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7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在成都上学的这几年,川西美景走了无数回,可对川南,对凉山,确是陌生的,唯一印象,便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这些报纸新闻报道里常常出现的熟悉而冷冰的词。

7月23日,阵雨。甘洛,四等站,比预期中还要小一些,回家路上必经之地。学了线路的那个学期巴巴的盯着窗子看展线,后面才发现,火车上貌似是是看不太到。想是是前辈们已精挑细选过的位置,可成昆地理条件实在不容乐观,还是设置在了曲线上。

几步便出了站,一个“同步小康瓦几瓦”的牌子甚是显眼。没有站前广场,似乎也没有条件改建,向东沿尼日河的道路拥堵不堪,这是到县城的唯一路线,几个交警忙碌而无力的组织疏导着。

风光

7月24日,阴转晴。匆匆吃完早餐,便乘车赶往普昌镇。昨夜定是下了不小的雨,前半段的水泥路堵车,后半段倒是畅通了,便又是泥泞不堪的乡村路,一个颠簸磕得脑袋生疼。从甘洛到普昌不到8公里的距离,约摸走了半个小时。

不过路上景致奇好,远眺吉日坡,石海和阿尔的交界,金字塔似的,袅袅烟云。山很高,白墙灰蓝瓦,在绵绵的绿色梯田间,之字错落开来。云好像没那么高,云雾涌动,抬头若现出个半个黛色的山头,再看一眼,便又没入云海。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超级喜欢这个,神奇的对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茭白

人文

这儿的男人,左耳大都打了耳洞的,金色的环扣 衬着彝族男子特有的俊气 。年老的男人裹了米色头巾,蹲在街边喝酒 抽烟 。

男女鼻子都挺,像是三星堆铜纵目面具的样子。

女人戴着银质的坠子,或是缠绕着朱红的流苏,铜色的皮肤,映得坠子雪亮雪亮。她们的瞳孔是浅棕浅棕,甚至比皮肤更澄透。

中年女子顶着绿色纹饰的瓦盖头帕,小孩老人,就在路边席地而坐,百无聊赖的消磨着仲夏的午后。

支书说一家十几个小孩是常事

小一点的男孩子女孩子十几个便团一堆,打牌 。再大一点的,男孩子女孩子便分开了。女孩子排坐着梳头, 男孩子便不知筹划着什么 转头齐齐的看你,如玉亮得寒慎的眸子望着你,似笑非笑。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这满街跑的,还有各种人力电动的三轮,叮铃铃的铜铃很有年代的质感,大概是和快二十年前成都的一样,然而物价比现在学校要贵。

下图是瓦盖头~一片片卖的,以绿色纹络为主,偷拍得我心惊胆战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这个图腾大概是有啥深意的,此处待查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瞎扯

路不好走,为了会让一辆大卡,心惊胆战的倒车了很久的车。一波寒意还未消去,一波又起,倒车时候,我便在想,与城市道路不一样的是,乡村道路的本质意义在哪里?

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需求层次理论。生活在城市中的你,暂不论交通拥堵,为满足以上任何一层需求产生出行时,你总可以较为容易的采取一种出行方式通过城市路网而去实现你的需求。换言之,你不会因为从家到跳广场舞或是图书馆这段路而苦恼犹豫是否去,因为你选出行方式很多,比如公交、地铁、共享单车、私家车等等,甚至你只需要步行几百米,因为广场就在你家小区楼下。而在这里的任意一个村落,道路状况和村镇公共活动空间体系却不足以满足这社交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让我们假设你的家在足木村,丈夫外出打工,而你不会驾驶汽车或是摩托车,也乡村公交,你会考虑饭后步行十几公里去镇里跳半小时广场舞吗?即便是个漏洞百出的可笑假设,答案也该是否定,同时这也便不难解释犯罪率吸毒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了。

恩,出行方式的选择多样性和乡村道路交通可达性与人五种需求实现密不可分

坨坨的嘎嘎,弯弯的月琴

彝族喝酒吃肉是豪放的。好奇这里的物价,出奇的贵,四通米粉小份9块~和春熙路物价有得一拼。不过当真好吃,肥肠量足,软糯的大红豆,更加偏爱粗米粉,更软。于是开始想念家里的米线。喜欢这里的土豆和玉米和苦荞饼,很甜。土豆过白水一煮,熟了捞起来凉着,浅褐色半透明的皮爆裂来,像公主裙边一样翻卷过来,芯很甜粉嘟嘟的,蘸点特有的干海椒面儿,不过我更喜欢光吃本味,算挚爱了吧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凉山·甘洛·普昌游记

私人日记非正式

写在后面

感谢辛苦付出的老师和可爱的小伙伴们

遇见你们

很幸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