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重慶政區重複地名研究

摘要:從政區角度來看,重複地名有兩種情況,一是同級地名重複,二是跨級地名重複。從語言文字角度來看,重複地名有三種不同的體現形式。重慶市政區名稱的重名現象比較普遍,重複地名179個,佔了政區地名總量的17%。重複地名應當認真研究,周全考慮,積極處理。

關鍵詞:重慶;重複地名;政區名稱;地名標準化

一、重複地名及其類型

政區角度來看,重複地名有兩種情況,一是同級地名重複,二是跨級地名重複。前者指處於同一個行政區劃級別的地名重複現象;後者指處於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劃地名重複的現象。

同級地名重複又有兩種情況,一是專名與政區通名完全相同,二是專名相同政區通名不同。前者如重慶市內有4個鎮的名稱都叫興隆,這4個“興隆鎮”分屬渝北區、奉節縣、南川區、酉陽縣等4個區縣;又如五代周始置之通州(今江蘇省南通市)與金代始置之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區)。後者例如,重慶市轄境內的九龍鄉(雲陽縣)與九龍鎮(九龍坡區),龍溪鄉(彭水縣)與龍溪鎮(巫山縣)、龍溪街道(渝北區)等。人們日常交往中,往往省掉政區通名,直接稱呼專名。略去了鄉、鎮、街道等政區通名後,專名部分就沒有區別了。上述雲陽縣的“九龍”與九龍坡區的“九龍”難以區分,彭水縣、巫山縣、渝北區三地的“龍溪”也難辨別。

跨級地名重複是指屬於不同政區級別的專名部分完全相同,例如沙坪壩區與所轄沙坪壩街道,區名與街道名都稱沙坪壩,名稱重複;又如中國有吉林省和吉林市(地級市),省名與下轄市的名稱重複。

用字與讀音角度來看,重複地名可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指地名用字完全相同,二是指漢字書寫不同,地名讀音相同。前者例如建縣於1949年的山東省梁山縣與建縣於西魏元欽二年(553年)的梁山縣(時屬四川省,今重慶市梁平縣)。重慶市轄境內的三匯鎮、太安鎮、官渡鎮、鳳凰鎮、龍河鎮、雙江鎮等各有2個,分屬不同的區縣。後者例如重慶市的盤龍鎮(榮昌縣)與蟠龍鎮(梁平縣),讀音均為pánlónɡzhèn;清宣統二年(1900年)所置南平鎮(今屬南川區)與南坪鎮(南岸區),讀音均為nánpínɡzhèn。民國年間陝西省境內的同官、潼關二縣,讀音均為tónɡɡuān。除此兩種情況之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地名讀音相同,書寫形式不同,但意義完全一樣,實際上是用了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也就是異體字。例如重慶市轄境內有跳磴鎮(大渡口區)和跳蹬鄉(開縣),一個寫作“磴”,一個寫作“蹬”。磴與蹬在重慶地名中是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是異體字。

重複地名,有三種不同的體現形式。第一種,三同地名,即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幾個地名,其專名部分的讀音與書寫形式完全相同,政區通名完全一樣的地名。如江津區的“白沙鎮”與南川區的“白沙鎮”,這兩個“白沙鎮”不僅其專名部分“白沙”的讀音與書寫出來的漢字完全相同,而且通名部分都是“鎮”。第二種,兩同地名,即位於不同地理位置的幾個地名,其專名部分的讀音與書寫形式完全相同,政區通名不同的地名。如雲陽縣的“青龍街道”、豐都縣的“青龍鄉”與奉節縣的“青龍鎮”,這三個地名中的專名部分的讀音都是qīnɡlónɡ,書寫出來的漢字都是“青龍”,但通名不同:“街道”、“鄉”、“鎮”。第三種,同音字地名,即讀音相同只是書寫出來的漢字不同的幾個地名。這又有兩種情況,一是政區通名相同,專名部分讀音相同,書寫的漢字不同,如合川區的“隆興鎮”與巫山縣的“龍興鎮”,政區通名相同,都是“鎮”,專名部分讀音相同,都是lónɡxīnɡ,專名部分的書寫漢字不同,一作“隆興”,一作“龍興”。二是

