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孙晓云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学书至今已近60年。近数十年来,她的作品屡获国家级书法大奖,几十年书海浮沉,终得功成名就,为世人所钦慕。

最近,孙晓云老师的书法作品近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一时间被书法届刷屏,再度触发广大书友们的无限感想。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孙晓云2018年新作,愈发遒劲

若谈孙晓云在书坛的声誉,早在30年前已初具端倪,我们来看看她在1989年,第4届国展的获奖作品。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孙晓云第4届国展获奖作品

这件获奖作品,形式感“前卫”,是多幅手札的合集,用笔细节看来,孙晓云取法米芾和颜真卿,且笔法非常生动多变,一气呵成,虽是黑白照片,墨法层次却依旧明朗,大小错落,揖让、顾盼有致,节奏感强烈,虽有分割,但整体气息流动,贯穿始终。的确为一幅精品,在30年前能有这样的手笔,获奖自然而然。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第5届国展获奖作品

我们看到第5届获奖作品,与第4届获奖作品之间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第4届作品依旧是食古的典范,那么第五届获奖作品,则是化古的成功,也是孙晓云书法风格风貌的雏形。

依旧是米芾的纵横挺张,却写得云淡风轻,与董其昌风貌异曲同工,不事雕琢,中和自然。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第7届国展获奖作品

而到了第7届获奖作品,其小楷题跋的形式,夺人眼球,成为获奖的加分项,不断的探索与进取,成为孙晓云老师蝉联国奖的保障。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孙晓云2018年新作

30年过去了,已是书坛翘楚的孙晓云老师依旧在摸索前行,如今再一次把自己的新作展现在世人面前,令我们感受到的是将近60年的沉淀,自然书写,化作书卷气,日趋散淡,如淙淙泉水,清新流溢。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书法有法》出版25次、累计销售10万余册…,无疑是当代最热门书法著作之一。身为著名女书法家的孙晓云老师,竟像一位有趣的侦探,搜集了大量“证据”,包含史料文献、文物、墨迹、古画、手稿等,倾尽心血写下《书法有法》,探索、解密并验证中国书法“失落的笔法”,极富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成果,值得我们每位书法人细读、思考、尝试…

再如说到“转笔”和“意在笔先”▼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书法有法》全书生动有趣,涉及范围广,比如笔、纸、桌案、镇纸的发展史,大量使用包括碑刻、墨迹、雕塑、绘画在内的古代材料,言之凿凿,令人信服。再如涉及许多书法概念如“锥画沙”“内擫”“外拓”“无往不收”“书画同源”等,深入浅出,颇为有趣。读之将更新不少书法人的观念。

30年前的这张小字,令孙晓云崭露锋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