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庫裡三分日天讓中距離失傳?別扯了!

庫裡三分日天讓中距離失傳?別扯了!

這不是庫裡的錯,至少不完全是。但他即將蟬聯MVP,遠射日天的風格還是會引爆討論,話題是三分時代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個討論存在於多個層面。三分球本身,或者它的現有距離和規模是否對比賽有利的問題,是相當複雜的。我之前就說過,一些所謂“傷害比賽”的觀點,只是出於愚蠢的保守而已。這也會讓其他認真的分析同樣顯得不夠友好。並非所有討論都是出於畏懼改變或者厚古薄今。籃球是一項娛樂產物,那麼任何哲學方面的討論都應該被重視,比如故意犯規的限制,蓋帽和撞人的區分,當然也包括三分球。

如果NBA的進攻充斥了三分球,缺乏其他手段,那麼毫無疑問會傷害娛樂價值。大部分客觀數據顯示,這並非眼下的現實——聯盟進攻效率前5的球隊,三分出手比重分別在聯盟第2、第5、第14、第20和第27——但感官上三分球大行其道已經被廣泛接受了。要知道,基於美學的討論,往往是對數據分析免疫的。他們並不是認為“三分球沒用”,而是在主觀上渴望有更豐富的打法,不要一味強調空間和節奏。這時候莫雷式籃球效率多高並不重要,因為雙方原本就不是用同一種語言在交流。

但怎麼說呢,我真覺得有時候大家是在討論根本不存在的東西。人們總愛說“中距離的藝術正在消失”。從全聯盟來看,中距離比重確實逐年降低。

庫裡三分日天讓中距離失傳?別扯了!

從2004年開始,合理衝撞區的出手比重,以及禁區其餘部分的出手比重相當穩定。而三分球急劇增加,吃掉的就是禁區外的中距離。但究竟有什麼真正失去的東西嗎?創造力真的開始下降嗎?我不這麼認為。

如果球員的創造力下降,那麼他們會更依賴隊友,而非在不同區域靠自己主攻。下圖是各個區域2004-05賽季和2014-15賽季的受助攻率對比:

庫裡三分日天讓中距離失傳?別扯了!

沒錯,受助攻並非完美的指標,畢竟總數也在不斷變化之中。但整體來看,不得不承認那些為主將拉開空間的配角,只是站到了不同的位置而已。他們之前是在19尺定點投籃,然後慢慢往三分線發展。

從效率的觀點來說,最大化使用那些接球投的射手,從而撕裂防守有什麼錯嗎?而且開發三分球並非閉著眼睛就能做到的事,它要求球員們打磨技術,在更遠的距離也能保持準心。別忘了防守方針也會跟著空間拓寬而改變,突破和傳球隨之而來,反而會增加比賽的觀賞性。

與此同時,即使空間拓寬了,中間區域的技術仍然很重要。只不過它越發成為明星球員的專屬位置,你必須有足夠的天賦駕馭這種“糟糕的投籃”——畢竟在這裡出手效率和視野都不足,只有極少數人可以做到精通或者可以接受。那種因投籃選擇糟糕拖累進攻的球員,則會越發沒有用武之地。我的問題是這樣的,拿賈裡德-達德利取代喬丹-克勞福德,怎麼說都不該是壞事對吧?

總而言之,任何關於中距離的變化,都是出於對團隊籃球的渴望。服務不了團隊的中距離就應該被淘汰。除了庫裡或利拉德這種能自己持球高效投三分的奇才,更遠的投籃往往只是戰術合理的結果。賽季至今三分球有85%來自助攻,兩分球則不到60%。兼顧好兩者才能儘量保持穩定,太多關於三分球的指責只是無稽之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