政區通名不同,專名部分讀音相同,書寫的漢字不同,如豐都縣的“三合鎮”與石柱縣的“三河鄉”,政區通名分別是“鄉”和“鎮”,專名部分的讀音相同,都是sānhé,但書寫的漢字不同,分別寫作“三合”、“三河”。

為了敘述的方便,我們把三同地名和兩同地名統稱為重名地名,把同音字地名簡稱為同音地名。重名地名和同音地名,都稱為重複地名。重複地名的類型與形、音關係如下表:

重庆政区重复地名研究

重名地名類型分類圖

重複地名應當更改,對於重名地名與同音地名,可以有所區別。更改重複地名的對象,主要應針對政區地名中用字完全重複者,重名地名是更改的重點。同級地名用字完全重複的地名,不符合“同級同名排斥”原則,從長遠來看,必須進行有效處理。讀音相同,只是書寫形式不同的同級地名,原則上也應該更改,避免重複。因為我們的地名標誌牌一般都是中英文書寫,以便於識讀特別是不識漢字的外國人識讀,英文譯名是直接用漢語拼音的。雖然漢字不同,而讀音相同的同級地名用拼音標示的時候就完全相同,這類同音地名也不少。

二、重慶市的重複地名概況

重慶市的鄉、鎮、街道名稱的重名現象比較普遍,重複地名179個,佔了地名總量的 17%,這個比例相當高。這不僅給人們的社會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甚至嚴重妨礙了人們的信息交流,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中國歷史上,同級地名用字重複的現象曾是常見現象,由於給社會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所以,歷代政權都花功夫對重複地名進行清理和更改。秦漢以降,對重複地名的處理已經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處理同級地名用字不能相重的現象,有的學者稱之為“

同級同名排斥”原則。這條原則為後代所沿用,成為地名標準化的手段之一。1950年代,新中國成立後,對同名的縣市進行清理,更改了重名縣市名稱,得到了社會與民眾的認可和歡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歷史上處理重複地名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鑑。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信息交流日漸頻繁的今天,我們完全應該對重名地名進行有效的清理、調整和更改。這種清理和調改必須建立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之上,慎重處理,切不可盲目地為改而改,不可僅靠一紙命令或一份公文,像運動似的粗暴處理,以免留下新的缺憾。

地名命名和更名應本著“符合習慣,照顧歷史,體現規劃,好找好記”的原則。對那些需要更改和調整的地名,應本著改偏僻地區不改交通要道的原則;改影響面小的不改影響面大的原則;改小的地名不改大的地名的原則進行調整。同時,要照顧歷史,改歷史短的不改歷史長的原則。所謂歷史長短,應指行政區域名稱命名的歷史。歷史上的地名重名,曾給社會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例如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發往濰州(今山東濰坊市)的斷獄文書,因“濰”、“維”二字音同形近,被誤投到維州(今四川理縣東北)。又如上述所言的兩個“通州”,在元、明、清六百多年的歷史上長期並存,明弘治元年(1488 年)一位漂泊來華的朝鮮人問道:“

我所經處,浙江有通州,北京亦有通州,徐州府有清河縣,廣平府亦有清河縣,一海內州縣有同名者,何耶?”古代的外國人對中國的重複地名難以理解。21世紀,世界已經變成地球村了,國際交往遠非古代所能比,太多的重複地名恐怕要讓更多的外國人和國人同嘆“何耶”!

重庆政区重复地名研究

從南通州(今江蘇南通市)到北通州(今北京通州區)

截至2009年10月,重慶市轄19個區、21個縣(其中4個自治縣),156個街道、574個鎮、278個鄉(包括14個民族鄉),合計1008個鄉、鎮、街道。經過我們的統計,重慶市的重複地名太多。轄境內1008個鄉、鎮、街道地名中,就有167個同級政區的名稱相同。另有6組12個多級政區的名稱相同,其中有3組6個同名政區有直接隸屬關係。同級重複地名達167個,超過了鄉鎮級政區地名總量的16.5%,重名率不可謂不高。其中,二地同名的有60組120個重複地名;三地同名的有13組39個重複地名;四地同名的2組8個地名。

