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18年的新玉米收穫後價格能突破一塊二嗎?

棒奔霸


儘管當前玉米市場的利多因素在不斷增強,特別是生產端方面,因災減產的預期增強使得2018年產玉米供應不容樂觀,對於價格形成比較強的支撐作用,但收穫後價格突破1.2元/斤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嚴格上來說,是不可能的;但隨著新玉米上市及收購的進行,後期突破1元/斤的可能性比較大。

一方面,新季玉米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局部地區單產下降已成定局,除了前期的旱情、玉米粘蟲等影響之外,近期的高溫乾旱對授粉期的影響很大,很多地區的玉米棒結實籽粒下降,個別地方甚至出現絕收的情況。而且,今年的乾旱、高溫等不利天氣及病蟲害在中國傳統的黃金玉米帶也是集中發生,屬於很多年少見的情況,所以更讓市場增加了對產量的擔憂。但因為2018年玉米播種面積有所增加,預計增加幅度在1500-2500萬畝,所以最終產量和品質的情況,還需要繼續密切關注接下來1個多月主產區的天氣情況。

另一方面,需求市場需求繼續回升,雖然目前看飼料養殖企業並未有明顯的復甦情況,而且因為生豬疫情在局部地區發生,以及飼料價格上漲等因素,養殖企業的補欄積極性還沒體現出來,但下年度(2018年10月-2019年9月)隨著規模化養殖的推進,總體的玉米飼料消費預計是增長的,這其中,還要考慮到中美貿易關係中因加徵25%關稅使得作為飼料加工替代的高粱進口量預期下降,也會增加南方銷區對國產玉米的採購和使用量。同時,玉米深加工成為近兩年國內玉米消費的主要推動力,特別是臨儲玉米去庫存的主要抓手,而且隨著新建產能的逐漸投入使用,玉米深加工用量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再者來說,今年主產區玉米種植成本明顯增長,尤其是東北產區的流轉費用(包地費)比去年出現了大幅提升,再加上農藥、化肥、柴油、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使得農民對玉米價格的期望值也比較高。而加之今年玉米生長狀況不樂觀,在信息傳播比較發達、農民市場意識不斷提高的現如今,農民的惜售心理及對玉米價格的看漲情緒將會加重,這也對玉米價格會起到支撐作用。

總的來看,2018年產玉米價格在各種利好因素的支撐下,目前市場各方是普遍看漲、看好的,但要說是收穫之後價格能突破1.2元/斤是不現實的。首先是最終的產量和品質還需要觀察,其次是價格上漲也有一個過程,再者是臨儲玉米庫存水平還是有的,儘管截止到8月16日已經累計成交了6300多萬噸,但仍有1億噸左右的餘量可以供應市場。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儘管2018年產玉米價格是看漲的,但今年的價格上漲,包括小麥價格也是同樣,是以產量下降的代價換來的,特別是有的地區的農民可能面臨較大的損失,並不能從價格上漲上獲益。


糧小咖


對於您的提問,黃淮海地區新玉米價格突破一塊二很難,但是還是會有增長趨勢,我和大家講講今年新玉米的收穫價格以及增長趨勢,希望能對農民種植戶能有所幫助。


一、今年的新玉米價格:在黃淮地地區今年剛收穫的玉米的價格在9毛錢至9毛5一斤,局部地區可能有所差異,大致的玉米價格不是很高,最近一週的價格有了增長的幅度,現在黃淮海地區玉米價格在1塊錢一斤左右,相對於新玉米價格還是和去年差不錯。

二、玉米的增長趨勢原因:首先對於玉米的增長還是有一定的趨勢的,對於乾旱引起的玉米減產也是比較的多,也是秋季增長的關鍵,還有就是隨著畜牧養殖養的需求和深加工項目增多,在秋季的時候價格還是會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但還要根據國家的宏觀調控而定。


三、玉米價格是否突破1.2元:我個人認為玉米價格不會突破1.2元,首先是玉米的價格會有所提升,基本上往年的玉米價格都是在8毛至1.1元一斤徘徊,相對於1.1元的價格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綜合玉米的價格決定因素來說突破到一塊二一斤的可能性不大。
最後,今天新玉米價格突破一塊二的可能性不大,希望能對玉米種植戶能有所幫助,大家對於玉米價格有什麼疑問?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將為您及時解答疑惑。


