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豬頭肉吃了有什麼好處?

shcho




豬頭肉是屬於高熱量,高蛋白質,高脂肪的食物。豬皮下面緊接著就是一大塊脂肪,有很少的瘦肉在下面。

吃豬頭肉最大的好處就是解饞,特別是一些喜歡吃香的人,吃上一口油滋滋的醬豬頭肉,嘴裡會有很多的回香。(不要流哈喇子啊!)那是一個美哉美哉!

吃上去是美了,嘴裡是香了,偶爾一次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但是如果總吃的話,而且吃多的話,血脂也會慢慢的高了。身體也長胖了,一系列的問題就來了。

過完了年馬上就要到二月二啦!

“二月二龍抬頭,吃豬頭!”基本是每個家庭的必備菜餚之一。

那怎麼樣才能夠減少一些脂肪的攝入,防止脂肪攝入超標呢?

以下幾個建議提供大家參考。



這一天只吃豬頭肉,別的肉就不要吃了。

對於豬頭肉也要。不多吃,控制量。每人只吃50克的豬頭肉。意思一下就好!實在愛吃,多吃一點點也無妨。

最好是和青菜拌在一起吃,減少油膩感。比如黃瓜絲拌豬頭肉,苦菊拌豬頭肉。蘿蔔絲拌豬頭肉。放上少許醬油一些陳醋拌上一下,都是不錯的選擇。。

把豬頭肉切成小塊兒去吃。首先視覺上看上去很多,而且也能防止一口下去吃得過多。

細嚼慢嚥,慢慢品味。細嚼慢嚥不但能夠品嚐食物的滋味,還能夠有助於食物的吸收,增加胃的飽腹感。還能夠更好的品味到豬頭肉的滋味。

任何美味都不要多貪。適量很關鍵!


糖尿病食譜營養師


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有個熱門回答宣稱“現代養生學家提出:常吃“豬頭肉”有利於健身和長壽”。這種胡說八道的回答太誤導讀者。

當我們討論一種食品好不好,並不是說把營養成分列出來,分別說明它們對於人體的價值,就可以說它有什麼什麼健康功效。實際上,只要是合格正常的食品,都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等。這些成分,都是人體需要的,都有各自的價值。哪怕是通常所說的“不健康食品”或者“垃圾食品”,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解說,都可以“有利於健身和長壽”。

除了嬰兒,其他人群都是靠多樣化的食譜來滿足營養需求。當我們討論一種食物對於健康是好還是壞的時候,需要考慮兩方面的因素:

1、 這種食物中有哪些人體容易缺乏的成分,含量又多少?

2、 這種食物中有哪些人們已經攝入過多的成分,含量又多少?

在權衡以上兩方面的基礎上,才能評判一種食物是好還是壞。

回到題主的問題上來說,“豬頭肉”並沒有統一確定的營養成分。不同肥瘦程度的豬頭、不同部位的豬頭肉,營養組成會相差巨大。所以這裡,我們只能做一個大致的分析。

豬頭肉作為一種肉類,值得關注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和鐵。這是很多人容易缺乏的營養成分。不管是豬頭還是別的部位,瘦肉中都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而鐵是伴隨著這些瘦肉的。也就是說,豬頭肉中的瘦肉部分,也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鐵。不過,很多豬頭肉的主體是皮。豬皮中雖說也有大量蛋白質,但不是優質蛋白,而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求相差較大,滿足人體需求的效率很低。而皮中不含有血紅素,鐵含量就很低。所以,豬頭肉中的皮,營養價值很低。至於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很低,也就不值得關注。

動物食品的不健康成分,最值得關注的是脂肪。同樣的,跟豬的肥瘦程度和部位有關,有的豬頭肉中脂肪含量很高,有的不那麼高。總體而言,會比肥豬肉、五花肉含量低,比瘦豬肉含量高。

此外,很多人喜歡的豬頭肉是臘豬肉。經過鹽醃以及烘烤乾燥,臘豬頭是典型的高鹽加工肉製品。“高鹽”“加工肉”,二者都是不健康的因素。

總結一下:豬頭肉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尤其是作為風味食品,喜歡吃的話適當吃一些,也沒什麼問題。至於“好處”,只能說:它比肥豬肉好一些,但遠遠不如瘦豬肉。


