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東北氣候演化和社會變遷】

2019年,東北三省加上內蒙的糧食總產量超全國總量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糧倉。更難得的是東北和內蒙糧食商品率非常高,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是全國僅有的人均糧食產量上噸的地 區,"東北熟、天下足"已成共識。

其中黑龍江更是一騎絕塵,2019年總產量達到1500.6億斤,實現"十六連豐",連續 9年居全國首位,人均產糧2噸。成為中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昔日的"北大荒",歷經70年成為世人矚目的"北大倉",實現這個巨大的轉變,過去提到最多的是幾代人的艱苦努力和國家的巨資投入。這當然沒錯,但是農業是嚴重依賴氣候條件的產業,客觀的講,這個成就不僅靠人奮鬥,還要天助力。

本篇概述一下東北近100多年來的氣候演化,著重講講氣候對黑龍江農業的影響。

東北雖是中國開發最晚的地區,但是現代氣象數據的採集在全國是比較早的。

清末沙俄為了在東北修中東鐵路,1895年就在哈爾濱建設了東北第一座氣象臺,同年在哈爾濱松花江邊建立了水文站。這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科學意義的氣象水文觀測機構之一。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最初建於哈爾濱香坊的中東鐵路氣象臺

隨著鐵路的延伸,出現了更多的氣象水文站,積累了大量寶貴的氣候數據,為今天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保障。

從滿清在東北崛起到1689年《尼不楚條約》,滿人沒有明確的國界概念,明末清初東北氣候非常寒冷,原住民大都"從龍入關",事實上這時期東北北部基本上處於真空狀態。

《尼不楚條約》之後,清廷雖有了邊疆危機,設置了東北三將軍制。但"禁封政策"依然使東北地廣人稀,少量的農業生產只集中於遼寧南部和西部。直到清道光以後,才有了規模化的移民,東北進入了農耕開發期,本篇就從這裡說起。

明清兩代直到19世紀末中國一直很冷,處於竺可楨先生劃分的第四寒冷期中。雖然中間也有過幾次溫暖期,但都很短暫,氣溫回升也不多。

抄錄幾段有關清道光年間黑龍江氣候的文獻記載。

《吉林外傳》:"(1826年)松花江每歲十月堅冰,可行重車。。。,至清明後冰泮。"

注:現在黑龍江有近一半的地域,包括哈爾濱佳木斯,當時歸吉林管轄。

差不多同時期的《龍江紀略》:

城南(齊齊哈爾)有柳叢生,細不及指,高不及肩。杏亦然,無成樹者,土人老死,不知鮮果為何物。

那時松花江上游,公曆11月份江面就凍的可以走重車,這比現在的封凍時間要早大約1個月。清明節後才開始解凍,也比現在要晚10天左右。

更靠北的齊齊哈爾(當時黑龍江首府)氣候則更嚴酷,比較耐寒的杏樹都不能結果,這種異常寒冷氣候的持續時間超過了人的壽命週期。

一直到19世紀末,黑龍江的氣候才開始變暖,黑龍江《延壽縣誌》記載:

"光緒三年(1878年),穀雨前一日,雪深三尺;六年,寒露前七日,即飛雪,雪深一尺五寸;二十六年(1900年),天氣漸暖,然亦有清明前後下雪,至民國元年(1910年),交春分節後,未有降雪時也。"

其實早在道光之前,清廷就有了在黑龍江移民實邊的設想並付諸實施,但結果很尷尬。

嘉慶元年(1796 年)清政府曾批准呼蘭河對旗人允墾開放,戶部派京旗10戶,28人,由京城出發,途中每人每日補發白銀2錢,各地派官員護送。他們第二年抵達北團林子(黑龍江綏化)後,因冬天太冷,二人死亡,其餘逃回。

在19世紀之前,黑龍江松嫩平原只是蒙古王公的牧場,三江平原更是一片寒地沼澤,所以把那時的黑龍江叫北大荒名副其實。

黑龍江的農業開發和清廷鼓勵的東北移民放墾基本是同步的,1861 年(咸豐十一年),黑龍江將軍在呼蘭設旗丁屯田,這是黑龍江弛禁放荒之始。但此時黑龍江因寒冷並不適合耕種,只安置了少數京師的破產旗人,算是跟著打個醬油。

黑龍江真正大規模放墾,始於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齊齊哈爾副都統程德全奉命辦理荒務,他力主"旗民兼放"的政策,從此荒務勃然興起,成效顯著。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程德全

程德全為政東北多年,為黑龍江的近代開發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在"闖關東"的浪潮中,黑龍江大規模農耕開發要比低緯度的遼寧大約晚了50年,這既有人的因素,更是天時的原因。

19世紀末,有2件大事影響了東北,甚至是中國和亞洲的歷史走向。

一是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了"中俄密約",允許沙俄在東北修建中東鐵路,這條鐵路催生了日後一系列的歷史事件。

蔣廷黻曾這樣說過:

"光緒22年的《中俄密約》是李鴻章終身的大錯。以後的瓜分之禍:日俄戰爭、《二十一條約》、九一八,這些國難都是那個密約引出來的。"

二是氣候變暖,這是中國氣候的歷史轉折。從19世紀末,中國氣候總體走出元明清以來600年的寒冷期,進入了竺可楨氣候週期的第五溫暖期。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這是哈爾濱100年來,夏季氣溫距平滑動平均線,整個東北地區的氣溫趨勢與其基本一致。