農事百態


今年的玉米價格將小幅攀升,原因有一下幾點,請粉友們指正。

中美貿易戰,使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加增了關稅,使美國苞米進價抬升。況且,美國玉米多為轉基因產品,國人為了健康考慮也不願進美垃圾玉米。

其二,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東北是中國的大糧倉,東北今年五六月份發生了嚴重的伏旱,況且高溫持續,造成苞米嚴重枯萎,很多地區面臨絕產。還能有多少產量,大家心知肚明。從豬價的快速反彈就可見一斑。

東北的雞蛋馬上就要創歷史新高,這都是對預期的提前反應。

面對快速上漲的物價,國家肯定要出新舉措來穩定物價,畢竟我們不是發達國家,儘管總體經濟總量很大,但人口基數龐大,人均收入無法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況且收入水平千差萬別,富裕人口只佔很少一部分。物價上漲,會發生饑荒的。

中國已經從巴西,印度,俄羅斯三個國家達成進口協議,更是在俄羅斯買了三十個貨運碼頭。

所以苞米上漲,將帶動相關產業物價的上漲,必要時,國庫的玉米回出來穩定物價。因而,今年苞米將呈現微漲格局,不會出現去年的大漲行情。


星晨之友


點擊右上角關注賣柚子的小夥子!為你分享更多三農信息!今年的新玉米收穫後價格能突破一塊二嗎?

座標河南新鄉,這幾天我們這裡的春玉米已經開始收穫了,部分農戶有的已經曬乾銷售了,目前的價格並不太好,品質優良的玉米賣給養殖戶才9毛多一斤,而普通玉米連9毛的價格都不上,再有一個多月,秋玉米就該收穫了,這一個多月玉米想要漲到1塊2毛錢,小夥子認為難度比較大!


雖然這段時間,玉米價格有所上漲,但是畢竟是有限的,因為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新舊玉米替換,青黃不接的時候,玉米出現上漲是很正常的,在以往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出現小幅上漲。

再過一段時間,一旦秋玉米大量集中上市,玉米就會出現價格滑落的現象,而且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雖然今年更多地方,在玉米種植中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旱情,導致玉米抽雄授粉不好,玉米結實率較低,甚至東北有些地區還有絕收的情況!

但是這都不足以影響新玉米的價格,玉米現在是完全市場化,價格只要不是太離譜,國家一般是不干預的,所以說玉米價格漲多漲少是市場說了算的。

目前我國的玉米產量不足,國內很多的大型玉米加工企業主要以進口玉米為主,而國外因為玉米的品種,和種植成本等因素,加上國家補貼力度較大,所以進口的玉米價格特別便宜,這也間接遏制了我國玉米價格上漲的空間!


所以我認為今年的新玉米價格是很難漲到1塊2毛錢的。以目前的數據來看,1塊錢一斤是今年新玉米的最理想的價位,價格再高,就不太現實了!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分享討論!


賣柚子的小夥子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明確的說,2018年玉米價位突破1.2元/斤無望,對於華北、華南無望,對於東北地區來說更是無望。

不過雖說今年玉米價位突破1.2元每斤沒有希望,但是不代表以後沒有希望,而且從近期的市場走勢看,或許是趁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的熱度,將玉米價位也催向了一波高潮,而對於東北地區來說玉米價位更是漲勢喜人。

據科學興農瞭解,在經過了長達半年之久的徘徊之後,我國吉林地區的玉米價位更是再度突破了9毛每斤。這也是自從三月中旬之後市場價位達到9毛之後再度回到該價位。由於今年臨儲方面進行了長達半年的高頻次、大批量拍賣,對於市場造成了強有力的衝擊,導致市場價位也是一落千丈。

