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如果你理解了芬香社交平臺的商業邏輯,你的選擇或許跟我一樣

我今天有發一個PPT在社群,估計大家也都看到了,芬香是京東的戰略合作伙伴,甚至我們可以理解成芬香是京東的官方推廣平臺。

如果你理解了芬香社交平臺的商業邏輯,你的選擇或許跟我一樣

為什麼會出現芬香這個平臺呢?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如果形象一點的說,京東為了更好的服務商家,更好的幫助商家賣產品,他建了一個營銷平臺,幫助商家做出更好的銷量和排名。

無論我們有沒有做過電商,都知道排名對商家是很重要的,銷費者幾乎只看平臺前幾頁的東西,排在10頁以後的產品幾乎沒人看到。這就導致一個後果,有些商家的排名長期上不去,東西賣不動。

如果商家在入駐京東後東西長年賣不出去,你覺得會怎麼樣?這些商家會留失,京東會遭受損失,於是京東必需要幫助這些商家做排名。商家為了能把排名做上去,他們是願意付出一些代價的,畢竟做營銷總是需要成本的,與其去做電視廣告,不如直接讓利給消費者。

如果你理解了芬香社交平臺的商業邏輯,你的選擇或許跟我一樣

可是讓利要怎麼讓,你不能直接讓,不能直接降價,一降價,以後產品價格還怎麼漲回來?要知道價格就是一個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定位,如果你的低價印象一旦形成,你想漲價,根本沒有可能,人家就認為你不值這個錢。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講,消費者也有層級,有些消費者根本不在乎多個幾塊幾十塊,他們也不會去找什麼後門。

但是,除了少數完全不在意價格的人以外,對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來講,比如說我們自己,如果我一個月買衛生紙、洗衣粉、柴米油鹽,每樣東西都便宜一點,你覺得會怎麼樣?這些東西都是你必須要用的,都是生活必需品,能少花點錢買到,有什麼不好呢?

可是更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後門,這也正是我們社交電商的機會所在。

如果你理解了芬香社交平臺的商業邏輯,你的選擇或許跟我一樣

商家有排名打銷量的需求,消費者有得到更實惠產品的需求,無數消費商有分享得報酬的需求,需要有一個商業模式去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於是就有芬香平臺,芬香平臺就像在京東平臺上開了個後門,它是直接鏈接在京東上的,它的所有產品都是京東的。但是在芬香平臺上會有優惠券,這些優惠券來自商家的讓利,商家讓利越多,買的人就越多,於是銷量就上去了,這個銷量是不是直接體現在京東平臺的數據上?於是這個商家的產品就會在京東上排名靠前,通過京東正常入口的消費者更有機會看到這個商品,於是他的銷量進一步擴大。

所以對商家來講,他把產品通過芬香出售,就等於擁有了無數的銷售人員在幫他做推廣,做排名,我們這些人,都是他的銷售人員,給銷售人員一點回報是不是應該的?

其實他讓出來的這點利不算啥,最終都會給他帶來收益,他的營銷成本無限接近於0,但是我們這些從芬香平臺上進去的消費者,實實在在的得到了好處。如果你能理解這個邏輯,你就會知道芬香平臺的定位是什麼,它的價值是什麼。

如果你理解了芬香社交平臺的商業邏輯,你的選擇或許跟我一樣

總而言之,芬香平臺的整個商業邏輯是走得通的,而且是基於消費者、消費商、商家、平臺的多方共贏,它不存在哪一方佔了哪一方的便宜,而是攜手去佔領市場這塊大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