除了1911--13年間出現冷害,溫暖溼潤一直澤被著東北大地。

適宜的氣候,加上晚清的開放政策,使得東北的農業開發走上了快速路。期間雖受到庚子之變、割讓土地的影響,但仍舊取得了很大成功。

以黑龍江為例,農田面積清道光年間大約200多萬畝,到了宣統三年(1910年)已墾地29380796畝,增加了10多倍。

光緒十三年(1887 年) 黑龍江轄內旗民共計 250,033 口;到了宣統三年(1910年)人口達到 1,858,792口, 增加了 6 倍。

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開發雖晚,但思想意識並不落後。1908年,時任黑龍江省巡撫程德全花巨資購進兩臺蒸汽動力的拖拉機,中國叫火犁,在現在北安的訥漠爾河墾區使用。這是中國最早的農業機械化。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東北的民國時期係指1911年至1931年,張作霖、張學良父子施政東北時期。這是東北農業又一個全面開拓發展的時期,毫無懸念也是一個老天幫忙的時期。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以三個城市為代表的東北年平均氣溫10年均值距平變化曲線。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雨水也比較合適

到1931年,東北的耕種面積增至1373.3萬公頃,其中增加最多的地區就是黑龍江。

農產品的總產量增至1845.7萬公噸,麵粉、高粱產量均佔全國的30%以上,哈爾濱成了中國的麵粉加工中心;柞蠶絲佔全國的80%;1930年東北大豆產量更是接近全球的70%。

與此同時,東北的人口也迅速增長,1911年東北人口為1835萬,1930年為2919萬人。

這一切除了得益於帝制的廢除、地方政府的治理、東北優質的黑土地、移民的大量移入、先進農業技術的應用及農產品的國際化商品化等諸多因素,不可否認的是氣候變暖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條件,對於黑龍江這樣的高緯度地區,氣候也許是決定性條件。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東北地廣人稀,舉目荒原的原始狀況得到了初步改變,同時也培育了東北的奉系軍閥集團。

奉系集團正是依靠東北大豆等產品的出口,聚集了鉅額資本,一度成為中國最有實力的軍閥集團。

如果沒有奉系和張氏父子,中國的近現代史會是另一個樣子。

解放後東北作為共和國長子,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使得它又承擔起“全家吃飯”的重任。從建國初期的十萬轉業軍人,到6,70年代的幾十萬知青,幾代人艱苦卓絕、奮鬥不止,才有了今天的北大倉。

在這個奮鬥歷程中,我們幸運的得到了天時的眷顧,這70年是600年來為數不多的最適合農業的時期。

以黑龍江為樣本,來觀察東北氣候的變化趨勢。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哈爾濱地區100年來的年均溫度變化

從上圖可以看出,黑龍江氣溫在20年代前經歷了快速的波動上升過程,1920—1982年間氣溫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波動期, 在1982年以後氣溫又表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氣溫進入了最溫暖時期,2000年之後持續顯著變暖。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哈爾濱降水趨勢

哈爾濱地區降水量總體上波動性比較大,大尺度上降水有減少的趨勢。

農業生產有個很重要的概念--積溫。萬物生長靠太陽,熱量對大田作物的生長是任何技術不能代替的。

俄羅斯遠東地域廣闊、土地肥沃,但除了烏蘇里江東岸,其它地區大農業很難開展,根本原因就是積溫太低,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差不多相當於100年前的黑龍江。

20世紀以來的氣候變暖,使黑龍江積溫上升。僅從70年代至今,對黑龍江農業生產至關重要的第一、二、三積溫帶,北移0.5個緯度,東擴3個經度,涵蓋了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使得中晚熟品種的種植面積擴大,產量大幅增加。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把黑龍江溫度和降水趨勢圖疊加,明顯看出在90年代之後,氣溫升高的趨勢快於降水增加的趨勢,這意味著蒸發量加大而降水減少,乾旱程度有加劇的趨勢。

北大荒變成北大倉,一靠人奮鬥,二靠天助力

溫度和降水趨勢

最近十年黑龍江在國家的支持下,每年都投入巨資加大水利工程建設,僅2016年水利投資就高達201.5億元,大農業的背後需要強大的國力。

黑龍江現今擁有黑土耕地2.39億畝,境內大江穿行,水利設施完備,無水旱大災之虞,夏季"雨熱同期"的氣候優勢有利於一熟製作物的生長;全省綜合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96.8%,大型農機裝備擁有量全國第一,農機利用率全國第一。除了這些硬件,背後還有不為人熟知的黑龍江農民和農墾人的堅韌付出,以及農業技術和農業金融的巨大支持,所有這一切才造就了今天的"北大倉"。

現代農業不比工業容易,天、地、人,一樣不能少。

結語:

在農耕社會,氣候即天時,天時即國運。幾千年來中國的歷史氣候變遷,儘管冷暖的變動幅度多數僅在 ±3℃以內,但卻對不同時期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

從黑龍江百年農業開發歷程中,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氣候的威力。

今天我們處在氣候宜人的時代,從大的方面說,這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有力保證。

但是居安思危,科學研究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氣候的鐘擺效應是一個客觀存在。如果有一天,一個不利於農業發展的氣候時代降臨,我們能應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