松鼠雲無心


餘華的《許三觀賣血記》裡有一段情節,許三觀在自己生日那天給自己以及妻子兒子各人炒了一碗最愛吃的菜,我看到這段情節時,餓得不行,似乎比自己真實地吃更來勁、更香,這一段是邊咽口水邊看完的。最奇妙的是許三觀並不是真的架著鐵鍋,燃了大火,放了好油來炒菜,而是用兩片嘴皮子炒,比如他給三樂炒的紅燒肉“……肉,有肥有瘦,紅燒肉的話,最好是肥瘦各一半、而且還要帶上肉皮,我先把肉切成一片一片的。有手指那麼粗,半個手掌那麼大,我給三樂切三片……”由此可見文字的一斑,好的文字是比真實的雞鴨魚肉、油鹽醬醋炒出來的菜更好吃的。

中國人寫吃是很有心得的,不但寫得誘人,更處處透出一種閒致,這種閒致彷彿浮生一日的味道,比茶就是清茗,比情就是薄愁。古人的浪漫細緻處都在一碟吃食,一味文章中展現無遺。我有時愛文中的吃食勝過真正的吃食多矣,我雖然認為人不該貪口腹之慾,但是吃是人生大事,又豈能控制得了呢?不過不暴飲暴食倒是真要切記的。

看汪曾祺的小說就好像在吃絕好吃的東西,完了還能回味,砸吧一下嘴,有回香,你或許難以相信文字能組成比蔥、蒜、姜、生抽、醋等等一系列作料勾兌出來的吃食更香,但是事實就是如此。寫吃的我以為文言文比白話文寫得香,原因我也說不清楚,就是一種感覺罷,不信你可以看看袁枚在《隨園食單》裡一則叫豬頭二法的內容:

洗淨五斤重者,用甜酒三斤,七八斤者,用甜酒五斤。先將豬頭下鍋同酒煮,下蔥三十根、八角三錢,煮二百餘滾;下秋油一大杯、糖一兩,候熟後嘗鹹淡,再將秋油加減;添開水要漫過豬頭一寸,上壓重物,大火燒一炷香;退出大火,用文火細煨,收幹以膩為度;爛後即開鍋蓋,遲則走油。一法打木桶一個,中用銅簾隔開,將豬頭洗淨,加作料悶入桶中,用文火隔湯蒸之,豬頭熟爛,而其膩垢悉從桶外流出亦妙。

看完了罷,砸吧嘴了罷,一百多字就抵得過一大塊香噴噴的豬頭肉了。有些人極愛吃豬頭肉,有些人就極不愛吃,我母親就不愛吃,但是我母親喜歡吃豬耳朵,將豬耳朵切下來煮好,用冰水滾一下,然後再灑些白糖,就可以吃了,這是我故鄉不多的甜菜之一,我也喜歡吃豬耳朵,吃上去脆性,軟骨咬上去嘎嘣一下,牙齒說不出的舒服。不過我吃不來甜食,與其用白糖涼拌豬耳朵,還不如將豬耳朵滷一下涼拌吃,我喜歡吃滷菜,我故鄉的酒席上也經常出滷菜,不過滷菜做起來很麻煩,要先找中醫配藥,我不知道藥方是什麼,但也可以在市面上買到,但是聽我母親說中醫配的滷料滷肉要好吃很多。滷肉適合在夏天吃,吃著很涼爽,就是肥肉也不膩,滷肉最好要用辣椒、蒜蓉、薑末、香菜、蔥段等拌在一起,辣椒最要用有辣味的,不然吃著肉味會太重。

文言文比白話文更適合寫吃,那麼什麼比文言文更適合寫吃呢?我覺得是詩詞。

我一直覺得蘇東坡的詞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是寫吃寫得最好的文字,我每一次看到這句詞,不是想到多美的意境,想到的卻是一碗清粥,半碟醃黃瓜,一根酸蘿蔔,胃裡似乎有一種清風先行吹過,將腸肚裡的濁物先弄乾淨了。

