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每天更换微信头像,这是什么心理?

用户5349750041996


这个问题其实跟人的性格脱不了关系,从人格方面来判断,千年不换头像的人,我们跟他接触可以发掘他们一般比较沉默、内向、不主动,并且也比较专一,还有点小懒,头像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头像,更多的意义是放到网上的标志;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一天换几次头像的,那些人往往情绪起伏比较大,比较在乎外在形象,在乎别人的看法,因为自己的头像可是每天暴露在别人的目光下的,万一不帅,不靓,或者不能凸显自己独特的性格,那该是有多糟糕。

说道换头像,还有一种行为是换壁纸,总是觉得手机壁纸、电脑壁纸不是自己想要的,这类人一般不太清楚自己的目标或者说没什么梦想,比较茫然。

这里有个建议,把握当下,不要执着太多外在的,你有本事,有智慧,哪怕你的头像是个“无”字,人家也会知道你,联系你。


梦三更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经常换头像,我认为有两种可能:

1、受到挫折或打击

换头像的这段时间心理状态不太稳定,可能是经历了一些人或事,对其心理影响很大,想换一种身份或角度去面对。

2、情绪化

1⃣️.不成熟

这种人随心所欲,什么事都全凭自己的心情,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内心有一个长不大的小孩!说得不好听点,就是不成熟!

2⃣️.善变

这种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喜怒无常。有时脾气暴躁,有时又成笑面虎了!




星宇然


每天换头像,其实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心理。换什么样的头像,就表达着目前什么样的心理。

虽然微信头像呈现的信息比较单一,但它的确是识人的方式之一。因为我们传递给外界的任何一个信号都是对自己的一种说明,它代表着你想展示给他人的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自拍&自己的照片

一般而言,会用自己照片做头像的人都会有比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愿意表达自己,愿意交流沟通,渴望与他人产生联结。但同样是使用个人照片做头像,照片风格不同,想表达的东西也有所差别。使用自拍或者大头照的人,不介意放大展示自己的面部特征,要么是比较自恋(自恋是中性词),要么心态更为开放、没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

而用半身照、全身照、旅拍照等作为头像的人,相对自拍头像而言,性格更为温和、含蓄,没有那么自我中心,对自身形象的认识更为客观,但是也懂得扬长避短,更注意展现给他人正面的形象。还有一种比较特殊,虽然是用了自己照片做头像,但照片要么是背影,要么是用大墨镜、手遮挡脸部大部分信息,让人根本看不出这是明星还是路人。

他们的内心就比较复杂而矛盾了,一方面渴望别人认可,一方面又羞于展示自己的全貌,想保持神秘,同时他们大多伴有对自己的不够自信。这样的人接触起来要稍加留意,往往比较玻璃心,自尊水平又极高。

动物&宠物图片  

喜欢用萌宠做头像的一群人,极有可能宠物就是自家亲生的。他们大多不擅长社交或不喜社交,被动,孤僻的可能性大,内心有纯真的一面,渴望被表扬、赞美,交流姿态比较低,不易与人起冲突,但也很难与人快速熟络和亲近。用动物图片做头像基本是出于喜爱自己的宠物或动物,所以索性用爱宠照片做头像,一方面自己看着开心,另一方面也想展示给他人,渴望宠物得到别人的喜爱、认可。其实这是一种投射,更深层次的想法是希望自己被认为是可爱的、温顺的、调皮的、呆萌的,但自己也像动物一样弱势,需要被照顾、宠溺,也有不能完全与人类融入的孤独感。

卡通形象  

没长大、长不大或者不想长大,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偏宅,思维方式接近二次元,有奇怪的、大多数人不懂的梗和笑点,凭喜好结交朋友,熟人面前放肆,不熟的人面前很容易紧张、羞怯甚至退缩,缺乏耐心,三分钟热度。他们大多对自己的社会属性和职业属性缺少深度认同,也对自己应付生活的能力保持怀疑,不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但同时又为自己的卑怯和软弱而着迷。

表情包头像  

活泼、开朗、热情、好动、善于交流也追赶潮流,但是没什么长性,头像更新频率主要取决于新晋表情包的热度。幽默感足,个性鲜明,乐于彰显自我,喜好结交朋友,往往属于自来熟型,更新朋友圈频率较高,在各大群里跟谁都认识,参与话题讨论热烈且频繁,私聊里最擅长斗图及讲段子。如果你心情不好,我建议你点开一个以表情包做头像的姑娘小伙,没准儿开阔了心境,还能成就一段缘分。

