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想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尊意识,可以从家长听孩子的话开始

想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尊意识,可以从家长听孩子的话开始

懒妈散养学前娃: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说了算

不得不承认,我们都希望能自己说了算,孩子完全听话会让我们省心省力。可是同样也是孩子的我们,能否永远对父母言听计从?所以,谁说得对听谁的,而不是谁年龄大听谁的。人与人相处要以理服人,不是谁厉害谁说了算,这个道理我们得先明白,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

在家庭文化里,孩子和父母之间有个模式养成的过程。比如孩子发现父母很听爷爷奶奶的话,而自己无法说服父母,但能说服爷爷奶奶,于是会采取迂回的方式通过爷爷奶奶来说服父母。孩子请妈妈再买一个大毛绒玩具,妈妈不同意,孩子开始大哭,哭着哭着发现妈妈无动于衷,于是跑到奶奶跟前去哭诉。奶奶发火了:“就一个孩子,为什么不给买?奶奶给钱买。毛绒玩具脏什么?脏了不会给洗洗吗?”结果孩子很得意,妈妈很沮丧。结果是谁说了算呢?是奶奶的权威说了算?宝宝的耍赖说了算?妈妈的道理说了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说了算,包括孩子。孩子可能尝试用大哭、拒绝吃饭、就地打滚、摔玩具等方式来发泄,等大人妥协了,孩子就“得逞”了。所以,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要是用上述方式提要求的,建议父母可以暂时不回应。无须批评谩骂,只让孩子明白“该招无效”即可。可以先放下这个问题,换个其他话题,先给孩子时间缓解一下情绪,过几个小时再说,有的可能过几天再重新谈。但早晚也得解决,不能泥牛入海全无消息,那样会给孩子错觉——父母不在乎我的看法,他们根本不爱我。至于孩子的要求,要看情况而定是否予以满足。如果做出了决定,但孩子不愿意接受,那还要尽量想办法得到孩子的理解。

想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尊意识,可以从家长听孩子的话开始

那还不是大人说了算吗?不是这个意思,身为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所做的决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不是为掌权而掌权,为决定而决定。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成人之间要有个大致约定,或明确说出,或心照不宣。首先,做出的决定要本着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大方针,而不能以“孩子高兴”为原则;其次,当成人之间意见不同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最后的决定权要回到孩子父母的手里。比如我母亲总给小外孙女吃糖哄她高兴,而我认为吃糖多对牙齿不好,宝宝当然愿意站在姥姥那边。

我就先和宝宝说明多吃糖的害处,上网找一些吃糖坏牙的图片给孩子讲,同时向姥姥礼貌而坚定地要求“吃糖限量”,让老人家也清楚吃糖坏牙的弊处,让她也站在自己这边。老人家只是有点儿太过于疼爱自己的孙儿孙女了,他们的出发点其实也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更快乐地健康成长,只要对他们晓之以理,耐心讲解,让他们明白孩子父母所作所为的最终目的,他们还是会很乐意地接受并赞同孩子父母的做法的。

孩子上了幼儿园,会经常模仿老师的话。两三年前我家宁宁刚上小班没几天,回家后恶狠狠地对我说:“你给我闭嘴!”皱着小眉头,攥着小拳头,表情扭曲,让我觉得十分惊讶。我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我问是不是有老师这样对小朋友说话,她说是。我问她:“老师这样说小朋友的时候,小朋友们开心吗?”她摇摇头。我又问:“老师如果这样说,‘小朋友们请安静,大家等一会再谈论’是不是好些?”她马上点头。我又说:“‘小朋友们像青蛙,呱呱呱吵不停,老师啥也听不清。小小青蛙请安静,狐狸老师有话说’,怎么样?”宝宝咯咯笑着回答:“好玩。”

