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從2019年各省GDP看知識經濟的崛起。

2019年由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各省的GDP。各省GDP數據的發佈情況,由各省自己決定發佈的時間。截止1月22隨著各省新聞發佈會的召開,各省的GDP已經相繼出爐。

從2019年各省GDP看知識經濟的崛起。

各省GDP的數字,現在出來以後給人感覺還是很沉重的。各省的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出現了非常大的差異。許多省份不得不大幅度的調整了2018年GDP的數據。以確保2019年的數據出爐後的實際增長速率在全國範圍上下浮動。

各省的GDP數字直接反映的一個關鍵動向:我們正在處在由工業社會向知識型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北京 上海 廣東獲得了較大的增長。主要是因為知識經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山東和東北經濟發展預定了一定的挑戰。主要是工業發展到了一個瓶頸。而相應的知識型企業又沒有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2019年主要的工業各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困難。特別是汽車和機械製造行業。但是2019年在於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密集通信行業。仍然獲得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僅以華為為例,一年的銷售收入就增加了1300個億。這個增量遠遠超過了很多省份的增量。可見知識型龍頭企業對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北上廣深等4個一線城市。因擁有巨大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和企業群。經濟能夠保持較好的增速。許多中部省份也承接了知識型工業的落地。鄭州武漢成都合肥杭州等5個城市也成為了中國新的知識產業聚集地。進而帶動了全省的快速發展。

進入了20年代。開啟了一個新的十年。各個省份和各個核心城市主要競爭的就是科技產業和科技產業集群。依靠房地產和重工業發展已經不適應未來的競爭。這也是國家在近期推出科創板的重要意義。

如何建立和打造適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和發展的環境。如何培育支持高新技術企業龍頭企業。如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形成的產業集群。推動整個社會向知識型社會轉型。企業如何推動自身的業務向知識型企業轉型。是我們未來20年最核心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