據昨日吉林松原嘉吉生化方面的消息,公告宣佈11月12日再度上調玉米收購價位,14水玉米,三等糧以上報價0.9元每斤。而該價位也可以說是當前東北地區的價位新高。

當然這不會是市場的終點,科學興農認為這只是價位騰飛的一個起點,大家也都知道今年我國的玉米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減產,而且據可靠消息,今年的玉米淨增量首次為負增長。從當前我國的玉米需求端來說,飼料用途就高達2億噸,而玉米深加工用途則達到6千萬噸。而且在今年我國重新調整飼料標準配方之後玉米飼料用途的消費量可能還將會有1500萬噸以上的增加幅度。然而我國的玉米生產總量僅僅2.2億噸,即便是加上今年所進口的720萬噸,也依然難以抹平近4000萬噸的缺口。

綜上來說,在玉米未來供供給緊缺的檔口,價位上漲這是在所難免的,至於突破1.2元,恐怕這也不是什麼問題,問題只是在於何時能夠突破,比如說如今我國雲南地區的玉米價位就已經達到了1.12元每斤,距離1.2元每斤也只是一步之遙。雖說今年突破1.2元每斤尚無太大希望,但是這個價位卻很有可能在明年有所突破。


科學興農


目前東北產區優質玉米受成本及拍賣提振,貿易商挺價心態較強,玉米價格波動性上漲,截止到8月21日,東北產區玉米價格8月份累計漲20-30元/噸,主要集中在內蒙通遼、吉林部分地區,基本符合卓創月初的市場預測。上週受拍賣提振,北港價格小幅上漲10元/噸,受北港成本支撐,南方港口在持續倒掛的情況下,玉米價格小幅跟漲10-20元/噸。目前華南港口散糧主流自提1840-1870元/噸,集裝箱糧自提價格在1870-1890元/噸。

上週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率明顯回升,由前期的不足25%,提高至30%。另外,成交價格也小幅提升,對產區市場帶來提振,玉米價格穩中小漲。近期東北、華北大部分地區普遍降雨,上週的強降雨天氣緩解了東北產區玉米的旱情。上週末,受颱風“溫比亞”影響,山東多地區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但沒有出現大範圍強風襲擊,山東地區玉米有短暫內澇,少量倒伏現象。當前東北和華北地區玉米多處於灌漿期,整體來看,此輪降雨有利於玉米的籽粒發育,本輪強降雨對玉米生長利大於弊。近期南方地區春玉米購銷接近收尾,僅襄陽宜城、荊門鍾祥地區餘糧寥寥,僅供應一週左右。華北地區春玉米數量很少,流通不多,對市場影響不大。東北拍賣糧仍然是市場供應的主體。隨著拍賣的升溫,東北地區優質糧出貨價格提漲。南方地區近期飼料銷量較7月份小幅提升,銷區市場玉米走貨量略有好轉,華中地區優質糧價格小漲,西南四川地區因供應壓力較大,價格延續穩定局面,變化不大。

新糧還未集中上市,預計8月下旬玉米價格或仍有10-20元/噸的上漲空間。9月中旬之後華北新玉米陸續上市,遼寧部分地區也有早玉米上市,但因是上市初期,且今年預期的單產降低,新玉米價格或高開。9月上旬玉米價格或仍有小幅上漲空間,中下旬之後價格或將回穩,進入漲跌波動階段。預計今年新陳玉米價格將平穩過渡,將不會出現往年的大幅漲跌。


農產品期貨網



生命如歌167736088趙


今年的新玉米收穫後價格能突破1.2元/斤嗎?

玉米做為我國僅次於水稻、小麥的第三大糧食作物的穩產和豐收,歷年來被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所重視,畢竟它關係到農民增收和畜牧業的發展兩個方面。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幹,糧食價格的調控受多種因素所影響和控制,雖然說農民玉米收穫後都想能賣出一個好價錢,這樣農民朋友能有好收成,不過,要綜合國家的水稻和小麥的最低保護收購價格,也要考慮歷年來所庫存的玉米有多少和壓庫存的拋售價格和市場的消化量。

而玉米僅做為飼料的主要消化來源,目前畜牧業生豬價格低迷,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玉米的銷售價格,再說,如果玉米收購價格高,而水稻、小麥等收購價格過低,飼料加工銷售企業完全可以用玉米以外的水稻、小麥等品種來替代。



綜合今年國家的收購小麥、水稻的最低保護價及各種糧食的種植成本和庫存量,個人以為,今年玉米要想賣到1.2元/斤很難或完全不可能!