重慶市轄區內有4個“興隆鎮”,分屬渝北、奉節、南川、酉陽4個區縣。有2個“中和鎮”與1個“中和鄉”,分屬開縣、秀山、銅梁3個縣。有3個“三合鎮”,分屬開縣、璧山、豐都3個縣。有3個“雙龍鎮”,分屬長壽區、巫山縣、雲陽縣。甚至同一個轄區內還有同名的,如沙坪壩區有“歌樂山鎮”和“歌樂山街道”,有“井口鎮”、“井口街道”。實際上造成沙坪壩有2個“歌樂山”,有2個“井口”。因為人們稱說時,通常都省掉“街道”、“鄉”、“鎮”等行政區級名稱而直接稱說專名部分。還有上下級行政區劃單位同名的,如“沙坪壩區”與所轄“沙坪壩街道”同名、“雲陽縣”與所轄“雲陽鎮”同名、“萬盛區”與所轄“萬盛街道”同名。

三、重慶市的重複地名統計與分析

同級地名重名者67組148個重複地名。

四地同名者2組8個重複地名。

  • 專名與政區通名完全相同的1組:興隆鎮:渝北區、南川區、奉節縣、酉陽縣(冒號前是重複的鄉鎮街道名稱,冒號後是該鄉鎮街道所隸屬的上級行政區縣名。下同。)

  • 專名相同政區通名不同者1組:雙龍鄉(彭水縣)—雙龍鎮(長壽區)—雙龍鎮(巫山縣)—雙龍鎮(雲陽縣)

三地同名者13組39個重複地名:

  • 專名與政區通名完全相同的1組:雙龍鎮:長壽區、巫山縣、雲陽縣。

  • 2005年開縣撤銷了三合鎮。此前,重慶有3個三合鎮,分屬開縣、豐都縣、璧山縣。

  • 專名相同政區通名不同者:

大溪鎮(酉陽縣)—大溪鄉(巫山縣)—大溪鄉(秀山縣)

龍潭鄉(石柱縣)—龍潭鎮(涪陵區)—龍潭鎮(酉陽縣)

龍溪街道(渝北區)—龍溪鄉(彭水縣)—龍溪鎮(巫山縣)

盤龍鎮(榮昌縣)—盤龍鎮(雲陽縣)—蟠龍鎮(梁平縣)

平安鄉(奉節縣)—平安鄉(彭水縣)—平安鎮(雲陽縣)

青龍街道(雲陽縣)—青龍鄉(豐都縣)—青龍鎮(奉節縣)

銅鼓鄉(酉陽縣)—銅鼓鎮(榮昌縣)—銅鼓鎮(巫山縣)

走馬鄉(彭水縣)—走馬鎮(九龍坡區)—走馬鎮(萬州區)

新盛鎮(梁平縣)—新盛鎮(綦江縣)—新勝鎮(潼南縣)

南坪街道(南岸區)—南坪鎮(南岸區)—南平鎮(南川區)

後坪鄉(酉陽縣)—後坪鄉(武隆)—厚坪鄉(城口縣)

三合鎮(璧山縣)—三合鎮(豐都縣)—三河鄉(石柱縣)

雙河街道(萬州區)—雙河鄉(城口縣)—雙河鄉(武隆縣)

二地同名者65組130個重複地名。

  • 專名與政區通名完全相同的29組58個重複地名,如:

    重複地名所屬區縣

白沙鎮:江津區、南川區

白羊鎮:銅梁縣、萬州區

大觀鎮:梁平縣、南川區

東城街道:南川區、銅梁縣

東溪鎮:綦江縣、忠縣

鳳凰鎮:沙坪壩區、巫溪縣

福祿鎮:璧山縣、梁平縣

復興鎮:北碚區、忠縣

高峰鎮:墊江縣、萬州區

古路鎮:巫溪縣、渝北區

官渡鎮:合川區、巫山縣

回龍鎮:大足縣、梁平縣

江口鎮:武隆縣、雲陽縣

金山鎮:大足縣、南川區

臨江鎮:開縣、永川區

龍河鎮:長壽區、豐都縣

龍沙鎮:石柱縣、萬州區

馬武鎮:涪陵區、石柱縣

南城街道:南川區、銅梁縣

三合鎮:璧山縣、豐都縣

三匯鎮:合川區、忠縣

雙路鎮:豐都縣、雙橋區

太安鎮:潼南縣、萬州區

太平鎮:墊江縣、銅梁縣

溪口鄉:萬州區、秀山縣

新民鎮:墊江縣、奉節縣

義和鎮:涪陵區、開縣

永安鎮:墊江縣、奉節縣

中和鎮:開縣、秀山縣

  • 除了以上30組60個重複地名外,在前述專名相同政區通名不同的三地同名地名中,其中二地專名與政區通名完全重複的還有11組22個地名:

大溪鄉(巫山縣)—大溪鄉(秀山縣)

後坪鄉(酉陽縣)—後坪鄉(武隆縣)

龍潭鎮(涪陵區)—龍潭鎮(酉陽縣)

南坪鎮(南岸區)—南平鎮(南川區)

盤龍鎮(榮昌縣)—盤龍鎮(雲陽縣)

平安鄉(奉節縣)—平安鄉(彭水縣)

三合鎮(璧山縣)—三合鎮(豐都縣)

雙河鄉(城口縣)—雙河鄉(武隆縣)

銅鼓鎮(榮昌縣)—銅鼓鎮(巫山縣)

新盛鎮(梁平縣)—新盛鎮(綦江縣)

走馬鎮(九龍坡區)—走馬鎮(萬州區)

  • 專名相同政區通名不同者31組62個重複地名,如:

白石鄉(黔江區)—白石鎮(忠縣)

白土鄉(黔江區)—白土鎮(萬州區)

板橋鄉(酉陽縣)—板橋鎮(永川區)

長灘鄉(彭水縣)—長灘鎮(萬州區)

城東街道(黔江區)—城東鄉(梁平縣)

茨竹鄉(萬州區)—茨竹鎮(渝北區)

大石鄉(墊江縣)—大石鎮(合川區)

歌樂山街道(沙坪壩區)—歌樂山鎮(沙坪壩區)

關壩鎮(萬盛區)—官壩鎮(忠縣)

接龍鄉(武隆縣)—接龍鎮(巴南區)

井口街道(沙坪壩區)—井口鎮(沙坪壩區)

龍橋街道(涪陵區)—龍橋鄉(奉節縣)

龍勝鄉(梁平縣)—隆盛鎮(渝北區)

隆興鎮(合川區)—隆興鎮(合川區)

普子鄉(萬州區)—普子鎮(彭水縣)

人和街道(渝北區)—人和鎮(雲陽縣)

三溪鄉(巫山縣)—三溪鎮(墊江縣)

沙河街道(萬州區)—沙河鄉(墊江縣)

石家鄉(石柱縣)—石家鎮(黔江區)

石門鄉(雲陽縣)—石門鎮(江津區)

雙桂鎮(忠縣)—雙桂街道(梁平縣)

雙河口街道(萬州區)—雙河口鎮(巴南區)

雙江街道(雲陽縣)—雙江鎮(潼南縣)

水口鄉(雲陽縣)—水口鎮(銅梁縣)

太和鄉(奉節縣)—太和鎮(合川區)

文峰鎮(巫溪縣)—文峰街道(開縣)

新田鄉(彭水縣)—新田鎮(萬州區)

魚泉鄉(南川區)—魚泉鎮(雲陽縣)

悅來街道(渝北區)—悅崍鎮(石柱縣)

趙家鄉(武隆縣)—趙家鎮(開縣)

中梁鄉(巫溪縣)—中梁鎮(沙坪壩區)

跨級地名同名者6組12個重複地名。

  • 屬同一行政區縣內的具有隸屬關係的上下級政區,同名者3組6個重複地名:

沙坪壩區-沙坪壩街道

萬盛區-萬盛街道

雲陽縣-雲陽鎮

  • 分屬不同行政區縣內的無隸屬關係的跨級政區,同名者3組6個重複地名:

巫山縣-巫山鄉(開縣)

璧山縣-碧山鎮(梁平縣)

江北區-江北街道(涪陵區)

讀音相同,書寫漢字不同的同級地名9組23個重複地名:

盤龍鎮(榮昌縣)—盤龍鎮(雲陽縣)—蟠龍鎮(梁平縣)

新盛鎮(梁平縣)—新盛鎮(綦江縣)—新勝鎮(潼南縣)

南坪街道(南岸區)—南坪鎮(南岸區)—南平鎮(南川區)