明星&爱豆照

近年来,随着各种进口、国产老公的风靡,很多男孩女孩的微信头像变成了他们的爱豆。一般而言,选择爱豆&老公作为头像的女生,大多是梦幻型选手,现实感较弱,少女心重,有成瘾特质,爱美,爱打扮,有自己独特的小情趣。选择明星爱豆做头像的男生,还真没办法一刀切的分析,还要视明星类型而定。不过一般来说,他们性格会比较执着甚至固执,纯直男体质,有视作高于生命的兴趣爱好,且愿意全情投入,这个兴趣爱好也可能是自己的事业。如果恋爱的话,很可能会让女朋友感觉在守活寡。

合照

跟伴侣的、跟孩子的、跟父母的、跟闺蜜的、哥们的、宠物的…不论是跟谁的合照,只要头像中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生物,都可以归类为合照。这样的人大多缺乏安全感,独立性一般或者较差(不绝对),看重关系,依赖他人。他们很可能没有特别突出的个性或是特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比较平均,虽然平凡,但是他们也并不十分在意个人成就,他们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往往来源于跟他人的互动以及关系的建立。

物件

比如手串儿、美食、酒杯、毛绒玩具…等等,大多就是表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喜欢的生活方式,也有可能头像里的物件是份纪念品或者具有特殊含义,可能是示爱、炫富、怀念、祭奠等等,只是含蓄而隐晦。所以,这样的人个性比较低调,不张扬,不善言辞,内心善良却不够开放,习惯与人保持一定距离。

影视剧角色

但凡用这样头像的人,都是有相关经历,或者是想通过这个角色展示自己性格的。同时,也是用头像来辨识同道中人,毕竟你喜欢的角色和作品也说明了你的品味,这可以帮助你迅速找到同类。这样的人非常在意精神交流,慢热,敏感、细致,但通常比较被动、保守,自尊水平也比较高。

不知所云的头像

抽象画之类盯住看一小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图片做头像,少见,但依然存在。这样的人个性强,特立独行,又常见愤世嫉俗或与世无争的特点,对事物有独特见解,但未必喜与人交流,自视甚高,从事的行业也比较冷门。说话做事也常让人琢磨不透,常常透露着看透世事的苍凉感,但他们往往年纪较轻。


未初心之助


微信的头像有以下几个类别:1.优点放大。2.自我激励。3.个人兴趣。4.情感宣泄。

第一个类型的就是优点放大类,比如说自拍照,马甲线照片,腹肌照片,眼睛照片。经常更换这类的照片本身可能就是审美要求很高(也有可能是自认为的),长期的同质化的内容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自己永远比之前更好看或者说更优秀,这些人心理上多数都是比较自恋,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来自恋一下自己。

第二个比较常见的就是自我激励类的头像,一些励志的警句,


或者是励志的人物,

励志的图片。

这种寻求精神食粮的人,天天都会换口味,今天是卡耐基,明天可能就是安东尼罗宾,有可能是一棵松,有可能是一座山,这些都是力量。这种换头像都是目标比较强烈,性格比较外显,需要不断自我激励和刺激,但是这种频繁更换头像,思想和心理多不坚定,容易跟风。

第三个。个人兴趣类的,多是个人物品的特写,单反,汽车,旅行,高尔夫球,篮球,咖啡,美食。频繁更换一是兴趣广泛,二是生活滋润,多是追求享受,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赞美。

第四个情感宣泄。人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对微信使用频率较高,这个社交载体就可能表现你的心情。人的情绪一天一个样,今天开心,头像可能就是大笑,或者色彩明丽,明天难过,或者头像就是眼泪,或者色彩灰暗。这类人情绪多变,也容易多愁善感,阴晴不定。

有些人换头像,更或者他/她只是觉得新奇呢,更或者是无聊呢。


叶沉


应该是和人的性格关系比较大,属于比较浪漫的一种。因为我也挺喜欢换头像,比如突然觉得最近自己的心情挺好,或者励志做个健身达人,保持好身材。我就会换相应能体现心情的头像了。而且每天看着不一样的头像,就像每天可以化不一样的妆容,让自己也能赏心悦目啦。分享几张自己拍的和画的头像。


桔色月牙儿


看见好看的喜欢就换啊,或者有时悲伤有时欢喜 ,更换一下心情会不一样呢。[笑]



万事全抛


头像的意义

自从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就有了“头像”的这一概念。

从最初的固定的那么几个男女和动物的头像(年级小的估计都不知道), 到现在的可以自己上传自己喜欢的图像。

变化的是不断精美的图像,不变的我们那一颗追求真我的心。

每一个人在选择自己的头像的时候都是奔着一个目标去的,即使只是奔着好看去的,那么,“美”也就是你的目标。

所以,头像的意义就是代表着我们的内心,反映的是我们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

为何经常更换

既然头像代表着我们的内心的潜在世界,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经常更换头像?说明我们的内心很花么?

