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5月16日,由中康资讯主办的2018中国药品零售经营创新峰会(以下简称“2018经新会”)在江西南昌万达文华酒店正式启幕。

大会以“激活门店单元细胞——挣脱药品零售经营惯性泥潭”为主题,汇聚全国348个地级市第一梯队连锁、100余家品牌药企、新技术伙伴、跨界资源、智囊专家等近1000名业界精英,共议激活门店单元的经营活力。

在5月16日的开幕式上,中康资讯副总裁黄警首先向与会嘉宾抛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我国零售药店的毛利率只有20%,整个药品零售产业上下游该怎么办?

而从政策走向、市场竞争趋势来看,这个设想并不是杞人忧天。

不创新,无未来。固守旧有传统经营思维,“无心经营,无力创新”的企业,注定将被市场、被消费者所抛弃。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尊敬的各位来宾,医药行业的同仁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药品零售经营创新峰会”,再次相聚英雄城。

2220年前,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建立城郭,定名"南昌",91年前,也正是从这里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和创建了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中国药品零售产业的创新之旅以英雄城南昌为起点,是一份寄望,更是一份祝福!祝愿我们这个产业创新之火,可以燎原,开创产业新的辉煌!

在过去十年间,中国药品零售产业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从2008年的1300亿增长到2017年的3664亿,取得了近3倍的规模增长,15%的年复合增长率。甚至在国内经济整体疲软的背景下,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我们可以从中康CMH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看到,零售市场表现依然亮眼。

2018年前三个月,药品零售市场规模92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8%,比起2017年全年8.5%的增速,稍稍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得益于药房托管和“小荷才露尖尖角”处方外流趋势,药品销售达到了693亿元,同比增长12%;非药品销售231亿元,同比增长0.4%。

药品增速大幅反超非药品。

从2017到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零售市场月度销售额和同比增长率图谱可以看到,过去一年来,整个市场保持着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这说明,在经历产业升级、政策收紧、行业动荡的适应期后,我们已逐渐接受并积极面对以合规、创新为生存之道的未来。

回归数据本身,第一季度化学药、中成药增速基本持平,都在12%左右。但是,比起化学药同比2017第一季度超4个百分点的增长,中成药在治理趋严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同比下滑超1个百分点的情况。而受器械、保健品增长依然低迷的影响,非药增幅持续放缓。

聚焦到细分品类,感冒药、心脑血管药和胃肠道用药仍为规模前三的品类,占整个市场超20%的份额。

从市场表现来看,受流感高发影响,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等都获得了良好增长,这也是2017年呈负增长的抗感染药在第一季度获得6%增长的关键所在。对此,需要强调的是,国家规范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导向不会改变,终端销售抗生素处方管理也只会日趋严格。

排除流感因素后,可以看到,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增长最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DTP药房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补益养生品类也获得了近15%增长,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消费者健康管理和自我保健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一系列数据表明,随着“健康中国”、“消费升级”等国家战略的加快推进,整个行业正保持非常积极的发展状态。不过,

从新医改的推进方向与路径,以及健康产业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上看,药品零售行业无疑也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医药产业独有的抗周期性和稳健增长表现与这轮“以政策、资本、技术”为核心变革力的角逐正如“铁布衫 VS 七伤拳”。总体看似波澜不惊,但实则拳拳惊心。这轮变革实际上也是一个行业自我洗牌的过程,大浪淘沙,淘汰的将是“无心经营、无力创新”的企业。

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普惠性、政府卫生总费用的可控性、医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是医改的推进重点。

4月1日起,浙江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两定机构)——不同体制、不同机制、不同盈利模式的两个主体,已统一执行同一医保支付标准,药品零售行业的经营支柱开始动摇。

行业根基面临的更大冲击,是医保个人账户改革。由于沉淀多、保障功能弱、管理难度大,个人账户已被诟病良久。十九大后,医保个人账户改革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个人账户逐渐淡化乃至取消,已经不再是传言,而是即将到来的现实。