吃是人生小境界,也是人生大境界,光知道吃是小境界,懂吃是大境界,蘇東坡就是懂吃的人,我估計也是中國最懂吃的人,因為他把吃上升到了一種哲學,把小境界提升到了一種大境界,蘇東坡恐怕也不知道自己在吃上面如此有造詣罷。

記得以前在路上看到一個老太太挎了一籃子厥苔,看上去肥嫩嫩的怪可愛,似乎能掐出水,頓時就有一種春意,這是我故鄉最常見的野菜了,在故鄉的三四月滿山坡都是厥苔,在風裡招來招去,人們就會去採來做菜,先在滾水裡汆一下,去去澀氣,然後就可以炒了,我覺得厥苔和臘肉是絕配,臘肉味厚,厥苔味清薄,搭在一起,味道極香極醇,我學校就有一家飯館有這道菜,我便常常去那裡吃,百吃不厭。

故鄉的春天是野菜的天堂,比如香椿、比如莧菜,我愛吃這些東西,凡是在大自然中自然長出來的菜我就極其喜歡,我以前發痴想要去當和尚,原因之一就是我能忍受不吃葷腥,我就是天天吃素菜也是很快樂的。


駱瑞生


“二月二龍抬頭”吃了豬頭龍抬頭,在我老家每年二月二的時候都有剃龍頭、吃豬頭的說法,每年家裡殺豬的豬頭都是留在二月二這天用大鍋來煮。爸爸總是講給別人聽說我小時候,每年二月二半個豬頭肉的“瘦肉棗”我自己都能吃了。所以豬頭肉第一個好處就是解饞吧。肉類在經過烹煮之後散發出來濃郁的香味,能夠提供口腹的滿足感。另外如今熟豬頭肉每斤也要近三十元左右,我家也只是偶來道“豬頭肉&拍黃瓜”解解饞。


說到某種食物的好處,其實不是單一的某種食物可以提供豐富的營養,豬頭肉大致分為三層豬皮、肥肉層、瘦肉層,最外層的豬皮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不是優質蛋白,如果你想吃了膠原蛋白後被腸胃吸收然後隨著血液運輸到皮膚,皮膚就有彈性了,就會美美噠!那很遺憾,這個過程只是想的美而已…….,所以不要指望吃豬頭肉這厚厚的豬皮美容了,它只能讓帶來比較有韌勁的口感而已。

豬頭肉的肥肉層和豬肉其它部位肥肉一樣,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過量攝入這兩種物質對心臟血管系統都沒有好處。如果你說豬頭肉都會經過數小時的燉煮,是不是會將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煮掉?很遺憾,這個過程也是想的美而已…..,普通燉煮的溫度根本不足以讓飽和脂肪酸變成不飽和脂肪酸,或者讓膽固醇分解破壞掉。長所以時間的燉煮並不會使肥肉變成健康肉。


豬肉頭的最內層有部分的瘦肉,尤其豬臉部位的“瘦肉棗”這個位置瘦肉如棗形,味道非常好吃,打小就是我的最愛,說來小時候我就挺會吃的,豬瘦肉富含優質蛋白、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而脂肪含量和膽固醇含量並不是很多,所以營養價值很不錯。 就要到二月二了,豬頭肉作為節日傳統的食品適當吃一些完全沒問題。如果購買豬頭肉建議選購低鹽或是原味的,“高鹽”豬頭肉只能作為風味食品淺嘗一點,經常吃“高鹽”豬頭肉對健康不利。

趙素華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高級麵點師/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大連營養師俱樂部講師/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一期學員/大連市首屆營養師大賽二等獎


營養百事通


吃豬頭肉的好處有很多!


首先就是好吃。

豬頭肉,肥瘦相宜,口感尚佳,含有大量蛋白質和必須的脂肪酸,營養豐富熱量高。

對於消瘦的人,可以很快起到補充營養的作用。但是對於肥胖的人,其中的膽固醇可以讓你的血脂飆升。


豬頭肉是怎麼流行的?

