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论弱视的关键病机与防治,及与近视、斜视的病机区别

论弱视的关键病机与防治,及与近视、斜视的病机区别

【定义】患儿视力减退,经矫正达不到0.8,且未发现眼睛有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弱视。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8岁以内)。

【病位】眼、脑、肾

【病势】多虚

【病性】寒为主

【病因】先天不足,早产、低体重,睡眠过少,用眼过度患儿,斜视、高度近视、远视等导致。

【病机】清阳不充,脑髓不足,目不能见。

【理论依据】

1.弱视者目力虚弱

(1)弱视之“弱”顾名思义,是为视力衰弱。

(2)弱视多见于早产、低体重,及发育不良小儿,体质弱,精血不足,视力亦得不到良好发育。

(3)弱视多由近视、斜视等其它眼病转化或合并而成。而近视、斜视,及其它眼病多有肝肾亏虚。

(4)中医认为眼目之神光为全身“神”的重要标志。目光有神,视力清晰,既能辨近之精细,亦能望远之苍穹。弱视视力极差。目无光彩是为人体失神或少神。这是将弱视归于虚,归于寒的主要原因。

(5)视力是人体获取外界影像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阳气的蒸腾与投射,需要脑髓和精血的影映。二者缺一不可。弱视患儿,视力经矫正仍然达不到0.8,如果不是阳气不足,不能上升蒸腾充实于脑,难以将外界景物投射于脑,那就肯定是精血不足,影映障碍,成像困难。这是确定弱视病机为清阳不足,脑髓精血不足的关键。

论弱视的关键病机与防治,及与近视、斜视的病机区别

成像的基本条件:投射光源(阳气)

论弱视的关键病机与防治,及与近视、斜视的病机区别

幕布(脑髓、精血)

论弱视的关键病机与防治,及与近视、斜视的病机区别

二者缺一不可

2.近视、斜视和弱视中医病机区别

儿童常见眼科疾病有近视、斜视和弱视。近视能视近而不能视远,即有目力,但目力不足,不能及远。故基本病机为目力不及。斜视既可视远,亦可视近,但无论远近任何目标在斜视两眼中均表现为两个影像。为了不重影,患眼必然偏斜,进行代偿,才能获得一个图像。故其基本病机为目系失衡,目珠偏斜。弱视是没有目力,即使进行视力矫正也达不到0.8。不足0.8时,所视之物必然模糊,必然看不清,甚至完全失明。这是旧中国盲人很多的主要原因。故其基本病机总结为目不能见。

近视为屈光调节异常,为眼球本身疾病。斜视眼球偏斜,其斜乃受大脑支配与大脑抑制视觉有关,故斜视为眼球与大脑共同疾病。弱视检查眼睛并无器质性病变,说明病变部位为眼球之外的更高一级中枢。

二、西医

过去长期认为弱视是婴幼儿视觉发育关键期,即从出生到6岁左右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锥体细胞,又叫感光细胞未能发育,不能感知光线和景物所致。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治疗弱视就应该趁早加强视觉训练,况且,本身孩子又处于视觉尚未发育的阶段。因此,临床上对弱视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加强对患者眼底黄斑区的形觉刺激,而以此激活锥体细胞,恢复视力。其主要方法包括配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使其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刺激锥体细胞兴奋),压抑遮盖(使其视力较差眼相对于正常眼得到更多的光刺激),以及红光闪烁刺激(利用脉冲红光对锥体细胞的敏感性来激活锥体细胞),穿针、插孔、精细目力训练(增强锥体细胞对物体的分辨率及视敏锐度)等。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患者未超过视觉发育期,经过上述综合疗法均能促使黄斑区感光锥体细胞功能恢复,从而治愈弱视。这是眼科界发现并公认的弱视发生的外周学说。

近年来,弱视“中枢发生学说”获得支持。Wiesel、Hube二人以此获得1981诺贝尔生理学奖。

论弱视的关键病机与防治,及与近视、斜视的病机区别

他们运用视觉诱发电位观察弱视猫模型。结果显示:弱视病变位置在大脑视中枢。大脑视中枢的缺陷或损害抑制了正常视觉功能发育,从而导致了弱视。随着现代视觉电生理学,神经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这一假说在患儿身上得到印证,使弱视病因和机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如视觉电生理中的EOG、ERG与VEP联合应用对视觉系统病变分层定位检测与验证对比,发现多数弱视患儿大脑中约40%或更多突触联系在发育能丧失,视觉传导神经萎缩,外侧膝状体相应层与之联系的中枢皮质17区IUCaCENG层神经元发育不良和减少(严重者17区神经细胞不足20%)等,最终因其空间分辨率差几乎丧失而弱视。这是目前新发现并得出的弱视发生的中枢学说。

其实,弱视的外周和中枢学说可以互补,可以从不同层面作用于与改变弱视的病理状态,从而提高弱视的治愈率。

一、原理

1.滋补精血,有益成像。

2.升清降浊,提高视能。

3.健脑益智,促进脑髓发育

3.活血化瘀,加强信号传导。

二、治法

1、中药:蚂蚁、熟地、龙眼肉、太子参、人参(益髓填精,营养脑髓,补益气血)、决明子、桑椹子、菟丝子、枸杞子(明目增视力)、升麻、黄芪、柴胡(升举阳气、提高视能)、当归、红花、郁金(活血化瘀、加强信号传导,增进视力)

2.小儿推拿:补脾经、补肾经、揉二马(补先天生后天,补后天养先天,增益精血)、双点门、揉太阳、干洗头(健脑益智,刺激脑髓,增进视力)、拿风池、摩百会(升阳举陷,提高视能)、点晴明、按攒竹、按鱼腰穴、点承泣(局部活血化瘀,加强视觉传导)、按揉目上眶并点按眶内内外各1/3(增益视力,改善睡眠,促进视觉发育)

【注意事项】

1.越早发现,越早干预疗效越好。

3.配合戴镜、遮盖、视力训练等方法。

4.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作者廖品东

中国小儿推拿网整理

【支撑材料】

《灵枢.海论》“髓海不足......目无所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症.盲》“眼无障翳而无所见,谓之盲”

《云海精微》“阴精不足阳光有余,病之于水......治之在心.肾。能远视不能近视者......气旺血衰”。

《审视瑶涵》“肝经不足肾经病,近在咫迟,视模糊”。“阳不足,病于少火者也”

《眼科金镜.盲》“症之起不痛不痒,不红不肿,如无症状,只是不能睹物,盲瞽日久,父母不知为盲。”

《灵枢 口问》“目者,宗脉之所聚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