据某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测算:医保个人账户刷卡约占公司销售总额的38%。医保个人账户每降低1个百分点,公司销售额下滑10个百分点,一旦其它营运成本不变,医保个人账户降低1.8个百分点,公司销售额下滑18个百分点,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同时,从全国范围来看,门诊统筹并未将零售药店与医疗机构等量齐观,参与门诊统筹的零售药店少之又少,且对其设立了诸多限制。

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合规管理要求日趋严格。从税改到国家医保局成立,无一不预示着更加严格的监管和更加微薄的利润空间。分级分类政策在广东的落地,显然是再加一锤。目前,广东省内5万余家零售药店实力参差不齐,若按统一标准执行,必定会对整个药品零售行业带来强烈冲击。而对执业药师争夺战的剧烈程度,也将再上一个台阶。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正在全面重塑医疗行为和生态,改写产业结构,挑战原有的需求供给模式。4月,《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无疑是对此的最佳验证和有力推手。诸如阿里、腾讯、京东等具备强大互联网优势的跨界者,正在攻城略地,

竞争越来越多维度,我们受到的冲击也越来越致命。

关于零售药店的未来,我们可以先提前做两个设想:

1.台湾药局在2002到2013年间,日营业额由3万翻倍至6万,到2016年已达10万,但毛利率也由30%下滑至22%。假如我们的毛利率,也只有20%呢?

再来看看合规的必然趋势下,药店的成本和利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据某连锁药店数据,若企业为所有员工正常缴纳五险一金,则其年度净利润将缩减22%~25%。

在可以预见的冲击中,仅仅列举以上两点,就已触目惊心。如何在产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以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为核心,以提高专业能力和零售技术能力为手段,建立起适应未来的商业模式?这是在座的工商企业,以及中康资讯共同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康资讯一直在做并且持续优化的一项工作,便是基于对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零售连锁资源进行分级与分型管理,从规模区隔、区域分布、决策人群链接等多维度进行年度行业会议以及活动规划,助力供零合作的战略沟通与策略落地,推动产业供应链价值重塑。

首先是行业人士最为熟悉的西普会,定期每年8月召开。致力于打造产业最顶级思想盛宴,集结前瞻性信息与思想交流平台、战略性产业合作沟通平台、引领性创新变革与跨界融合平台、健康产业投融平台、高端产业形象展示平台于一身,实现产业战略资源连接,推动产业升级。

其次是3月份刚刚结束的西鼎会,作为中国唯一汇集最广泛县域资源的大型对接会议,面对这个富矿和成熟度相对较低的市场,西鼎会的核心在于探索县域新机遇,驱动县域市场加速增长。

最后是让我们现在相聚一堂的经营创新峰会,每年两场,分别于每年5月和11月召开。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以创新为方向,以落地运营为目的,探寻药店经营创新突破路径。经新会希望集合产业内外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供应链价值优化,推动产业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希望参与其中的工商企业及第三方机构等,必然是有强烈的供零协作意识,积极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进行探索和实践,敢于挣脱经营惯性泥潭、实现创新发展。

创新不易,在传统经营理念和当下赢利模式羁绊下,知行往往难以合一。因此,在本届会议,我们给出的建议是从激活门店单元的经营活力入手,希望通过未来两天两夜的探讨,能给大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最后,感谢赞助并支持本届会议的企业,感谢:江中集团、辉瑞健康药物部、华润三九、哈药集团、中新、康朝、双鲸、正大清江、回音必、上药信谊、中国中药、青岛国风、康弘、齐鲁、陈李济、固升医药、中证万融、东健、佰新康品、北京泰德、健康元、全星制药、威海肖氏、碧凯、李夫人、乐普药业、润都、欣乐佳、兴艺、罗浮山等现代化中医药企业。

以及捉药师、悠洛客、博士伦、艾康、灵海道具、康亦美等一批助力行业创新的新锐企业。

财智说

本公众号致力于中国药品零售业的深度研究、热点资讯传播、运营干货剖析、标杆企业 榜样人物宣传...关注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解锁更多精彩行业内容

药店为什么要创新?这是我见过最扎心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