其實豬頭肉就是豬臉肉,很多人不願意吃,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上去視覺衝擊力太大了。豬頭最好的部位應該是肋排,其實豬頭肉可以算是處理不了的下腳料。

豬頭肉和毛肚、黃喉、大腸一樣。。。都是沒人要的下腳料,卻在勞動人民智慧下成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許多歐美國家只吃整塊的肉,豬頭、豬耳、內臟、豬蹄都不考慮,首先是他們錯過了許多美味,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足夠的經濟視力才能夠放肆的扔掉這些食物。


每次吃到豬頭肉、毛肚、黃喉、大腸的時候,一邊感嘆美味,一邊還能憶苦思甜。


不過在這個年代,食物已經不再匱乏,如果你已經體重超標,還是勸你淺嘗輒止,切莫貪多。


不想錯過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醫學江湖】。


DrX健康科普


不請自來~

做法多樣,滷豬頭最受人歡迎,整豬頭煨煮,悶入味,燉軟爛,肥瘦相間;

豬鼻、豬臉、豬耳,細細切片,燉爛時,膠質豐滿,豬臉軟糯,豬耳清脆,入口油脂即現,齒頰充斥著醬香,滋味或讓人細細咀嚼,唇齒吸汁,一時容易吃猛了,後才覺膩味。

圖源網絡,僅作展示,不妥刪


你要說吃豬頭肉有什麼好處,這第一得提,那就是滿足了我們的口腹之慾,話說豬頭肉可謂是男女老少皆有喜之,不喜肥肉的女性,也多少會吃上點豬耳。

而你說健康方面,那我們可以從豬頭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講講:

1、富含蛋白質:豬頭肉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2.5倍,但脂肪含量卻只有豬肉的2/1,其蛋白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2、富含膠原蛋白:雖然說靠吃食物起到保持皮膚彈性,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你要說完全沒有用也不是,只是不要過於當回事。

3、改善貧血:應含有血紅素(有機鐵)喝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有助於改善缺鐵性貧血。

4、其它營養元素:例如維生素B1、B2等等有助於增強體質的營養物質。

但要注意,人的身體營養需求是均衡的,不要因為某種食物含有某類豐富的營養原因,而拼命吃它,放棄其它食物,這是一種不理想的飲食狀態。

很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

且要注意,雖然豬頭肉有以上等營養物質,但其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多吃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糖的風險,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過猶不及,這對於其它食物也是一樣的。


愛問文西


豬頭肉的營養成分?SORRY 不確定

豬頭肉因為品種還有部位,營養成分都不確定,所以也談不上**營養素,**營養素對人體**好。但是這裡可以統一看的出,豬頭肉中的鐵含量是相對高的(瘦肉中)。而豬頭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營養價值較低,它的膠原蛋白分量高。而膠原蛋白常規意義上在人體內的需求和吸收效率非常低。

涼拌豬頭肉?大蒜蠻好

豬頭肉吃的時候大部分人喜歡沾醬,大蒜和醬油調製的一種特殊醬料。由於大蒜具有強烈的殺菌力,因此能消滅侵入身體內的病菌。大蒜還能促進維生素B1的吸收,促進糖類的新陳代謝以產生能源,並且有助於消除疲勞。

大蒜還有利於血液循環,這一點對勃起功能很重要。具體是什麼機制,說不清楚,可能的解釋是大蒜能刺激機體產生一氧化氮合酶,而這種酶是男性勃起所必需的酶。

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歡迎關注我留言,很樂意用我所長幫助到大家~


茄子營養師


豬頭肉我們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尤其是南京六合的豬頭肉,甚至已經申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我知道的豬頭肉吃了補虛,滋陰,養血,潤燥,豬頭肉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氨基酸,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也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且富含鐵,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所必須的。所以吃了豬頭肉還是有很多好處的喲~


因為是美食博主,給大家帶來一道豬頭肉拌黃瓜。想了解更多美食,關注我帶你學習如何做美食!,願大家在燥熱的夏日有一個愉快的心情~

豬頭肉拌黃瓜



食材:熟豬頭肉200g 黃瓜200g 香菜50g 蒜20g

配料:鹽2g 雞精3g 生抽5g 香油6g 辣椒油10g



備菜

1豬頭肉切片

2黃瓜用刀拍碎切塊

3蒜切碎

4香菜切段


步驟

1把切好的豬頭肉片,黃瓜,蒜末,香菜段放到碗中

2加入鹽,雞精,生抽,香油,辣椒油攪拌均勻

3裝入盤中即可

我是集才華與美食

廚房知識與廚房設計

於一身的原創廚房知識和美食的作者, 關注我 ︳帶你學習更多美食和廚房設計!!