其实并不是的,我们更换头像有着很多理由,这里我简单的说几个占比比较大的原因。

1.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所以要根据团体或者引人眼球的目的去经常更换头像。。

2.自己的审美在逐渐地提升,头像一个人的“脸”,当然都希望它好看一些。

3.因为自己头像还没有被喜欢或在意的人所认可,所以要更换一下。

4.之前的头像虽然自己喜欢但是身边的朋友都不喜欢,所以更换头像。

以上,是对每天为什么更换头像的浅谈,有那么一丝触动你请点个赞吧,有兴趣可以关注我,我们一同变得更好。


泽南叙


微信是当下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软件,没有年龄的界限。微信除了用作沟通的工具以外,同时也具有着娱乐性质,有事没事就会打开朋友圈刷一刷。经常更换微信头像的人都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呢?

1、引起他人的关注,获得认同感

手机盛行的年代,不管有事没事,每天都会无数次的打开手机,翻翻微信,刷刷新闻等等。看到觉得好看的图片,会想要得到大家的称赞,大家对头像图片的认同,等同与对自己的认同,这是在寻找认同感的途径;

2、头像与情绪相连

观察会发现,经常更换头像的大多数是年轻人。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的伤春悲秋,但偶尔的情绪波动又不好对他人言语,很容易让人觉得自己矫情。更换微信头像成为一种宣泄途径,心情好时,换一个积极乐观的头像,心情不好,换成伤感的头像,既隐蔽又安全,不会徒增他人与自己的烦恼,何乐而不为呢

3、没有任何理由,想换就换

有一部分人更换头像没有任何的理由,想换就换,刚好看到自己喜欢的图片,就顺手换成头像,就像逛街,没有特定的要求,刚好看到喜欢就入手,随心所欲。


找心理


微信的最大价值在于真实,真实的微信好友、真实的社交圈子、真诚的沟通互动是建立真人社交圈的重要基础。熟人关系的建立需要认识、沟通、熟悉、信任等一系列长期过程,并且这种信任关系一旦确立,就相对比较稳固。

从心理层面来讲,更换头像是对于“自我形象”的构建表达:

一方面,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是以真实的自我为基础的,这就解决了现实的和构建的自我形象连贯性的问题,没有很大的反差,朋友不会表示惊讶,容易被有现实关系关联的朋友所接受;

另一方面,理想化的自我是通过选择的信息来建构的,不是一个真实全面的自我形象,是为迎合或适应社会评价标准而准备的,是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经过修饰的自我形象,这个形象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接纳。


格非,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迷舟》《人面桃花》《山河如梦》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清华大学本科开学典礼上,格非发表了一个演讲,有一段话可以作为“自我形象偏差”的解读:



格非说:

“为什么照片所反映的自我形象有时候让人难以接受?那是因为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参与了形象的产生。而照片来自于他者,来自于外部的视角。所以说,没有他者的介入,没有外部视角的参照,没有外部知识的刺激,我们就会越来越自恋,我们的想象力也会越来越贫弱。”


所以,通过不断调整和建构“自我形象”,也更容易使大众(亦或是潜意识的特定对象)对自己充满信心,能够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从广义上说,人际互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否定旧我、建构新我的过程,而通过不断选择性发布的“头像”图像信息,就是在调整对自我形象的表达,从而展现自己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研究发现,男生中个人信息完全不真实的占多数,而女生中部分真实的较多;女生定期清理联系人的比例略高,进一步显示出女生更在意线上这种微妙的关系;在对男女生更换头像原因的调查中,男生主要是为了吸引别人注意,而女生多是觉得有趣好玩。