後坪鄉(酉陽縣)—後坪鄉(武隆縣)—厚坪鄉(城口縣)

三合鎮(璧山縣)—三合鎮(豐都縣)—三河鄉(石柱縣)

悅來街道(渝北區)—悅崍鎮(石柱縣)

龍勝鄉(梁平縣)—隆盛鎮(渝北區)

隆興鎮(合川區)—龍興鎮(巫山縣)

關壩鎮(萬盛區)—官壩鎮(忠縣)

由上述可知,重慶的重複地名實在不少,給我們的生活與交流帶來許多不便,使地名的公共服務作用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發揮。規範地名管理,充分有效地發揮地名的公共服務作用,我們應該好好研究,妥善處理這些重複地名,以便地名能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方便人們的生活與交流。

四、重複地名的解決途徑

妥善處理重複地名,是地名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地名管理實現國際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名命名與地名標準化不僅應

嚴格杜絕三同地名(專名、政區通名的讀音與書寫完全相同),而且最好消滅兩同地名(專名的讀音與書寫完全相同,政區通名不同),還要儘量避免同音字地名(音同字不同的地名)。

重複地名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它給社會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可小視。因地名重複,從而導致打出租走錯地方,物流與送貨公司送錯地址,甚至消防與急救車輛跑錯方向的事情,在好多地方都發生過,以至於釀成嚴重後果的,都不乏其例。對重複地名進行有效處理,是地名標準化與規範化的重要內容。

在地名標準化與規範化過程中,對重名地名與同音地名,不妨採取不同的方式與手段,按階段分步驟進行處理。重名地名必須儘快處理,妥善解決。地處同一行政區域內的同級重名地名,必須堅決更改,不得重複。地處同一行政區域內有隸屬關係的重名地名,最好能夠更改,避免重名。儘管在實際生活中,有隸屬關係的重名地名的負面影響不是很大,但畢竟聽起來很彆扭。假如渝中區叫重慶區,向人介紹說我家住在重慶市的重慶區,你說彆扭不彆扭?對於沒有隸屬關係的多級重名地名,可以適當寬容一些。對於

同音地名,如果是在同一個行政區域,必須更改,因為口頭交際時無法區分,雖然“寫”和“看”時不相同,但“聽”時是相同的,而且用拼音書寫時也是相同的;如果處在不同的行政區域,可適當寬容一些。

重庆政区重复地名研究

重慶渝中區的朝天門碼頭(地處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

2000年以來,全國鄉鎮一級行政區劃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在上世紀撤區並鄉建鎮的基礎上,進一步撤併了一些鄉鎮,鄉鎮總數量減少了。

特別是重慶市被列為“國家城鄉統籌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以來,各區縣對所轄鄉、鎮、街道的區劃調整力度空前,合併了不少鄉鎮街道,鄉鎮級行政區劃總量大幅度減少。同時,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不少鄉改為鎮,鄉鎮改為街道,這個過程直到今天仍在繼續。這個時期,是處理重複地名的最好時機,合併鄉鎮取新名稱或是鄉改鎮、鎮改街道時,順勢考慮重名問題,從而避開選用重複地名,既省時又省力。但遺憾的是,我們沒能這樣做,所以今天仍有大量的重複名稱,甚至撤併鄉鎮級區劃和更名過程中,還產生了新的重複地名。這是與地名標準化建設相違背的,將來更改重複地名,難度更大,況且也不那麼經濟省力了。既要耗費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經過政區調整,鄉鎮撤併,一些鄉鎮名稱消失了,客觀上也減少了重複地名。比如,2005年8月以前,重慶市轄境內有3個“三合鎮”,分屬璧山縣、豐都縣、開縣。2005年8月,開縣的三合鎮被撤銷了,重複地名減少了1個。撤併後,原本3個重複的“三合鎮”減少為2個。重慶市轄區原本有3個“文峰鄉”,分屬永川區、巫溪縣和開縣。後來,永川區撤銷了文峰鄉,同時,巫溪縣的文峰鄉改為了“文峰鎮”,開縣的文峰鄉改為了“文峰街道”。撤改後,三地同名變成了二地重名。如果在鄉改鎮、鄉鎮改街道的時候,統籌兼顧,順勢更改重複地名,是非常省心省力的一件事。可是,我們當時並沒有那樣處理。可以說,現在已經錯失了更改重複地名的最佳時期。之所以一再錯過好時機,原因只有一個,重複地名沒能引起相關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重視,或者說,重複地名的整理還沒有進入到他們的視線之內。但願本研究能起到一點作用,讓重複地名的整理與更改儘早進入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的視野之內,並儘快妥善處理。以使地名標準化工作能得到真正落實,以使地名管理工作儘快跟上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使我們的地名管理儘早實現國際標準化。

