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新零售領域,產品經理的切入點在哪

翟錦修,前蘇寧易購產品總監、1號店高級產品經理,前徐家彙商城集團電商公司產品技術中心總監,前神州數碼管理系統有限公司流通產品線總監。十年產品工作經驗,對2B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商圈O2O領域有多項成功案例經驗。

從我坎坷的經歷的,大家可以看得出來,我曾經多次從線下往線上進行轉型,或者是把一個傳統企業帶成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路上,有成功也有失敗,所以我想講的是從前踩過的坑。

一、傳統企業,轉向新零售

會遇到哪些問題?

每當去到一個新的公司裡面,說我是個傳統企業,走向新零售,都會有一幫不知天高地厚的產品經理充入到這個公司去,然後去分攤到各個崗位上,然後去努力的去改造很多東西,認為自己要顛覆行業,顛覆世界,成為天下的主宰。

但是很快我們就會進入到這樣的窘境當中:

1、陷入複雜和詭異的需求當中不能自拔

任何一個企業發展到今天,發展到現在,他們的流程,他們的需求,他們的邏輯都是經過了很多年的考驗,都是不能動的,甚至是很難動的,很難理解的。

其中有很多是人情的問題,有很多是視力的問題,有很多是派系的問題,有好多是歷史遺留問題。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的流程就要這麼走,而且走得很通暢,然後當他們向你提需求的時候,你會覺得好詭異,這神經病,但是你就不得不去接受。

所以在我12年的產品總監生涯當中,每年都會碰到這樣奇怪的這些東西,然後你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是你不得不這麼去做。因為全公司都告訴你,這是對的。

2、一不小心就想創造性的破壞

我們曾經在一個企業裡面改掉了一段流程,然後被所有的銷售投訴。寫郵件給總經理,說產品在胡搞已經讓我們搞下去了。

然後等你把它改回來之後,然後發現更又一堆人站出來說產品在胡搞,反正怎麼著都是會有正反面,很痛苦。

當我們想說這裡不對,我要改的時候,你會發現站在你對面的敵人很多。因為他們都習慣了這樣做,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模型,他們的穩定性,在原來那個機制很舒適。

3、雞同鴨講,不在一個頻道上

你跟他講說我們要燒流量,我們要創造用戶體驗,然後我們要服務用戶……但傳統企業他聽不懂。然後他們回來跟你講,說張三長、李武短的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不重要。

就好像一隻雞群裡的鴨子,雞同鴨講,不在一個頻道上。很痛苦。

4、莫名的被寄予厚望

有一天產品寫出了一個厲害的規劃,畫了一個特別漂亮的腦圖,然後在一個大會上講完之後,然後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說這就是我們轉型的方向。

當你達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就被莫名其妙的寄予厚望,認為你是核武器,等你的產品開發出來,我們就無敵了,我們就特別牛了,一切都靠你了。

這是莫名其妙的被寄予厚望。其實這東西不是產品一個人的事,是大家一起才能做。但在傳統企業眼裡,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我們不懂。

5、缺乏連續的投入

缺乏連續的投入是什麼意思呢?把這個東西做出來,就不管了。後面怎麼做,不管後面是不是要迭代,是不是要保持。

這麼一個強大的IT團隊,是不是有什麼運營的計劃,是有什麼資源投資計劃,你不要想。

先做出來,做出來了就可以了。所以那麼多年過去了,他還是那個樣子,這就是缺乏連續的投入,他們不知道這是個持續投入的事情。

二、傳統企業的痛點在哪裡?

傳統企業的痛點在哪裡?就是它有極差的人效和坪效。

  • 人太多了,工作的效率太低了,我要花很多的人力成本。
  • 我要去開店,我需要花很多的錢投入到門店當中,我要讓這些門店賺錢,所以我要先犧牲我的坪效。比如說我要搞一個玩的地方,我就不能去擺貨了,所以我的坪效如何提升?

一聽到傳統零售行業永遠是這兩件事人、店。永遠是這兩件事。

但是電商不存在,電商的人效極高,我一個客服可以服務1萬個用戶,然後我的坪效也極高,因為我根本就不需要坪效,我做一個介紹頁就開始賣。

怎麼才去利用線下企業的特點,或達到獲客和體驗上的優勢;同時我們用線上的在線化的技術,去解決人效和坪效的問題,這就是我們產品圍繞的一箇中心。

要用在線化的技術,讓你每天可以服務更多的用戶,讓你的門店去每天可以完成更多次的快速的交易。

因為這個時代商業的空間很小,我們要掙很多的錢,所以我們在不增加運營成本的情況下,通過互聯網工具的手段,讓1個人去服務1萬個人,或者1個人去服務一千個人,一個店十個人就能服務1萬個用戶,這就是我們所有做產品的重點。

所以我們需要貼身高效的服務。我們通過門店天生的客流和社區傳播的方法,就能解決客流的問題,這個是我們所帶來的優勢。

所以我們的產品思維要圍繞這個點上,凡是對這個點有利的,我們都去做。

當時魏哲曾經講過一個話,叫人效必須高於傳統零售,但是可以低於電子商務;而獲客成本必須要遠遠低於電子商務,體驗提升的成本也要遠遠低於電子商務,而坪效又成倍地優於傳統零售。當你的產品做到這個效率的時候,你就成了。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事情。

我們用四個在線的方法來落地這個事情:

新零售領域,產品經理的切入點在哪


1、員工在線

先讓我們員工在線,不要說店員不會用APP,那就換店員。因為我們要追求效率,所以你們得先讓員工在線,先讓員工的辦公、採購、交流、溝通,尤其是與用戶的溝通,要先上線。

2、商品在線

第二個我們叫商品在線,就是賣的東西要上線。

3、客戶在線

第三是客戶在線,我們要有C端,一定要有C端。讓我們的用戶的行為發生在我們的線上,我們要知道他是誰,他在哪裡,他有什麼痛點,有什麼需求。

4、管理上線(最後一步再做)

我曾經去過一個企業,上來第一件事情讓我做管理駕駛艙,然後20塊屏幕圍繞著老闆,看到員工的一舉一動。不要做這件事情!因為在此之前任何的管理都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你先去做管理在線,所有數據透明化,省去大量的中層幹部。不需要那麼多的經理了,不需要那麼多總監,你動人家的飯碗,一定會引起很大的反彈。

所以倒不如先去把員工做上線,先去把商品做上線,能在線上做交易,然後順便我把客戶做上再上線。能夠抓到客戶的行為和數據,瞭解他們的痛點。

最終再跟老闆說,已經新零售化,我們調一調我們的組織,我們調一調我們工作流程,我們可以在線上完成管理。哪些人可以省掉,尤其是那些沒啥用的幹部,可以裁掉一部分。到最後再說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