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紫雲山人張帥鋒

早幾年前讀過一本寶豐人著的《大道通天》,介紹的是一個動人的傳說:

話說春秋時期,有個國君妙莊王,生有妙顏、妙音、妙善三個女兒,因為妙善為王后夢中孕育而生,所以被視為掌上明珠。

妙善幼年就能吟詩作賦,不慕榮華,喜樂佛法,她厭惡王室的暴虐,同情宮女的遭遇,被宮女們尊稱為“三皇姑”。三皇姑十三歲就出落得亭亭玉立,莊王為了討好鄰國的國王,就將三女兒許配其太子。三皇姑寧死不從。莊王無奈,挑選了一個媒婆前去勸說。媒婆使出渾身解數都無濟於事。莊王一怒之下把三皇姑囚禁於後宮,她一連幾天水米不進,容顏憔悴。王后心疼女兒,悄悄放她出去逃生。

三皇姑先到翟集西的白雀寺裡侍佛,不久被莊王知曉,派人三番五次逼她回宮,她執意不回,莊王氣極之下將寺院放火焚燒。王后因此哭得死去活來。其實三皇姑並未被燒死,她被尼姑們救出,藏到了火珠山(即香山)上。

莊王焚燒白雀寺後,三皇姑活不見人,死不見屍。他憂慮成疾。八仙中的鐵柺李化作凡人,裝扮成郎中,給莊王診病後說:“聖王的病必須用親骨肉的一隻手、一隻眼做藥引,方能治癒,否則即使神醫,也無可奈何。”莊王的大女兒和二女兒不肯捨己救父。就在莊王病入膏肓之時,門官通報:“三皇姑回來了,請求獻眼手為父治病。”莊王的病好了,他高興地問妙善需要什麼。她說:“我不要江山,也不要財富,只求父王在火珠山上修座寺院,女兒要終身侍佛。”

莊王滿足了女兒的要求,大興土木建起了香山寺。寺院落成後,在大殿要為三皇姑塑像,雕塑匠請示莊王:“塑成什麼樣子?”莊王道:“全手全眼。”雕塑匠卻誤聽為“千手千眼”,於是就雕塑成了一尊千手千眼的三皇姑塑像。後來,妙善在此修行,直至得道。

帶著動人傳說,懷著虔誠之心,我們一行幾人來到了香山寺。

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現有大大小小的香山30處。在中國這些眾多的香山中,據不完全統計,建香山寺的有9處。最早的是平頂山市香山的香山寺,由天竺僧人支法度建於東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在眾多香山寺供奉的佛菩薩中,以觀音為本尊的只有平頂山香山寺和北京香山寺,而北京香山寺又是仿平頂山香山寺而建。更為巧合的是,天竺香山位於釋迦牟尼出生地父城附近,而平頂山香山也位於父城(漢代置父城縣,治所在古父城)附近,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平頂山香山稱作“真香山”。

其實,我這也是第二次來香山寺了。與幾年前不同的是,現在的香山寺正在擴建之中。古老的香山寺愈顯勃勃生機。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香山寺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與眾不同的蓮花臺階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大雄寶殿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趙樸初書《大雄寶殿》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略有傾斜的觀音大士塔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寺內池塘裡的紅魚

襄城縣周邊縣市巡禮之平頂山香山


正在建設的北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