我告诉宝宝:“你想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别人,你也可以对妈妈说‘妈妈吵吵像青蛙,狐狸宝宝有话说’,而不要恶狠狠的吓唬妈妈——‘你给我闭嘴’,这太不礼貌了。”宁宁问:“那老师为什么这样说?”我想了想,说:“老师这样对小朋友说话是不恰当的,但错误只能到此为止。老师犯错不等于小朋友可以跟着犯。前面有个人不小心掉河里了,难道跟在后面的人都要跟着跳下去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别人怎么做是别人的事,轮到你自己就要先想想对不对,是吧?”宝宝表示同意:“妈妈,那宁宁还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吗?”“当然是!”我郑重地点点头。

想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尊意识,可以从家长听孩子的话开始

有一次我说宁宁:“看电视太久会损伤眼睛的,起来活动活动吧。”她马上反击:“那妈妈在电脑前坐了好久了呀,电脑和电视不是一样的吗?”我马上关了电脑站起来:“宝宝说得对,那咱们一起下楼转转吧,去玩一会儿。”宁宁开心地过来领着我的手下楼去了。吃晚饭时,我特意在饭桌上讲了一遍,她听了很骄傲,还得到了爸爸的表扬。

谁说了算呢?孩子逐渐会明白,不是权威的奶奶说了算,不是冷脸的老师说了算,不是亲爱的妈妈说了算,而是道理说了算,谁说的对听谁的,包括小孩子。如果孩子说的对,那么大人也得听。

有的家庭父亲更强势或母亲更强势,尽管在另一方的妥协中达成很多一致,但孩子看在眼里会判断出“我们家妈妈说了算”或“我们家爸爸说了算”,有的孩子更愿意站在“弱势”的一边,有的孩子则选择模仿“强势”的一方。这些家庭模式会影响孩子,有的孩子成年后组建的新家庭简直就是父母婚姻的翻版,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可能成为新的施暴者。如果我们尽可能地让家庭氛围更民主更轻松,这对孩子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将有深远的意义。

想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尊意识,可以从家长听孩子的话开始

大人之间的意见争执,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尤其是带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比如秋天到了,给孩子增加衣服,妈妈觉得该加件外套,爸爸觉得春捂秋冻身体好,谈论几句不要紧,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起来。

这个时候应该冷静下来,问问孩子意见。孩子是当事人,穿多穿少是冷是热只有他最清楚,父母之间的激烈争吵会让孩子不安,同时这种激烈争吵也给孩子做了坏榜样。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有不同意见,也尽量不当着孩子争执,有时候老人家不容易接受新观点,还可能摔摔打打掉眼泪,孩子看了更惶恐。

大人之间的意见不同,不要请孩子做裁判,尤其是还不能判断是非的小孩子。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妈妈是一体的,都很重要。孩子不想站队伤人,父母也不要如此摧残孩子稚嫩的心灵。“你听妈妈的还是听爸爸的?要是你听爸爸的,妈妈就再也不理你了”“你觉得妈妈和爸爸谁好?非选一个的话,你要妈妈还是要爸爸?”这种话题无聊透顶,伤害孩子的感情,对夫妻关系更无建设意义。

想培养孩子的独立与自尊意识,可以从家长听孩子的话开始

父母双方要尽量帮对方树立在孩子心中的位置,这样孩子能感觉到父母之间是相互关爱的。比如“宝宝,爸爸每天上班好辛苦,宝宝和妈妈一起爱爸爸好吗?”“宝贝,妈妈不舒服,咱们安静一会让妈妈好好休息吧。”如果夫妻之间发生了矛盾或不快,也要尽早正面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爱宝宝,我们之间的事情会解决好的,宝宝别担心”,切不要把孩子当作攻击对方的工具。

散养心得:在家庭里谁说了算?除了个别严重威胁安全的事或侵犯第三方权益的事需要父母制止并说明理由外,大部分事谁说得对就听谁的。

孩子说的有理,那就听孩子的,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如果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其他人只提供建议就够了。大人之间的意见也难免不同,但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激烈冲突,也不要逼迫孩子站队,这只能让孩子无所适从。

(本文已开通原创保护,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咨询/合作/约稿请私信,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