从微信头像来说,有些男性也会选择使用花卉图片、卡通图片、宠物图片、子女照片、自拍照等,具有典型的女性性别气质特征。

比如,选用花卉、卡通、宠物等图片作为头像的男性,可以表现其同样具有欣赏美、感性、有爱心等特点,体现出男性对自然的关注和对美的追求,以此来凸显自身的双性化气质特征。

选用子女照片作为头像的男性,可以展示一个有爱的父亲的形象。现代社会开始对父亲的家庭角色进行反思,出现了呼吁父亲回到家庭、承担家庭责任的潮流,很多娱乐节目乘势而起,展现男性的慈父形象。

在微信空间中,很多男性开始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家庭尤其是子女,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将子女的照片作为微信头像,就很好地体现了自己对子女的爱,塑造了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从而表现出自己承担了大量的家庭责任,成功地建构了自己的双性化社会性别形象。


选用本人真实照片作为头像的男性,数量也不在少数,大多是没有经过修饰的照片,但也有部分男性会选取自己精心拍摄的照片作为头像,不仅讲究拍摄地点、拍摄角度、光线等,甚至还会专门细致地修图,有的甚至会选择带妆的图片。

也有人喜欢用自拍照,不定期地更换自己的微信头像,非常注意自身形象,希望能够通过头像表现自己的魅力,给微信好友留下更加美好的印象,从而建构一个更加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这就展现了双性化的社会性别角色形象。

同理,有的女性也会选择使用自己的素颜照、工作照、风景照等作为微信头像。

选用素颜照作为头像的女性往往更加自信,对自己有信心或者根本不在意他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具备典型的男性化气质特征。

选用工作照作为头像的女性往往比较关注自己的事业,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有控制感、支配感,而且不惧怕公共空间,能够坦然地面对公众,能够接纳公共性和开放性,而且非常自信,有成就意识,从而体现出双性化的社会性别角色形象。

选用风景照作为头像的女性很多,大多是选用比较优美、秀丽的风景照,但具有双性化气质的女性会选取壮丽风景照作为头像,透露出自己博大的胸怀和坦荡的人生态度。

有鉴于此,建立一个品牌,首先建立识别系统,个人微品牌的打造也不例外。基于微信个人号,建议从VI到CIS系统的构建几个要素入手。

(1)真人真像。

微信是真人社交圈子,在微信上建立个人品牌的第一步是使用自己的真实照片作为头像。个人照片要能清晰地显示面部,可以用大头照片或上半身照片作为头像,不要用全身照或景大人小的照片作为头像,尤其不适合用风景图、卡通头像作为个人头像。

敢于将自己的真实形象展示出来,是在微信上建立个人品牌的第一步,也是在微信上释放个人诚意的前提条件。

(2)真人真名。

微信号和中文名称是识别基于个人品牌的重要信息。在真人社交圈子中,由于主要是自己的熟人,所以不需要像在QQ上那样另外取一个虚拟的名字,最佳选择是直接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如果希望与更多的陌生朋友建立联系,可以在名字后面添加标签。标签内容可以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领域,也可以是对自己的发展定位,便于新老朋友熟悉自己的行业领域和业务专长。

(3)个性签名。

个人品牌的广告语。微信的个人品牌创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微信的个性签名就是个人品牌的广告语。一句精准描述自己的专长和特点的广告语会让人一目了然甚至记忆深刻。

与QQ签名不同,微信的真人社交需要的是真实而准确的信息,不需要心灵鸡汤、励志格言、座右铭一类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的爱好与专长或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方向的内容更有助于获得精准的微信好友。

这句广告语将成为个人品牌的一块招牌,一般情况下,除非方向出现重大转移,否则请保持个性签名不变,这有助于提升个人品牌的可信度。

(4)开放的十条朋友圈。

用户体验的预演。一个人在微信上是否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可以通过以上要素来进行初步的评估。而我们在选择要添加哪些好友的时候,除了对基本信息的判断以外,“陌生人可看的十条朋友圈”的信息就是最后的参照。


总之,面对“人际过载”“内容过载”的微信世界,你可以采取有选择的忽略,也可以选择有目标的沟通,否则,只会带给你更多的焦虑和失控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非常感谢。


小小苹果频道


您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每天更换头像的人是因为没有找到一个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加上现在网络下载头像也很方便,但清晰度不高,不停的更换,不停的寻找自己满意的头像。我是手绘师,推荐大家用手绘头像,真人绘画,风格多样,高清晰,独一无二。分享一组头像给大家,喜欢的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