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江蘇出臺海洋功能區規劃,鹽城6海域劃入優化和限制開發範圍

26日,省海洋與漁業局、省發改委聯合舉行新聞發佈會,出臺《江蘇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涉及我省15個沿海縣級行政區,禁止開發區域面積達1976.7平方公里。《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省海洋開發強度控制在0.76%,自然岸線保有率37%,優質海水不少於41%。

江蘇海域灘塗廣闊,岸線種類齊全,是全省資源開發、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省發改委規劃處處長孫志高表示,《規劃》的出臺,標誌著江蘇陸域國土空間和海域國土空間規劃的全覆蓋。《規劃》對保護江蘇的海洋生態、規範開發行為,通過精準施策,促進海洋空間發展有重大意義,開發過程中我省將遵從海洋的自然屬性,堅持面上保護、點狀開發。堅持陸海統籌、尊重自然、優化結構、集約開發的原則,到2020年,全省形成主體功能定位清晰的海洋空間格局,經濟佈局更加集中,資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態系統更加穩定,開發秩序更加規範,基本實現沿海人口分佈與經濟佈局、資源環境相互協調,海洋與陸地協調一致,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江蘇出臺海洋功能區規劃,鹽城6海域劃入優化和限制開發範圍

《規劃》以沿海15個縣級行政區管理海域為基本單元,確定海洋主體功能區定位,分別劃分為優化開發區域、重點開發區域和限制開發區域三種類型。

優化開發區域6個,包括連雲港市贛榆區,鹽城市濱海縣和大豐區,南通市如東縣、海門市和啟東市,面積共16860.4平方公里,佔全省海域面積的53.65%。重點開發區域2個,包括連雲港市連雲區、南通市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範區,面積共2941.5平方公里,佔全省海域面積的9.36%。

限制開發區域7個,包括連雲港市灌雲縣和灌南縣,鹽城市響水縣、射陽縣、亭湖區和東臺市,南通市海安市,面積共9647.9平方公里,佔全省海域面積的30.70%。

此外,江蘇海域共劃分禁止開發區域6個,包括3個自然保護區,分別為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啟東長江口(北支)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3個領海基點所在島嶼,分別為達山島(含達東礁)、麻菜珩、外磕腳。禁止開發區域佔全省海域面積的6.29%。

《規劃》要求,到2020年,我省海洋開發強度控制在0.76%以內,其中,優化開發區域海洋開發強度控制在0.78%以內,重點開發區域海洋開發強度控制在2.76%以內,限制開發區域海洋開發強度控制在0.28%以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類、二類)比例不低於41%,全省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7%。

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張建軍說,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是海洋空間開發的戰略性、基礎性和約束性規劃,也是《江蘇省主體功能區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海洋空間的行動綱領,對於優化海洋產業結構和空間佈局具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