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朱溫:明明是文武雙全的治國能手,為何卻成了風評最差的開國皇帝

朱溫:明明是文武雙全的治國能手,為何卻成了風評最差的開國皇帝

提起五代十國,大家腦中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拉開這一亂世大幕的後梁太祖朱溫了。對於這位“大唐終結者”,千百年來人們給予他的幾乎都是一邊倒的負面評價。例如,歐陽修就痛批他:“自其起盜賊,至於亡唐,其遺毒流於天下。天下豪傑,四面並起,孰不欲戡刃於胸?”(《新五代史》)王夫之也說:“朱溫師之以殲清流、移唐祚;流波曼衍,小人以之亂國是而禍延宗社。”(《讀通鑑論》)把他和侯景、安祿山等亂臣賊子相提並論。不過,在那個紛繁亂世中,朱溫居四戰之地卻漸成天下第一強藩,處凋敝之河南卻使百姓“粗為小康”。而且由其建立的後梁,更是五代中存在時間最長的朝代。這樣一位上馬征戰定天下、下馬理政治萬民的文武雙全式的人物,為何會被後世說的一無是處呢?

朱溫:明明是文武雙全的治國能手,為何卻成了風評最差的開國皇帝

01

打仗是把好手

儘管朱溫在後世得到的評價非常糟糕,但誰都不能否認的是,此人在軍事領域的建樹確實相當了得,絕對無愧於一代名將的稱號。

處於河南四戰之地,東西南北皆是強敵,為此朱溫很明智地採取了聯合一批、吃掉一個、平定一方、再圖其他的方針,有步驟地消滅秦宗權集團、時溥集團、朱瑾朱瑄集團,控制重鎮魏博,而後轉向西與李茂貞爭奪唐帝,基本上做到了平定一處、穩定一處,把周邊的威脅陸續清除,建立了穩固的大後方。從戰略規劃上看,這種部署不僅對朱溫的宣武集團(汴軍)的發展壯大最有效,也在一定程度上巧妙抑制了其餘藩鎮的聯合與擴張。曾被評價道:“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

就戰術執行上而言,朱溫從不四面出擊,也不長途跋涉、勞師遠征,只是在行將滅唐之際,才揮軍進入關中。這樣,他就能以河南為根據地,打下一處便控制一處,不斷擴大勢力範圍。即便失敗,也能夠迅速撤軍而回,不至於受到太大的損失。

縱觀他由弱到強的發家史,每逢戰事,朱溫都能針對敵軍的特點施以妙計。比如在降服魏博鎮的過程中,深知魏博兵甲精良的他沒有硬碰硬,而是先打掉魏博的門戶黎陽,而後在政治上向魏博節度使羅弘信施壓。羅弘信不得已,遣使厚幣請和。朱溫見好就收,“止其焚掠而歸其俘”,使得羅弘信對其感恩戴德,發誓效命於他。

所以說,朱溫在亂世中,完全是靠自己的軍事才能一步步拼出了他的帝國。從一個無業小混混,到開國皇帝,這樣的華麗轉身十分了不起。

朱溫:明明是文武雙全的治國能手,為何卻成了風評最差的開國皇帝

02

理政也不賴

朱溫身處飽經戰火、滿目瘡痍的河南之地,深知如果不能恢復生產、穩定民生,那麼他雄霸天下的宏圖就只能是空中樓閣。加之其出身社會底層,飽嘗人間冷暖,深刻地懂得百姓最需要什麼,因此他自掌控宣武鎮後,便再三下令勸課農桑、獎勵耕織、輕徭薄賦。特別是他重用張全義治理河南,使百姓衣食無憂,這是他能接連戰勝強敵的經濟基礎。更值得稱讚的是,雖然是丘八出身且生逢亂世,但和那些堅信槍桿子就是王道的藩鎮相比,朱溫並不是一個信奉軍人至上理念的人。他曾經不止一次嚴令麾下將帥:不論你軍銜多高、有多少人馬,在政務方面,一律聽從駐紮地地方官的管理,違者嚴懲不貸。正是因為這道命令,汴軍及後來的梁軍官兵對地方的滋擾大大減少,這不僅確保了地方的穩定,更為百姓從事生產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現在人們一提到朱溫,總是說他沉溺酒色、大興土木、荒淫無道、窮兵黷武。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後梁的賦稅在五代之中是最輕的。連一向認為後梁屬於“偽朝”的宋人,也不得不承認:“梁祖(朱溫)之開國也,內闢汙菜,厲以農桑,薄其租賦,士雖苦戰,民則樂輸……河南之民,雖困於輦運,亦未至流亡。其義無他,蓋賦斂輕而丘園可戀故也。”(《容齋隨筆》)後來,朱溫的兒子朱友貞被軍事天才李存勖打得滿地找牙,誰都看得出後梁要完。可梁國百姓仍拼盡全力、甚至舉家出動為梁軍運物資、修器械、築營壘,這是為什麼?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百姓知道,一旦讓那幫河東沙陀軍入主中原,那他們就沒活路了!而向來被吹捧得沒邊的宋朝,其對百姓和李存勖有得一拼。大學者朱熹就直言不諱道:“古者刻剝之法,本朝皆備。”(《朱子語類》)

