跟普通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慾,也會犯錯誤,要相互理解;

6.相關媒體也要多報道正能量的,不能過分炒作一下小概率、特殊情況的事情,來誤導大眾。

總之,作為一線臨床醫生,我要告訴你,醫患關係真的沒有媒體報道的那樣緊張,我和我的患者、患者家屬,就像朋友和親人一樣。我有時候也會開錯單,讓病人多跑了一趟,笑笑,道個歉,也沒有被病人罵過;我也盡我所能通過微信或其他方式幫病人看一下化驗單,減少他們在跑趟醫院、再掛個號。這就是和諧,也是未來醫患關係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