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新鄉這條河10年前還是臭水溝,如今已變成“十里畫廊”!連市民也發出感嘆

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 通訊員 高華 文/圖

1月5日,新鄉市區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

在趙定河的河畔(平原路向北的河段),黃綠相間的垂柳依然濃密,寒風中翩翩起舞。河畔棧道、河邊涼亭、河中花草、河上棧橋……趙定河處處是景,步步入畫。

新鄉這條河10年前還是臭水溝,如今已變成“十里畫廊”!連市民也發出感嘆

河岸的人行道上,市民或是一兩結伴,或是三五成群,散步的,說笑的,打拳的,舞劍的……天氣雖冷,趙定河與他的“夥伴兒們”卻依然顯得那麼“抗凍”。

【曾經】

趙定排的水,新鄉人的痛

流經新鄉城區的河很多,有衛河、人民勝利渠、孟姜女河、共產主義渠等。從歷史古韻和人文情懷上講,趙定河都不算最有名的。但對於本地人來講,這條河承載著重要的功能。它所見證的,不僅僅是新鄉城區的發展,還有發展理念的轉變。

趙定河原名趙定排,西起人民勝利渠,東與東孟姜女河交匯,全長14.7公里,流經新鄉市老城區和東區。所謂“排”,意味著這條河的定位,就是一條排水溝。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規模擴大,趙定排成了接納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的臭水溝。逐漸的,新鄉市民給趙定排貼上了“水髒”的標籤,住在趙定排兩邊的居民更是苦不堪言。

不僅如此,城市基礎設施的缺失,導致河岸垃圾堆積。加上河道長期疏於管理,年久失修,河道嚴重淤積,建築物老化損壞嚴重等原因致使河道排水嚴重不暢,淤積後常年排水能力過低,致使澇水下洩不暢,影響了當地企業和居民的正常生產、生活。這條河,給新鄉人帶來了無比扎心的“痛”。

【治理】

汙水溝如何“蝶變”景觀帶

市民心中的“痛”,更是城市發展的“痛”。2012年3月開始,新鄉市本著“溫馨、自然、生態、和諧”的理念,堅持“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的原則,陸續對趙定排進行了各項整治。

趙定排要整成什麼樣呢?相關部門最終定下了“一軸、三區、多節點”的規劃設計。“一軸”,就是以趙定河為主幹,串聯而起形成景觀軸線;“三區”,是指利用趙定排河岸線變化,分隔為自然風光區、休閒娛樂區、遊憩觀光區;“多節點”,說的是以河路交匯處的9個節點,沿軸線珍珠狀貫穿形成景觀帶。

新鄉這條河10年前還是臭水溝,如今已變成“十里畫廊”!連市民也發出感嘆

根據“新鄉市城市概念規劃”,趙定排是城市整個綠化景觀結構中的綠色通廊。2014年,趙定排正式更名為趙定河。由“排”變“河”,功能定位的改變,意味著這條河將給市民呈現不一樣的風景。

土地徵收、拆遷清障、開挖疏浚、截汙治汙、景觀及道路建設……新鄉市相關部門投資2.58億元,先後完成了趙定河綜合治理一期和二期工程。這次治理是全域治理,建設總面積142.8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58.8萬平方米,綠地、廣場及園路84萬平方米,共種植喬灌木2.5萬株,綠籬、地被21萬平方米。

新鄉這條河10年前還是臭水溝,如今已變成“十里畫廊”!連市民也發出感嘆

【聲音】

“善待我們的河流,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從趙定河新一街段信步而行,入目樹木成行,一個個別具特色的景觀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遊玩。草坪儘管發黃,卻能看出入冬前的濃密。荷葉儘管乾枯,卻依然像是訴說“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過往。

新鄉這條河10年前還是臭水溝,如今已變成“十里畫廊”!連市民也發出感嘆

新鄉市有關部門引進了歐石竹、大花萱草等品種,打造出沿園路花卉植物景觀帶;水生植物選用美人蕉、香蒲、千屈菜打造出濱水水生植物景觀帶,新增叢生朴樹、叢生三角楓、造型油松等造型植物,豐富水系景觀植物層次,提升了景觀效果。

下沉式的親水廣場是又一亮點,下沉式的設計讓廣場與水面基本持平。市民走下臺階,與水的距離更加親近,廣場階梯採用了木質結構,與周圍的景觀更為融合,也為遊人提供了一個親水、休憩的空間。

新鄉這條河10年前還是臭水溝,如今已變成“十里畫廊”!連市民也發出感嘆

“你看,這條10年前還是垃圾成堆、河寬3米的臭水溝,竟然變成了河岸有綠地、河面70米的生態景觀河。 我咋都想不到,趙定河能變成現在這個樣子。”55歲的趙景志是位“老新鄉”,他的住房換了4次,但大多是在趙定河附近。“這條河與我同齡,它1964年通水,我1964年出生,我和它有緣啊。”

讓居者心怡,來者心悅。如今的趙定河,沿線兩岸綠樹成蔭,河道開闊通暢,已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秋季有果”的自然水系。“要善待我們的河流,善待它們,就是善待我們自己,就是善待我們的子孫後代。”趙景志說。

(河南商報編輯 施尚景 見習編輯 吳冰 張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