老農話三農


2018年的新玉米收穫後價格能突破一塊二嗎?

朋友們大家好,目前各個玉米主產區大部分已經收完,只有部分地區還在收尾。從今年玉米行情的走勢來看,雖然東北、華北等地新地玉米高開上市,經過短暫回穩後,目前又出現偏強走勢,但新季玉米突破1塊2的可能性很小,希望大家不要對後市的期望值過高,貽誤賣出時機。綜合當前市場各方情況來看,今年玉米行情能穩定在一塊以上,達到1塊1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



一、從目前全國玉米市場表現來看,近日山東等地玉米加工企業提價收購,西王、晨鳴、英軒、賓州金匯等多家企業收購價突破1元,華北地區玉米主流價格也達到了0.95~0.97元/斤左右,湖南、湖北、廣東、海南等地也都在1元/斤以上,東北地區玉米雖然近日也有小幅上漲,但還是拖了全國玉米價格的後腿,黑龍江企業收購主流價為八毛二、三,吉林也就八毛五、六,遼寧要稍好一點,能夠達到九毛錢左右,總體看距離1塊2一斤還有很大差距,所以總體看全國玉米價格達到1.2元/斤的概率很小。下面是11月11日玉米價格:



二、雖然今年臨儲玉米拍賣成效比較好,經過七個月左右的時間,拍賣出了10013萬噸玉米,但庫存仍有7000萬噸,明年大概率還會有去庫存的任務,如果根據往年情況分析,明年4月份玉米拍賣或將繼續實施,雖然拍賣任務小於今年,但是對玉米的現貨市場行情還會構成一定壓力,所以說玉米突破1塊2很難。

三、進口玉米仍然影響著國內玉米行情,雖然我國在7月份加徵了美國進口玉米25%的關稅,且不說目前中美貿易有取暖跡象,即使一粒美國玉米也不進口,由於世界一些國家玉米價格還有一定優勢,再加上國內玉米加工企業需求量較大,其他國家的玉米也會源源不斷的進入我國港口,所以說玉米上漲可以,但空間不會太大。

四、上文的三個觀點只是客觀的反映了目前我國玉米價格不具備大漲的條件,但總體上漲還是確定的,對接下來的市場基本判斷是,目前到12月末為中偏強走勢,元旦前後有望整體達到一元,2019年3月上旬左右有可能達到1.1元每斤,但東北地區、特別是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省區玉米價格要低於這個水平。



綜上所述,從現在到明年3月份之前這段時間,玉米總的趨勢以上漲為主,但達到每斤1.2元的水平確實難度較大,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注市場行情信息,根據自己玉米的質量、品種、儲存條件、資金需求等因素,選擇適宜的價格出售。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瞭解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文章上方關注本號!


三農廣訊


今年的玉米漲價是必須的,市場的價格主要是受兩方面的因素調控第一個是供需關係,第二個就是政策調控,這兩個是主要的關係今年的玉米受大面積減產。那麼玉米漲價是必然的因素,但是不會達到1.2元,

①種植面積減少:黑龍江三省減少三成的玉米種植面積,且政策鼓勵種植大豆因為去年大豆的進口量達到了9552萬噸的數值,為了遏制這一情況,今年大豆的補貼漲到200元/畝,玉米降到了100元不到每畝。

②自然災害:前一段時間由於東北地區的乾旱少雨導致了許多的玉米枯萎肯定影響玉米的產量,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特大暴風雨的襲擊,138萬公頃的農作物受損,導致許多的玉米倒伏,甚至是絕收。

③近些天來養豬逐漸從虧損到盈利,對玉米的需求量也在增加,養豬的行情逐漸好轉,現在目前一個關鍵點就是非洲豬瘟是否能得到全面控制。

玉米價格據說是最好的一次能達到1.286/斤,今年的玉米雖然達不到這個價格但是也不會低到哪裡去,估計在一元左右上下起伏,優質玉米還是有可能突破一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