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逃離體制工作的第二年,我陷入了朝九晚九的自殺式忙碌”

有人說,安逸的環境只是溫水煮青蛙,會在不知不覺中殺死你。

一眼望到頭的生活只適合混吃等死的人。

而體制內的工作,穩定而安逸,讓人不知不覺中消磨了所有的意志。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適區、熟悉的地方,去接受挑戰,這才是有趣的人生。

對此深以為然的我,按捺不住一顆跳動的心,在提交了離職申請一個月後,終於脫離的體制朝九晚五單調乏味的生活。

不幸的是,逃離體制工作的第二年,我後悔了。

“逃離體制工作的第二年,我陷入了朝九晚九的自殺式忙碌”

體制外的工作讓我理想破碎

本以為體制內的工作大多是按部就班,各項工作按照規章制度行事已經足夠消磨人的意志了。

但是當我真的出來工作之後,一心想要進入大公司的我,才見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消磨人。

永遠都有開不完的會議,卻從來得不出任何實際性的進展;

項目進展沒有老闆拍板,誰都不敢擔責;

無論你累死累活,老闆一句否定你就要從頭再來;

今天你是設計,可能明天你就是策劃,後天你的工作又變成了運營。

有人認為,穩定的工作就是在浪費生命。生命就應該折騰,現在的我,不以為然。

有的人認為穩定就代表一成不變,一眼望到頭,溫水煮青蛙。那穩步上升,算不算穩定?持續學習,算不算穩定?

大部分的人都對“穩定”一詞有所誤解了。

“逃離體制工作的第二年,我陷入了朝九晚九的自殺式忙碌”

穩定的工作是你的工作在按你預期的方向發展著,當然期間可能會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快速更新迭代的東西,但是最終的導向還是與你設想的方向基本一致的。

其次,什麼才算浪費生命?

“逃離體制工作的第二年,我陷入了朝九晚九的自殺式忙碌”

那麼浪費生命可不可以理解為,

在工作生活中對於人有限生命時間的不合理使用呢?

有的人,從一而終,做了一輩子老師、鐵路維修工、手藝人、醫生、律師;

有的人,頻頻試錯,做過外賣員、銀行櫃員、設計師、程序員、公務員。

這兩種人,誰能夠說他們就是在浪費生命?他們有限的生命時間浪費在工作上了?

生而為人,我們究竟怎麼工作才是不枉費滾滾紅塵這一遭呢?

體制內的工作雖然“波瀾不驚”,但是我的內心卻是較為平靜的,至少我工作之餘還能有時間發展自己的個人愛好。

但是脫離體制之後,我見識了更多,但我的生活不再是我的生活,下班之後我必須時刻留意手機的信息,哪怕是週末出去遊玩,也要揹著電腦以防工作出現任何問題。

我的生活完完全全被工作所佔據了,我變成了一顆只會工作的螺絲釘,眼裡只有無休止的工作。

逃離體制的第二年,我沒活成當初想要的樣子—— 擁有一個有趣的人生。

“逃離體制工作的第二年,我陷入了朝九晚九的自殺式忙碌”

體制外的工作何嘗不是自殺式忙碌?

“有些人二十歲就死了,等到八十歲才被埋葬。”

我們抗拒著體制一成不變的工作,覺得公務員的工作簡直是混吃等死,在獲得相對穩定的同時,卻喪失了更廣的空間和更多的可能性。

難道體制外的工作就能倖免於難嗎?

只是我們面對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環境,一眼望不到頭的生活,陌生的環境,突如其來的辭職潮、降薪潮。體制沒能消磨我們的,卻讓殘酷的生活打得我們遍體鱗傷。

多少年輕人在大公司裡艱難求生,朝九晚九,996甚至成為了工作的福報。熬夜成為了常態,每日忙忙工作卻忽視了自身的健康。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於今日凌晨因病去世,享年 42 歲。據知情人士透露,張銳過世主要因過度勞累,誘發心肌梗塞

《王者榮耀》最強輔助某直播平臺遊戲主播“孤王”因過度勞累而不幸猝死,年僅20歲。

“逃離體制工作的第二年,我陷入了朝九晚九的自殺式忙碌”

很多人高強度的工作的本質並不是在享受刺激的職場競爭,而是懇望能達到工作的日趨穩定。工作漸漸有盼頭,升職加薪,工作在按預期的方向發展著。

只是有些人不願意承認,人都具有趨同性:追求穩定的生活。只是有的人想做“不一樣的煙火”,所以看不起與之觀念不同的人,攻擊安逸的生活,安穩的工作。

“逃離體制工作的第二年,我陷入了朝九晚九的自殺式忙碌”

無可否認,體制內的工作相對於體制外而言,的確是相較固定的。但是並不代表體制內得不到進步和成長。體制外的工作有挑戰性,但不能證明就能有所成長。

正如之前的一篇網絡爆文《粥左羅: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而這,並不在於你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人。

其實無論做人做事,都不必求全求滿,不必去和別人比較,也不必與別人求統一。

正如《人類簡史》中所說,快樂並不在於任何像是財富、健康甚至社群之類的客觀條件,而在於客觀條件和主觀期望之間是否相符。

只要你現在的工作讓你感到滿足,符合自己主觀的期望,何必去在意它的性質呢?

年輕人,且走著,莫問周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