超級廚房實驗室


豬頭肉,是豬的頭部的肉,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豬頭肉的特點要色澤紅潤,香糯濃醇,鹹甜適度,肥而不膩,食療作用的豬頭肉,性平,味甘鹹;補虛,滋陰,養血,潤燥。需要注意的是食用過多對人的健康會有負面影響。豬頭肉屬於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食用需節制。



1、豬肉的蛋白質屬優質蛋白質,含有人體全部必需氨基酸。

2、豬肉富含鐵,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的生成和功能維持所必須的,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3、豬肉是維生素的主要膳食來源,特別是精豬肉中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豬肉中還含有較多的對脂肪合成和分解有重要作用的維生素B2。

做法:



1、將豬頭治淨後劈開,割除耳圈、眼角、淋巴結塊、鼻肉軟骨及雜物。豬腦另作它用。將剔去骨的豬頭肉切成5塊,放入清水中,反覆刮洗,去盡雜汙血汙後,放清水鍋中焯水20分鐘,再撈出洗淨;

2、將焯水洗淨的豬頭肉放清水鍋中連同頭骨一起煮開,撇去浮沫,煮至五成熟。撈出稍涼,改棋子塊,湯倒入盆內澄清待用;



3、另取淨鍋上火,加白糖炒成糖色,盛入碗內待用。接著將澄清的原湯放入鍋中,放入豬頭肉,加糖色、醬油、白糖、精鹽、紹酒調好色。用紗布袋裝入八角、花椒、小茴香、丁香、桂皮、蔥姜,紮好放入鍋中,小火將豬頭肉燜至酥爛,除去浮油,然後大火稠濃湯汁即成。


每天學點美食技巧


豬頭肉吃了有很多好處,最過癮,最解饞,最好的下酒菜。


豬頭肉是豬身上味道最香的肉,怎麼做出來都是肉香四溢,肉還沒端到桌子,哈喇子已經在嘴裡偷偷吞嚥了。特別的整個豬頭,掀去豬臉,一劈兩半,放在加滿水的大鍋裡,撒把蔥姜和鹽,燉個一小時。從20分鐘起,鍋裡就飄出陣陣肉香,越來越濃,真到屋外,多遠都能聞到。

豬頭肉是個籠統的說法,細分起來,有拆骨肉,有豬耳朵,有豬拱嘴,有豬舌頭,有豬臉,共計五大部分,都是單獨硬菜主材料。最基本的做法是:

⒈豬頭骨頭是“烀”,念“乎”,很像清燉,區別是火候。烀豬頭是個傳統名菜,做起來簡單,吃起來過癮,一般人還吃不到。主要技巧在於一直大火燉,大鍋,敞口,任由肉香飄滿屋,一個小時後,關火,撈出來,溫度降到可以下手,把肉拆乾淨,直接上桌,帶一碗生抽、醋、辣椒油、香菜組合調料。燉的湯就是最上等的高湯,一般的都是隨即做大燴菜。

⒉豬耳朵、豬拱嘴、豬舌頭和豬臉,一般的都是下滷罐,滷煮好後再改刀加工成菜。這些部分滷煮,要注意把握好時間火候,一般的筷子用力能插進就要關火撈出來。這火候的滷肉,俗稱“跟頭肉”,嚼起來有韌勁但發脆好咬,關鍵的吃多少都不膩,所以吃著過癮。千萬不能滷煮過火,滷得太熟就稀糊了,沒口感,沒個吃頭。


⒊滷出來的豬耳朵、豬拱嘴、豬舌頭和豬臉,都是分別成菜。可以直接切盤,給點辣椒油上桌,就是最美下酒菜。也可以和配菜爆炒加工成熱菜。無論怎麼做,都是酒桌上的招牌菜。

豬頭肉名氣大,還因為身份的特殊。豬頭是祭品,祭祀禮儀完成,撤下的豬頭不是一般人能夠享用到的。身份尊貴、名聲好的鄉紳良民才有機會。所以民間有說法,那些不大正派的,以及身體有問題的,不可以吃豬頭肉,享受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