近十來年,我們在更改政區名稱的時候,不僅沒有考慮更改重複地名,而且沒有做到不再產生新的重複地名,這一點非常遺憾。比如酉陽縣原本有個“後坪壩鄉”,設置時間較早,後經多次更名。1935年置“後坪”鄉,1958年改建“後坪”公社,1980年更名“後坪壩”公社,1983年置“後坪壩”鄉。2006年,後坪壩鄉與後興鄉合併組建新的鄉,定名“後坪”鄉。這樣一改,從1980年以來的“後坪壩”鄉(公社)消失了,重新啟用了1935年時的名稱“後坪”鄉。雖照顧了歷史,卻忽略了現實併產生了新的重複地名:一是“後坪壩鄉”已稱說了將近30年;二是“後坪壩鄉”政府駐地名叫“後坪壩”;三是更名“後坪鄉”以後,產生了新的重複地名,與武隆縣的“後坪鄉”名稱重複。這真是“剪不斷,理還亂”。可以說,這樣的撤併更名是失敗的,由於在撤併更名時沒有統籌兼顧,反而增加了新的不便和麻煩。這是在地名標準化過程中出現的極不和諧的逆向操作。

其實,更改重複地名並不十分困難,就現有地名來看,有的地名,區別不是很大,增減一字也就不難辨別了。例如:

麻柳沱鎮(渝北區)-麻柳嘴鎮(巴南區)-麻柳鄉(開縣)

清溪鎮(涪陵區)-清溪場鎮(秀山縣)

太平鎮(墊江縣)-太平場鎮(南川區)-太平壩鄉(豐都縣)

以上這些地名,為我們更改重複地名提供了可借鑑的命名方式。

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重慶市的鄉鎮級地名中,同級的三同地名太多。經過我們的統計,讀音和書寫形式完全相同、專名與政區通名完全相同的同級地名共有40組,83個重複地名。其中,2個地名同名38組,76個重複地名;3個地名同名1組,3個重複地名;4個地名同名

1組,4個重複地名。重慶市鄉鎮街道同級地名1008個,這83個完全重複的同級地名佔重慶市鄉鎮級重複地名總量的51%。在地名標準化過程中,三同地名是首先應 該得到清理的,必須更改名稱,避免重複。比如:白沙鎮(江津區、南川區)、雙龍鎮(長壽區、巫山縣、雲陽縣)、興隆鎮(奉節縣、南川區、酉陽縣、渝北區)。

如果我們不考慮政區通名,僅就專名部分而言,讀音和書寫形式完全相同的有74組159個重複地名。其中,屬於同一行政區域內的重複地名有6組12個,屬於不同行政區域的重複地名有68組147個。

重慶市的重複地名,不可謂不多矣。在現實生活中,給我們的生產、生活與交流帶來的麻煩與不便,是自不待言的。如此眾多的重複地名,值得我們進一步分析和總結,尋找切實可行而又經濟實惠的解決之道。對於歷史上消除重複地名的成功經驗,我們應該好好借鑑,對於過去在更名或命名過程中考慮不周,未能有效避免重複地名甚至因更名或命取新地名而導致的重複地名,我們應該深刻地反省,吸取教訓,堅決杜絕逆向操作。為真正實現地名標準化做出努力。

重庆政区重复地名研究

來源:《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0年,第6期

選稿:常宏宇

終校:李露萍

審定:伍晨嫣

重庆政区重复地名研究

●兩縣重名的“後遺症”

●美國新聞期刊對中國地名的翻譯策略

●二月二 龍抬頭——龍字地名郵戳欣賞

●從臺灣地名中的閩南方言文化要素看閩臺地緣關係

重庆政区重复地名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