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阿婆很小氣,總被兒媳埋怨,直到接了一個電話,兒媳不說話了

今年65歲的王阿婆是個閒不住的人,平時家裡的各種家務不少幹,還要管著接送兩個孫子上下學。

別的老人送孩子上了學後,不是回家睡上一覺,就是找個空閒的地方聚在一起或打牌或聊天,很是愜意。而王阿婆則不然,她會騎著自己的電動三輪車,滿大街的去撿拾廢品,空瓶子啊、舊紙板啊都不放過,積攢多了就會去賣掉。

王阿婆缺錢嗎?才不呢。她每月的退休金自己可著勁的花也花不完。只是老人節儉慣了,根本就花不了幾個錢,撿拾廢品也只是勤儉的一個習慣罷了。

只是,王阿婆的兒媳婦玉鳳卻一直對婆婆有著一肚子的不滿和意見。

阿婆很小氣,總被兒媳埋怨,直到接了一個電話,兒媳不說話了

王阿婆是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的,平時兩口子都要上班,所以家裡大部分的活都是王阿婆來乾的。

首先說買菜,王阿婆總要先在菜市場轉上兩圈,問了許多的價錢後才會決定在哪一家買。玉鳳總嫌婆婆買回來的菜,個頭小,模樣不好看。但婆婆卻說價格便宜,菜又不壞又不爛,能省幾個錢就省幾個,玉鳳聽了只撇嘴。

平時家裡的水電,王阿婆也一樣的節省。王阿婆洗衣洗菜總是要把水龍頭開的很小,盆裡剩下來的水再專門放在一個桶裡,用來沖廁所,並且總說,水是最珍貴的資源,一定要節約。用電也是很認真,能夠做到人走燈滅,能少開燈等就少開燈,不像玉鳳他們,只要在家,所有的燈都要打開。

在對待兩個孫子方面,王阿婆也是從不嬌慣,從來沒有給他們買過名牌的衣服和鞋子,她的購買原則是隻要舒服合適了就可以。但在孩子們的學習方面,王阿婆卻是真的捨得花錢。王阿婆說,學習是最重要的事,可馬虎不得。

雖然這些年,王阿婆沒少了給兒子兩口子搭補錢,今天二百,明天三百的,可玉鳳在心裡還是不滿意的,經常在背後說婆婆小氣。這個捨不得,那個捨不得,一個月有那麼多的退休錢,連給孫子買一雙像樣的鞋都不肯,簡直沒有個親奶奶的樣子。

阿婆很小氣,總被兒媳埋怨,直到接了一個電話,兒媳不說話了

玉鳳不滿意自己,王阿婆心裡是知道的,從她平常對待自己的態度上就可以感覺得出來。王阿婆也明白如今年輕人的生活觀念和自己不同了,就像現在她不理解他們一樣,他們也同樣不理解她的想法。

所以,王阿婆也就一直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和年輕人們計較。管不住他們,管好自己也就可以了,反正她覺得勤儉節約並不是一個壞習慣。

週末的一個電話卻打亂了家中平靜的生活。

玉鳳的母親突發腦溢血住院,需要做手術,家裡一時拿不出那麼些錢,要玉環出7萬塊錢。玉鳳一聽,腦袋就大了,結婚這麼些年,她都是屬於月光族,每月的工資,能花多少就花多少,基本沒什麼剩餘。

看著裡面只有一萬多的銀行卡,玉鳳徹底犯了難。

王阿婆通過兒子也知道了這個情況,老人也知道他們沒有什麼錢,便把自己積攢了多年的工資卡親手交給了玉鳳,還說:“這裡面有十五萬多塊,趕快拿去為親家治病。如果不夠,我這裡還有。”

玉鳳接過婆婆遞過來的工資卡,感動的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只是一個勁的說:“謝謝媽媽!”

阿婆很小氣,總被兒媳埋怨,直到接了一個電話,兒媳不說話了

玉環母親的病穩定了下來,一個月後出了院。

只是從那以後,玉環再也沒有說過婆婆是個小氣的人。不僅如此,玉環還開始學會了攢錢,買東西也不再只撿最貴的買,用水用電也節約了許多。

慢慢的,她也覺得自己越來越像婆婆了。其實,像誰不像誰並不重要,玉環只想著如果婆婆有一天病了,自己也能夠像她那樣拿出錢來,而不至於那麼窘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