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微軟員工感慨:年齡歧視已被華為帶起來節奏,只能選擇ms工作了

前言:

外企,一直就是高大上的典型代表。收入穩定,工作可觀,福利之類就更不用說,關鍵是朝九晚五還不加班。這也就是大家為什麼擠破頭、走後門都想進外企的原因。而互聯網呢,這更是一個神奇的行業,簡直是職場裡的一片窪地。坊間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不管什麼行業的人跳槽進入互聯網公司之後,慢慢就會變土、變宅、甚至變摳門。

“吃得比豬少,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中國職場人如此調侃自己。特別是在一些互聯網科技公司公司中,“996”更是常態化。加班、35歲下崗,甚至已經成了北上深杭不少企業的“標配”。當我們職場人面對這樣無休止的加班常態化與中年危機後,除了逃避,也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這不,就有職場人逃離了互聯網996的生活,開始“炫耀”了,一起來看看。

微軟員工感慨:年齡歧視已被華為帶起來節奏,只能選擇ms工作了

在互聯網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感慨到。秋招只拿了ms和amazon的offer,國內互聯網總擔心年齡歧視,畢竟華為已經把氛圍節奏帶起來了,ms的含金量還真的很高,和我一起面試的華五本碩,985本常春藤碩都被刷了很多,我是上海ms,下面是我背景。

某985計算機學院4年,15畢業。本科某985軟件學院,2.5年碩士,20畢業。

本科畢業兩年期間: (2015 - 2017)

1.與中央美院夫婦(男方獨立藝術家,女方博士,中央美院教授)合作從事藝術文化產品的開發

2.備考研究生入學考試

證書

MSRA明日之星優秀實習生證書

IBM高級軟件工程師資格證書

985校級學科競賽一等獎學金證書

從事過的技術領域

1、自動駕駛和區塊鏈(分別在礦視研究院和微軟研究院做過相關的研究)

2、windows 軟件開發(2年)

3、前後端的開發,能做但不熟練。

主要編程語言C, Python, C#

經歷與興趣

高一學習編程,NOIP一等獎

喜歡古典音樂,能演奏一些曲子(使用鋼琴)

亮點

紮實的編程功底,藝術背景

缺點

1、上學期間較懶,缺乏長遠規劃,導致學習成績一般。

2、年紀稍大,年齡比正常畢業生大兩歲(本科畢業沒有直接讀研,考過研的都知道考研週期一年多)

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

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微軟員工感慨:年齡歧視已被華為帶起來節奏,只能選擇ms工作了

有網友就說到。國內的ms和亞馬遜的offer含金量其實不高的,尤其是ms的,真心不如騰訊阿里頭條的,就是輕鬆,去了很快就後悔了,我同學去年去的微軟蘇州,一年寫了2000行代碼,最近又跳出去上海了,應屆生不建議去外企,等到了30多再去外企不遲,否則就廢了,國內啥都學不到的。

也有網友說到。得了吧,沒有自驅能力997都不行。自驅能力只能學習某些技術的表層,真正的大牛不可能靠自驅能力自學完成的,一定要有實際工作經驗作為實戰的,幾乎沒有人能自學成為某一個領域大牛。因為要想學到東西還得靠實際工作,自學學不到什麼深入的東西的,有些東西自學一輩子都遇不到,沒有實際環境的。外企在國內的技術都比較低端,邊角料,因為要想學到東西還得靠實際工作,自學學不到什麼深入的東西的,有些東西自學一輩子都遇不到,沒有實際環境的。常春藤也有面不進華為的,難道說華為offer含金量也很高嗎?不好意思,不高。ms的含金量同樣不高。

微軟員工感慨:年齡歧視已被華為帶起來節奏,只能選擇ms工作了

也有網友認為。優秀,去外企就是廢了?什麼叫去國內的外企就廢了?什麼叫外企啥都學不到?996加班才能學習嘛!真是跪久了站不起來!說外企養老學不到東西之類的話的都是沒有自驅力的,喜歡被抽下才往前走。去本土企業學撕逼加班和不review的代碼看來就不是荒廢咯?北京的ms規範程度是阿里的好幾倍。

也有網友感慨到。個人覺得在外企如果分到的項目好能學到不少,必定項目是慢慢打磨,空閒時間可以補充不少知識。光是正規化的軟件開發流程,就值得國內所有公司學習。有些東西不是靠書本上就能學來的。業務場景不同,技術提升肯定不一樣。35歲危機是真的。超過35歲,市場上沒人要。外企活少錢多就是養老了麼?非要工作壓力大才證明你有價值哦。

微軟員工感慨:年齡歧視已被華為帶起來節奏,只能選擇ms工作了

也有網友認為。有含金量,但跳槽還是看具體業務的匹配度,除非你當上了管理層,所以部門很重要。華為員工真的牛逼,被洗腦成這樣,怪不得HR事件沒研發站出來發聲,真的被泯滅了人性。印證了上面那位說的一句話,跪久了站不起來了。國內35歲的說法主要還是因為國內互聯網一共就二十年曆史,除了大佬們,大部分都還沒到35歲,再過個五年,就會變成40歲危機,直到變成60歲危機,然後發現並沒有危機。

也有網友分析到。ms的筆試對非ACM,OI的人來說來說還是偏難的,藝術背景對專業來說當然沒有用,但工作也看性格和涵養,我面的組大老闆孩子就是學藝術的,你覺得沒用嗎?找工作專業能力最重要,但寫代碼的只要夠聰明人人都能做,985本碩的大部分都很聰明,所以為什麼要招你呢,就是看聊天的感覺,看老闆喜不喜歡你,這點你沒想明白嗎?

微軟員工感慨:年齡歧視已被華為帶起來節奏,只能選擇ms工作了

看了網友這麼多的吐槽,筆者總結幾句。

程序員這個行業在國內的工作生活情況可謂盡人皆知:加班、熬夜、趕項目,循環往復,每年逃離的不在少數。儘管如此,每年仍然有無數應屆畢業生積極投身這個行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發展迅猛,做程序員收入高。另一方面在於程序員的技術門檻低,但是學精更難。

近年來,互聯網紅利期過了之後,無休止的加班,工作瓶頸,中年危機等等不穩定因素,更成了加劇國內互聯網人逃離職場的主因。上岸、進外企成了多數互聯網職場人的首選。當然,如果覺得自己真的不適合做互聯網這樣的工作,做得憋屈,筆者的建議就是辭職換行吧。不合適就是不合適,別太委屈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千萬不能有精神包袱。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不奢求有幾塊腹肌,但求有個健康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