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过年做什么?记得吃年夜饭,春节拜岁还有放鞭炮

过年做什么?记得吃年夜饭,春节拜岁还有放鞭炮

过年做什么?记得吃年夜饭,春节拜岁还有放鞭炮

与少女初相识 2020-01-21 22:26


过年,就是“备年”。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龙沫,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宰阉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晚闹一宿。在外的游子不论有多远、不论有多忙,都必须赶回孕育自己生命和让自己生命成长的家园。因为那里有父母长辈、兄弟姐妹、发小和曾经的青梅竹马;那里有熟悉的碧水蓝天、沟渠田土,童年的梦想;那里有熟悉的童话、长辈的故事,割舍不下的乡愁。


过年,就是人生路上的歇肩。虽然忙活了一大年,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收获与怅惘,一股脑儿带回家,尽管路途劳顿、身心疲惫,骨子里却快活,心灵上却满足;尽管回也匆匆、走也匆匆,留下遗憾和不舍,但依然满怀希望,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像加足了汽油的小车。

过年做什么?记得吃年夜饭,春节拜岁还有放鞭炮


过年,就是与“天物”过不去。城里人不断往乡下赠送那些经过加工后的农产品——烟酒、糖果、饮料;乡里人不断往城里奉送那些自酿、自种、自养,靠劳动辛辛苦苦得来的、没有公害、自己舍不得享用的食物——米酒、土鸡、土鸭、河鱼、土猪肉,还有茶油什么的。有人说,过年就是“给胃造病,给嘴找工作,给天空造雾霾,给消防队找麻烦,给造阴票的清库房,给卖炮的发工资,给猪鸭鸡羊寿终,给汽车耗油,给女人寻活,给卖烟酒的搞促销,给卖蔬菜的发压岁钱,给亲戚朋友添麻烦……”有些玩世不恭,也还说得有些在理。


过年,就是羹饭祭祖、坟头“封岁”。除夕那天,家家做羹饭,祭请亡故的列祖列宗,以示不忘先人之恩。子孙们来到逝去的长辈坟前,烧香化纸,鸣放鞭炮,给他们送“酒”、送“菜”和“钱”,告知他们家庭的变化和岁月的流逝,一年来丰歉和人丁的兴旺,并希望他们保佑子孙平安幸福,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过年做什么?记得吃年夜饭,春节拜岁还有放鞭炮


过年,就是吃年夜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老人上座,晚辈敬长辈的酒,晚辈给长辈夹菜,晚辈给长辈祝福,奏响餐桌上的锅碗瓢盆。然后晚辈们推杯换盏,品酒尝鲜,交流各自的生活经历,或打工、或工作、或流浪、或奔波,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暴殄天物,天南海北。放开肚量来喝酒,放声大胆来说话。


过年,就是春节拜岁。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舅娘。年轻的父母带着小孩、带上灿烂的笑容和美好的祝福,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姑婶等长辈拜年,祝他们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然后给亲朋戚友拜年,把一年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感染给大家。早早地搜肠刮肚,搜集清词丽句,制作精美的图片和文字,借助看不见的微波,在天空中漫舞,与蓝天、白云、花炮的倩影,构想热闹和喜悦的图景。


过年,就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祭祖先,行孝道,走亲戚,话家常,一代又一代,一辈传一辈。忘不了的衣胞地,割不断的血脉情。绵长的民俗,悠远的年节。


过年是什么,过年就是……

过年做什么?记得吃年夜饭,春节拜岁还有放鞭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