朱溫:明明是文武雙全的治國能手,為何卻成了風評最差的開國皇帝

03

為啥被罵得那麼慘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老朱堪稱一代名將,治國治民又不可謂不盡心,可他咋就成了史上評價最差的開國之君?答案是,他得罪了文人!

眾所周知,讀書人是掌握筆桿子的。尤其是史書史料,幾乎就是文人墨客的獨家作品。在古代,你可以得罪任何人,就是不能得罪讀書人。讀書人一旦把你列入“黑名單”,那你就要被踩上一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了。

朱溫一生沒有受過什麼正經教育,加之其出身行伍、久歷沙場,整日刀頭舐血,使他身上確實有很深的戾氣和匪氣,對陽春白雪的文人墨客始終是心存偏見的。眾所周知,他有一個“宜為車轂”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回,朱溫和幕僚坐在一棵大柳樹下,他自言自語地說:“這棵樹應該做車轂。”有幾個文臣想拍他的馬屁,於是起身回答:“是應該做車轂。”朱溫聽罷勃然大怒,罵道:“你們這幫書生就喜歡順口玩弄別人!車轂必須用榆木製作,柳木豈能做!”接著就讓衛兵把這些文臣全部打死。

應該說,朱溫在這件事上確實表現出他殘暴、嗜殺的一面。但公平地說,他殺的文人,只是他認為對他的事業無用的人。對有真才實學者,朱溫向來求賢若渴、極度籠絡。比如他的得力謀士敬翔,為讓這個“智囊”對自己死心塌地,朱溫不惜將寵姬劉夫人賜給剛剛喪偶的敬翔續絃。要知道,朱溫好色可是出了名的。

但他關鍵時刻卻能忍痛割愛,其對待人才的態度可見一斑。後梁剛剛建立,朱溫就立刻遣人去民間搜尋賢良之人,特別針對那些能力出眾卻苦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人,朱溫一律拔擢任用;文臣們為改革弊政所上的奏章,朱溫全部親自翻閱,並選擇有利建議施行。一次,御史崔沂劾奏朱溫的心腹愛將寇彥卿犯法。經有司調查,寇彥卿確屬有罪,朱溫將之狠罰一頓。惱兇成怒的寇彥卿揚言:“誰把崔沂的腦袋砍了給我,我就賞他一萬兩銀子。”朱溫聽罷,立即讓人把寇彥卿捆了,帶到自己跟前,厲聲說道:“崔沂要是傷了一根汗毛,我滅你全族!”這些事情,史籍都明明白白記載著,能說朱溫薄待文人嗎?

誠然,朱溫濫殺那些他認為無用的文人,這是他無法洗去的汙點。而且在代唐自立前,他一手製造了“白馬驛之禍”,對大唐文武高舉屠刀,這也讓他飽受詬病。但我們應該看到,朱溫殺人是多,但曹操殺人少嗎?動輒滅人全族的朱元璋,殺人少嗎?況且,後世給朱溫扣上的那些讓他聲名狼藉的大帽,有幾個算得上真正的罪過?朱溫好色荒淫,連兒媳都不放過,這種事貌似唐玄宗也幹過,卻被傳為千古愛情佳話。朱溫喜好大興土木,可秦皇漢武哪個不曾如此?朱溫最遭後世痛罵的,莫過於篡了立國近三百年的大唐王朝且大殺唐朝君臣,因而“偽帝”“偽朝”之名令他始終擺脫不掉。

但是,如果以篡奪前朝作為新政權合法與否的標準,那麼有幾個朝代能做正面典型?楊堅得國,是欺負孤兒寡母;趙匡胤建宋,靠的又是什麼?如果以殘殺前朝君主作為新政權合法與否的標準,那唐朝豈不是也成了偽朝?

朱溫,一個文人筆下十惡不赦的惡棍,卻在亂世中白手起家,建立起了五代中除去柴榮治下的後周外,對百姓最好的朝代。雖然他算不上明君聖主,其很多做法也難逃後世口誅筆伐。但功是功、過是過,對於他那些值得肯定的業績,我們不能因其糟糕的名聲而一概“自動過濾”。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這才是歷史研究應該秉承的原則。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