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共享员工”是共享经济吗?疫情中的共享经济到底怎样了?

国际市场指南综合报道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现象:“共享员工”、“共享信息”、“共享教育”等等。

有些人飞快地将这些既不能独立创造价值,也无法长期存在下去的临时性措施称为“共享经济新模式”,仿佛“共享经济”已经枯木逢春。但是无论从赢利能力还是可持续性,这些“新共享”都看不出有产业的属性。

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根本没有这么乐观。它们包括这些年大家所熟悉的共享出行、共享办公、共享空间、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们。

“共享员工”是共享经济吗?疫情中的共享经济到底怎样了?

据燃财经报道,2月6日哈啰出行披露的大数据显示,1月8日至2月5日期间,包括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在内的多个一二线城市,采购出行骑行量占比上涨约5%,求医出行骑行量占比上升。尤其近一个月3公里以上的骑行量占比增加,透露出部分用户用共享单车替代了其他的出行方式。

最近随着各地陆续进入复工状态,返岗人流增加,公共交通工具人多密闭,有交叉感染的风险。有关部门建议上下班优先选择私家车、步行或骑车上班,以防交叉感染。共享单车在冬季这个淡季迎来了一波需求。

共享单车被疫情短暂唤醒,能为这个行业带来转机吗?虽然有观点赞同,但易观出行分析师孙乃悦告诉燃财经,出行和通勤是高度相关的,等到疫情结束,企业正式复工,人们会快速恢复原有的通勤方式,这样的利好不会持续太久;同时燃财经还透露,在全国范围运营的某共享单车品牌创始人表明,“公司疫情期间的运营情况,和其他行业一样,惨淡。”

“共享员工”是共享经济吗?疫情中的共享经济到底怎样了?

共享单车2019年最大的变化,毫无疑问是“变贵”。相比于疫情,这个因素无疑会更长期地影响这个行业的未来。

钛媒体认为,疫情之下,依赖线下消费的共享充电宝行业陷入沉寂。由于各商圈、旅游、酒店、影院等人流密集的场所纷纷歇业,线下流量的缺失,使得共享充电宝企业普遍都断了粮,并开始为过冬做准备。

“共享员工”是共享经济吗?疫情中的共享经济到底怎样了?

据界面报道,为了活下去,目前已有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选择将1月工资扣除一半,缓至2月20日发放,而2月和3月工资,底薪正常发放,绩效和提成却要延后到6月发放。同时,线下BD统统处于放假状态,被迫无限期待命。

此前,小电CEO唐永波在内部信中直言,疫情对公司业务已造成致命打击,一方面收入骤降冰点,另一方面公司还有5000名员工工资以及供应链和各地办公租金等多项支出亟待解决。

小电这封内部信,凸显的也是整个行业的困境。

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是,流量断崖式下跌,收入锐减,但人力、运营等方面的成本还要继续支出,企业不得已开始节流“自救”。

“共享员工”是共享经济吗?疫情中的共享经济到底怎样了?

在共享出行、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共享空间等领域,旧叔旧闻透露出了许多信息:

在共享出行领域占据“寡头”地位的滴滴出行至今尚未实现盈利,近六年累计亏损额已经达到了390亿元人民币。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曝出小米、滴滴、美团、360等三百家企业因疫情影响寻求574亿贷款的消息。在这份名单中,滴滴出行因为出行业务遭到“病毒爆发的严重影响”,向银行寻求五千万的贷款支持。这从侧面也显示了滴滴出行目前所遭遇的实际境地。

疫情期间出行需求大幅降低,疫情之后出行需求何时能恢复正常水平又不能确定,再加上巨额的公司运营与人力成本、企业方面在疫情期间要做的大量保障性支出,很明显,滴滴出行至少在这一季度的财报将非常难看。

共享出行之外,疫情对共享汽车的直接影响可能比共享出行严重得多。要知道,从2018年开始,一度火热的共享汽车行业就迎来了持续至今的倒闭潮,car2go告别中国、麻瓜出行等大批平台陆续倒闭、盼达用车似的各类“押金门”事件......

原本就商业模式受到极大质疑、即便没有疫情也在迎来寒冬的共享汽车行业,它在疫情下的生存空间正变得更加狭窄了。没有司机、没有订单、巨额的车辆与网点、人员成本要继续支出......你猜在之后几个月,又会有多少共享汽车平台会因现金流破裂撑不下去?

在其他共享经济领域,以Wework为代表的共享办公就不用多说了,疫情期间人们连办公室都进不去,就更没人关注共享办公的死活了。本来它在去年所遭遇的“一地鸡毛”就已经让市场对共享办公领域一片看衰,就连软银孙正义都因为Wework的投资而登上了“晚节不保”名录。

类似的,在旅游、餐饮、住宿一片萧条的背景下,以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空间同样会在业绩上遭遇持续影响。

与线下实体企业相比,广义上的互联网企业受疫情的影响其实并不严重,某些互联网项目比如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社交、游戏以及电商等甚至还火了。但是被互联网与科技属性加持的大量共享经济企业却被病毒打回原形。

一个被长期忽视的现实是,目前核心的共享经济体都是基于“实物共享平台”才能创造出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共享经济的繁荣与否并不依赖于线上,而是完全依赖于线下实体、线下人流的繁荣。

一旦没有人流,那么它们就将迎来致命打击。用烧钱换流量、用亏本换未来的互联网打法,旷日持久构建起来的互联网流量平台根本没有独立变现的能力。


综合来源|旧叔旧闻、燃财经、钛媒体、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